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50章 这个东西太可怕了!<br />
刘洪磊的话说的有些大,让几位老师都感觉有些不可信。<br />
一千亿,和整个国家的反导体系费相比,实在太少太少。<br />
杯水车薪,都不足以形容。<br />
面对几位老师不信任的眼神,刘洪磊面带激动的解释道,“要考虑离子炮的打击范围!”<br />
“离子炮对于1000公里高度内,速度不超过10马赫的导弹,打击准确率都是很高的。”<br />
“如果把离子团路径距离提升到2000公里,打击精准度会降低,但对于10马赫下的导弹,25以上的命中率还是有的。”<br />
“所以,一台离子炮有效辐射半径最低也超过一千公里,如果是在东港安装离子炮,就能有效辐射整个东部沿海。”<br />
三位老师认真听着,眼睛也不由得越来越亮。<br />
离子炮的造价低、发射成本成本低,性能却非常高,辐射直径可达3000公里。<br />
从海南到首都也不过才3000公里,换句话说,一个中心城市安装了离子炮可以覆盖一整片国土,采用科学的规划就可以增加多个离子炮的叠加覆盖范围。<br />
其最重要的还是离子炮的防卫覆盖范围足够大。<br />
如果是布局整个国家的防御体系,肯定不是一下子就建几百上千座,而是分批量来制造布局,也会以此配合现有的防御体系。<br />
比如,一年建造几十、上百座离子炮,慢慢的就能拥有更精密的防御体系。<br />
一旦拥有几百、上千座,甚至更多的离子炮,即便是应对中、远程导弹的覆盖打击,依旧可以有效摧毁所有的来袭目标。<br />
这样的防卫体系,不说能保证绝对安全,但也能用‘非常严密’来形容了,可以说足以应对任何的战争需求。<br />
实际上,几位老师最看重的还是应对洲际导弹的能力。<br />
如果只是中程导弹,现有的军事体系就有很多应对手段,沿海地区的布局比较严密,对手甚至很难以中程导弹来突破防御。<br />
赵老师还是点评一句,“一千亿还是有些少了,没有算上辅助系统,就只是离子炮而已。”<br />
他说的辅助系统,自然包括雷达、卫星等设施。<br />
离子炮对于雷达卫星非常的依赖,目标必须定位十分精准。<br />
如果要布局更多的离子炮,肯定需要升级雷达卫星体系,费上就很难说了,增加一倍以上也是简简单单。<br />
当然,一切都是值得的。<br />
“这样一来就有了安全保障,离子炮,很好啊!”王老师带着感慨给了个肯定的评价。<br />
三位老师到来不只是参观考察一下。<br />
刘洪磊还准备了‘特别’的节目,也就是继续对目标卫星进行打击,因为已经申请了跟踪卫星,成功打到目标卫星,就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甚至是视频影像。<br />
离子炮试射实验,两个多小时才会进行一次。<br />
几位老师也没有在控制间等待,而是去参观实验室、设备间,并对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br />
张硕全程陪同一起参观实验基地,他和佟智国一起介绍了‘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br />
王老师听了技术信息以后,疑惑的问了句,“这个技术,能把大原子变成小原子,岂不是说……能制造黄金?”<br />
“理论上是可以的。”<br />
张硕笑道,“我记得上次首都,有个教授也这么说,但实际上,制造的非常稀少,这主要是因为低反应强度下,大原子只会分裂出中子,正常受到的影响很小。”<br />
“除非在特定情况下,反应不会充分进行,反而会制造出很多的物质,氢气是主要成分,也会出现氦,因为是高温环境,还会出现很多复杂的化学物质。”<br />
“看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烟雾,其中有很多有毒气体,尤其反应沾染到塑料之类的高分子材料,产生的气体就会更多。”<br />
“在这一项技术上,我们还没有进行深入、解析式的研究,制造黄金……也许未来能实现吧。”<br />
张硕说着也有些期待。<br />
‘原子核核力拆分’,牵扯到原子核的变化。<br />
如果是做深入性的研究,可研究的方向有很多,而研究从初始到现在,就被当做了武器技术以及能源技术。<br />
前者,也就是离子炮。<br />
后者,则是吴晓东带队研究能源技术。<br />
“也许可以让吴晓东团队,多研究一下,以单元素为反应物质,在恒定的真空环境下,充分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br />
