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小的时候朱元璋从没有过多的注意过他,没登基之前他是没有功夫,登基之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太子身上。<br/><br/> 开始关注朱棣还是从他就藩以后才开始的,因为他在众多的汇报中发现这个四儿子的行事作风真是像极了自己,而真正从心底满意这个儿子还是上一次发兵北征时开始,那一次北征,朱棣身上所展现出的杰出军事头脑,大大出乎朱元璋的预料。<br/><br/> 这人啊,就怕有比较,洪武二十五年的北征,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兵分两路出击的,朱棡带兵根本就没有找到蒙古人随便窜蹬了几天就回来了,而朱棣却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了乃尔不花。<br/><br/>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两个儿子的表现对比让朱元璋越发觉得这个四儿子的优秀。<br/><br/> 自此除了太子朱标,朱棣成了朱元璋心中最喜欢的儿子,虽然他从没对当着任何人的面夸赞过朱棣,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朱棣的关注与喜爱。<br/><br/> 太子死后朱元璋伤心之余,最重要的是要选出下一任的继承人,经过多方思考后他选择了朱允炆,他有想过自己的儿子们会有不服气的,而这众多儿子中最能威胁到朱允炆的就只有年龄最大的老二、老三和老四,因为他们手下的兵权最重,而这些兵权他却不能随意收回来,因为他们的藩地是在边关,起着最重要的守护边关的任务。<br/><br/> 这三个人里面,老二和老三互相看不顺眼,城府手腕都不强,老四聪明冷静头脑清楚,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亲弟弟老五帮着他,这让朱元璋开始揣测起朱棣的心思,武英殿刺杀的事就是试探朱棣的一个手段,而得到的回应让朱元璋满意之于心底仍是有些放不下心,因为朱棣表现的太冷静了,仿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立朱允炆一样。<br/><br/> 所以这一次选谁做为北征的统帅这一事,让朱元璋想了很久,不过最终无奈他还是点了朱棣。<br/><br/> 圣旨到达北平的那一天,朱高炽正在漠狼营和魏汉商量飞狼小队的新作训计划,魏汉就是朱高炽之前给朱棣训练的护卫队队长。<br/><br/> 上一次从京城回到北平后,朱棣就把朱高炽每日带在身边学习打理藩地事宜,朱棣打算朱高炽再大一些就上奏请封朱高炽为世子,这样一来一是为将来打算,二是为了减轻朱元璋的疑心。<br/><br/> 于是几年下来朱高炽就是整日两头跑,每日必抽出点空闲到漠狼营查看训练事宜,这几年由于第一支队伍训练的不错,朱高炽带着魏汉就开始了每年选拔新人的事项,训练任务基本上都由魏汉带着一代人员负责,几年下来人数也可观起来,虽然人数还不及漠狼营的五分之一,但他们都是按照朱高炽按照现代特种兵的要求训练出来的。<br/><br/> 朱棣也由着朱高炽闹腾,并不过多干涉和询问,因为考虑到将来,这些人就全充做了朱高炽自己的班底。<br/><br/> 朱高炽这一天从漠狼营赶回来,就被三宝截到了枫桥院,他到了朱棣的书房后就看到朱棣正和他的三人组商讨出征的事宜,朱高炽在和三宝来的路上就听三宝说了朱元璋下了出征的旨意。<br/><br/> 他其实早有准备,说实话他早就等待这一天了!<br/><br/> 朱棣的第一次北征他没赶上,这一次说什么也要跟去看一看,哪怕帮不上什么忙也圆了自己多年来披襟挂甲的热血梦想,这是真正的数十万人厮杀的征战,而对战的敌人是曾经踏遍了半个欧洲大陆的蒙古铁骑,虽然他们现在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蒙古人的凶悍勇猛仍然让他们的敌人胆寒。<br/><br/> 这怎能不让朱高炽热血沸腾,因为这即将是明成祖朱棣辉煌的军事霸业中的第二块儿奠基石,而他将有机会全程目睹。<br/><br/> 朱高炽脚下生风满怀着豪情壮志的来到枫桥院,朱棣等人此时正在商议粮草与点兵事宜,朱高炽的面上虽然依旧淡定从容,但是熟悉他的朱棣还是一眼就看出了他眼里的热切与兴奋。