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全球首发航空火箭弹实战,新四军航空团
下方共10架日军战机正在进行空袭。
下一批架次空袭机群预计要在40分钟后抵达。
这个空档,是方文出手的最佳时机。
超凡状态的他,控制着高速战机从万米高空俯冲而下。
目标对准一架日军战机。
那架战机的驾驶员,正是方文透视看到使用空击锭的。
陷入亢奋状态的鬼子航空兵,将炸弹全数丢在了非军事区域,显然是故意而为。
莫名的愤怒让方文的超凡异能再度提升,驾驶舱内的物品全部漂浮起来。
他的感知接入了电视火控系统,将其纳入整体机械视觉中。
宛如在机械感知视角中开了一个视窗一样,那个视窗单独显现着电视摄像瞄准景象。
8000米,7000米,高度在快速降低。
超凡状态下的方文,在高速运算着。
苏制82火箭弹最大射程 6000米,这个高度已经可以进入预瞄准状态。
但想要让82毫米航空火箭弹命中目标,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没有制导功能的初代航空火箭弹,使用的是固定尾翼,飞行中易受空气阻力不均匀影响,出现横滚或偏航,导致弹道“飘移”。
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稳定性也至关重要,82毫米航空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虽达 6千米,但超过 3千米后弹道散布会扩大至数十米,难以命中小型目标(战斗机)。
另外还要考虑飞行时间与衰减,火箭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需数秒至十余秒,期间速度因空气阻力持续衰减(82毫米航空火箭弹的初速约 300米/秒,飞行 5千米后降至 150米/秒以下),弹道下坠明显,必须提前预判弹道下坠量,否则易出现“偏差”。
还有风阻,空中乱流等环境因素。
可以说决定命中率的,涉及了非常多的因素,就算苏联自己的飞行员发射,也不能保证命中率。
但方文可以,超凡状态下的他,将各种因素糅合在一起,进行预判性估算。
大脑高速运算下,得出了结果。
随即,他控制飞机继续俯冲,在机身抵达5000米高度的时候,才开始操作火箭弹操纵杆微调。
随着他的操作,右侧机翼下挂载的第一枚火箭弹调整好了射向角度。
就是现在,方文按下了操纵杆上右侧第一个发射键。
挂载抓扣松开,火箭弹瞬间脱离机身,几乎同时,尾部推进剂点燃,喷出火焰带动火箭弹飞向下方目标。
300米每秒的初速度,让其迅速拉近与目标的距离,在3秒钟后抵达了目标所在高度。
3000米作战高度,10架日军战机正在空袭。
江门驻军防空力量薄弱,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在空中肆虐。
突然,一道黑影高速飞来,瞬间击中了其中一架战机的右侧机翼。
爆炸瞬间产生,将整个机翼撕裂,连带波及了飞机内部。
机翼的损毁,外加冲击波让这架战机顷刻翻转,打着旋栽向江门城外。
如此突然情况,让其他日军战机搞不清楚状况。
明明地面上没有防空火力,从命中角度看,似乎是从天上发射而来的武器。
而且,这种武器威力巨大,一击命中直接就摧毁了战机。
他们立即反应过来,放弃空袭,组织队形应对高空袭击者。
一发命中,直接带走了一架敌机,让方文心中喜悦。
他开心的是航空火箭弹在他手里发挥出了类似制导火箭弹的威力,这玩意在他手里,变成了大杀器,远比机炮的威力要大得多。
但随后,他发现剩余日军战机竟然迅速调整队形,顿时感觉意外。
他立刻用透视能力查看。
敌机驾驶舱中,航空兵拿着一种无线电通话装置正在进行空中通讯。
日军战机竟然也装备了空中无线通讯装置!
