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36章 外行发言?张硕:我的研究已经完成了!<br />
“科学,就是不断在质疑中取得进步!”<br />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是要说服所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br />
当针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科学是在质疑中前进,但并不是每个质疑都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方向都能够质疑的。<br />
张硕发布了微博消息以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br />
“科学确实是在质疑中前进,但费米子哈勃的模型是单方向的数学模型,而不是某种固有的思维限制,已经有很多人对其进行过研究,能简化早就简化了。”<br />
“这個类型的复杂数学模型,最可行的方法就只有量子计算。”<br />
“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了,简化根本不可能做到。”<br />
“如果能做到简化,那么从数学角度来说,模型就可以简化,显然后者是不可能做到的。”<br />
“张硕是计算数学的天才,但数学模型和方程是不同的领域……”<br />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支持张硕的基本都是不理解争论内容的网友。<br />
那些对于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又或是其他类似物理模型的学者们,则都持有中立和反对的意见。<br />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支持张硕的人更多了,只不过支持针对的是张硕本人,而不是争议的问题。<br />
‘新奇博士’杨超当然是站在‘学者派’,他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或者说是出一口气,才去针对内容对黄立波进行专访,来佐证自己的认知。<br />
他是想博一波流量顺带稳固自己的人设而已。<br />
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br />
现在事情发酵到如此程度也是杨超没有想到的,最主要是一大堆学者站出来的背景下,张硕还发了条‘科学,就是在质疑中前进’的话。<br />
“张硕,还真是不服输啊!”<br />
“哪怕和全世界作对也要证明他是正确的?”<br />
“嘴上不服输也没用,这种问题,除非是真的做到了简化,否则‘真相’永远会站在人多的一方……”<br />
人多,指的是学者。<br />
普通网友的支持再多也没用,因为他们对于问题根本不了解,再多的支持也没有意义。<br />
当然类似的辩论也不会有结果,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br />
杨超趁着流量还在,又赶紧发了两条消息继续稳固自己的人设,也让新加入话题的网友知道,到底是谁发起的话题,是谁最开始质疑的张硕。<br />
功劳,可不能被抢走!<br />
“我最初就说了,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不可能被简化的。”<br />
“在读博士的时候,我对这个有研究,当时量子技术发展还没有到现在的程度,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求解是个大问题,直白来说,根本就是无解。”<br />
“简化?如果能做到简化,那些做超导理论研究的学者,可真就要疯狂了……”<br />
当问题在舆论上再次发酵,就有记者试图去采访张硕。<br />
他们都吃了闭门羹。<br />
苏东大学也知道舆论上的问题,学校门口有保安专门盯着,不让记者随意进出校园。<br />
即便是能混进校园里,他们也见不到张硕。<br />
张硕一直闷在高院办公室里,专注于整理论文内容,根本不接受外来的采访,研究院楼门口还专门有人盯着,陌生的脸孔根本就进不来。<br />
另一边。<br />
有记者去了西京科技大学,采访到了量子计算实验室的黄立波教授。<br />
网络上舆论的发酵让黄立波感觉很不错,他最开始觉得是被利用了,还很生气,但后来发现舆论针对的是张硕,各个学者发声都站在他的一方。<br />
这也正常。<br />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当然是不能简化的,只要从事相关的研究,就很清楚这一点。<br />
所以再次有记者来采访,还是很专业的媒体记者,黄立波就积极的接受了采访。<br />
当坐在办公室面对记者的时候,黄立波感觉自己成了学术名人。<br />
在相关领域上,黄立波确实是一个学术带头人,但距离什么学术名人差距还是很大的,毕竟做的是非常难理解的研究方向,放在公众舆论上根本就不起眼,即便是有成果发表了都没有媒体报道。<br />
现在的感觉就不一样了。<br />
黄立波满脸笑容的说了新内容,他描述了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量子计算研究难度,“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已经是超导理论机制中最简化的模型,但数学分析上来说依旧是非常复杂的。”<br />
“这种复杂性,可以这样来形容……”<br />
“想要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所需要的计算量,或者说计算的次数比宇宙中所有的粒子总和加在一起还要多。”<br />
“这个概念能理解吧?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概念。”<br />
“在这么庞大的计算需求面前,普通的计算手段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只能以量子计算来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br />
黄立波越说就越投入,后来就干脆道,“针对舆论上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张硕教授的说法是有些外行的,可以说算是外行发言。”<br />