这些需要非常精密的实验,因为中途会产生高温,需要对于反应进行稳定控制,实验需求自然会非常的高。<br />
在谈了一下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以后,几位老师又关心了一下张硕做的研究。<br />
张硕用几个字来形容,“核聚变发电。”<br />
“核聚变发电?不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项目的研究内容?”王老师顿时有些惊讶。<br />
“不是。”<br />
张硕立刻摇头否定,“可控核聚变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实际上,我是希望能研究出一种以核聚变来支持直接发电技术。”<br />
“详细说说。”<br />
“我正在研究电磁力和强力的关联,核聚变过程中,拥有持续的‘强力场’,这样说会不准确,可以用强力环境来形容。”<br />
“按照我的理论来说,强力能够和电磁力进行相互转化,所以,稳定核聚变达到一个恒定值,就可以直接制造出电磁力,也就是电力。”<br />
几位老师,再包括佟智国都听的有点发懵。<br />
这并不是听不懂,而是说内容实在是有些离奇。<br />
核聚变,直接发电?<br />
人造太阳项目的终极目标,也只是稳定控制核聚变,再到核聚变反应炉产生电力,技术没有提升的情况下,还是要靠烧开水来发电。<br />
核聚变直接发电,就实在有些离奇了。<br />
王老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这项研究的基础就是稳定控制核聚变,对吧?”<br />
“对。”<br />
张硕点头道。<br />
“这个条件都很难达成吧?”赵老师插了一句。<br />
李老师忽然笑道,“这个我倒是知道,是核物理所那边说的,张硕教授改造了核物理所的核聚变装置,让装置的性能有了飞跃式提升。”<br />
“好像是说对内部进行了改造,人造太阳项目都希望能引进这项技术,据说就能够让他们的装置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br />
“有了这个提升以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时间就能大大缩短。”<br />
“这也是很大的突破吧!”<br />
李老师说完赞叹的看向了张硕,张硕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他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和我的研究没关系。”<br />
“啊?”<br />
几个人都看了过去。<br />
张硕继续摇头道,“实际上,那个研究是没有办法,核物理所的设备太差了,连稳定控制十秒都达不到,而我的研究需要利用他们的设备测定强力数值。”“所以,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给他们的装置提升了一下性能。”<br />
“这和我的研究本身没有关系。”<br />
几位老师认真听着,突然感觉有点儿怪异。<br />
佟智国则是愣愣的开口道,“张硕教授,你刚才说什么?”<br />
“这和我的研究没有关系?”张硕带着疑惑重复了一句。<br />
“不是这句,上一句。”<br />
“给他们的装置提升了一下性能?”<br />
“再上一句!”<br />
“我就研究了一下装置内部结构……”<br />
“对,就是这句!”佟智国扯着嘴角道,“所以说,你就‘稍微’研究了一下,就让托卡马克装置稳定控制核聚变的时间有了大大提升?”<br />
“这种稍微研究一下的技术,还让人造太阳项目组视若珍宝,能让他们的设备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br />
“额~~~”<br />
三位老师终于知道怪异的地方在哪里了。<br />
佟智国也知道了。<br />
他看一下张硕的目光满心复杂,发现张硕依旧一脸的迷茫,还是长叹了口气,伸手捂住了胸口憋住一句,“好吧,你……”<br />
“继续!”<br />
……<br />
第二次卫星试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br />
这次的运气没有上次好,离子炮试射了六次,才终于成功击中了目标,和上一次间隔时间达到了二十七个小时。<br />
第二次试射命中非常的重要,因为军方卫星已经对目标进行了跟踪,近距离的情况下,对于打击过程进行了清晰的拍摄。<br />