方文脸色一冷,这可不是好现象。
但随后,他发现了问题。
那些航空兵拿着话筒歇斯底里的大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声音传达给友方。
显然是设备性能有问题,方文立即用透视能力穿透敌机中的无线通讯装置查看。
他发现这玩意,是采用石英晶体震荡和电子管技术制造,技术非常原始。
在飞机狭窄空间中,因为发动机的影响,通讯效果非常差,根本不能和泰山的半导体无线通讯装置比。
松了口气,方文立即开始应对下方日军战机。
他控制飞机向右侧向飞行,改变航向,躲过追击而来的敌机群。
9架日军战机迅速散开,3架爬升高度,3架在3000米保持,另外3架则追向方文驾驶的飞机。
显然,他们意识到面对的不是一般飞行员,从一开始就用上了全力,直接进行空间封锁,试图绞杀掉这个对手。
如此战术,以九打一,又形成空中牢笼,看似很难破解。
可方文在几年前,就遇到过一次同样的空中封锁。
当时他与日军贵族飞行员在渤海上空空中决斗,结果对方失败后,竟然派出12架战机追杀,使用的也是空中封锁。
当时的方文可以摆脱12架空中封锁,对于这9架的封锁一样可以应对。
超凡状态下的他,将整个空战空域,化为立体结构图,迅速找出了对方的漏洞。
他操作飞机直接横滚平行移位,等到机身摆正后已经出现在对方的封锁圈外。
但这样还只是开始,脱离封锁圈,只是为了更好的针对敌机。
这个位置就有一架战机与方文单独面对面了。
那架九七式舰载机迎面冲了过来,试图来一场玩命对冲射击。
方文可不会这么干。
他迅速瞄准了对手,控制火箭弹操纵杆调整射向,在对方距离还在1000多米外时,发射了第二枚火箭弹。
右翼第二枚火箭弹脱离挂扣,尾翼冒出火焰,射向敌机。
两相对冲,不过2秒时间,火箭弹便命中了对方机身。
整个机头位置,爆出火焰,爆炸的火箭弹将敌机驾驶舱直接炸没了。
解决了这架飞机后,方文直接爬升高度,摆脱了头顶敌机试图夹击行为的同时,利用精湛的飞行技术,绕道后方。
20毫米机炮弹对着敌机尾部倾泻。
直接将又一架敌机凌空击爆。
连续击毁3架敌机,并不是方文的上限,而仅仅是开始。
超凡状态下的他,化身空中杀神,对日军战机展开了杀戮。
一架试图从右侧迂回偷袭的九七式战机,自以为利用视觉死角可以成功,却没想刚进入攻击航线,方文已通过立体空域感知锁定了它的轨迹。他没有急着转向规避,而是杀向另一架敌机。
利用速度优势直接摆脱了屁股后面的偷袭者,射杀了它的僚机。
而后,这才控制飞机侧转,面对偷袭敌机。
在敌机错愕的瞬间,机翼下的火箭弹早已调整好角度。
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射出,命中敌机腹部的起落架。
爆炸摧毁的不止是起落架,还破坏了飞机的输油管路,这架飞机冒着火焰坠落。
残余的 6架敌机彻底慌了神,有两架试图抱团防御,却因为飞行员过度紧张,在同步转向时险些相撞。
为此,两机慌乱左右纷飞。
这个失误是致命的。
方文抓住这个破绽,驾驶战机追上其中一架,迅速瞄准按下机炮扳机。20毫米炮弹织成的火网瞬间笼罩了那架战机的发动机舱,螺旋桨戛然停转,冒着黑烟一头栽向下方的云层。
剩下的 5架敌机终于意识到,编队已形同虚设,对方是空军中的超级高手。
随即,他们放弃了编队,开始各自为战。
其中一架直接转向飞往临海方向,它放弃了,一个人逃走。
在它开了个头后,另外四架竟然不约而同转向逃离。
1对10,直接打出了击落5架的战绩,这种恐怖对手,让这个日军空袭编队崩溃了。
如此情景,是方文没想到的。
他在考虑要不要去追击。
但战场总是瞬息万变,自己这三十分钟作战,已经引来了日军航空队指挥官的应对改变。
雷达索敌装置反馈中,从海面飞来的20架下批次空袭编队,正在加速飞来。
如果追杀过去,就会陷入更多飞机的包围圈中。
方文可不想做这么莽撞的事情。
但这次来支援江门,是为了测试航空火箭弹的,剩下3发火箭弹不能就这么带回去吧。
他的目光看向地面战场。
江门城外,日军部队配备了迫击炮阵地,还有6辆九七式坦克配合作战。
这种直射的航空火箭弹,主要看飞行员操作,打什么都可以的。
要不用它试试对付坦克?!