“但是我并不是批评他的学术能力,在计算数学领域上,张硕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顶尖的学者。”<br />
“但是,学术领域差距是很大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一项超导理论机制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物理的研究。”<br />
“计算数学、数学物理,差别非常大……”<br />
在黄立波接受采访以后,报道很快就发了出去。<br />
黄立波前面说的都没有问题,都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介绍,后面几句话就有着争议了。<br />
媒体记者也看准了争议点,制造了个舆论话题——<br />
#张硕外行发言#<br />
简简单单六个字,立刻引起了热哄哄的讨论。<br />
“张硕是外行?这种话也能说吗?”<br />
“看视频上黄立波说的内容,似乎也没错,数学物理上,张硕应该算外行吧?”<br />
“物理上,张硕是外行?他怎么做的高能物理的算法?”<br />
“高能物理和超导也不一样吧?超导机制研究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张硕应该算外行吧?”“即便说的没什么问题,但说出来就有些不礼貌了吧,那也可以说,黄立波是计算数学的外行?”<br />
当网络上再次掀起热哄哄的讨论,孙兴利正在张硕的办公室里,给张硕当整理论文内容的助手。<br />
他带着极度的兴奋,不断说着,“这次给他们来个大的!”<br />
“看看网上说的就可气,那个黄立波竟然说你是外行?过一阵子,看他还笑不笑的出来!”<br />
他连续说了好半天,确认性的问道,“你这个研究没问题,对吧?”<br />
“当然。”<br />
张硕非常肯定的点头,“我已经研究很久了,你不是在帮我整理内容吗?可以自己看看。”<br />
“……看不太懂。”<br />
孙兴利翻了个白眼,“我就知道大致的过程,能做到帮你整理就不错了,你还想让我全懂?”<br />
“这些都是物理,计算数学方法的内容,我一个研究丢番图方程的,难为人啊……”<br />
“不过,没问题就好。”<br />
他说完盯着手机嘿嘿直笑。<br />
张硕有点看不明白了,他疑惑问道,“怎么了?”<br />
孙兴利笑道,“我有个群组里,都是同一年来学校的同事,他们也在说着网上这个问题。”<br />
“我就和他们很确定的说,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一定能简化,别人做不到,你肯定能做到。”<br />
“有个物理学院的女老师,和我杠了好半天,堵天堵地的说‘不可能’,刚才他说了,要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能简化,直接嫁给我都行!”<br />
孙兴丽越说笑的越欢畅。<br />
张硕疑惑的问了一句,“长得漂亮吗?”<br />
孙兴利想了想,点评了句,“一般人吧,稍微有点小胖。”<br />
“多大年纪?”<br />
“比我大一岁吧,好像……”<br />
张硕听罢思索着点了点头,“有一句话送给你,高明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br />
孙兴利收住了笑容,再看一下手机上的对话,顿时陷入了沉思。<br />
……<br />
当天快到晚饭时间,论文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br />
二楼忽然来了好几个人。<br />
邱志超走在最前面,王辉、齐志祥,再包括钟静芬,以三角形站位把他框在其中。<br />
邱志超满脸苦笑的解释着,“我就是来问问张硕,不用这样吧,我和张硕这么熟了……”<br />
王辉笑道,“我们就是跟过来一起看看。”<br />
他们还真是担心邱志超找麻烦。<br />
网上舆论说的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模拟问题,而邱志超的研究组就是做相关的研究。<br />
所以,苏东大学内部也要‘警惕’物理学院的人。<br />
这是高院的共识。<br />
邱志超在三人的监督下,敲响了张硕办公室的门。<br />
张硕见到邱志超愣了一下,他马上开口道,“邱教授,你是来问一下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问题?”<br />
“对啊。”<br />
邱志超左右看看,苦笑道,“我就是想来问一下,伱真的认为这个模型的计算能简化吗?”<br />
张硕肯定的点头。<br />
“为什么?”邱志超有些不理解,针对一个数学模型的简化问题,表达出如此肯定的态度就很不正常。<br />
张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这个问题上,邱教授,你是希望能简化还是不能简化?”<br />
邱志超想都没想,给了一个让其他人不理解的答案,“我当然希望能简化了,最好是立刻简化!”<br />
“为什么?”孙兴利、王辉以及齐志详异口同声的问道。<br />
所有人都看向了邱志超。<br />
邱志超淡定的解释道,“你们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情况,不太了解,对吧?”<br />
“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很多专门针对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量子计算研究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量子计算学术应用方向。”<br />
“针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做量子计算研究的也有好几个组,我们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排名最靠后的一个,研究进展可以说是……还没有进展,这不是水平问题,只是我们的项目申请比较晚,而且经费不是很多。”<br />
邱志超苦笑了一声,随后笑道,“如果模型被简化,那就太好了,前面的研究都变得没意义,我们和其他的研究组又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br />
“你们说,我会不会支持计算简化?”<br />
“……”<br />
办公室里一群人面面相觑。<br />
张硕抿着嘴用力点点头,“邱教授,你的梦想成真了!”<br />
他抽出一张手稿递过去,“看看,研究总结。”<br />
“我完成了这项研究,已经准备要发表论文了,只不过,不知道对你们的实验会有什么影响……”<br />
