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36章 公主的请帖<br />
杜蓉站在铁匠铺外,听着里面高有道与其他铁匠的笑谈声,一双柳眉皱成了弯月。<br />
她实在不明白,高有道这样一个状元才子,竟会跟一帮臭烘烘的打铁匠混在一起。<br />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监视高有道,想抓他把柄,让他丢官去职,以报杜门被毁之仇。<br />
然而跟的久了,她发现高有道实在是一个奇怪的人。<br />
他做出的很多事情,都让杜蓉非常困惑。<br />
就比如现在。<br />
高有道从铁匠铺走了出来,身上还背着一柄耒耜,仿佛一个田舍汉。<br />
杜蓉对高有道非常了解,知道他借住在菩提寺,只有一间小客房,根本没有田可以耕种。<br />
这并非他第一次在铁匠铺打工具,他几乎每次去铁匠铺,都会打一件铁器,耒耜就打了三柄。<br />
这些铁器就摆放在高有道家中,摆不下的被他送给僧人,倒是慷慨大方的很。<br />
眼见高有道走远,她当即快步跟上。<br />
高有道扛着耒耜,回到了菩提寺,开始做晚饭。<br />
因为没有厨房,高有道每次都在屋子外面做饭。<br />
只见他提个小炉子,生了火,用瓦罐煮粟米粥,再放些菘菜,拿着小扇子,在炉前煽火煮饭吃。<br />
高有道吃的非常简单,几乎每天都吃粟米粥,每次放些不同的青菜,偶尔买些羊肉放进去。<br />
杜蓉知道他是寒门出身,连房子都住不起,吃的差些也正常。<br />
可他为何还要浪费钱买铁器呢?<br />
大门是虚掩的,高有道已经煮好饭食,在屋子里面吃饭。<br />
杜蓉沉默良久,实在耐不住好奇,终于推门进去了。<br />
高有道听到动静,转头一看,笑道:“是杜娘子啊,您找我有事吗?”<br />
杜蓉冷哼道:“别装傻,你知道我在跟踪你吧?”<br />
高有道道:“我确实知道,正想请教娘子,为何要跟踪在下?”<br />
杜蓉并不回答,四顾看了一眼,道:“我来问你,你为何打这么多铁器,却又不用,你有病吗?”<br />
高有道微微一愣,沉声道:“这与你没有关系吧。”<br />
杜蓉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知为何,心头涌起一阵委屈,不由泪眼模糊。<br />
高有道微微变色,道:“怎么哭了?”苦笑一声,道:“好了,你别哭,我告诉你就是。”<br />
杜蓉擦了擦眼泪,道:“我才不是因为你才哭,我是想到了……”<br />
她想到了前阵子给母亲城阳公主写信,希望母亲帮帮杜门。<br />
结果母亲回信却十分冷漠,说杜门之事与她没有关系,让她不要再管。<br />
高有道见她说到一半不说,以为她默认了,只好将情况告诉她。<br />
“最近西北战事即将结束,铁匠铺的生意不好,我这才买些铁器,也算照顾一下朋友生意。”<br />
杜蓉愣了一下,不解道:“你直接给钱他们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br />
高有道摇了摇头,扬声道:“他们都是响当当的军中健儿,我若给钱他们,便是侮辱他们。”<br />
杜蓉低声道:“这算什么理由,真搞不懂你这个人。”<br />
高有道也不跟她争执,微笑道:“你肚子饿不饿,要不要一起吃?”<br />
杜蓉心中大羞,“呸”了一声,道:“谁要吃你的东西,你吃的那些,我家狗都不吃!”<br />
高有道摇了摇头,不再理她,自顾低头吃饭。<br />
杜蓉顿时有些后悔,觉得刚才的话说的过分了些。<br />
便在这时,身后有人说道:“劳驾,借过。”<br />
杜蓉吃了一惊,转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一名家仆打扮的男子,赶忙让到一边。<br />
那家仆朝高有道一拱手,道:“请问可是高校书当面?”<br />
“我是高有道。”高有道回答。<br />
家仆递过一张金灿灿的帖子,笑道:“在下是新城公主府的人,公主殿下明日未时,要在府中举办文酒之会,邀请长安青年俊杰,故命在下送来请帖。”<br />
高有道微微一愣,接过帖子,拱手道:“请替我拜谢公主。”<br />
那仆人拱了拱手,告辞离开了。<br />
高有道拿着金灿灿的帖子,仔细看了起来。<br />
上面简单说明,新城公主明日会在公主府设酒宴,由陈王李忠替公主招待宾客。<br />
新城公主毕竟是嫁了人的公主,不适合抛头露面,故而请李忠代为会客,也说得过去。<br />
