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应过来后,才又恢复到原先热闹的样子。同僚嘴上说着恭喜,不知道他们心里有多羡慕。这里在座各位,都只是各科先生,职位并不算高,如太傅少师这样的高官,季宣和发了帖子,他们让人送了贺礼,人并没有到。<br/><br/> 这一点,季宣和早就预料到,他们平时也不出席类似他这样官位的宴席,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世子的到来,显然不止出乎宾客的预料,也在季宣和的考虑之外。<br/><br/> 将世子引到主桌上,一番推辞后,季宣和同世子共享主位。<br/><br/> 如今季家没有女主子,邵云辰只能在后院招待男客的家眷。宾客不多,招待起来也就不费劲,无论是季宣和还是邵云辰,都游刃有余。<br/><br/> 热热闹闹一晚上过去,季府重新沉寂下来,只是季宣和的地位,无形中被世子给抬高了几分,使得他在华阳院办事更加舒心。看来,世子这趟并没白来。<br/><br/> 躺在床上,季宣和才意识到,自来到锦朝之后,这貌似还是他第一次住真正意义上的新房。之前租住的那家不算,在他们入住之前,早就接待过其他租客。<br/><br/> 崭新的住房,配上多数全新的家具,第二天起床后,季宣和觉得格外神清气爽。咳咳,错觉,一定是错觉,他定力不至于这么差。<br/><br/> 翌日正好是季宣和的休沐日,他趁空逛了逛季府。整个府邸都是按照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的喜好而建,并未一味讲求奢华,更多的是采用一些暖色调,但又不那么刺眼的色彩。没有金光闪闪,也没有大红大绿,用的是青砖黑瓦,一眼看去并不显眼,却让人倍感亲切。<br/><br/> 家吗,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没必要去迎合别人。<br/><br/> 甄老夫子爱热闹,他的年纪摆在那儿,用不着避讳,索 xi_ng 就住在正院第二进,和季宣和夫夫一起住,反正季家目前为止还没有女主子,不用那么讲究。<br/><br/> 两小家伙跟之前一样,也住在正院第二进,正好跟甄老夫子做伴。平时季宣和夫夫都忙,季宣和要上衙,邵云辰则忙着季府上下的琐事,能陪甄老夫子和儿子们的时间有限,老少三人凑一块儿,正好互相解闷,还能寓教于乐,让甄老夫子发挥余热。<br/><br/> 没办法,锦城不是应州府城,更不是西林县城,甄老夫子想找个志同道合的老伙伴,难度有点大。周围邻居都和季家没有往来,况且他们又是刚迁居,想要像之前那样随意走动,在季宣和看来,估计有点悬乎。<br/><br/> 新建好的房子,绿化显然还不行,转了一圈,季宣和只看到稀疏几棵不知道从哪弄的小树苗,孤零零的,看着有些寂寥。各个院子里都是如此,后花园就更别提了,完全就是一片空地,还需要些时日,才能铺满绿意。<br/><br/> 随意走了走,季宣和便返回正房。他现在真没多余时间,他得抓紧一切时间提炼元币。<br/><br/> 季府已经落成,原班泥瓦匠便尽数转移到织坊的建造中。这么一来,织坊的建造进度陡然加快,看来,不用多久,织坊就该能投入使用。这下,邵云辰反倒担心织布机的制造速度赶不上织坊的建设。<br/><br/> 没有办法,织布机只能让自家工匠制作,旁的人,他信不过。季家银子周转完全没问题,邵云辰并不担心这点,慢点就慢点,技术不外传才是最重要的。<br/><br/> 时间匆匆,又是一个多月过去,秋日的凉爽,替代了夏日的酷热,人们出门再不用担心中暑。<br/><br/> 期间,邵云辰又买了一个庄子,足足五百亩地,就位于溪湾村附近。这也是巧了,李庄头得知离他们不远的村子有人急于出售,赶紧回季府告知主子们。<br/><br/> 邵云辰一得知此事,立即放下手头的事物,快马加鞭赶去商谈。<br/><br/> 由于买方出手大方,卖家很爽快地答应下来。<br/><br/> 这个到手的庄子,可是季家最大的财产。季家还从没有一次 xi_ng 拥有过这么大的田庄,能买下它,也算是可喜可贺。<br/><br/> 这个田庄被命名为宁庄,溪湾村的那个庄子则称为安庄。<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季家田庄一直采用这两个名称,历来就是大的为宁庄,小的为安庄,也为季宣和夫夫省了取名的麻烦。<br/><br/> 五百亩地,听着不多,真正身临其境,一眼望去,那可就是老大一片,足足方圆五百多米。<br/><br/> 季宣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很忙,季府的内事外事,暂时都由邵云辰一个人顶着。<br/><br/> 宁庄这么大,足够安置季家其余农户,张庄头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他一直以来都负责宁庄事物,兢兢业业,得了季宣和夫夫的看重。只是他也有些年纪了,再干些年,估计就得让位,不知道主子们会把这个位子留给谁。张庄头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他的职务,不过这事不是由他说了算,想是这么想,他尽量将工作做好,好为自家儿子铺路。<br/><br/> 宁庄和之前的安庄一个待遇,原先的佃户,由季家接手。剩下的田地,安置完自家农户后,还有部分田地没法耕作,邵云辰便又招了几乎佃户,将宁庄的事物理清之后,他便没再停留,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张庄头处理。<br/><br/> 处理完庄子,邵云辰又忙着为大儿子落实书院的事情。眼下离书院下半年收学生的截止时间已不远,留给季宁悠考虑的时间不多,得尽快把这事给解决了。<br/><br/> “宁悠,你考虑清楚了?”季宣和神情严肃,眼睛直直地看着他。<br/><br/> “父亲,儿子想了很久,觉得这家比较适合儿子。”<br/><br/> “行,既然想清楚了,那就这家吧。”季宣和没有反对,每个人的 xi_ng 格不一样,有人随遇而安,有人积极上进,他没必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们。<br/><br/> 邵云辰也没想到大儿子会选择这家,上阳书院是除皇家书院之外排名最靠前的,里面求学的童子,不乏高官子弟,宗室也有不少孩子在这里进学。以季宣和从四品的官职来看,季宁悠入这家书院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季宁悠的选择。<br/><br/> 以他沉稳安静的 xi_ng 子,季宣和同邵云辰都认为他会选一些更加适合研究学问的书院,没想到他却选了官宦子弟居多的上阳书院。那里人员复杂,真心求学的有,混日子的也有,没有一定的定力,小孩子很容易被带坏。<br/><br/> 虽然季宣和同意了季宁悠的选择,该有的准备还是要的,省得他们一不留神,原本好好的儿子,进了一趟上阳书院,就还给他们一个小坏蛋,那就真得不偿失了。<br/><br/> 季宁悠的小厮一早就有准备,前些天已经到位。他只是蒙生,今年才六岁,邵云辰找了两个小厮,一个小一些,叫惜言,年纪和季宁悠相仿,一个则半大,名为惜语,主要由他负责照顾季宁悠。<br/><br/> 现在孩子还小,得由作为父亲的他们拿主意,等他们以后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主,他们的小厮自然也是听命于他们,季宣和夫夫不再过问。<br/><br/> 季宁悠去上阳书院报到的第一天,季宣和同邵云辰一起送他到书院门口,季宣和因着还要上差,就没有继续送他进书院,剩下的时间,则由邵云辰陪同。<br/><br/> 进了书院,找到报名的地方,邵云辰看到不少和他们一样的阵容,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和下人,只有人数多寡的区别。上阳书院中偶尔也能见到寒门子弟,这样<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