(本章完)</p>
“科学,就是不断在质疑中取得进步!”<br />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是要说服所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br />
当针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科学是在质疑中前进,但并不是每个质疑都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方向都能够质疑的。<br />
张硕发布了微博消息以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br />
“科学确实是在质疑中前进,但费米子哈勃的模型是单方向的数学模型,而不是某种固有的思维限制,已经有很多人对其进行过研究,能简化早就简化了。”<br />
“这個类型的复杂数学模型,最可行的方法就只有量子计算。”<br />
“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了,简化根本不可能做到。”<br />
“如果能做到简化,那么从数学角度来说,模型就可以简化,显然后者是不可能做到的。”<br />
“张硕是计算数学的天才,但数学模型和方程是不同的领域……”<br />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支持张硕的基本都是不理解争论内容的网友。<br />
那些对于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又或是其他类似物理模型的学者们,则都持有中立和反对的意见。<br />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支持张硕的人更多了,只不过支持针对的是张硕本人,而不是争议的问题。<br />
‘新奇博士’杨超当然是站在‘学者派’,他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或者说是出一口气,才去针对内容对黄立波进行专访,来佐证自己的认知。<br />
他是想博一波流量顺带稳固自己的人设而已。<br />
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br />
现在事情发酵到如此程度也是杨超没有想到的,最主要是一大堆学者站出来的背景下,张硕还发了条‘科学,就是在质疑中前进’的话。<br />
“张硕,还真是不服输啊!”<br />
“哪怕和全世界作对也要证明他是正确的?”<br />
“嘴上不服输也没用,这种问题,除非是真的做到了简化,否则‘真相’永远会站在人多的一方……”<br />
人多,指的是学者。<br />
普通网友的支持再多也没用,因为他们对于问题根本不了解,再多的支持也没有意义。<br />
当然类似的辩论也不会有结果,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br />
杨超趁着流量还在,又赶紧发了两条消息继续稳固自己的人设,也让新加入话题的网友知道,到底是谁发起的话题,是谁最开始质疑的张硕。<br />
功劳,可不能被抢走!<br />
“我最初就说了,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不可能被简化的。”<br />
“在读博士的时候,我对这个有研究,当时量子技术发展还没有到现在的程度,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求解是个大问题,直白来说,根本就是无解。”<br />
“简化?如果能做到简化,那些做超导理论研究的学者,可真就要疯狂了……”<br />
当问题在舆论上再次发酵,就有记者试图去采访张硕。<br />
他们都吃了闭门羹。<br />
苏东大学也知道舆论上的问题,学校门口有保安专门盯着,不让记者随意进出校园。<br />
即便是能混进校园里,他们也见不到张硕。<br />
张硕一直闷在高院办公室里,专注于整理论文内容,根本不接受外来的采访,研究院楼门口还专门有人盯着,陌生的脸孔根本就进不来。<br />
另一边。<br />
有记者去了西京科技大学,采访到了量子计算实验室的黄立波教授。<br />
网络上舆论的发酵让黄立波感觉很不错,他最开始觉得是被利用了,还很生气,但后来发现舆论针对的是张硕,各个学者发声都站在他的一方。<br />
这也正常。<br />
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当然是不能简化的,只要从事相关的研究,就很清楚这一点。<br />
所以再次有记者来采访,还是很专业的媒体记者,黄立波就积极的接受了采访。<br />
当坐在办公室面对记者的时候,黄立波感觉自己成了学术名人。<br />
在相关领域上,黄立波确实是一个学术带头人,但距离什么学术名人差距还是很大的,毕竟做的是非常难理解的研究方向,放在公众舆论上根本就不起眼,即便是有成果发表了都没有媒体报道。<br />
现在的感觉就不一样了。<br />
黄立波满脸笑容的说了新内容,他描述了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量子计算研究难度,“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已经是超导理论机制中最简化的模型,但数学分析上来说依旧是非常复杂的。”<br />
“这种复杂性,可以这样来形容……”<br />
“想要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所需要的计算量,或者说计算的次数比宇宙中所有的粒子总和加在一起还要多。”<br />
“这个概念能理解吧?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概念。”<br />
“在这么庞大的计算需求面前,普通的计算手段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只能以量子计算来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br />
黄立波越说就越投入,后来就干脆道,“针对舆论上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张硕教授的说法是有些外行的,可以说算是外行发言。”<br />
“但是我并不是批评他的学术能力,在计算数学领域上,张硕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顶尖的学者。”<br />
