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她和道长亲亲密密的样子,我还很勇敢的说她终于对同门下手了。”<br/><br/> “对了对了,谨言本来没打算跟老大和道长相认的,只是有一次老大去万花的时候碰见了,但那会儿老大并没想带她回来,只叫她好好待在万花谷。那一次老大差点死在龙门,要不是谨言打听到她要去龙门办事,不放心之下偷偷跟了去,这才把她救回来。诶,这么说起来老大一直都很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嘛,怪不得道长和谨言一直都不放心她单飞,果然是妖孽不走寻常路,嘿嘿。”<br/><br/> ……<br/><br/> 影月刎颈一直没吭声,安安静静的听着千涯絮絮叨叨说那些她不曾参加过的往事,心里眼里越来越酸。而千涯的声音,也从一开始的平板,变成后来夹杂着隐约的哭腔,直到再也说不下去。<br/><br/> “若是她活着,看到你这幅样子又该笑话你了。”<br/><br/> 突然听到何惧风狂的声音,影月刎颈和千涯被吓了一跳,这才发现何惧风狂就站在他们身后。千涯回忆得太专注,影月刎颈听得太专注,以至于两个人根本不知道何惧风狂在这人站了多久。<br/><br/> 伸手揉了揉千涯的头发,何惧风狂坐下来,从包里扒拉出几坛子酒。“来,喝酒,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br/><br/> ——————————————————<br/><br/> 揉着疼得不行的脑袋,千涯深一脚浅一脚的下了楼,完全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爬回房间的。她记得下午的时候自己是跟影月刎颈、何惧风狂一起喝酒来着,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br/><br/> “哟,醒了?”坐在大厅里的长风渺看见千涯,满腹怨气的开了口。“你们三个可真能喝。”<br/><br/> 晃悠到长风渺身边坐下来,千涯看了看门外——天黑黑的。“这是晚上了?那我也没醉多久嘛。”<br/><br/> “毛线没醉多久,现在是凌晨!”把手伸向千涯的脸,长风渺一想到自己和道长累死累活把三只醉猫弄回房,手上就不由自主的用了力。<br/><br/> “疼!”拍掉长风渺的手,千涯控诉的瞪过去。<br/><br/> “知道疼就好,长长记 xi_ng ,没酒量就别逞强。”坐在长风渺对面的君夜寒扫了千涯一眼,语气平平。“下次再这样我可就直接把你们丢那儿不管了。”<br/><br/> 闻言看了一眼君夜寒手中的酒杯,千涯只觉得头更疼了,老老实实的点头。虽然,她真心不觉得道长和长风渺真会丢下他们不管。<br/><br/> “你们喝醉这会儿有大事情发生。”拿过酒坛子给自己倒了一杯,长风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常。“傍晚的时候,安庆绪、安庆恩、史思明三个人都死了,还有一帮记不住名字的安禄山的手下。”<br/><br/> “啥?!”以为自己听错了,千涯愣愣的望着长风渺。“怎么听上去像是有人把他们一锅端了?”<br/><br/> 第108章[卷五第十八终结]<br/><br/> [卷五第十八,终结]<br/><br/> 安禄山父子三人和史思明的尸首被挂在了洛阳官道的立威柱上,连同一干投靠了安禄山的叛臣。只是一夜之间,安禄山身死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又从洛阳向着四面八方辐 sh_e 出去。洛阳皇城里的人心惶惶,各路义军的兴奋,洛阳百姓的暗自振奋,各处狼牙军营里的混乱,无不让沦陷已久渐成死水的东都重新获得了生机。<br/><br/> 站在南天别院背后的山顶上,君祭酒看着狼牙辎重营里燃起大火,昭示着洛阳各路义军的反攻开始。看谢渊领着浩气盟的人马冲破风狼大营,看冷三关领着明教弟子突破风狼外营,看蝉鸣林绿林袁晁领着过去的流寇打开了牢营里所有的囚牢,直到三路义军汇合在一处冲击皇城,君祭酒自山顶向着皇城方向飞奔。