('<!--<center>AD4</center>-->\n\t\t\t\t 赚了大笔银两。<br/><br/> “总之,将那本手札上记录的方子卖了大半后,我换得了不少银钱,足够赶去京城参加来年的春闱,在京城租住一年半载不成问题。”景寒的语气笃定自信,让人听着就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br/><br/> 何成田嘴唇蠕动了一下,才压低嗓门轻声说道:“平弟,你真的打算立刻启程去京城,去参加来年的春闱?那这样,你可能得明年才能回家了。”<br/><br/> 景寒点了点头,语气平常:“嗯,时间紧迫,我要加紧赶路前往京城,这样在春闱前将有一段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苦读,加深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认识。”<br/><br/> “我会写信回家,想来他们可以理解我的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京城远比雍州更适合求学,虽然京城更为浮华复杂,但哪里同样有着更多的大儒、学者。”<br/><br/> 对科举之事不太了解,也不清楚科举有多难、自己堂弟水平到底如何的何成田下意识的觉得自己的堂弟何成平很厉害,没有半点怀疑他的话,下意识地认定他说的都是正确的。<br/><br/> 毕竟,在何成田看来,堂弟还这么年轻,就考中了秀才、考中了举人,还只考了一次没有花费多少路费、考资,这简直就是戏文里的文曲星啊,他不相信堂弟还要去相信谁?<br/><br/> 所以,何成田并没有意识到,景寒所说的考完举人立刻启程去往京城参加春闱是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大部分学子根本没有这个自信能在考中举人后立刻考中进士。<br/><br/> 自从披着何成平身份的景寒考中举人后,何成田就对他抱有一种蜜汁自信,相信他能够做成所有旁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br/><br/> 而何成田作为一个只认得几个字的文盲,他本人也对科举那一套并不了解,这种种因素交织下来,就使得何成田反倒认为景寒的做法很正常,完全没有察觉出任何问题来。<br/><br/> 所以,现在的何成田是真的认为景寒即刻启程去往京城是件好事,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在路费的问题解决后,他觉得这件事情没有其他的阻碍和问题。<br/><br/> 只不过……<br/><br/> 何成田皮肤黝黑的脸上露出了十分明显的迟疑之色来,他这一次陪着堂弟来华林郡赶考,已经离村大半个月了,要是接下来继续跟着堂弟去京城,那、那得要多久啊?<br/><br/> 一方面,何成田当然是不放心让堂弟一个读书人启程上路赶往京城的,想要陪他一起进京赶考;可另一方面,何成田也很想念何家村,想要回家去了。<br/><br/> 他原本计划着,乡试过后就和堂弟一起启程回家,正好还赶得上农忙,他可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农忙时已经是干活的主力了,可能派上大用场呢。<br/><br/> 何成田在这边纠结着是陪着堂弟继续赶考还是回何家村赶农忙最后的尾巴,殊不知景寒早就决定了要将他送回村去——他毕竟不是真正的何成平,并不想和何成平的亲人有太多接触。<br/><br/> 所以,还不等何成田纠结多久,又或者作出某个决定,景寒就开口说道:“我写了一封信,麻烦你将信带回何家村——信中有写明我的打算,他们一看便知。”<br/><br/> 取出早就写好的信和早就用金银置换而来的银票,景寒一并将其递给了何成田:“这里还有一百两银子,你将它带回去捎给‘我’父母。”<br/><br/> 一百两!<br/><br/> 何成田猛地瞪大了眼睛,眼中充满了惊愕和不解,他虽然还没成家,可已经是家里的一大劳力了,自然知道这一百两银子代表着什么。<br/><br/> 要知道他们家攒了这么些年的钱,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两啊。