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76章 取缔长秋台<br />
萧府,外堂。<br />
萧锐坐在上首陪客。<br />
陆氏、顾氏、王氏三家家主全都脸色铁青,一脸怒色的等候着。<br />
不知等了多久,顾氏家主一拍桌案,道:“萧驸马,萧尚书这是不打算来见我们了?”<br />
萧锐低头望着手中的戒指,淡淡道:“还请稍安勿躁,也许他过一会就出来了。”<br />
陆氏家主叹道:“大家都是江南一脉,况且一直以萧氏马首是瞻,如今我等遇到困境,萧氏可不能见死不救啊。”<br />
原来卢承庆二人向李治禀告了江南世族偷卖石炭的事后,李治立刻命卢承庆调查此事。<br />
当初户部开放采矿公验时,就明文规定,采矿的商社必须把石炭运送到长安售卖,才给予采矿资格。<br />
如今这些商家违反规定,按照合约,不仅要没收他们采矿的经营权,还要罚款他们利润所得的十倍。<br />
三家家主顿时慌了,一起来找萧嗣业,希望他从中斡旋,谁知萧嗣业躲起来不见人。<br />
萧锐道:“如今萧氏家主是他,我纵然有心帮你们,也无能为力,三位还是请回吧。”<br />
顾氏家主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告辞便是。”大步离开。<br />
王氏家主一言不发的跟着离开,只有陆氏家主朝萧锐拱了拱手,这才离开。<br />
三人离开萧府后,坐着马车一起朝着顾府方向而去。<br />
王氏家主道:“顾老哥,萧嗣业的路子走不通,采矿权肯定是保不住了,接下来该怎么办?”<br />
顾氏看了他一眼,道:“还能怎么办,认栽了呗,咱们还能跟卢承庆抗衡不成?”<br />
王氏家主道:“朝廷不让咱们采,咱们不能偷偷采吗?漠北那么大,谁又能知道?”<br />
陆氏家主变色道:“你疯了吗?这种事迟早会被发现,到时候可就不止是罚钱了!”<br />
王氏家主淡淡道:“咱们跟铁勒贵族合作采矿,由他们采集,咱们只负责售卖,谁能发现?”<br />
顾氏家主道:“不妥,咱们在关内道售卖石炭,总会被别的商人发现!”<br />
王氏家主笑道:“谁说要在关内道卖了,咱们可以拿到安西去卖,也能到辽东去卖,那两边可都缺炭,咱们自己开两条商道,还不赚的盆满钵满?”<br />
顾氏家主道:“陆老弟,你怎么看?”<br />
陆氏家主哼道:“恕不奉陪。”直接叫停马车,快步离去。<br />
不远处,一双眼睛悄悄盯着顾氏的马车。<br />
直到马车在顾府停下,眼睛的主人才离开顾府,来到司宫台暗司,向上级汇报。<br />
王伏胜此刻就坐在暗司密室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喝茶。<br />
一名内常侍来到他身边,道:“大监,顾氏、陆氏、王氏果然去找了萧氏,不过没见着萧嗣业,于是返回顾氏府邸,半路上,陆氏离开了。”<br />
王伏胜淡淡道:“继续盯着。”<br />
李治对江南世族一直没有好印象,所以让卢承庆调查的同时,也让司宫台盯着他们。<br />
王伏胜很久没有收到皇帝的命令了,不敢怠慢,亲自过来坐镇指挥。<br />
他忽然又问:“吐蕃那边传来消息没有?”<br />
内常侍低声道:“还没有。”<br />
王伏胜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暗司,来到附近的臭水沟渠。<br />
等了没一会,那名蒙面内侍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大监,需要我亲自去盯着顾氏他们吗?”<br />