为了这一刻,她已经足足等待了两天。<br/><br/> 有了君祭酒在皇城内部解决各处哨塔、箭塔,拿着君祭酒给的皇城内部详细图示的谢渊等在傍晚时分冲进了皇城。群龙无首的所谓大燕群臣、大燕精兵,在满怀复仇怒火而来的义军面前一退再退,好些大员根本就放弃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抵抗。不过一个时辰,东都皇城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手中。<br/><br/> 当皇城内外重新换上了大唐的旗帜,皇城外拿着木棍、铁锹、斧头自发赶来的百姓高喊着大唐万岁朝着皇城跪拜,此起彼伏的哭声呐喊声不过片刻就感染了皇城中的义军。一时之间,仿若整个洛阳都在哭喊,为己悲,为国殇,声声震天。<br/><br/> ……<br/><br/> 洛阳的收复如同敲响了举国反攻的战鼓,长安、枫华谷、马嵬驿,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全都在这战鼓声响起之后沸腾了起来。郭岩迅速调集了长安周边所有的丐帮弟子,与北上以来一直四处分散的藏剑弟子、七秀弟子汇合一处,先是清扫了长安城内的天一教、红衣教势力,又以袭扰的方式开始蚕食长安城内的各处狼牙大营。而原本打算从扬州绕道马嵬驿的天策府大军迅速转向洛道奔往洛阳,一路上将所遇到的狼牙溃兵打得鬼哭狼嚎。<br/><br/> 几日后,皇室内部终于停止了彼此之间的争斗,肃宗下诏,命李光弼兵进河北、郭子仪挥师北上,直指长安。同时,太子领御前军,建宁王李倓领先锋职率建宁铁骑打前锋,共同护送玄宗、肃宗等皇室成员返回长安。<br/><br/> 几乎倾覆了大唐半壁江山的安史之乱,终于进入了最后的阶段。<br/><br/> 肃宗即位第二年,(今)河北全境收复,长安、洛阳回到唐军(朝廷正规军,非义军)手中,安禄山的主力部队终于尽数败退,残部逃亡西域、吐蕃、南诏等处。<br/><br/> 肃宗即位第三年,各地叛军及其附庸或溃败或投降,除天策府仍追捕流窜的小股叛军之外,大唐再无战事。次年中秋,肃宗于长安发布诏书,追封了以哥舒翰、颜氏一门为代表的所有死于战乱的忠臣良将,又以皇帝的身份对参与平叛的各大门派、各路义军进行了褒奖和肯定(其中撤销了驱逐明教的法令,变相的给予了明教合法身份),同时宣布全国免除赋税三年以休养民生。到此时,安史之乱正式宣告结束。<br/><br/> ——————————————————<br/><br/> 时隔三年,再一次踏上华山山道,上官博玉和于睿竟不约而同的有种脚步虚浮的感觉。随意扫了一眼,身后的弟子们也都一个个神情激动。抵达山门时,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犹豫。他们怕了,怕走进去只看到满地破败。<br/><br/> “前面可是上官师弟同于师妹!”<br/><br/> 一声高喝在身后响起,上官博玉和于睿转过身——山道上卓凤鸣难掩喜色的狂奔而来。疾步迎上去,久别重逢的三人免不了一番激动一番寒暄。紧跟着卓凤鸣而来的弟子们,也同上官博玉和于睿带领的同门聚到一处,一时之间不少人潸然泪下。<br/><br/> “上官师兄,于师姐。”一直默默的看着上官博玉等三人寒暄,等到三人稍稍冷静了一点,祈进才出声,换来上官博玉和于睿更加激动的神情。<br/><br/> “祁师弟,你……你可是想起来了?”拽着祈进的手臂,上官博玉眼里竟有了水光。<br/><br/> “去年想起来的。”上官博玉太过激动,以至于祈进觉得自己的手臂有点疼,但他并不在意这点疼。“对不起,若是那时我没有……,至少能替大家分担一些。”<br/><br/> “这么见外做什么,只要能想起来就好。”抬手擦了擦眼角,于睿把祈进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才看向祈进身后的谷之岚。“谷姑娘,别来无恙?”<br/><br/> “师妹啊,别姑娘姑娘的叫了,改口叫弟妹吧,哈哈。”迫不及待的点明了祈进和谷之岚<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