方文想到便做,控制飞机俯冲而下,迅速瞄准了下方坦克,将3枚火箭弹同时发射出去,随后爬升高速,迅速撤离。
江门城外,日军正在抓紧攻城。
空中的情况虽然意外,但地面的优势依然在,攻陷这座城市在鬼子们看来是必然的。
九七式中型坦克在前方开路,顶着国民军的机枪射击前行,炮口正在转动,眼看既要瞄准国民军阵地进行发射了。
这是,天空3道黑影急速飞来。
6辆坦克有2辆被直接命中正面和顶部装甲,另一枚命中侧面履带。
剧烈的爆炸过后,坦克正面装甲出现了裂痕。
而坦克里面的日军,已经被爆炸给震晕了过去。
爆破型火箭弹虽然没有破甲,但依然可以像榴弹炮一样,对坦克造成破坏。
因此,日军坦克慌忙后侧,担心空中那架奇怪的战机继续进攻他们。
可随后,那架战机竟然就这么走了。
五分钟后,日军大规模飞行编队的出现在江门上空。
江门空中支援结束。
方文驾驶飞机返回缅北。
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可解救江门危机,还是需要12集团军派兵支援。
只有那样,独立团才能配合出战。
可如今,12集团军按兵不动,独立团也没法面对那么多日军。
因此,方文也只能无奈地让独立团保持戒备状态。
那三月下旬的计划就没有变,还是去新四军那边组建飞行团。
经过电报联系后,方文获知了新四军飞行团的驻地。
就在江西进贤境内。
那里位于鄱阳湖南,有两个湖泊:军山湖和青岚湖,正好有利于建立水上机场。
随即,缅北基地那边开始准备起来。
十架炮舰机从飞机制造2厂出库,停泊在水面上等待起飞。
邵思慎带着新四军航空兵学员从仰光过来,等待登机出发。
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物资带过去。
各种维修零部件,机油,压缩军粮,子弹,通讯设备等。
方文也是两头忙,一边要去监督泰山一号的改造,一边还要准备物资。
就这样,依然有事情找上门来。
3月23日。
按计划,飞行队明日出发。
方文也停下了泰山一号的监造,检查各项物资是否齐备,还有10架炮舰机有没有潜在问题。
而这时,缅北基地机要电报室的人拿着一份电报过。
“总经理,有一份国外发来的电报,格式很奇怪。”
方文停下手里的工作,接过电报纸查看。
是苏联的电报,因为俄文电码这边没用过,所以他们觉得奇怪。
方文找出俄文编码,将电文转译。
【空气动力研究所:我方获知你在广州南驾驶飞机进行了一场空战,期间使用了航空火箭弹,期望你能将使用火箭弹作战的过程撰写出来,与我们分享。】
看完电报,方文思索。
自己可以算作第一个使用航空火箭弹作战的飞行员。
这个经过确实有研究和教学价值。
不如将其写出来,既可以给苏联人一份,增进交情,也可以留给航空学校作为教学案例。
今天还有时间,他索性做完检查工作后,便在研究所的个人办公室内思索如何下笔。
该写些什么呢?
