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154章 女主武王<br />
    越王李贞在长安宣阳坊,也有一座宅邸。<br />
    此时已到暮时,李贞站在府门之外,一脸焦躁的望着大街方向。<br />
    小半个时辰后,大街上驶来一辆马车,普普通通的马车,车檐右下角,有一个“内”字。是内侍监的马车。<br />
    李贞快步迎了过去,车中走下一名小内侍,正是小吉。<br />
    李贞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孩子,你受苦了。”<br />
    小吉吃了一惊,道:“越王殿下,您这是……”<br />
    “没事了,小吉,陛下既把你送回来,说明已知道你身份,不会处置你。长孙无忌业已致仕。以后我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抚养。”越王温言道。<br />
    小吉哽咽一声,喊道:“八叔!”抱着越王大哭。<br />
    越王拍了拍他后背,道:“走,进屋去,你婶娘已做好饭菜,还有你弟弟妹妹,大家都等着你呢。”<br />
    小吉点了点头,跟着李贞进入府邸。<br />
    远处角落处,有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这一切。<br />
    ……<br />
    三日后,长孙府,书房。<br />
    长孙冲将一份小册子放在长孙无忌桌案上,一言不发。<br />
    长孙无忌抬头望着他,道:“这是什么?”<br />
    “您瞧瞧就知道了。”<br />
    长孙无忌拿起来一看,目光急剧闪动了几下。<br />
    “那名小内侍……是吴王李恪的儿子?”<br />
    长孙冲道:“父亲,现在您明白了吧,圣人将那小内侍一直带在身边,说明他从未忘记吴王的事。”<br />
    “这消息可靠吗?”<br />
    长孙冲道:“这是您给孩儿的玄武卫打探所得,您信不过儿子,还信不过他们吗?”<br />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陛下既把那小内侍送去越王府,说明已不打算追究此事。”<br />
    “圣人不打算追究,可越王呢?皇后呢?最近武府的人跟越王府走的很近,您说是为什么?”长孙冲急道。<br />
    长孙无忌抬头望着他,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br />
    “冲儿,以前有些话我没跟你说,以为你自己能领会。只可惜,你前半生太顺,未历挫折,想事太过简单,老夫也只能把话挑明了。”<br />
    长孙冲怔了怔,道:“孩儿无能,请父亲指点。”<br />
    长孙无忌缓缓道:“老夫半截身子入土之人,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老夫对陛下退让,对武氏容忍,其一,是大势已不在我手中,争也争不过,急流勇退,才是智者所为。”<br />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柔和。<br />
    “其二,老夫是为你考虑。别人尊称你为驸马,可你该知道,你已不是驸马,朝中并无依靠。老夫退让隐忍,陛下才会顾念旧情,对你照顾几分。将来老夫百年之后,长孙家族也才能延续下去。”<br />
    长孙冲低声道:“就算陛下顾念旧情,武氏怎会放过我长孙一族?”<br />
    长孙无忌凝重道:“实话告诉你,老夫致仕之后,如果武氏趁势对我穷追猛打,老夫便有办法对付她,废去她皇后之位。”<br />
    “只可惜,她太过精明,占据上风,却依然沉得住气,并未急于动手,还得天眷顾,替陛下生下一个龙子。地位已十分稳固。可以说,老夫与她的这场争斗,已分出结果,是老夫输了。”<br />
    长孙冲跪倒在地,急道:“父亲,您何必泄气,不是还有那份名单吗?”<br />
    长孙无忌摇头道:“老夫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让你看了那份名单。你以为有了他们相助,老夫就能反败为胜?”<br />
    “我长孙无忌并非瞻前顾后之人,只要有五成胜算,早就向武氏发难了,还用得着你每次来提醒我?”<br />
    长孙冲怔了怔,垂下了脑袋。<br />
    长孙无忌道:“话说到这一步,老夫也没什么可保留的了,老夫一切谋划和隐忍,都是为了你,为了长孙一族,所以老夫现在把选择权交给你。”<br />
    长孙冲愣道:“交……给我?”<br />
    长孙无忌沉声道:“不错,你是长孙一族下一代掌舵人,老夫以前替你做过太多选择,导致你缺少应变之能,所以这次让你来选择。”<br />
    长孙冲咽了口唾沫,道:“您真的让我决定?”<br />
    长孙无忌凝视着他,点了点头。<br />
    长孙冲深吸一口气,断然道:“儿子自知远比不上父亲,那就更对付不了武氏。武氏比儿子年纪小,不除掉她,儿子下半辈子都寝食难安!”<br />
    长孙无忌点头道:“好,你跟我来。”大步离开书房,朝后院而去。<br />
    没过多久,长孙无忌来到佛堂。<br />
    他走到佛像后面,不知按动了什么机括,“喀嚓”一声,墙壁上出现一扇小门。<br />
    长孙冲心中一惊,这道暗门,连他都不知道。<br />
    他见长孙无忌低头进入门后,便也跟了进去。<br />
    门后只有一个很小的长方形密室。<br />
    一丈多长、五尺宽,摆了两张椅子,一东一西,西墙之上,贴了张先帝的画像。画像下有一个台子,上面放了香炉,炉旁还有一个木盒子,上面已积满灰尘。<br />
    长孙无忌用火石点燃壁灯,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卷轴。<br />
    长孙冲目光一闪,道:“父亲,这是诰书?”<br />
    长孙无忌缓缓道:“这是一份中旨,上面只有先帝的印章,并无中书门下之印。”<br />
    长孙冲大喜,道:“这是先帝留下的遗旨?”<br />