高有道只是不明白,新城公主为何突然办这样一场酒宴。<br />
杜蓉打量着他表情,撇了撇嘴,道:“高兴坏了吧?”<br />
高有道愣道:“高兴?”杜蓉哼道:“你别装傻,你难道不知这份请帖的用意?”<br />
高有道朝她拱手道:“在下确实不知,还请杜娘子指教。”<br />
杜蓉道:“你可知道,公主院住着一位公主?”<br />
“是常山公主吧,在下听人提过。”<br />
杜蓉道:“常山公主今年二十多岁了,按理早该出嫁了,然而因为得了病,一直给耽搁了。”<br />
高有道目光闪动。<br />
杜蓉道:“你也猜出来了吧,前阵子孙神医入宫替常山公主治好病,新城公主开此酒会,就是为了替常山公主选驸马!”<br />
高有道笑道:“原来如此。”<br />
杜蓉斜了他一眼,道:“你明日可得好好努力,也许能赢得常山公主芳心也说不定。”转身离开了。<br />
……<br />
李治穿过月华门,刚来到公主院外,便听到里面传来常山公主的声音。<br />
“你……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我岂不是要被全长安人给笑话了?”<br />
新城公主的声音跟着响起。<br />
“阿姊,你别怕,没人会笑话你,等你挑选好一个如意郎君,我帮你向兄长说话!”<br />
李治迈步进入屋中,只见常山公主坐在榻前,满脸通红。<br />
“你们在说什么呢?”他微笑着道。<br />
常山公主脸色更红了,起身行了一礼后,低着头道:“兄长,新城又在胡闹,你可得管管她。”<br />
新城公主揽着李治手臂,笑道:“兄长,我正要去找你呢,我明日想举办文酒之会,把长安城青年俊杰都请过去,给姊姊挑选一位好郎君,您说怎么样?”<br />
李治笑道:“听起来还不错。”<br />
常山公主嗔道:“兄长,您就这么希望我出嫁吗?”<br />
李治笑道:“常山,没人逼你,你看中了就选一个,兄长替你做主。若是挑不中,也没关系,继续在宫中陪着兄长。”<br />
常山公主这才稍稍安心,微笑道:“既然兄长这般说了,那我明日就去看一眼,兄长能陪我一起去吗?”<br />
李治朝新城公主问:“你什么时候举办酒会?”<br />
新城公主道:“未时。”<br />
李治点点头,道:“那我应该抽的出时间,到时候把皇后也喊上,她眼光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帮常山挑一位好夫郎。”<br />
常山公主脸色微红,低声道:“我只瞧瞧。”<br />
这时,王伏胜走了进来,低声道:“大家,新罗王子金仁问求见。”<br />
李治心中一动,他最近倒也从营州送来的奏章中,了解了一些新罗的情况。<br />
不仅百济在攻打新罗,连高句丽和倭国也在攻打。<br />
新罗似乎已经面临灭国了。<br />
金仁问忽然求见,难道是新罗已经被从地图上抹去了?<br />
常山公主道:“兄长,您既然有公务,就去忙吧。”<br />
李治道:“那好,朕明日再来找你,跟你一起去新城的府邸。”转身离开了公主院。<br />
来到甘露殿后,李治派人传金仁问觐见。<br />
依然是鸿炉寺少卿戴至德陪着金仁问一起来的。金仁问神色不错,新罗应该没有被灭。<br />
两人见礼毕,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金卿,你来找朕,可是新罗又出现什么新情况?”<br />
金仁问弯腰道:“臣特来恭喜陛下,剿灭了西突厥的叛乱,同时也向陛下表示感激。”<br />
李治奇道:“你感谢朕什么?”<br />
金仁问道:“臣感谢陛下出兵辽东,解了我新罗之危。”<br />
李治皱眉道:“朕何时说过要出兵辽东?”<br />
金仁问陪笑道:“陛下虽未直接出兵,然而大唐如今已剿灭西突厥,随时都能出兵辽东。高句丽和百济感到害怕了,故而退兵。”<br />
李治:“……”<br />
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吧。<br />
只能说,大唐现在的名头太凶了点,还没出兵就吓得人家收兵自保了。<br />
其实李治也隐约察觉出来,自从贺鲁被擒,不止西北和辽东,大唐周边所有国家,都变得极为安分。<br />
这也印证了历史趋势。<br />
只要华夏中原稳定强大,便能震慑周围,令任何国家不敢轻举妄动。<br />
那些弱小的国家来大唐朝拜,正是感激大唐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由衷期盼唐朝继续保持强大。<br />