王伏胜抬了抬手,道:“不必,你去一趟沙州,整顿一下那里的暗司,以后可能派上用场。”<br />
蒙面内侍愣道:“您让我离开长安?”<br />
王伏胜沉声道:“是的,根据我观察,圣人心中最看重的不是高句丽,也不是突厥,而是吐蕃。圣人如此重视,必有原因,以后要长期与吐蕃打交道了,所以沙州的暗司很重要!”<br />
蒙面内侍道:“可我离开长安后,您交给我的差事怎么办?”<br />
王伏胜沉默了一会,道:“王皇后那边,我会派别人过去。至于调查武氏……”<br />
蒙面内侍道:“如何?”<br />
王伏胜叹道:“可以放弃了。”<br />
蒙面内侍变色道:“这是为何?”<br />
王伏胜缓缓道:“你不在宫中,所以并不了解武氏的变化,如今想再查出她的问题,难如登天!”<br />
蒙面内侍道:“卑职不懂。”<br />
王伏胜问道:“你觉得武氏是个什么样的女人?”<br />
蒙面内侍沉默了一会,道:“权力欲很强,野心勃勃的女人。”<br />
王伏胜道:“那是以前,她现在在宫中的模样,更像是长孙皇后。”<br />
蒙面内侍急道:“那肯定是她在隐忍!”<br />
王伏胜摇头道:“以前我和你的看法差不多,不过最近经历一件事后,我才算彻底明白了她。”<br />
蒙面内侍愣道:“何事?”<br />
王伏胜道:“掖廷宫有个老宫人,是前隋宫女,两年前,被我暗中收服。二月的时候,她被武氏从掖廷宫放出来,在我的授意下,将前隋独孤皇后的事,告诉了武氏。”<br />
蒙面内侍道:“文献皇后?”<br />
王伏胜淡淡道:“不错,那可是一位权力欲很强的皇后,我希望她作为一个引子,点燃武氏心中隐忍的权利欲。”<br />
他叹了口气,道:“然而武氏知道后却没有任何反应,还严禁宫人谈论‘二圣’称号。”<br />
蒙面内侍道:“她可能依然在隐忍!”<br />
王伏胜摇头道:“不对,我觉得她为了得到圣人宠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了。”<br />
蒙面内侍道:“改变?”王伏胜道:“武氏表面强势,其实是个很敏感、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只有紧紧靠在圣人身边,才会感到安全。”<br />
蒙面内侍沉默不语。<br />
王伏胜接着道:“她时刻控制着与圣人的关系,圣人进一步,她就退一步。圣人退一步,她就进一步。以前的圣人对长孙无忌示弱,表现的弱势,所以才激发出她的强势。”<br />
蒙面内侍怔怔道:“所以如今圣人强势,她就变得弱势?”<br />
王伏胜道:“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以前我有一种错觉,以为她会越来越放肆,最终让圣人忍无可忍,我便能从中谋划,废掉她的后位。”<br />
蒙面内侍叹道:“现在没机会了吗?”<br />
王伏胜道:“她不会再露出破绽了,除非……”<br />
除非皇帝的病情忽然恶化,那么她才有可能再次改变。<br />
这句话王伏胜没有说出口,也不愿说出口,以免应验。<br />
蒙面内侍低声道:“卑职明白了,那王皇后那边……”<br />
王伏胜侧头看了他一眼,道:“有些事不能强求,一切就交给圣人决断吧。”<br />
蒙面内侍不再多言,默默退下。<br />
王伏胜坐着马车回到皇宫,正走在宫道时,一名内领府的军士快步而来,朝王伏胜拱手道:“王大监,我家将军有请。”<br />
王伏胜来到内领府大厅时,发现除王及善外,张多海也在。<br />
王及善也不寒暄,直言道:“王大监,张少监,吐蕃那边传来一份情报,两位请看一下。”<br />
王伏胜接过一看,看完后目光闪动,又递给了张多海。<br />
