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须得送出国见世面才行。不能太晚,不然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出去之后要调整也辛苦。也不能太早,中华文化的积淀不可少。那么高中出去差不多是最好的时机,大学也行。在这基础上,还得依据个人情况挑最合适的路。<br/><br/> 另一家人也想着送孩子出去,却多半是出于跟风心理和竞争压力。一头又担心,孩子出去了没人在身边叮咛管教,放纵堕落,最后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留学几年的开销也是白费。对了,费用也是个不小的问题。<br/><br/> 长辈们则都是希望小孩在近点的地方念书。国内有什么不好?光是吃就已经打败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国家了。民以食为天,出去的没有哪个不曾因为饮食而追悔莫及的。要是留在国内,家里人也能四处照应,早早的就能安居乐业。再说现在留学人泛滥成灾,海归早就不值钱了。这么多年在国外,国内又没点人脉,回来也难落脚,还得靠父母打点。<br/><br/> 表姐反驳道:“说什么海归海归的,出去了又不一定要回来。”<br/><br/> 一听这话,姑父面露愠色:“出去了当然要回来。父母长辈都在国内,又是独生子女,不回来谁给养老?”<br/><br/> 此话一出,尹昱心道不妙。这是表姐和姑父之间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姑父觉得孩子长大了,就得留在身边为父母养老,行子女的义务。表姐就是因为背负这样的观念长大,不想让历史重演,决意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选择,行其所行,体味到人生乐趣。<br/><br/> 他俩要再说下去,估计又得吵起来。不过,应该是看在过年的份上,表姐让了步,没有再反驳。<br/><br/> 姑姑倒是说:“要是出了国,总是一个人在外面,多辛苦呀。你舍得吗?我都舍不得呀。”<br/><br/> 表姐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叹了口气:“当然舍不得啊。但有时候为了孩子好,得狠狠心呐。我当初就因为没有出去的机会,错过了太多,不想再在孩子身上重蹈覆辙了。”<br/><br/> “又来了。”<br/><br/> 姑父放下筷子。<br/><br/> “橄榄屁股坐不稳。就你一天到晚想着要出去。你那时候有多少人想出去的?你自己想想周围人,有哪一个像你这样野的?”<br/><br/> 这回表姐忍不住了。<br/><br/> “这和其他人什么关系?我自己觉得留学对我的发展有利,去管别人干什么?”<br/><br/> “你觉得?你这就知道出去是好事了?崇洋媚外。你问问小昱,他有觉得出国好吗?他有像你这样一天到晚想着要抛下父母,一个人跑出去的吗?”<br/><br/> 尹昱就这么被“别人家的孩子”了。<br/><br/> 表姐的目光,紧接着全桌人的目光像军舰上一排高射炮一样扫过来的时候,他艰难地咽下嘴里的一块牛柳,拿起杯子喝了口水。<br/><br/> “尹昱,你想没想过出去的事情?”姑父问他。<br/><br/> “他从小到大没什么这方面想法的。加上本来成绩也好,国内选择就够多了。”母亲在一旁笑吟吟地说,“我是觉得成绩好的话,适应国内的环境,在国内呆着就可以了。”<br/><br/> 尹昱看了母亲一眼,两人相视而笑。<br/><br/> 姑父却仍在看他,等他亲自回答。<br/><br/> 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表姐知道。应该也只有表姐知道。而表姐肯定会尊重他,让他自己回答。只是,他回答是或否在此刻已不重要了,总有一方要被得罪。<br/><br/> 因此他放下杯子,缓缓地说:“这个看个人吧。