(本章完)</p>
杜蓉站在铁匠铺外,听着里面高有道与其他铁匠的笑谈声,一双柳眉皱成了弯月。<br />
她实在不明白,高有道这样一个状元才子,竟会跟一帮臭烘烘的打铁匠混在一起。<br />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监视高有道,想抓他把柄,让他丢官去职,以报杜门被毁之仇。<br />
然而跟的久了,她发现高有道实在是一个奇怪的人。<br />
他做出的很多事情,都让杜蓉非常困惑。<br />
就比如现在。<br />
高有道从铁匠铺走了出来,身上还背着一柄耒耜,仿佛一个田舍汉。<br />
杜蓉对高有道非常了解,知道他借住在菩提寺,只有一间小客房,根本没有田可以耕种。<br />
这并非他第一次在铁匠铺打工具,他几乎每次去铁匠铺,都会打一件铁器,耒耜就打了三柄。<br />
这些铁器就摆放在高有道家中,摆不下的被他送给僧人,倒是慷慨大方的很。<br />
眼见高有道走远,她当即快步跟上。<br />
高有道扛着耒耜,回到了菩提寺,开始做晚饭。<br />
因为没有厨房,高有道每次都在屋子外面做饭。<br />
只见他提个小炉子,生了火,用瓦罐煮粟米粥,再放些菘菜,拿着小扇子,在炉前煽火煮饭吃。<br />
高有道吃的非常简单,几乎每天都吃粟米粥,每次放些不同的青菜,偶尔买些羊肉放进去。<br />
杜蓉知道他是寒门出身,连房子都住不起,吃的差些也正常。<br />
可他为何还要浪费钱买铁器呢?<br />
大门是虚掩的,高有道已经煮好饭食,在屋子里面吃饭。<br />
杜蓉沉默良久,实在耐不住好奇,终于推门进去了。<br />
高有道听到动静,转头一看,笑道:“是杜娘子啊,您找我有事吗?”<br />
杜蓉冷哼道:“别装傻,你知道我在跟踪你吧?”<br />
高有道道:“我确实知道,正想请教娘子,为何要跟踪在下?”<br />
杜蓉并不回答,四顾看了一眼,道:“我来问你,你为何打这么多铁器,却又不用,你有病吗?”<br />
高有道微微一愣,沉声道:“这与你没有关系吧。”<br />
杜蓉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知为何,心头涌起一阵委屈,不由泪眼模糊。<br />
高有道微微变色,道:“怎么哭了?”苦笑一声,道:“好了,你别哭,我告诉你就是。”<br />
杜蓉擦了擦眼泪,道:“我才不是因为你才哭,我是想到了……”<br />
她想到了前阵子给母亲城阳公主写信,希望母亲帮帮杜门。<br />
结果母亲回信却十分冷漠,说杜门之事与她没有关系,让她不要再管。<br />
高有道见她说到一半不说,以为她默认了,只好将情况告诉她。<br />
“最近西北战事即将结束,铁匠铺的生意不好,我这才买些铁器,也算照顾一下朋友生意。”<br />
杜蓉愣了一下,不解道:“你直接给钱他们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br />
高有道摇了摇头,扬声道:“他们都是响当当的军中健儿,我若给钱他们,便是侮辱他们。”<br />
杜蓉低声道:“这算什么理由,真搞不懂你这个人。”<br />
高有道也不跟她争执,微笑道:“你肚子饿不饿,要不要一起吃?”<br />
杜蓉心中大羞,“呸”了一声,道:“谁要吃你的东西,你吃的那些,我家狗都不吃!”<br />
高有道摇了摇头,不再理她,自顾低头吃饭。<br />
杜蓉顿时有些后悔,觉得刚才的话说的过分了些。<br />
便在这时,身后有人说道:“劳驾,借过。”<br />
杜蓉吃了一惊,转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一名家仆打扮的男子,赶忙让到一边。<br />
那家仆朝高有道一拱手,道:“请问可是高校书当面?”<br />
“我是高有道。”高有道回答。<br />
家仆递过一张金灿灿的帖子,笑道:“在下是新城公主府的人,公主殿下明日未时,要在府中举办文酒之会,邀请长安青年俊杰,故命在下送来请帖。”<br />
高有道微微一愣,接过帖子,拱手道:“请替我拜谢公主。”<br />
那仆人拱了拱手,告辞离开了。<br />
高有道拿着金灿灿的帖子,仔细看了起来。<br />
上面简单说明,新城公主明日会在公主府设酒宴,由陈王李忠替公主招待宾客。<br />
新城公主毕竟是嫁了人的公主,不适合抛头露面,故而请李忠代为会客,也说得过去。<br />
高有道只是不明白,新城公主为何突然办这样一场酒宴。<br />
杜蓉打量着他表情,撇了撇嘴,道:“高兴坏了吧?”<br />