张多海大喜道:“这可是好事,需得立刻汇报圣人和殿下。”<br />
王及善道:“在下正有此意,我等一起去面见圣人如何?”<br />
二人自无异议,一起来到立政殿。<br />
现在是亥时,虽然李治和武媚娘已经睡下,碧纱帐内却能听到声音。<br />
江尚宫来到床榻前跪下,低声道:“大家,王将军、王大监和张少监求见,说是有吐蕃消息。”<br />
帐内很快传来穿衣服的声音,不一会,李治掀开纱帐,坐在床檐上,开口道:“让他们进来吧。”<br />
武媚娘也穿好外衣,盘腿坐在李治背后。<br />
少顷,王伏胜三人一起进入寝殿。<br />
王及善朗声道:“陛下,吐蕃传来消息,程郎将与苏毗女王取得联系,苏毗表示愿意归附大唐,希望陛下能帮她复国。”<br />
李治奇道:“苏毗不是已经被吐蕃吞并了吗?苏毗女王还活着?”<br />
王及善道:“上次薛将军击败吐蕃时,吐蕃国内震动,苏毗国残部趁机救出了苏毗女王。苏毗女王逃亡时,曾受东女女王帮助,在女王劝说下,她有心投靠我大唐。”<br />
李治想了想,道:“她可提出需要我们怎么帮忙?”<br />
王及善道:“她说苏毗部大部分子民依然是拥戴她的,希望大唐给她敕封,她才好劝说苏毗旧部,再跟随于她。”<br />
李治想了想,道:“若是只有这个要求,可以满足她,不过要告诉她不可太冒进,以免她暴露之后,也把咱们暴露出来。”<br />
王及善拱手道:“臣领旨。”<br />
三人退下之后,纱幔重新放下。<br />
李治拥着武媚娘,道:“媚娘,想不到长秋台与司宫台配合起来,竟有如此效果,朕还担心他们相互争功,坏了大事呢。”<br />
武媚娘微笑道:“张多海平日虽粗笨了些,却也识得几分大体,不会给陛下添麻烦。”<br />
李治感点头道:“王伏胜沉稳,张多海有冲劲,这些年来,张多海配合王伏胜管理内侍监,也干的不错。”<br />
武媚娘目光闪动,张多海与王伏胜一直不和,李治应该知道,他说这话,显然另有目的。<br />
“陛下说的是。”她微笑道。<br />
次日清晨,李治用过早膳后离开了立政殿,武媚娘将张多海喊了过来,将下人全部屏退。<br />
“殿下,怎么了?”张多海问。<br />
武媚娘淡淡道:“你去向陛下请旨,就说希望长秋台合并到司宫台中,你担任副监,王伏胜担任正监。”<br />
张多海变色道:“殿下,这是为何?”<br />
武媚娘平静道:“当初陛下分设长秋台和司宫台,原本就是为了相互制衡,如今有了内领府牵制司宫台,长秋台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br />
张多海怔怔道:“是圣人的意思吗?”<br />
武媚娘道:“陛下虽未直言,但话中已透漏出这个意思,也怪吾忽略了,应该早点让你请旨才是。”<br />
张多海咬牙道:“那臣岂不是又要看王伏胜的脸色了?”<br />
武媚娘沉声道:“你本来就只是少监,辅助王伏胜是天经地义。”<br />
“殿下,您忘了吗,王伏胜可一直在暗中对付您!”张多海急道。<br />
武媚娘平静道:“他是个聪敏人,应该已经明白,动摇不了吾的皇后之位。吾也不想再跟他斗下去,惹九郎心烦了。你主动请旨,也算吾向他示个好吧。”<br />
张多海低声不语。<br />
武媚娘目视着他,森然道:“怎么,吾的话你也不听了?”<br />
张多海后背一凉,急忙叩首道:“臣领旨。”<br />
武媚娘盯着他看了一会,道:“多海,你代表的是吾的态度,你这个少监不守本分,知道意味着什么吗?”<br />
张多海悚然一惊,道:“臣明白了,臣以后一定谨守本分。”<br />
武媚娘挥手道:“去吧。”<br />
昨晚吃坏了东西,晚上没睡好,今天一直昏昏沉沉的,写的不太好,请见谅。<br />