卫星甚至捕捉到了打击过程,也就是捕捉到了离子团,摄像镜头的视角下,离子团是有些模糊的一个小点,常规照片和视频上,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到,即便是注意到也只觉得是镜头的问题。<br />
但是,热感镜头却能发现,模糊小点处在高热状态。<br />
这次试射击中了卫星残骸物的中心部位,同样是冒出了大量的浓烟,和上次的心态表现几乎一致,同时说明反应确实非常不完善。<br />
跟踪卫星不只是传输了照片,还传输了一个打击过程的视频,放慢镜头以后,就能够清晰的看到整个过程。<br />
同时,另外一颗跟踪卫星也得到了同样的信息。<br />
空间信息中心信息管理局监测室里,好多人站在了屏幕前方,看着卫星发来的画面。<br />
热感镜头拍到的高热离子团,也被放在了画面中。<br />
整个打击过程以视频的形式播放时,简单一看,也就知道了确切信息。<br />
“原来是这样。”<br />
“确实是外部打击,好像是离子团,或者是高温粒子团?”<br />
“总之,是一团高温反应的物质,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如果只是质量和速度,不可能啊……”<br />
乔希-阿博特满脸不解。<br />
鲍勃以及其他人也同样不理解,“按照画面上热感强度来说,物理性冲击是非常小的,目标卫星也没有因为物理性的冲击造成直接性的轨道变化。”<br />
“如果是高温的影响,这么一小点,太空上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吧?那些烟雾是怎么来的?卫星是怎么变成残骸的?”<br />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br />
在没有任何发现的时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而真正有发现的时候,他们的疑问却更多了。<br />
卫星遭受了一小团高温物质打击,但物理性冲击非常小,而造成的威力就非常大,直接让卫星变成了一大团残骸,连太阳能电池板都变成了空壳。<br />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br />
乔希-阿博特发现所谓的‘新式反卫星武器’都不重要了。<br />
重要的是,对卫星遭受打击后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但信息管理局并没有化学家,也没有物理学家,他们对看到的内容无法解释。<br />
最后,乔希-阿博特也只能把情报提交上去。<br />
一个视频,足够了。<br />
在提交了情报信息后,的乔希-阿博特想到自己会被解雇,忽然有些不舍了。<br />
这个职位上,能发现普通人不了解的东西,卫星拍到的视频镜头,就是无法解释的现象。<br />
“这可能是外星人的技术吧。”乔希-阿博特对鲍勃说道,“我想不出来什么会这样,可能那些专家也解释不了吧?”<br />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总归是斯坦福大学信息学毕业生。”<br />
鲍勃则是摇了摇头,他站起来拍了拍阿博特的肩膀,“也许是复杂的化学反应吧,乔希,不要为这个烦恼,反正你也快离职了。”<br />
他说完正要走开,忽然站定问道,“对了,你什么时候走?”<br />
乔希-阿博特盯着鲍勃,黑着脸道,“你这么希望我走吗?亏我还当你是好朋友,我已经后悔把你推荐上去了。”<br />
“哈哈……”<br />
鲍勃轻轻一笑,道,“不要在意,反正你总归是会离开。等你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也许我还可以把你招进来继续工作。”<br />
乔希-阿博特恨恨道,“哪怕当个流浪汉,我也不会到你手下工作!”<br />
……<br />
漂亮国决策层收到了信息管理局提交的视频。<br />
所有看过视频的人,都和乔希-阿博特、鲍勃等人的反应一样,同样感觉非常不可思议。<br />
那团高热能量物质究竟是什么?<br />
怎么碰到卫星以后,会产生那么剧烈的反应?<br />
他们不理解。<br />
唯一能确定的是,卫星确实是收到外部因素才会冒出剧烈浓烟,上一次太空上的导弹,应该也是同样的情况。<br />
换句话说,种家确实是在实验一种新式的反导武器。<br />
这种新式反导武器,所采用的技术原理和常规反导武器截然不同,是发射一团高热的能量团,来对目标进行打击。<br />
打击距离远、速度极快、威力也很大……<br />
但好像,都不重要了。<br />
