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他整日不着家,想征求他意见也找不到人,所以过来请老爷做主。”<br/><br/> “我做什么主?”赵尚书放下手上公务抬头道:“善文有多执拗你不知道吗?这事去问他。”<br/><br/> “可是。”赵夫人踌躇一会儿道:“他总是不同意,一说商量婚事抬腿就走,我这也是没办法才找老爷商量。”<br/><br/> “呵。”赵尚书冷笑道:“找我商量商量这么多次,善文拒绝这么多次,你不还是让他求娶你侄女吗?”<br/><br/> “善文为什么不同意这门婚事,你难道心里没数?”赵尚书越说越气:“你这个世家出身的娘,已经让他多番在外人面前丢脸,甚至连结交的一些朋友都日渐生疏,他还会再娶一个你挑选的娘家人?”<br/><br/> “难道要娶那些小门小户吗?”赵夫人气愤道:“要依着他,还不知道挑选个什么样的人,估计赵家的脸都得不他丢光了。”<br/><br/> “老爷。”赵管家进来回禀,“二少爷回来了。”<br/><br/> “让他过来,今天我们当面说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天连个影都看不到,找了多少次都推脱有事,连我这个娘都不放在眼里。”<br/><br/> 赵夫人说道:“老爷,今日就要把他亲事定下,文慧都等了他几年,已经是十八岁的老姑娘了,还要被他耽误到什么时候。”<br/><br/> 赵尚书简直无语:这怎么是善文耽误,他早已经拒绝多次,甚至这几年连婚事都不提。二十一岁了,连个成家的念头都没有。<br/><br/> 不过,对于这一点,赵尚书说不出一个不字。这个儿子性情温和直率,为人处世又坦荡无门户之见,赵尚书认为他不适合官场,从没培养过他。<br/><br/> 所以,这也是他最后悔的地方。一直把重心放在大儿子和其他儿子身上,却没想到他走的最远,凭自己之力得到皇上赏识,已经是四品官员,还是在吏部这个人人都想去的地方。<br/><br/> “爹、娘。”赵文浩刚回府,就被管家请来书房。<br/><br/> “善文,你今天给我个准话,到底什么时候娶你表妹?”赵夫人一见二儿子就生气,总是结交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一直不肯听她话,娶自己的侄女。<br/><br/> “我不是早告诉你,我们不合适。”赵文浩淡淡道。<br/><br/> “什么不合适,哪里不合适?”赵夫人气得抓起茶杯扔过去,直接砸在他身上。<br/><br/> “我告诉你,娶不娶由不得你,明天我就去找媒人上门求亲,你就老实的等着迎娶。”<br/><br/> 赵文浩眉头一挑,不在乎的道:“要娶你自己娶,别想强塞给我。还有,你不是最不待见我吗?把你那宝贝儿大侄女嫁给我,岂不是委屈了,更是辱了你们侯府的门楣。”<br/><br/> “你,你这个畜生,简直是目无尊长、违逆不孝,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br/><br/> 赵夫人指着他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你反对的余地,此事不管你愿不愿,都这么定了。”<br/><br/> “给谁定我不管,给我定不行。”赵文浩看着身上的茶渍,头也不抬的说:“若是真按我名义定下婚约,我就辞官远走他乡,你自己去娶吧。”<br/><br/> “混账,你说什么呢?”赵尚书呵斥道。<br/><br/> 他一直没说话表态,赵夫人已经闹腾过多次,他也很头疼,如果儿子真能被威胁住乖乖娶了,他也静心了。<br/><br/> 但眼下看来是不行,赵文浩走到如今这种地步,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让多少人羡慕,他出去有点自豪,哪能让他辞官。<br/><br/> “善文不愿就算了。”赵尚书对赵夫人道:“你再看看其他府上,有没有善文合心意的,别总是守着你娘家侄女一个说事。”<br/><br/> 赵尚书眼神深沉,看着她给予警告,“给你娘家说清楚,别耽误文慧说亲,十八岁已经不小,有的都当娘了,别到时亲家做不成再成仇家,到时你连娘家都没了。”