<br/><br/> 就算堂弟家里家境比他们家好一些,能供得起何成平这个读书人,可一百两银子他们家也要攒上好几年,在何成平开始读书后,忙活一年还未必能攒下几个钱!<br/><br/> 景寒见何成田表情太过惊愕,不由出言解释了几句:“那本手札上记录的各种方子很值钱,所以才卖到了不少银子。”<br/><br/> 不是景寒不想给何家太多的钱,只是他没法合理的一次性<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拿出太多的银两来。<br/><br/> 不过好在,这一百两足以大大缓解何家的经济压力,而且等到他进京参加春闱,考上进士,和陈宣帝搭上线,自然有大把的机会“洗钱”,到时候他也不会对何家太吝啬。<br/><br/> 虽然他不可能像真正的何成平那样发自真心的希望何家昌盛,发自真心地对待他的亲人,可在照拂何家这件事情上,景寒会尽力做到最好,这是他向何成平承诺过的。<br/><br/> 何成田勉勉强强信了景寒的解释,接受了他在郡城赚到了一百多两银子的事情,顺便也醒悟过来景寒交给了他一个什么样的任务。<br/><br/> 眼睛瞪得滚圆,何成田吓得连连摇头,一脸惶急和紧张,连声说道:“不、不行,平弟俺不行,让俺一个人拿着这一百两回村俺不敢啊,万一丢了怎么办?”<br/><br/> 看着急得满头大汗,拿着手中那张轻飘飘的银票像是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焦急忙慌的何成田,景寒不由又是好笑又是好气。<br/><br/> “你放心吧,你不会有事的。”景寒微微摇头,认真说道,“我保证你绝对不会在路上出事,银票也不会弄丢。”<br/><br/> 有他“看”着,何成田怎么可能在路上出事。<br/><br/> 第189章一生无子的帝王24<br/><br/> 在陪何成平来郡城参加乡试之前,何成田只是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乡下少年,他一直生活在何家村,连县城都很少去,这次也是鼓足了勇气才陪着何成平前来郡城。<br/><br/> 在手中拿着景寒交托给他的一百两银票后,何成田整个人都不好了,胆战心惊的他看周围所有的陌生人都像小偷,万分担心自己不慎遗失了这一百两没法弥补。<br/><br/> 因为何成田表现得太怂太战战兢兢,景寒不得不用新晋举人的身份拜托了一些人,将何成田塞进了去何家村报喜的衙役队伍中,让他跟着这些衙役一同回何家村。<br/><br/> 有了这些前往何家村通报“何成平”考中举人喜讯的衙役作陪,何成田总算不再那么惊惶担忧,终于肯独自一人踏上回乡的路了——<br/><br/> 这些衙役都是郡城衙门里的人,又都清楚景寒这个新晋举人和何成田的关系,不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何成田身上带有一百两银票,就算知道,也轻易不会起歹心。<br/><br/> 在与忐忑不安的何成田作别后,景寒便启程前往京城,一是为了参加会试,取得进士功名;二也是为了和许愿人陈宣帝会合,真正切实地帮助他实现自己未解的执念。<br/><br/> 当然,景寒并非独自一人前往京城。<br/><br/> 他手中金银众多,不缺钱财,在离开郡城前就找来了人牙子,买了几个下人,分别充作书童、厨娘和管家。<br/><br/> 这些买来的下人负责处理他们一行人上京路上的一干事宜,而景寒本人,只需做个甩手掌柜坐享其成便可,倒是落得清闲。<br/><br/> 雍州地处北方偏僻之地,不似江南那般繁华,是以平日里去往京城的镖队、商队数量不多,要花费一些力气、等待一些时日才能碰上愿意接纳同行者的车队。<br/><br/> 景寒却只想抓紧时间赶往京城,实在不耐烦在华林郡等待那些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的合适商队,干脆包下了一条中等大小的商船,走水路赶往京城。<br/><br/> 走水路赶往京城远比走陆路要来得轻松,一来,经水路去往京城的路程,比走陆路要短得多,不用为了走官道而多番绕路。<br/><br/> 二来,水路比较平缓,只要不晕船,江面<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