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丁陈氏晓得爹的这句话,无非是要求得自己的心安,而不是真想询问她的意愿,故以“女儿一切听从爹的安排”作为回答——事实上,她也只能这么回答。<br/><br/> 自古以来,出嫁前的女子在家从父,以父为天,凡事有爹爹作主,根本没有她能置喙的余地。要是她对爹的安排有何不满,一旦传了出去,就会成为他人口中挑三拣四、不识好歹的坏女儿、骄纵成 xi_ng 的娇娇女。<br/><br/> 至于娘则是在她的婚事决定后,万般交代她道——<br/><br/> “不管妳爹替妳结的这门亲,是好或坏,妳都要认了。这就是妳的命,咱们女人家只有逆来顺受的分,不要以为自己多读了点经书,就能像父兄那样有所作为。”<br/><br/> 娘向来是反对她习字读书的,总认为姑娘家不需要学会那些,日子照样能过下去,反倒是一些姑娘家肚子里多了点墨水,便眼高于顶、忘了女子本分,最要不得。<br/><br/> 但是娘的顾忌是多虑了,家传的严格门风,早已经让天 xi_ng 恭顺的丁陈氏,养成顺势而为、绝不逆势而走的习 xi_ng 。即使读了点书也没胆子与父兄唱反调,遑论忤逆尊长。<br/><br/> 幸好祖上有德,多所庇荫,丁陈氏嫁入仁永家之后,夫婿对她疼爱有加,与公婆也相处融洽。搬至京城住的日子,也如爹爹所预言,过得相当优渥富裕、顺顺心心。<br/><br/> 不过最令旁人羡慕的是,她嫁入仁永家没两年,便生下白白胖胖的一对双生子,顺利为家族添丁,达成传承香火的使命,再无传宗接代的压力——真可谓有子万事足。<br/><br/> 转眼间。<br/><br/> 幸福的岁月,消磨在相夫教子、伺候公婆与打点家事,这些琐琐碎碎、平平凡凡的小小事情上头。就在她以为这平和、安稳的光景会持续一辈子时……“那件事”就发生了。<br/><br/> 她的心肝宝贝、她心头的一块肉就这样被……<br/><br/> 在她一生当中从未有过这般晴天霹雳、翻天覆地的感受,彷佛一下子由人间坠入了地狱。<br/><br/> 在儿子被人口贩子绑走的那十数日间,她日日受着噩梦煎熬,夜夜梦见行踪不明的爱儿含血喷泪地唤着她,她天天祈求失踪的吾子能早日平安归来。<br/><br/> 可是等到长子逢儿真正获救、回来了,她的苦难并未就此结束——因为她竟然不知道该怎样再去疼爱这孩子了。<br/><br/> 身为两个孩子的娘,不管儿子们闯下再大的祸、犯了多严重的错,她都有自信,自己能宽容他、接纳他。<br/><br/> 身为两个孩子的娘,她一直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这个家以温柔的微笑迎接他们。<br/><br/> 身为两个孩子的娘,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不偏爱哪一方,给两个孩子一样多的关心、一样多的疼爱。<br/><br/> 谁晓得这些过去理所当然的行为,有一天她竟然再也做不到了。<br/><br/> 纵使她明白发生在逢儿身上的,并不是逢儿的错……但每每当她望着眼前的孩子时,心头就会冒出种种“这不是我的逢儿”、“以前我的逢儿不是这样的”的疙瘩。无论她清了再清、割了再割,这些疙瘩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再生、繁 z_hi ,长个不停。<br/><br/> 纵使她有心对逢儿露出温柔的微笑,但她越是“努力”,那笑容总是难掩一丝僵硬。<br/><br/> 纵使她无意偏心于谁,然而当她看到长子逢儿就会觉得满心痛苦之际,怎能怪她比较想看次子源儿天真无邪的笑容呢?<br/><br/> 她终于懂得,原来自己不是什么慈母,也不够坚强,更毫无宽容。<br/><br/> 只是因为以前从未碰过挫折,她才能笑得自然和蔼;从未遇上动荡不安,她才不需要站稳脚步;从未遭人指指点点,她才误以为自己虚怀若谷。