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懂高热能量团究竟是什么。<br />
这个东西太可怕了!<br />
(本章完)</p>
刘洪磊的话说的有些大,让几位老师都感觉有些不可信。<br />
一千亿,和整个国家的反导体系费相比,实在太少太少。<br />
杯水车薪,都不足以形容。<br />
面对几位老师不信任的眼神,刘洪磊面带激动的解释道,“要考虑离子炮的打击范围!”<br />
“离子炮对于1000公里高度内,速度不超过10马赫的导弹,打击准确率都是很高的。”<br />
“如果把离子团路径距离提升到2000公里,打击精准度会降低,但对于10马赫下的导弹,25以上的命中率还是有的。”<br />
“所以,一台离子炮有效辐射半径最低也超过一千公里,如果是在东港安装离子炮,就能有效辐射整个东部沿海。”<br />
三位老师认真听着,眼睛也不由得越来越亮。<br />
离子炮的造价低、发射成本成本低,性能却非常高,辐射直径可达3000公里。<br />
从海南到首都也不过才3000公里,换句话说,一个中心城市安装了离子炮可以覆盖一整片国土,采用科学的规划就可以增加多个离子炮的叠加覆盖范围。<br />
其最重要的还是离子炮的防卫覆盖范围足够大。<br />
如果是布局整个国家的防御体系,肯定不是一下子就建几百上千座,而是分批量来制造布局,也会以此配合现有的防御体系。<br />
比如,一年建造几十、上百座离子炮,慢慢的就能拥有更精密的防御体系。<br />
一旦拥有几百、上千座,甚至更多的离子炮,即便是应对中、远程导弹的覆盖打击,依旧可以有效摧毁所有的来袭目标。<br />
这样的防卫体系,不说能保证绝对安全,但也能用‘非常严密’来形容了,可以说足以应对任何的战争需求。<br />
实际上,几位老师最看重的还是应对洲际导弹的能力。<br />
如果只是中程导弹,现有的军事体系就有很多应对手段,沿海地区的布局比较严密,对手甚至很难以中程导弹来突破防御。<br />
赵老师还是点评一句,“一千亿还是有些少了,没有算上辅助系统,就只是离子炮而已。”<br />
他说的辅助系统,自然包括雷达、卫星等设施。<br />
离子炮对于雷达卫星非常的依赖,目标必须定位十分精准。<br />
如果要布局更多的离子炮,肯定需要升级雷达卫星体系,费上就很难说了,增加一倍以上也是简简单单。<br />
当然,一切都是值得的。<br />
“这样一来就有了安全保障,离子炮,很好啊!”王老师带着感慨给了个肯定的评价。<br />
三位老师到来不只是参观考察一下。<br />
刘洪磊还准备了‘特别’的节目,也就是继续对目标卫星进行打击,因为已经申请了跟踪卫星,成功打到目标卫星,就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甚至是视频影像。<br />
离子炮试射实验,两个多小时才会进行一次。<br />
几位老师也没有在控制间等待,而是去参观实验室、设备间,并对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br />
张硕全程陪同一起参观实验基地,他和佟智国一起介绍了‘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br />
王老师听了技术信息以后,疑惑的问了句,“这个技术,能把大原子变成小原子,岂不是说……能制造黄金?”<br />
“理论上是可以的。”<br />
张硕笑道,“我记得上次首都,有个教授也这么说,但实际上,制造的非常稀少,这主要是因为低反应强度下,大原子只会分裂出中子,正常受到的影响很小。”<br />
“除非在特定情况下,反应不会充分进行,反而会制造出很多的物质,氢气是主要成分,也会出现氦,因为是高温环境,还会出现很多复杂的化学物质。”<br />
“看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烟雾,其中有很多有毒气体,尤其反应沾染到塑料之类的高分子材料,产生的气体就会更多。”<br />
“在这一项技术上,我们还没有进行深入、解析式的研究,制造黄金……也许未来能实现吧。”<br />
张硕说着也有些期待。<br />
‘原子核核力拆分’,牵扯到原子核的变化。<br />
如果是做深入性的研究,可研究的方向有很多,而研究从初始到现在,就被当做了武器技术以及能源技术。<br />
前者,也就是离子炮。<br />
后者,则是吴晓东带队研究能源技术。<br />
“也许可以让吴晓东团队,多研究一下,以单元素为反应物质,在恒定的真空环境下,充分反应会产生什么物质……”<br />
这些需要非常精密的实验,因为中途会产生高温,需要对于反应进行稳定控制,实验需求自然会非常的高。<br />
