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只有大姐儿一个,后来因为管家操劳过度以后恐怕也不会有小孩,黛玉不会生养更好,正好转移众人的注意力,倒把她显得不那么突出了。<br/><br/> 于是凤姐便说:“林姑娘出身清贵,才貌出众,而且和宝玉从小儿一起长大,情分不比寻常。虽说这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要是情投意合,夫唱妇随,岂不更是一件美事?”<br/><br/> 贾母说:“到底是凤姐儿知道我的心。我原就说这两个玉儿吧,成天吵嘴,却也是谁也离不了谁,天生的不是冤家不聚头。”<br/><br/> 凤姐又说:“生养倒是小事。宝玉已有了湘哥儿,据说和林姑娘还好得很呢,往后成了一家人,岂不和美?就是太太这关难过。那宝姑娘他们在咱们家一住几年,还总是嚷嚷着什么金玉良缘,恐怕也是太太的意思。”<br/><br/> 凤姐看着老太太渐渐沉下来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太太虽然和老太太想得不一样,但为宝玉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老太太您要将这些细细说与她听,另外,自己舀定主意,不管她说什么,就是坚持要娶林姑娘,太太也不敢不依。毕竟太太也得听老爷的不是?老爷素习孝顺,必不得违拗老太太您,必定会帮着弹压太太。另外,我再私底下找宝玉试探,给他说清楚厉害,让他自己去闹太太。几下里夹攻,太太恐怕不依也不行了。”<br/><br/> 贾母颔首道:“试试吧,可得缓缓儿来,这事急不得,一旦没说好,看伤了一家子的和气。”<br/><br/> 于是第二天定省时王夫人被贾母留了下来。<br/><br/> 贾母和蔼地说:“宝玉如今大了,今年已是十五岁,湘哥儿都三岁了。这亲事也该给他留心着了。我琢磨着,这宝玉未结亲就有了庶长子,虽说湘哥儿是难得的好孩子,这事儿倒难和外人说。请媒人说和吧,成事了倒也罢了,万一没说成臊一鼻子灰不说,还被人说长道短的岂不自添烦恼?”<br/><br/> 王夫人连忙表态说:“到底是老太太想得长远,那依老太太的意思是?”<br/><br/> 贾母道:“我想着就现在家里住着的几个亲戚家的孩子也很好,倒不必远处去寻了,难得的是从小儿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好。我觉得林丫头就不错,家世好,品貌出众,和宝玉正可相配。连你老爷那天也夸奖她学问好呢。”<br/><br/> 王夫人迟疑着说:“林姑娘才貌双全,配与宝玉,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只是此事还须得禀报娘娘。儿女的婚事,虽说父母之命,便可做主,到底娘娘和宝玉的姐弟情分不同,从小儿对宝玉手提面教地,现在在宫里也是日日挂心,说是长姐为母也不为过。此事若不禀报娘娘就这样自行决定了,岂不惹娘娘伤心气恼?倒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们眼里没她这个女儿了,连宝玉婚事这样的大事都不与她商量。”<br/><br/> 贾母无奈道:“你虑的是,那择日你就进宫说与娘娘知道,就说这是我的意思。”<br/><br/> 王夫人恭顺说道:“是。”<br/><br/> 午后,王熙凤听到下人们说宝玉和姑娘们都在李纨处,一为看贾湘,二为商量什么诗社的事情,想着今天倒是好时机,便忙忙换了衣服过来。<br/><br/> 到了稻香村,见姑娘们和宝玉团团围坐一桌,正在看着什么,熙凤便笑道:“哟,这天到得这么齐,倒像是下了帖子似的?你们不会是背着我吃什么好东西吧?”<br/><br/> 宝钗笑着反问:“我们能有什么好东西?这府里什么东西不都得经过你的手调拨吗?吃什么好的瞒得过你的眼睛?”<br/><br/> 熙凤说:“那可不一定。上次你们说是谁的生日,把我家平儿拉去,喝得醉醺醺回来,连我都不认识了。哼,亏我什么事情都想着你们,有好酒喝也不喊我!”<br/><br/> 众人都笑,说:“那天原是你不巧出门去了。我们倒想你来呢,免得凑份子钱,财神爷!”