<br/><br/> 她好恨,恨那些天外飞来的挫折,恨那些突然找上门的动荡,恨那些无所不在的指指点点,让她与逢儿间的鸿沟日日加深、月月扩大。<br/><br/> 她好痛苦,因为她再怎样遮掩,从儿子那双冰雪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明的黑瞳里,她看出了他早已经看穿自己的虚假伪装——看穿了自己是怎样失格、差劲的娘。<br/><br/> 她无法原谅自己面对逢儿人生的污点时是这样的软弱,无法原谅自己疏远客套地对待逢儿……却又无能为力。<br/><br/> 所以,她只能接受一件难以下咽又不得不吞下去的事实——<br/><br/> 在逢儿被绑架的那一日,自己已经失去了他,永远地……<br/><br/> 【水之镜月】之卷一<br/><br/> 京城里有一条特别的街弄,日正当中的时候,冷清荒凉,空荡寂寥。<br/><br/> 但日落入夜、时辰一到,红彩灯笼纷纷高挂,就彷佛枯木逢春、春暖花开般,循着灯笼的火光,如扑火飞蛾接踵而至的访客,立刻将这长不过数百来米的街坊,挤得摩肩擦踵、水 xi-e 不通。大街上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胭脂水粉、酒色财气之味,也盈满了莺莺燕燕揽客的娇声与酒肆茶坊里传出的靡靡之音。<br/><br/> 这儿,即是京城人戏称“灯笼巷”——一个专供人寻欢享乐、纵情声色、百无禁忌的地方。<br/><br/> “小哥、小哥,来嘛、来嘛,我们『花香斋』的姑娘个个如花似玉,温柔体己,包君满意!”<br/><br/> “漂亮的姑娘都在我们『金宝轩』,我们『金宝轩』内的姑娘环肥燕瘦样样有,一定能找到您中意的姑娘,来这儿准没错!”<br/><br/> “哟,俊公子,千万别听他们的,甭管是金毛、红毛还是卷毛儿,无论是您想尝新鲜的泼辣款,还是找正统的乖巧样儿,真正上等的好货色,全让咱『怡芳馆』给收了。没来过『怡芳馆』,您就像是没来过灯笼巷,万万别错过了!”<br/><br/> 不管你是成群结党,或是只身独闯,也无论你是公子哥儿或贩夫走卒,只要外表看上去像是行过了冠礼,哪怕是老态龙钟、齿摇发秃的长者,在这条大街上不出三步必有热情、积极的招客奴才凑上前,替自家的青楼拉生意;不出五步就会听到凭栏而坐、花枝招展的姑娘家们,在特制的镂空窗棂后方朝你挥舞芳巾,声声唤相公、满楼红袖招——这是此地特有的、也是大伙儿都司空见惯的景象。<br/><br/> 不过,会被这些揽客花招迷惑的,只有看热闹的外行人。<br/><br/> 真正懂得门道的行家,都会避开那喧闹扰攘、多了铜臭少了优雅的一带,往远离大街的巷弄里钻。<br/><br/> 灯笼巷里最为驰名的顶尖红牌、倾国名妓,全藏在迷宫般九拐十八弯的小巷子内,一些外观仿似深宅大院的屋子里。<br/><br/> 许多这类讲究格调与排场的勾栏院,非熟客不接,非皇亲国戚、高官富商进不了门,甚至即使你进了门,从挑姑娘到姑娘陪场的规矩之多,并不亚于大户人家——其中,百年老店的“珍甄苑”更是个中翘楚。<br/><br/> “珍甄苑”在花街中的地位,就像是‘仁永堂’在药铺里的地位。而且“珍甄苑”还有‘仁永堂’所没有的种种名人传奇故事。<br/><br/> 里面最为神秘与众说纷纭的一则,是历史比天隼皇朝更悠久的“珍甄苑”,其第一代店东就是天隼皇朝的始皇帝——当然是在他尚未一统天下、登基为帝之前。<br/><br/> 许多人对这说法存疑,认为当时忙着领兵四处征战的始皇帝,哪有空闲和理由经营什么妓院?<br/><br/> 但是相信这说法的史学家们,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br/><br/> 在兵荒马乱的那个年代,想要搜集各敌对阵营的情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假使在天下第一大城拥有一处众人乐于<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