用异能的事肯定不能写,得写一些对于普通飞行员有用的东西。
随即,他提笔撰写。
82毫米航空火箭弹,发射技巧:
【我个人总结16个字】
【缩短射程+预判目标+环境适配+战术弥补】
【通过压缩攻击距离(通常在 2千米内)减少弹道偏差,利用齐射覆盖目标区域,再结合飞行员对目标运动和环境的预判,才能在技术局限下实现有效命中。】
(本章完)
下方共10架日军战机正在进行空袭。
下一批架次空袭机群预计要在40分钟后抵达。
这个空档,是方文出手的最佳时机。
超凡状态的他,控制着高速战机从万米高空俯冲而下。
目标对准一架日军战机。
那架战机的驾驶员,正是方文透视看到使用空击锭的。
陷入亢奋状态的鬼子航空兵,将炸弹全数丢在了非军事区域,显然是故意而为。
莫名的愤怒让方文的超凡异能再度提升,驾驶舱内的物品全部漂浮起来。
他的感知接入了电视火控系统,将其纳入整体机械视觉中。
宛如在机械感知视角中开了一个视窗一样,那个视窗单独显现着电视摄像瞄准景象。
8000米,7000米,高度在快速降低。
超凡状态下的方文,在高速运算着。
苏制82火箭弹最大射程 6000米,这个高度已经可以进入预瞄准状态。
但想要让82毫米航空火箭弹命中目标,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没有制导功能的初代航空火箭弹,使用的是固定尾翼,飞行中易受空气阻力不均匀影响,出现横滚或偏航,导致弹道“飘移”。
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稳定性也至关重要,82毫米航空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虽达 6千米,但超过 3千米后弹道散布会扩大至数十米,难以命中小型目标(战斗机)。
另外还要考虑飞行时间与衰减,火箭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需数秒至十余秒,期间速度因空气阻力持续衰减(82毫米航空火箭弹的初速约 300米/秒,飞行 5千米后降至 150米/秒以下),弹道下坠明显,必须提前预判弹道下坠量,否则易出现“偏差”。
还有风阻,空中乱流等环境因素。
可以说决定命中率的,涉及了非常多的因素,就算苏联自己的飞行员发射,也不能保证命中率。
但方文可以,超凡状态下的他,将各种因素糅合在一起,进行预判性估算。
大脑高速运算下,得出了结果。
随即,他控制飞机继续俯冲,在机身抵达5000米高度的时候,才开始操作火箭弹操纵杆微调。
随着他的操作,右侧机翼下挂载的第一枚火箭弹调整好了射向角度。
就是现在,方文按下了操纵杆上右侧第一个发射键。
挂载抓扣松开,火箭弹瞬间脱离机身,几乎同时,尾部推进剂点燃,喷出火焰带动火箭弹飞向下方目标。
300米每秒的初速度,让其迅速拉近与目标的距离,在3秒钟后抵达了目标所在高度。
3000米作战高度,10架日军战机正在空袭。
江门驻军防空力量薄弱,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在空中肆虐。
突然,一道黑影高速飞来,瞬间击中了其中一架战机的右侧机翼。
爆炸瞬间产生,将整个机翼撕裂,连带波及了飞机内部。
机翼的损毁,外加冲击波让这架战机顷刻翻转,打着旋栽向江门城外。
如此突然情况,让其他日军战机搞不清楚状况。
明明地面上没有防空火力,从命中角度看,似乎是从天上发射而来的武器。
而且,这种武器威力巨大,一击命中直接就摧毁了战机。
他们立即反应过来,放弃空袭,组织队形应对高空袭击者。
一发命中,直接带走了一架敌机,让方文心中喜悦。
他开心的是航空火箭弹在他手里发挥出了类似制导火箭弹的威力,这玩意在他手里,变成了大杀器,远比机炮的威力要大得多。
但随后,他发现剩余日军战机竟然迅速调整队形,顿时感觉意外。
他立刻用透视能力查看。
敌机驾驶舱中,航空兵拿着一种无线电通话装置正在进行空中通讯。
日军战机竟然也装备了空中无线通讯装置!