(本章完)</p>
萧府,外堂。<br />
萧锐坐在上首陪客。<br />
陆氏、顾氏、王氏三家家主全都脸色铁青,一脸怒色的等候着。<br />
不知等了多久,顾氏家主一拍桌案,道:“萧驸马,萧尚书这是不打算来见我们了?”<br />
萧锐低头望着手中的戒指,淡淡道:“还请稍安勿躁,也许他过一会就出来了。”<br />
陆氏家主叹道:“大家都是江南一脉,况且一直以萧氏马首是瞻,如今我等遇到困境,萧氏可不能见死不救啊。”<br />
原来卢承庆二人向李治禀告了江南世族偷卖石炭的事后,李治立刻命卢承庆调查此事。<br />
当初户部开放采矿公验时,就明文规定,采矿的商社必须把石炭运送到长安售卖,才给予采矿资格。<br />
如今这些商家违反规定,按照合约,不仅要没收他们采矿的经营权,还要罚款他们利润所得的十倍。<br />
三家家主顿时慌了,一起来找萧嗣业,希望他从中斡旋,谁知萧嗣业躲起来不见人。<br />
萧锐道:“如今萧氏家主是他,我纵然有心帮你们,也无能为力,三位还是请回吧。”<br />
顾氏家主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我等告辞便是。”大步离开。<br />
王氏家主一言不发的跟着离开,只有陆氏家主朝萧锐拱了拱手,这才离开。<br />
三人离开萧府后,坐着马车一起朝着顾府方向而去。<br />
王氏家主道:“顾老哥,萧嗣业的路子走不通,采矿权肯定是保不住了,接下来该怎么办?”<br />
顾氏看了他一眼,道:“还能怎么办,认栽了呗,咱们还能跟卢承庆抗衡不成?”<br />
王氏家主道:“朝廷不让咱们采,咱们不能偷偷采吗?漠北那么大,谁又能知道?”<br />
陆氏家主变色道:“你疯了吗?这种事迟早会被发现,到时候可就不止是罚钱了!”<br />
王氏家主淡淡道:“咱们跟铁勒贵族合作采矿,由他们采集,咱们只负责售卖,谁能发现?”<br />
顾氏家主道:“不妥,咱们在关内道售卖石炭,总会被别的商人发现!”<br />
王氏家主笑道:“谁说要在关内道卖了,咱们可以拿到安西去卖,也能到辽东去卖,那两边可都缺炭,咱们自己开两条商道,还不赚的盆满钵满?”<br />
顾氏家主道:“陆老弟,你怎么看?”<br />
陆氏家主哼道:“恕不奉陪。”直接叫停马车,快步离去。<br />
不远处,一双眼睛悄悄盯着顾氏的马车。<br />
直到马车在顾府停下,眼睛的主人才离开顾府,来到司宫台暗司,向上级汇报。<br />
王伏胜此刻就坐在暗司密室的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喝茶。<br />
一名内常侍来到他身边,道:“大监,顾氏、陆氏、王氏果然去找了萧氏,不过没见着萧嗣业,于是返回顾氏府邸,半路上,陆氏离开了。”<br />
王伏胜淡淡道:“继续盯着。”<br />
李治对江南世族一直没有好印象,所以让卢承庆调查的同时,也让司宫台盯着他们。<br />
王伏胜很久没有收到皇帝的命令了,不敢怠慢,亲自过来坐镇指挥。<br />
他忽然又问:“吐蕃那边传来消息没有?”<br />
内常侍低声道:“还没有。”<br />
王伏胜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暗司,来到附近的臭水沟渠。<br />
等了没一会,那名蒙面内侍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大监,需要我亲自去盯着顾氏他们吗?”<br />
王伏胜抬了抬手,道:“不必,你去一趟沙州,整顿一下那里的暗司,以后可能派上用场。”<br />
蒙面内侍愣道:“您让我离开长安?”<br />