    长孙无忌摇头道:“若真是遗旨,老夫早就拿出来用了,这是老夫伪造的一份旨意。”<br />
    长孙冲脸色一白:“伪造?”<br />
    长孙无忌正色道:“诰书纸张、先帝盖印都是真的,老夫费了很大功夫,才得到这样一份盖印的空白中旨。”<br />
    “至于中旨上面的字,却是永徽三年,褚遂良模仿先帝笔迹写上去的,模仿的极像,连老夫都分辨不出真假。”<br />
    “墨水用的是江南一种特殊墨水,放置两三年,就如同放置七八年之久,不必担心被人瞧出破绽。”<br />
    长孙冲道:“永徽三年……”<br />
    长孙无忌接口道:“就是陛下把武氏接出感业寺的第二年,当时陛下拜她为昭仪,老夫便有预感,陛下想让武氏当皇后,替掉王氏。所以准备了这样一份诰书,留做后手。”<br />
    长孙冲问:“诰书中写了什么?”<br />
    “你还记得李君羡这个人吗?”长孙无忌反问。<br />
    长孙冲想了想,道:“好像是先帝身边的一员猛将吧,先帝死前,他似乎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所以被先帝处死。”<br />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道:“那不过是先帝随便找的一个理由。”<br />
    长孙冲吃惊道:“那先帝为何要杀他?”<br />
    “因为当时民间出现秘书谶言,说: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先帝对此深恶痛绝,贞观二十二年,太白屡昼现,太史占卜,得出‘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结果。”<br />
    长孙冲愣了愣,道:“这与李君羡有什么关系?”<br />
    长孙无忌道:“他也是倒霉,贞观二十二年,先帝举办宫廷宴,行酒令时,要求每人说出乳名。李君羡的乳名恰好是‘五娘子’。”<br />
    “他官职是左武卫将军、爵位武连县公,又是武安县人,先帝自然怀疑他就是应卦之人,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处死了。”<br />
    “武……武……”<br />
    长孙冲喃喃重复着,陡然变色,道:“父亲,那武氏,不会是应卦之人吧?”<br />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道:“那不过是民间谣言,你还真信了?武氏纵是皇后,不过是个妇人,如何应卦?”<br />
    话锋一转:“不过嘛,老夫也确实想借用此事,做一番文章。”<br />
    长孙冲恍然道:“那份伪造的中旨,就是与此有关?”<br />
    长孙无忌沉声道:“不错,老夫正是利用此事,伪造出先帝的一份遗命——凡武姓者:不得拜相、不得立为皇后!”<br />
    “父亲,既有此物,去年立后时,何不拿出来?”<br />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所以老夫才说你想的太简单了,当时陛下的目的真是立后?他是为控制朝政,不再受老夫约束。当时拿出来,你以为就有用?”<br />
    长孙冲愣道:“那现在有用吗?”<br />
    “两成把握吧。”<br />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如今大权在握,可能会和先帝一样,更在意那些威胁到大唐的谶言。更何况是先帝遗命,他是至孝之人,因此而废掉武氏,并非没有可能。”<br />
    长孙冲道:“只有两成吗?”<br />
    长孙无忌叹道:“陛下毕竟还年轻,锐意进取,武氏又善于迎奉,给他生下三个儿子,他下旨废后的可能性,不会太大。”<br />
    侧头看了儿子一眼,道:“现在你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是否要孤注一掷,由你决定。”<br />
    他很清楚,如果继续由自己做决定,纵然一时太平,将来儿子还是会惹出祸端。<br />
    所以才让他做决定,无论成败,都能促进他成长。<br />
    长孙冲想了想,断然道:“儿子比父亲乐观一些,认为至少有五成机会,可以一试!”<br />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那好,你去找韩瑷和来济,让他们都过来吧。”<br />
    长孙冲道:“要不要让他们悄悄来,以免被武氏发现?”<br />
    长孙无忌摆手道:“不必,府邸一直被长秋台监视,悄悄来反而更容易引他们警惕,直接让他们过来就是。”<br />
    长孙冲道:“那好,儿子这就去。”<br />
    关于李君羡之事,《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太白数昼见,大史占曰:‘女主昌。’又谣言‘当有女武王者’。会内宴,为酒令,各言小字,君羡自陈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又君羡官邑属县皆‘武’也,忌之。”<br />
    另外,在《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说明这条记载,在宋人眼中是可信的。<br />
    至于为何这条谶言与武则天登基吻合,笔者个人认为,只是巧合。封建时期,百姓迷信,类似谣言有很多,只不过并未记于史册。<br />
    碰巧武则天与这条谶言吻合,这则谶言才被她利用,当做自己受上天眷顾的证明,广为流传,记录留存。<br />
    (本章完)</p>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山海提灯

跃千愁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佚名

绝代股神

佚名

仙逆

佚名

为了自救,老祖她在线剧透

佚名

极品霸医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