<br/><br/> “现在问我们两个,有没有过出去的想法,也没有意义了。早过了年纪,时代也不同了。还是与时偕行,把重心放在下一代身上吧。”<br/><br/> 一触即燃的争吵,被他语调里的风平浪静给缓了过来。加上姑姑也在一旁劝,说这种事情回家再讨论,表姐和姑父就没再争下去。一桌人继续吃饭,起初气氛还有些僵。过了一会儿,也就回到了之前的热闹。<br/><br/> 吃完饭回家,表姐还给他打了只电话。他正好在遛狗,就在安静的小区里边走边讲。表姐说,想为饭桌<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上的事情道歉。家里的纷争,不小心就把他给卷进去了。<br/><br/> 尹昱一听就笑了。怎么这都要道歉。也太见外了。<br/><br/> 姐姐说,出国的事,当初不也是你心里的一道坎吗。<br/><br/> 尹昱没有回答。<br/><br/> 虽说人人都祈祷着大考临近的时候别发生什么事,影响考试状态,但要真的碰上了,也只能听天由命,尽力而为。中考的时候外婆过世,高考的时候父亲又生了场大病。好不容易发挥还算正常,可以报医学院,母亲欣喜若狂,说未来总算定下来了,可以多陪陪家人了。<br/><br/> 一句“妈,我想出国”,如鲠在喉。<br/><br/> “我饭桌上也说了,现在想没意义。”他说。<br/><br/> 再是一笑,道:“都十多年过去了,早就不是道坎了。”<br/><br/> “你是无所谓。”表姐叹了口气,语气松下来,“你甥儿的未来可是在我手里呀。我觉得要真考虑出去,该要绸缪起来了。最近我也在问身边人有没认识在国外的,想了解下大方向,不知道现在环境怎么样……”<br/><br/> 说了一些思路,又问:“诶,你有认识在国外的人吗?或者出去留过学的。我身边挺少的,是不是初中同学里出去的比较多啊?你还有联系吗?”<br/><br/> 尹昱沉默了一会儿。<br/><br/> “对,普高毕业出国的很少。但我初中同学联系不多了。”他一顿,又说,“我去帮你问问吧,过两天有个高中的同学聚会。”<br/><br/> “行。谢谢了啊。”<br/><br/> “又见外了。”<br/><br/> 之后两人再聊了些有的没的,就挂了电话。尹昱回到家,给金毛洗爪吹干,开电视看春晚。倒不是真要看,只是放着声音图个气氛。<br/><br/> 零点的时候,拥着爱犬蹲在落地窗前,遥望远处夜空中升起的花火,一丛丛竞相开放,如星彩流散,转瞬,便融进浓厚的夜里。<br/><br/> 年初六晚上,同学聚会在市内一家颇为高档的酒店举行。估计都知道这次声势浩大,前前后后来了有百来人。这里面有人——尹昱还不知道是谁——是这家酒店的总经理,特地包下了一整个大型宴会厅给这次活动。多出来的桌子也就那么空着,放放东西,要是后续还有人要来也可以坐。<br/><br/> 聚会办得还挺正式,看得出是精心策划、早有准备的。横幅、鲜花、主持人,还有个巨大的纪念蛋糕。提前一个月的时候,组织者就拜托当年各班派一名代表,写一段话彼时上台致辞。还要搜集一些老照片,做成幻灯片在背景播放。尹昱加群时间晚,是错过了这事。盖沛文告诉他,不然可能就落他头上了。后来郭晟揽下了这活。看尹昱一脸震惊,撇了撇嘴说,是咯,这次聚会他可起劲了。<br/><br/> 当天晚上,尹昱因为院里的事迟到了一会儿,到门口的时候二班代表正在台上致辞。硬着头皮进去,就看到满满当当一厅人,差点犯密集恐惧症。幸好之前和苏心颖发过短信,苏心颖很快就发现了他,招手示意身旁的空位。他们班的桌子还没坐满。<br/><br/> 一路上走过去,不少人认出他来,跟他打招呼,尽管已都是阔别了十余年。有人大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他,等他走过去,一句“这不是尹昱吗”,“怎么这么俊了呀”。他笑着朝人点头致意,一手拎外套,快步朝他们班那张桌子走过去,在苏心颖旁边落座。<br/><br/> 坐下来才发现,自己班这张桌子不是没坐满,而已经是第二桌了。<br/><br/> “这次我们班来的人是多。”苏心颖点头道<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