王伏胜沉声道:“是的,根据我观察,圣人心中最看重的不是高句丽,也不是突厥,而是吐蕃。圣人如此重视,必有原因,以后要长期与吐蕃打交道了,所以沙州的暗司很重要!”<br />
蒙面内侍道:“可我离开长安后,您交给我的差事怎么办?”<br />
王伏胜沉默了一会,道:“王皇后那边,我会派别人过去。至于调查武氏……”<br />
蒙面内侍道:“如何?”<br />
王伏胜叹道:“可以放弃了。”<br />
蒙面内侍变色道:“这是为何?”<br />
王伏胜缓缓道:“你不在宫中,所以并不了解武氏的变化,如今想再查出她的问题,难如登天!”<br />
蒙面内侍道:“卑职不懂。”<br />
王伏胜问道:“你觉得武氏是个什么样的女人?”<br />
蒙面内侍沉默了一会,道:“权力欲很强,野心勃勃的女人。”<br />
王伏胜道:“那是以前,她现在在宫中的模样,更像是长孙皇后。”<br />
蒙面内侍急道:“那肯定是她在隐忍!”<br />
王伏胜摇头道:“以前我和你的看法差不多,不过最近经历一件事后,我才算彻底明白了她。”<br />
蒙面内侍愣道:“何事?”<br />
王伏胜道:“掖廷宫有个老宫人,是前隋宫女,两年前,被我暗中收服。二月的时候,她被武氏从掖廷宫放出来,在我的授意下,将前隋独孤皇后的事,告诉了武氏。”<br />
蒙面内侍道:“文献皇后?”<br />
王伏胜淡淡道:“不错,那可是一位权力欲很强的皇后,我希望她作为一个引子,点燃武氏心中隐忍的权利欲。”<br />
他叹了口气,道:“然而武氏知道后却没有任何反应,还严禁宫人谈论‘二圣’称号。”<br />
蒙面内侍道:“她可能依然在隐忍!”<br />
王伏胜摇头道:“不对,我觉得她为了得到圣人宠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了。”<br />
蒙面内侍道:“改变?”王伏胜道:“武氏表面强势,其实是个很敏感、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只有紧紧靠在圣人身边,才会感到安全。”<br />
蒙面内侍沉默不语。<br />
王伏胜接着道:“她时刻控制着与圣人的关系,圣人进一步,她就退一步。圣人退一步,她就进一步。以前的圣人对长孙无忌示弱,表现的弱势,所以才激发出她的强势。”<br />
蒙面内侍怔怔道:“所以如今圣人强势,她就变得弱势?”<br />
王伏胜道:“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以前我有一种错觉,以为她会越来越放肆,最终让圣人忍无可忍,我便能从中谋划,废掉她的后位。”<br />
蒙面内侍叹道:“现在没机会了吗?”<br />
王伏胜道:“她不会再露出破绽了,除非……”<br />
除非皇帝的病情忽然恶化,那么她才有可能再次改变。<br />
这句话王伏胜没有说出口,也不愿说出口,以免应验。<br />
蒙面内侍低声道:“卑职明白了,那王皇后那边……”<br />
王伏胜侧头看了他一眼,道:“有些事不能强求,一切就交给圣人决断吧。”<br />
蒙面内侍不再多言,默默退下。<br />
王伏胜坐着马车回到皇宫,正走在宫道时,一名内领府的军士快步而来,朝王伏胜拱手道:“王大监,我家将军有请。”<br />
王伏胜来到内领府大厅时,发现除王及善外,张多海也在。<br />
王及善也不寒暄,直言道:“王大监,张少监,吐蕃那边传来一份情报,两位请看一下。”<br />
王伏胜接过一看,看完后目光闪动,又递给了张多海。<br />
张多海大喜道:“这可是好事,需得立刻汇报圣人和殿下。”<br />