方文脸色一冷,这可不是好现象。
但随后,他发现了问题。
那些航空兵拿着话筒歇斯底里的大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声音传达给友方。
显然是设备性能有问题,方文立即用透视能力穿透敌机中的无线通讯装置查看。
他发现这玩意,是采用石英晶体震荡和电子管技术制造,技术非常原始。
在飞机狭窄空间中,因为发动机的影响,通讯效果非常差,根本不能和泰山的半导体无线通讯装置比。
松了口气,方文立即开始应对下方日军战机。
他控制飞机向右侧向飞行,改变航向,躲过追击而来的敌机群。
9架日军战机迅速散开,3架爬升高度,3架在3000米保持,另外3架则追向方文驾驶的飞机。
显然,他们意识到面对的不是一般飞行员,从一开始就用上了全力,直接进行空间封锁,试图绞杀掉这个对手。
如此战术,以九打一,又形成空中牢笼,看似很难破解。
可方文在几年前,就遇到过一次同样的空中封锁。
当时他与日军贵族飞行员在渤海上空空中决斗,结果对方失败后,竟然派出12架战机追杀,使用的也是空中封锁。
当时的方文可以摆脱12架空中封锁,对于这9架的封锁一样可以应对。
超凡状态下的他,将整个空战空域,化为立体结构图,迅速找出了对方的漏洞。
他操作飞机直接横滚平行移位,等到机身摆正后已经出现在对方的封锁圈外。
但这样还只是开始,脱离封锁圈,只是为了更好的针对敌机。
这个位置就有一架战机与方文单独面对面了。
那架九七式舰载机迎面冲了过来,试图来一场玩命对冲射击。
方文可不会这么干。
他迅速瞄准了对手,控制火箭弹操纵杆调整射向,在对方距离还在1000多米外时,发射了第二枚火箭弹。
右翼第二枚火箭弹脱离挂扣,尾翼冒出火焰,射向敌机。
两相对冲,不过2秒时间,火箭弹便命中了对方机身。
整个机头位置,爆出火焰,爆炸的火箭弹将敌机驾驶舱直接炸没了。
解决了这架飞机后,方文直接爬升高度,摆脱了头顶敌机试图夹击行为的同时,利用精湛的飞行技术,绕道后方。
20毫米机炮弹对着敌机尾部倾泻。
直接将又一架敌机凌空击爆。
连续击毁3架敌机,并不是方文的上限,而仅仅是开始。
超凡状态下的他,化身空中杀神,对日军战机展开了杀戮。
一架试图从右侧迂回偷袭的九七式战机,自以为利用视觉死角可以成功,却没想刚进入攻击航线,方文已通过立体空域感知锁定了它的轨迹。他没有急着转向规避,而是杀向另一架敌机。
利用速度优势直接摆脱了屁股后面的偷袭者,射杀了它的僚机。
而后,这才控制飞机侧转,面对偷袭敌机。
在敌机错愕的瞬间,机翼下的火箭弹早已调整好角度。
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射出,命中敌机腹部的起落架。
爆炸摧毁的不止是起落架,还破坏了飞机的输油管路,这架飞机冒着火焰坠落。
残余的 6架敌机彻底慌了神,有两架试图抱团防御,却因为飞行员过度紧张,在同步转向时险些相撞。
为此,两机慌乱左右纷飞。
这个失误是致命的。
方文抓住这个破绽,驾驶战机追上其中一架,迅速瞄准按下机炮扳机。20毫米炮弹织成的火网瞬间笼罩了那架战机的发动机舱,螺旋桨戛然停转,冒着黑烟一头栽向下方的云层。
剩下的 5架敌机终于意识到,编队已形同虚设,对方是空军中的超级高手。
随即,他们放弃了编队,开始各自为战。
其中一架直接转向飞往临海方向,它放弃了,一个人逃走。
在它开了个头后,另外四架竟然不约而同转向逃离。
1对10,直接打出了击落5架的战绩,这种恐怖对手,让这个日军空袭编队崩溃了。
如此情景,是方文没想到的。
他在考虑要不要去追击。
但战场总是瞬息万变,自己这三十分钟作战,已经引来了日军航空队指挥官的应对改变。
雷达索敌装置反馈中,从海面飞来的20架下批次空袭编队,正在加速飞来。
如果追杀过去,就会陷入更多飞机的包围圈中。
方文可不想做这么莽撞的事情。
但这次来支援江门,是为了测试航空火箭弹的,剩下3发火箭弹不能就这么带回去吧。
他的目光看向地面战场。
江门城外,日军部队配备了迫击炮阵地,还有6辆九七式坦克配合作战。
这种直射的航空火箭弹,主要看飞行员操作,打什么都可以的。
要不用它试试对付坦克?!
