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这半年以来,陈宣帝接连斩嗣子陈琅,圈禁端王,软禁太后,拔除端王麾下的所有势力,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如今可谓是他威严正盛之时。<br/><br/> 如果在这个时候,陈宣帝尚且无法压制住朝堂百官,让他们暂时低头应下皇太女一事,那么日后就更难寻到机会让百官低头同意女子为帝之事了。<br/><br/> 景寒沉吟片刻后,不由认同地点了点头:“此时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只不过你要清楚一点,就算百官低头了,他们的顺服也只是暂时的,随时有可能反扑。”<br/><br/> “这一点朕自然很清楚。”陈宣帝面色冷凝,眼底满满的尽是讥诮之色,他冷笑一声,漠然道,“朕从来不相信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忠君报国的臣子。”<br/><br/> 景寒唔了一声,歪歪头若有所思地笑道:“话也不能全这么说,有些臣子还是可信的,也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刀。”<br/><br/> 玩笑过后,景寒收敛了面上玩世不恭的笑意,神情变得肃然起来,语气认真地问道:“你要我为你做什么?”<br/><br/> 陈宣帝沉默片刻后,方才低声说道:“朝堂之上有一帮名望很高、极为固执的老顽固,他们绝不会支持朕,所以……朕要你帮朕——”<br/><br/> “杀了他们!”<br/><br/> 最后四个字落下,晕染开一片肃杀之意。<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真的hold不住古代背景的故事,写到后面我自己都觉得崩了,又卡又崩又不想写,就拖着,断更断更断着断着就真不想写了,我打算把这个小故事写完,好歹给个结局,然后就完结这篇文,虽然是快穿,但不擅长的背景还是写不来啊……写这个故事我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br/><br/> 抱歉啦,断更这么久,这个故事不想看可以不买了,我写个结局完结啦。<br/><br/> 第205章一生无子的帝王40<br/><br/> 即使陈宣帝脸色阴沉地吐出肃杀无限的指令,景寒依旧神态自若、淡然沉稳,目光沉静地平视着他,不曾失态,也没有露出惊惶、不解之色。<br/><br/> 略微歪了歪头,他甚至显得无动于衷,只是语气平平地反问道:“你确定要这么做?要用这么暴力的方式铲除朝堂上的顽固派和守旧派?”<br/><br/> 陈宣帝可是一国之君,他请求景寒帮他杀掉朝堂上反对立皇太女的顽固老臣,简直就和“陛下何故造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类迷惑行为。<br/><br/> 面对景寒不带太多感情色彩的反问,陈宣帝闭了闭眼,才冷冰冰地答道:“有些老臣太过固执和守旧,有些时候,他们联合起来上书反对朕的政令,单纯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br/><br/> 并不是所有大臣都是满腔报国之志,也不是所有站出来反对立皇太女一事的大臣都是为了家国社稷着想,相反,有不少臣子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自己的利益才站出来。<br/><br/> 比如说,有些将要致仕的老臣试图用劝诫帝王、匡扶大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名声,这样即使他们致仕离开了朝堂,也可以给子孙后辈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br/><br/> 又比如说,朝堂许多臣子在前嗣子陈琅死后,依旧试图“说服”陈宣帝再立嗣子,试图在拥立新君的事情上投机,挣那从龙之功,从此一步登天成为新皇的心腹。<br/><br/> 景寒唔了一声,没有再出言询问什么,他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把那些顽固派臣子的名单给我,我抽个空将他们料理了。”<br/><br/> 说这话时,景寒的语气轻描淡写,随意极了,好像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而不是暗杀朝中名望很高、有权有势的大臣。<br/><br/> 但事实上,这件事于景寒来说确实只是举手之劳,倒也不用他费什么心——不得不说,有时候杀人可比救人来得容易多了,前者是暴力行为,而后者却有太多考量。<br/><br/> 陈宣帝深深看了景寒一眼,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紧接着,将自他放出立皇太女的风声后跳得最高、跳得最欢,也私心最多的臣<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子姓名一一报出。<br/><br/> 陈宣帝说出来的这些臣子,基本上都是因为“别有用意”才反对立皇太女的人,和那些真的为了家国社稷着想的大臣相比,这些臣子更为可恶,也更为让陈宣帝厌恶。<br/><br/> 如果不是这些臣子太过碍眼,行事太过没用猖狂,陈宣帝也不会干出这种类似于掀棋盘的事情,直接请求景寒这位拥有莫测能力的“仙人”出手对付他们。<br/><br/> 面无异色、沉稳淡定地倾听着陈宣帝报出一连串的名字来,等到他停下来,景寒才神情不变地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记住了他报出来的所有名字。<br/><br/> 紧接着,他透过朦胧透明的水幕看了眼远在千里之外的陈宣帝,若有所思地笑问道:“你希望他们怎么死?是无知无觉、毫无痕迹地死掉,还是说……”<br/><br/> 薄唇微勾,景寒淡淡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对陈宣帝说道:“在动手杀他们时,留下一点标记,让人能猜出是谁做的,警示那些心里有鬼的大臣,敲山震虎,让他们消停下来?”<br/><br/> 对于景寒来说,杀掉陈宣帝列出的那些大臣只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随手而为的小事,在动手时,他完全可以顺便玩点行为艺术,在现场故意留下一些痕迹警示后来者。<br/><br/> 不过,到底要不要这么做,还是要看陈宣帝怎么想,看他到底是意志坚决地要将那些顽固派的大臣尽数铲除,还是说只是给他们敲一敲警钟就罢手。<br/><br/> “不用敲山震虎。”陈宣帝面色冷淡地回应道,“将所有拦路虎杀掉,远比杀掉一部分警示其他人来得容易,对那些别有用心的顽固臣子,用不着那么麻烦。”<br/><br/> 既然能够把反对他的人全部干掉,那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敲山震虎,只杀一部分人,警示剩下来的一批,闲得慌吗,非要整这些花里胡哨的?<br/><br/> 陈宣帝却不知道,景寒这么提议,确实是因为他闲得慌。<br/><br/> 因为陈宣帝许下的心愿并不是有时效性的、很快就能实现的愿望,恰恰相反,想要实现他的心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筹谋、去计划。<br/><br/> 所以,作为实现陈宣帝愿望的接引人,景寒发现自己有些无所事事,暂时好像除了扮演何成平以外别无其他的事情要做,这才在陈宣帝向他提出请求时特意多问了一句。<br/><br/> 景寒叹了口气,有些遗憾地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我会把手笔处理得一干二净,保证不会让人查出半点线索来。”<br/><br/> “倒也不用这么小心。”这个时候,景寒不打算搞事了,陈宣帝反倒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您就算留下痕迹也没什么的,只要将名单上的人都解决掉就行,用什么方式都随意。”<br/><br/> 嘴唇往下撇了一下,陈宣帝唇角卷着讥诮冷冽之色:“就算朝中大臣怀疑那些大臣是被朕派人暗杀,那又怎么样?不死一批人,那些叫嚣着反对的家伙就不知道害怕,不会消停下去。”<br/><br/> “自从朕决意要立皇太女,朕就不惧朝野内外的任何褒贬,无论朝中文武百官如何反对,朕都不会再动摇。”<br/><br/> 踏上这条路后,等待陈宣帝的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名留青史,要么遗臭万年,再没有其他的可能。<br/><br/> 但即使知道这条路会走得十分艰难,知道这条路后果难料,可陈宣帝却意志坚决,半点也没有放弃和改变主意的意思。<br/><br/> 他不想再提拔第二个陈琅,不想再养出第二个狼子野心的端王,他是没有儿子,但他还有女儿,为什么<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