在谈了一下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以后,几位老师又关心了一下张硕做的研究。<br />
张硕用几个字来形容,“核聚变发电。”<br />
“核聚变发电?不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项目的研究内容?”王老师顿时有些惊讶。<br />
“不是。”<br />
张硕立刻摇头否定,“可控核聚变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实际上,我是希望能研究出一种以核聚变来支持直接发电技术。”<br />
“详细说说。”<br />
“我正在研究电磁力和强力的关联,核聚变过程中,拥有持续的‘强力场’,这样说会不准确,可以用强力环境来形容。”<br />
“按照我的理论来说,强力能够和电磁力进行相互转化,所以,稳定核聚变达到一个恒定值,就可以直接制造出电磁力,也就是电力。”<br />
几位老师,再包括佟智国都听的有点发懵。<br />
这并不是听不懂,而是说内容实在是有些离奇。<br />
核聚变,直接发电?<br />
人造太阳项目的终极目标,也只是稳定控制核聚变,再到核聚变反应炉产生电力,技术没有提升的情况下,还是要靠烧开水来发电。<br />
核聚变直接发电,就实在有些离奇了。<br />
王老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这项研究的基础就是稳定控制核聚变,对吧?”<br />
“对。”<br />
张硕点头道。<br />
“这个条件都很难达成吧?”赵老师插了一句。<br />
李老师忽然笑道,“这个我倒是知道,是核物理所那边说的,张硕教授改造了核物理所的核聚变装置,让装置的性能有了飞跃式提升。”<br />
“好像是说对内部进行了改造,人造太阳项目都希望能引进这项技术,据说就能够让他们的装置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br />
“有了这个提升以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时间就能大大缩短。”<br />
“这也是很大的突破吧!”<br />
李老师说完赞叹的看向了张硕,张硕的反应有些出乎意料,他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和我的研究没关系。”<br />
“啊?”<br />
几个人都看了过去。<br />
张硕继续摇头道,“实际上,那个研究是没有办法,核物理所的设备太差了,连稳定控制十秒都达不到,而我的研究需要利用他们的设备测定强力数值。”“所以,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给他们的装置提升了一下性能。”<br />
“这和我的研究本身没有关系。”<br />
几位老师认真听着,突然感觉有点儿怪异。<br />
佟智国则是愣愣的开口道,“张硕教授,你刚才说什么?”<br />
“这和我的研究没有关系?”张硕带着疑惑重复了一句。<br />
“不是这句,上一句。”<br />
“给他们的装置提升了一下性能?”<br />
“再上一句!”<br />
“我就研究了一下装置内部结构……”<br />
“对,就是这句!”佟智国扯着嘴角道,“所以说,你就‘稍微’研究了一下,就让托卡马克装置稳定控制核聚变的时间有了大大提升?”<br />
“这种稍微研究一下的技术,还让人造太阳项目组视若珍宝,能让他们的设备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br />
“额~~~”<br />
三位老师终于知道怪异的地方在哪里了。<br />
佟智国也知道了。<br />
他看一下张硕的目光满心复杂,发现张硕依旧一脸的迷茫,还是长叹了口气,伸手捂住了胸口憋住一句,“好吧,你……”<br />
“继续!”<br />
……<br />
第二次卫星试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br />
这次的运气没有上次好,离子炮试射了六次,才终于成功击中了目标,和上一次间隔时间达到了二十七个小时。<br />
第二次试射命中非常的重要,因为军方卫星已经对目标进行了跟踪,近距离的情况下,对于打击过程进行了清晰的拍摄。<br />
卫星甚至捕捉到了打击过程,也就是捕捉到了离子团,摄像镜头的视角下,离子团是有些模糊的一个小点,常规照片和视频上,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到,即便是注意到也只觉得是镜头的问题。<br />