王及善道:“在下正有此意,我等一起去面见圣人如何?”<br />
二人自无异议,一起来到立政殿。<br />
现在是亥时,虽然李治和武媚娘已经睡下,碧纱帐内却能听到声音。<br />
江尚宫来到床榻前跪下,低声道:“大家,王将军、王大监和张少监求见,说是有吐蕃消息。”<br />
帐内很快传来穿衣服的声音,不一会,李治掀开纱帐,坐在床檐上,开口道:“让他们进来吧。”<br />
武媚娘也穿好外衣,盘腿坐在李治背后。<br />
少顷,王伏胜三人一起进入寝殿。<br />
王及善朗声道:“陛下,吐蕃传来消息,程郎将与苏毗女王取得联系,苏毗表示愿意归附大唐,希望陛下能帮她复国。”<br />
李治奇道:“苏毗不是已经被吐蕃吞并了吗?苏毗女王还活着?”<br />
王及善道:“上次薛将军击败吐蕃时,吐蕃国内震动,苏毗国残部趁机救出了苏毗女王。苏毗女王逃亡时,曾受东女女王帮助,在女王劝说下,她有心投靠我大唐。”<br />
李治想了想,道:“她可提出需要我们怎么帮忙?”<br />
王及善道:“她说苏毗部大部分子民依然是拥戴她的,希望大唐给她敕封,她才好劝说苏毗旧部,再跟随于她。”<br />
李治想了想,道:“若是只有这个要求,可以满足她,不过要告诉她不可太冒进,以免她暴露之后,也把咱们暴露出来。”<br />
王及善拱手道:“臣领旨。”<br />
三人退下之后,纱幔重新放下。<br />
李治拥着武媚娘,道:“媚娘,想不到长秋台与司宫台配合起来,竟有如此效果,朕还担心他们相互争功,坏了大事呢。”<br />
武媚娘微笑道:“张多海平日虽粗笨了些,却也识得几分大体,不会给陛下添麻烦。”<br />
李治感点头道:“王伏胜沉稳,张多海有冲劲,这些年来,张多海配合王伏胜管理内侍监,也干的不错。”<br />
武媚娘目光闪动,张多海与王伏胜一直不和,李治应该知道,他说这话,显然另有目的。<br />
“陛下说的是。”她微笑道。<br />
次日清晨,李治用过早膳后离开了立政殿,武媚娘将张多海喊了过来,将下人全部屏退。<br />
“殿下,怎么了?”张多海问。<br />
武媚娘淡淡道:“你去向陛下请旨,就说希望长秋台合并到司宫台中,你担任副监,王伏胜担任正监。”<br />
张多海变色道:“殿下,这是为何?”<br />
武媚娘平静道:“当初陛下分设长秋台和司宫台,原本就是为了相互制衡,如今有了内领府牵制司宫台,长秋台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br />
张多海怔怔道:“是圣人的意思吗?”<br />
武媚娘道:“陛下虽未直言,但话中已透漏出这个意思,也怪吾忽略了,应该早点让你请旨才是。”<br />
张多海咬牙道:“那臣岂不是又要看王伏胜的脸色了?”<br />
武媚娘沉声道:“你本来就只是少监,辅助王伏胜是天经地义。”<br />
“殿下,您忘了吗,王伏胜可一直在暗中对付您!”张多海急道。<br />
武媚娘平静道:“他是个聪敏人,应该已经明白,动摇不了吾的皇后之位。吾也不想再跟他斗下去,惹九郎心烦了。你主动请旨,也算吾向他示个好吧。”<br />
张多海低声不语。<br />
武媚娘目视着他,森然道:“怎么,吾的话你也不听了?”<br />
张多海后背一凉,急忙叩首道:“臣领旨。”<br />
武媚娘盯着他看了一会,道:“多海,你代表的是吾的态度,你这个少监不守本分,知道意味着什么吗?”<br />
张多海悚然一惊,道:“臣明白了,臣以后一定谨守本分。”<br />
武媚娘挥手道:“去吧。”<br />
昨晚吃坏了东西,晚上没睡好,今天一直昏昏沉沉的,写的不太好,请见谅。<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