高有道愣道:“高兴?”杜蓉哼道:“你别装傻,你难道不知这份请帖的用意?”<br />
高有道朝她拱手道:“在下确实不知,还请杜娘子指教。”<br />
杜蓉道:“你可知道,公主院住着一位公主?”<br />
“是常山公主吧,在下听人提过。”<br />
杜蓉道:“常山公主今年二十多岁了,按理早该出嫁了,然而因为得了病,一直给耽搁了。”<br />
高有道目光闪动。<br />
杜蓉道:“你也猜出来了吧,前阵子孙神医入宫替常山公主治好病,新城公主开此酒会,就是为了替常山公主选驸马!”<br />
高有道笑道:“原来如此。”<br />
杜蓉斜了他一眼,道:“你明日可得好好努力,也许能赢得常山公主芳心也说不定。”转身离开了。<br />
……<br />
李治穿过月华门,刚来到公主院外,便听到里面传来常山公主的声音。<br />
“你……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我岂不是要被全长安人给笑话了?”<br />
新城公主的声音跟着响起。<br />
“阿姊,你别怕,没人会笑话你,等你挑选好一个如意郎君,我帮你向兄长说话!”<br />
李治迈步进入屋中,只见常山公主坐在榻前,满脸通红。<br />
“你们在说什么呢?”他微笑着道。<br />
常山公主脸色更红了,起身行了一礼后,低着头道:“兄长,新城又在胡闹,你可得管管她。”<br />
新城公主揽着李治手臂,笑道:“兄长,我正要去找你呢,我明日想举办文酒之会,把长安城青年俊杰都请过去,给姊姊挑选一位好郎君,您说怎么样?”<br />
李治笑道:“听起来还不错。”<br />
常山公主嗔道:“兄长,您就这么希望我出嫁吗?”<br />
李治笑道:“常山,没人逼你,你看中了就选一个,兄长替你做主。若是挑不中,也没关系,继续在宫中陪着兄长。”<br />
常山公主这才稍稍安心,微笑道:“既然兄长这般说了,那我明日就去看一眼,兄长能陪我一起去吗?”<br />
李治朝新城公主问:“你什么时候举办酒会?”<br />
新城公主道:“未时。”<br />
李治点点头,道:“那我应该抽的出时间,到时候把皇后也喊上,她眼光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帮常山挑一位好夫郎。”<br />
常山公主脸色微红,低声道:“我只瞧瞧。”<br />
这时,王伏胜走了进来,低声道:“大家,新罗王子金仁问求见。”<br />
李治心中一动,他最近倒也从营州送来的奏章中,了解了一些新罗的情况。<br />
不仅百济在攻打新罗,连高句丽和倭国也在攻打。<br />
新罗似乎已经面临灭国了。<br />
金仁问忽然求见,难道是新罗已经被从地图上抹去了?<br />
常山公主道:“兄长,您既然有公务,就去忙吧。”<br />
李治道:“那好,朕明日再来找你,跟你一起去新城的府邸。”转身离开了公主院。<br />
来到甘露殿后,李治派人传金仁问觐见。<br />
依然是鸿炉寺少卿戴至德陪着金仁问一起来的。金仁问神色不错,新罗应该没有被灭。<br />
两人见礼毕,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金卿,你来找朕,可是新罗又出现什么新情况?”<br />
金仁问弯腰道:“臣特来恭喜陛下,剿灭了西突厥的叛乱,同时也向陛下表示感激。”<br />
李治奇道:“你感谢朕什么?”<br />
金仁问道:“臣感谢陛下出兵辽东,解了我新罗之危。”<br />
李治皱眉道:“朕何时说过要出兵辽东?”<br />
金仁问陪笑道:“陛下虽未直接出兵,然而大唐如今已剿灭西突厥,随时都能出兵辽东。高句丽和百济感到害怕了,故而退兵。”<br />
李治:“……”<br />
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吧。<br />
只能说,大唐现在的名头太凶了点,还没出兵就吓得人家收兵自保了。<br />
其实李治也隐约察觉出来,自从贺鲁被擒,不止西北和辽东,大唐周边所有国家,都变得极为安分。<br />
这也印证了历史趋势。<br />
只要华夏中原稳定强大,便能震慑周围,令任何国家不敢轻举妄动。<br />
那些弱小的国家来大唐朝拜,正是感激大唐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由衷期盼唐朝继续保持强大。<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