<br/><br/> “你,你。”赵夫人错愕,不敢置信的看着赵尚书道:“你宁可与我娘家翻脸,也不愿意结成亲家?”<br/><br/> “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是翻脸也是你咎由自取。”赵尚书毫不留情的道:“早交代你与娘家说清楚,就是怕有翻脸的一天,连亲戚都做不成,是你自己偏不听,非要逼着儿子求娶,其他各府娇女一个都不给儿子相看,才让善文这么大岁数还没成婚,你还有何不满?这事也怪不得旁人。”<br/><br/> 赵文浩冷眼旁观,看事情已有定局,于是道:“爹娘既然有事商议,儿子就先告退了。”<br/><br/> 赵夫人看着他悠然转身,心里堵的厉害,到底是没别过他。想着这个曾经不受重视,性格又温和有礼的儿子,竟然能出息到这个地步,连赵尚书都不愿违背他意思。<br/><br/> 原希望他能帮助一下娘家,也能给自己亲侄女富贵荣华诰命加身,却没有想到强求几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br/><br/> “好了。”赵尚书看她备受打击的模样,到底是不忍心太过,安慰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脾气,若是较真起来执拗的厉害。”<br/><br/> “你想什么我知道。”赵尚书一针见血的指出道:“你想他帮衬娘家,以他良善性子怎么会不答应,只要不触他霉头,自不会坐视不理。”<br/><br/> “去吧,把你娘家事安排好。”赵尚书好言好语说完,摆手让赵夫人出去,“我这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br/><br/> 第51章<br/><br/> 京都城外,许诺目瞪口呆,看着那些拖家带口的灾民,心里酸涩难耐。<br/><br/> 一家老小俱全,在这寒风刺骨之中瑟瑟发抖,眼含希望看着京都城门,渴望能让他们进入。<br/><br/> 这只是奢望,城门早有重兵把守,严禁灾民进入。这些身处苦难中的百姓,注定只能失望,甚至依然是朝不保夕。<br/><br/> 许诺四处观望这些灾民现今情况,有的灾民能有一窝棚存身,有的只能席地铺上一床薄被,还有的基本就是一家挤在一起取暖。<br/><br/> “太可怜了!”周宇逸眼睛湿润,良善之心让他心存怜悯。<br/><br/> 许诺也是如此,在现代哪看到过这种情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哪用灾民自己寻生存之机,早有国家和各方人士积极上前救助。<br/><br/> “你们看。”一旁的程戈突然说道:“那边有人拉粮过来了。”<br/><br/> “嗯?”许诺和周宇逸看过去,就见一个少年指挥着一帮人卸车,一袋袋粮食落地,紧接着几口大锅支起来。<br/><br/> “是赵凯。”周宇逸说道。<br/><br/> “嗯。”许诺看着那个少年,“快半年不见,长高了不少,你不说我还没认出来。”<br/><br/> 他们今天过来,就是赵凯邀请,一起过来给难民施粥,说是让他们给帮点忙。<br/><br/> “程大哥你们过来了。”赵凯擦擦额头上的汗,在这大冬天显而易见有多忙碌。<br/><br/> “你怎么不早通知我们,我们也准备一下过来施粥啊?”许诺笑道,他们都对赵凯有好感。<br/><br/> “嘿嘿。”赵凯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笑道:“这个就是让你们施粥的,东西和人我出,请你们在这帮下忙。”<br/><br/> 原来,赵凯要来施粥帮助这些灾民,但是家里不让,因为京都各府还没人行动,他们要观望不想做出头椽子,更不想受猜疑收买民心。<br/><br/> 赵凯人小心善,看不得这些人在城外受苦,就偷偷的带着自己院里下人,买些粮食拉过来,想借许诺他们手施粥,免得他被家里抓回去施不成粥。<br/><br/> “你放心,我们不但要帮你施粥,自己也是要施粥的。”许诺看着那些蜷缩<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