“但是,学术领域差距是很大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一项超导理论机制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物理的研究。”<br />
“计算数学、数学物理,差别非常大……”<br />
在黄立波接受采访以后,报道很快就发了出去。<br />
黄立波前面说的都没有问题,都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介绍,后面几句话就有着争议了。<br />
媒体记者也看准了争议点,制造了个舆论话题——<br />
#张硕外行发言#<br />
简简单单六个字,立刻引起了热哄哄的讨论。<br />
“张硕是外行?这种话也能说吗?”<br />
“看视频上黄立波说的内容,似乎也没错,数学物理上,张硕应该算外行吧?”<br />
“物理上,张硕是外行?他怎么做的高能物理的算法?”<br />
“高能物理和超导也不一样吧?超导机制研究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张硕应该算外行吧?”“即便说的没什么问题,但说出来就有些不礼貌了吧,那也可以说,黄立波是计算数学的外行?”<br />
当网络上再次掀起热哄哄的讨论,孙兴利正在张硕的办公室里,给张硕当整理论文内容的助手。<br />
他带着极度的兴奋,不断说着,“这次给他们来个大的!”<br />
“看看网上说的就可气,那个黄立波竟然说你是外行?过一阵子,看他还笑不笑的出来!”<br />
他连续说了好半天,确认性的问道,“你这个研究没问题,对吧?”<br />
“当然。”<br />
张硕非常肯定的点头,“我已经研究很久了,你不是在帮我整理内容吗?可以自己看看。”<br />
“……看不太懂。”<br />
孙兴利翻了个白眼,“我就知道大致的过程,能做到帮你整理就不错了,你还想让我全懂?”<br />
“这些都是物理,计算数学方法的内容,我一个研究丢番图方程的,难为人啊……”<br />
“不过,没问题就好。”<br />
他说完盯着手机嘿嘿直笑。<br />
张硕有点看不明白了,他疑惑问道,“怎么了?”<br />
孙兴利笑道,“我有个群组里,都是同一年来学校的同事,他们也在说着网上这个问题。”<br />
“我就和他们很确定的说,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一定能简化,别人做不到,你肯定能做到。”<br />
“有个物理学院的女老师,和我杠了好半天,堵天堵地的说‘不可能’,刚才他说了,要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能简化,直接嫁给我都行!”<br />
孙兴丽越说笑的越欢畅。<br />
张硕疑惑的问了一句,“长得漂亮吗?”<br />
孙兴利想了想,点评了句,“一般人吧,稍微有点小胖。”<br />
“多大年纪?”<br />
“比我大一岁吧,好像……”<br />
张硕听罢思索着点了点头,“有一句话送给你,高明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的。”<br />
孙兴利收住了笑容,再看一下手机上的对话,顿时陷入了沉思。<br />
……<br />
当天快到晚饭时间,论文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br />
二楼忽然来了好几个人。<br />
邱志超走在最前面,王辉、齐志祥,再包括钟静芬,以三角形站位把他框在其中。<br />
邱志超满脸苦笑的解释着,“我就是来问问张硕,不用这样吧,我和张硕这么熟了……”<br />
王辉笑道,“我们就是跟过来一起看看。”<br />
他们还真是担心邱志超找麻烦。<br />
网上舆论说的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模拟问题,而邱志超的研究组就是做相关的研究。<br />
所以,苏东大学内部也要‘警惕’物理学院的人。<br />
这是高院的共识。<br />
邱志超在三人的监督下,敲响了张硕办公室的门。<br />
张硕见到邱志超愣了一下,他马上开口道,“邱教授,你是来问一下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问题?”<br />
“对啊。”<br />
邱志超左右看看,苦笑道,“我就是想来问一下,伱真的认为这个模型的计算能简化吗?”<br />
张硕肯定的点头。<br />
“为什么?”邱志超有些不理解,针对一个数学模型的简化问题,表达出如此肯定的态度就很不正常。<br />
张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这个问题上,邱教授,你是希望能简化还是不能简化?”<br />
邱志超想都没想,给了一个让其他人不理解的答案,“我当然希望能简化了,最好是立刻简化!”<br />
“为什么?”孙兴利、王辉以及齐志详异口同声的问道。<br />
所有人都看向了邱志超。<br />
邱志超淡定的解释道,“你们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情况,不太了解,对吧?”<br />
“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很多专门针对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量子计算研究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量子计算学术应用方向。”<br />
“针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做量子计算研究的也有好几个组,我们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排名最靠后的一个,研究进展可以说是……还没有进展,这不是水平问题,只是我们的项目申请比较晚,而且经费不是很多。”<br />
邱志超苦笑了一声,随后笑道,“如果模型被简化,那就太好了,前面的研究都变得没意义,我们和其他的研究组又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br />
“你们说,我会不会支持计算简化?”<br />
“……”<br />
办公室里一群人面面相觑。<br />
张硕抿着嘴用力点点头,“邱教授,你的梦想成真了!”<br />
他抽出一张手稿递过去,“看看,研究总结。”<br />
“我完成了这项研究,已经准备要发表论文了,只不过,不知道对你们的实验会有什么影响……”<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