方文想到便做,控制飞机俯冲而下,迅速瞄准了下方坦克,将3枚火箭弹同时发射出去,随后爬升高速,迅速撤离。
江门城外,日军正在抓紧攻城。
空中的情况虽然意外,但地面的优势依然在,攻陷这座城市在鬼子们看来是必然的。
九七式中型坦克在前方开路,顶着国民军的机枪射击前行,炮口正在转动,眼看既要瞄准国民军阵地进行发射了。
这是,天空3道黑影急速飞来。
6辆坦克有2辆被直接命中正面和顶部装甲,另一枚命中侧面履带。
剧烈的爆炸过后,坦克正面装甲出现了裂痕。
而坦克里面的日军,已经被爆炸给震晕了过去。
爆破型火箭弹虽然没有破甲,但依然可以像榴弹炮一样,对坦克造成破坏。
因此,日军坦克慌忙后侧,担心空中那架奇怪的战机继续进攻他们。
可随后,那架战机竟然就这么走了。
五分钟后,日军大规模飞行编队的出现在江门上空。
江门空中支援结束。
方文驾驶飞机返回缅北。
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
可解救江门危机,还是需要12集团军派兵支援。
只有那样,独立团才能配合出战。
可如今,12集团军按兵不动,独立团也没法面对那么多日军。
因此,方文也只能无奈地让独立团保持戒备状态。
那三月下旬的计划就没有变,还是去新四军那边组建飞行团。
经过电报联系后,方文获知了新四军飞行团的驻地。
就在江西进贤境内。
那里位于鄱阳湖南,有两个湖泊:军山湖和青岚湖,正好有利于建立水上机场。
随即,缅北基地那边开始准备起来。
十架炮舰机从飞机制造2厂出库,停泊在水面上等待起飞。
邵思慎带着新四军航空兵学员从仰光过来,等待登机出发。
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物资带过去。
各种维修零部件,机油,压缩军粮,子弹,通讯设备等。
方文也是两头忙,一边要去监督泰山一号的改造,一边还要准备物资。
就这样,依然有事情找上门来。
3月23日。
按计划,飞行队明日出发。
方文也停下了泰山一号的监造,检查各项物资是否齐备,还有10架炮舰机有没有潜在问题。
而这时,缅北基地机要电报室的人拿着一份电报过。
“总经理,有一份国外发来的电报,格式很奇怪。”
方文停下手里的工作,接过电报纸查看。
是苏联的电报,因为俄文电码这边没用过,所以他们觉得奇怪。
方文找出俄文编码,将电文转译。
【空气动力研究所:我方获知你在广州南驾驶飞机进行了一场空战,期间使用了航空火箭弹,期望你能将使用火箭弹作战的过程撰写出来,与我们分享。】
看完电报,方文思索。
自己可以算作第一个使用航空火箭弹作战的飞行员。
这个经过确实有研究和教学价值。
不如将其写出来,既可以给苏联人一份,增进交情,也可以留给航空学校作为教学案例。
今天还有时间,他索性做完检查工作后,便在研究所的个人办公室内思索如何下笔。
该写些什么呢?
用异能的事肯定不能写,得写一些对于普通飞行员有用的东西。
随即,他提笔撰写。
82毫米航空火箭弹,发射技巧:
【我个人总结16个字】
【缩短射程+预判目标+环境适配+战术弥补】
【通过压缩攻击距离(通常在 2千米内)减少弹道偏差,利用齐射覆盖目标区域,再结合飞行员对目标运动和环境的预判,才能在技术局限下实现有效命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