<br/><br/> 熙凤又问:“兰哥儿和湘哥儿呢?平时想着来看看,只是忙,今天来了,他两个又忙去了!”<br/><br/> 李纨笑着答道:“两个小哥儿去园里玩了。你以为你是娘娘啊?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管叫人哪里不去,就候着你大驾光临!他们才不管你这‘巡海夜叉’名头有多大呢!说起来也怪,湘哥儿比兰儿小三四岁,却老诚得很!兰儿只是跟在他后面跑,倒像是弟弟!”<br/><br/> 熙凤与众人嬉笑一番,看见黛玉又和宝玉躲到一边窃窃私语着什么,便笑着问:“林丫头,上次我给你送去的茶叶味道如何?合口味吗?”<br/><br/> 黛玉点头说:“颜色浅些,味道倒轻,正和我的脾胃。”<br/><br/> 宝玉赶忙说:“妹妹喜欢喝那个?我倒不喜欢。我那里还有好些呢,都给妹妹吧。”<br/><br/> 黛玉尚未答言,熙凤便抢着说:“你慌什么?我那里还多着呢。”<br/><br/> 黛玉谢道:“多谢。既如此,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br/><br/> 熙凤说:“不用。我明儿还有一事求你,便一起打发你给你送来。”看着黛玉意味不明地笑。<br/><br/> 黛玉平时清冷,对上和自己脾 xi_ng 的人也喜欢开开玩笑。这王熙凤平日里百般照应她不说,虽然是个俗人,肚里没啥墨水,却满是花花肠子巧心思,反应极敏捷,说话也很诙谐,和她逗起嘴来很有种高手过招的成就感。平日在众人面前黛玉当然是自重身份,但是私下和闺蜜好友们在一起,两人就像《东成西就》里面的王祖贤和张国荣用“眉来眼去剑法”对垒一般,口来舌往,水来土掩,火花四溢,精彩非凡。<br/><br/> 黛玉反思刚才的话没什么问题啊,便大着胆子往下接:“大家听听!只是吃了她家一点子茶叶,就要叫人干活了。讨利息也没有这么快啊。平日说你是财迷你还不承认!”<br/><br/> 熙凤见黛玉进了陷阱,便忍笑说道:“既是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与我家做媳妇呢!”<br/><br/> 众人回过意来都大笑起来,李纨也趁着难得的机会打趣起伶牙俐齿的黛玉:“二奶奶的诙谐真是好的。”<br/><br/> 原来那时候管聘礼也叫茶礼,女方喝了男方的茶,就表示默认了与男方结亲。黛玉虽然博学多识,但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于这风俗上知识有限,故而今天着了熙凤的道。<br/><br/> 黛玉羞红了脸,见众人笑个不住,站不住脚了,边捂着脸跑了出去。宝玉要去追,却被熙凤拉住说:“没事,等她去。我还有话和你说。”<br/><br/> 见熙凤神神秘秘的,宝玉便跟着她走到里间。众人也知趣不来打搅。<br/><br/> 熙凤问道:“若我刚才说的是真的,你可愿意?”<br/><br/> 宝玉猛一听见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喜不自禁地拉住熙凤的衣角说:“凤姐姐,你是哄我的吧?”<br/><br/> 熙凤说:“你不愿意?”<br/><br/> 宝玉紧紧抓住熙凤的手,生怕她反悔似的,大声说:“当然愿意,这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感谢老天成全都来不及呢,岂有不愿意的?”<br/><br/> 熙凤又逗她说:“我搞错了,太太原说的是宝姑娘。若是宝姑娘,你愿不愿意呢?”<br/><br/> 宝玉起初一听,沮丧得肩膀直往下落,满脸的笑意像被人一把抹去,后来看见熙凤眼中的促狭,气得甩开手说:“别人说的是真心话!你不要成天捉弄我好不好?”<br/><br/> 宝玉见熙凤面带鼓励意味的微笑看着自己,一时忘情,便说:“凤姐姐我悄悄告诉你,宝姐姐呢,我敬重她,但是,这天底下,心心念念想娶回家的只有林妹妹一人。若不是她,我宁愿死了,或者出家当和尚去。”<br/><br/> 熙凤说:“记着你说的这话。如今老太太是有心撮合你们<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