但是,热感镜头却能发现,模糊小点处在高热状态。<br />
这次试射击中了卫星残骸物的中心部位,同样是冒出了大量的浓烟,和上次的心态表现几乎一致,同时说明反应确实非常不完善。<br />
跟踪卫星不只是传输了照片,还传输了一个打击过程的视频,放慢镜头以后,就能够清晰的看到整个过程。<br />
同时,另外一颗跟踪卫星也得到了同样的信息。<br />
空间信息中心信息管理局监测室里,好多人站在了屏幕前方,看着卫星发来的画面。<br />
热感镜头拍到的高热离子团,也被放在了画面中。<br />
整个打击过程以视频的形式播放时,简单一看,也就知道了确切信息。<br />
“原来是这样。”<br />
“确实是外部打击,好像是离子团,或者是高温粒子团?”<br />
“总之,是一团高温反应的物质,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如果只是质量和速度,不可能啊……”<br />
乔希-阿博特满脸不解。<br />
鲍勃以及其他人也同样不理解,“按照画面上热感强度来说,物理性冲击是非常小的,目标卫星也没有因为物理性的冲击造成直接性的轨道变化。”<br />
“如果是高温的影响,这么一小点,太空上也不可能有什么作用吧?那些烟雾是怎么来的?卫星是怎么变成残骸的?”<br />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br />
在没有任何发现的时候,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而真正有发现的时候,他们的疑问却更多了。<br />
卫星遭受了一小团高温物质打击,但物理性冲击非常小,而造成的威力就非常大,直接让卫星变成了一大团残骸,连太阳能电池板都变成了空壳。<br />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br />
乔希-阿博特发现所谓的‘新式反卫星武器’都不重要了。<br />
重要的是,对卫星遭受打击后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但信息管理局并没有化学家,也没有物理学家,他们对看到的内容无法解释。<br />
最后,乔希-阿博特也只能把情报提交上去。<br />
一个视频,足够了。<br />
在提交了情报信息后,的乔希-阿博特想到自己会被解雇,忽然有些不舍了。<br />
这个职位上,能发现普通人不了解的东西,卫星拍到的视频镜头,就是无法解释的现象。<br />
“这可能是外星人的技术吧。”乔希-阿博特对鲍勃说道,“我想不出来什么会这样,可能那些专家也解释不了吧?”<br />
“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总归是斯坦福大学信息学毕业生。”<br />
鲍勃则是摇了摇头,他站起来拍了拍阿博特的肩膀,“也许是复杂的化学反应吧,乔希,不要为这个烦恼,反正你也快离职了。”<br />
他说完正要走开,忽然站定问道,“对了,你什么时候走?”<br />
乔希-阿博特盯着鲍勃,黑着脸道,“你这么希望我走吗?亏我还当你是好朋友,我已经后悔把你推荐上去了。”<br />
“哈哈……”<br />
鲍勃轻轻一笑,道,“不要在意,反正你总归是会离开。等你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也许我还可以把你招进来继续工作。”<br />
乔希-阿博特恨恨道,“哪怕当个流浪汉,我也不会到你手下工作!”<br />
……<br />
漂亮国决策层收到了信息管理局提交的视频。<br />
所有看过视频的人,都和乔希-阿博特、鲍勃等人的反应一样,同样感觉非常不可思议。<br />
那团高热能量物质究竟是什么?<br />
怎么碰到卫星以后,会产生那么剧烈的反应?<br />
他们不理解。<br />
唯一能确定的是,卫星确实是收到外部因素才会冒出剧烈浓烟,上一次太空上的导弹,应该也是同样的情况。<br />
换句话说,种家确实是在实验一种新式的反导武器。<br />
这种新式反导武器,所采用的技术原理和常规反导武器截然不同,是发射一团高热的能量团,来对目标进行打击。<br />
打击距离远、速度极快、威力也很大……<br />
但好像,都不重要了。<br />
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懂高热能量团究竟是什么。<br />
这个东西太可怕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