<br/><br/> 等众人彼此问过安后,朱棣开口道:“炽儿,你皇爷爷的旨意都知道了吧?”<br/><br/> 朱高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拱手道:“回父王,儿子已经知道了,皇爷爷下旨要再次远征剿灭北元。”<br/><br/> 朱棣点点头:“对,你皇爷爷点了本王的主帅,我们商议了一下,决定让把大军后方粮草调度的事情交给你,你跟着我处理藩内各项事宜也这么长时间了,是时候锻炼一下了。”<br/><br/> 朱高炽一听就急了,老子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次北征!好么,您老人家现在一句话我就去不成了?<br/><br/> 朱高炽知道大军出征,粮草是整个军队的命脉,朱棣信任自己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但是他实在等不急了,粮草调度不是还有陈九问这个超级大管家在吗?有人才不用多浪费啊!<br/><br/> 朱高炽有些急切的小声喊了一句:“父王!”<br/><br/> 朱棣看向他,眼里带着询问:“怎么?”<br/><br/> “父王,儿子想跟着您一起出征,哪怕做个马前卒也行,您带着儿子上战场吧!”朱高炽恳求的看着朱棣道。<br/><br/> 朱棣的脸色一变,断然的拒绝道:“不行,炽儿你不要闹,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不是儿戏。”<br/><br/> 朱高炽眼都急红了,在没了过往的从容淡定,他正 y_u 争辩,可谁知朱棣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一般,直接封住了他的嘴:“不必再说!炽儿你先到庆寿寺去一趟,道衍找你有事,快去吧!”<br/><br/> 朱高炽死死的瞪了朱棣一会,脸色非常难看的告了退走了。<br/><br/> 朱高炽走后,书房内的气氛就有些古怪起来,就在大家在从何说起的时候,陈九问这个万年面瘫脸,居然冒出了一句有些调侃的话:“以殿下的那个脾气肯留下才怪,王爷您还不如直接带走算了…”<br/><br/> 朱棣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他恼怒的瞪了陈九问一眼,本王家的小崽子本王最清楚,用得着你个面瘫来提醒嘛?哼!<br/><br/> 朱高炽到庆寿寺的时候,道衍见到朱高炽后就很不厚道的笑了:“殿下这是怎么了?”<br/><br/> 朱高炽凑到道衍的旁边坐下,亲手给道衍倒了一杯茶端到他的面前,等道衍接过后,朱高炽道:“师傅,我想要跟着父王一起去北征,可是我父王他不同意,师傅你给徒弟我想想办法呗!”<br/><br/> “哈,你这小徒弟可甚是不老实,平常十天半月不见,如今有事情了到来求我这老和尚。”道衍有些凶相吊稍的眼中闪烁着揶揄与算计的精光。<br/><br/> “呦,师傅!您老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徒弟我现在有多忙,每天要跟着父王学习藩地的各项事宜,我还得抽时间去看我训练的兵。师傅你要知道训练的再好的兵,没上过战场手里没见过血那都不能算是好兵,师傅你给想个办法吧,要不徒弟这么长时间就白忙活了。”朱高炽给道衍捏着见讨好道。<br/><br/> 道衍嘿嘿的笑的很 ji_an 诈,朱高炽被他笑的不明觉厉背后毛毛的,好一会儿后道衍起身来到书案旁提起笔,朱高炽一见麻利的在旁边磨起磨来,道衍手里捏着笔眯着眼思索着,等墨磨的差不多时,道衍斜了朱高炽一眼冲他努努嘴,示意他到那边等着去。<br/><br/> 朱高炽撇着嘴嫌弃的看了道衍几眼,无奈坐到另一边喝茶去了。<br/><br/> 切,神神秘秘的!<br/><br/> 也就在朱高炽坐下后没一会儿道衍就写好了,只见上好的宣纸上就写了几个苍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字【鱼儿已上钩】<br/><br/> 道衍亲自封了火漆后这才递给朱高炽:“殿下拿去给王爷看了,但是切记可不能偷看啊!”<br/><br/> 朱高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