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太平真君十年正月,拓跋燾再次出兵北伐,高昌王拓跋那出东道,略阳王拓跋羯儿出西道,拓跋燾本人与拓跋晃自中道出涿邪山。
    声势浩浩荡荡,嚇得吐贺真別部帅尔绵他拔等直接率千余家来降。
    但是同样也因为声势过於浩荡,吐贺真又是刚刚继位,完美继承了他爹吴提的天赋,直接跑路了。
    拓跋燾心中自然不甘,等到九月份的时候,再次出兵。
    这次就比较有意思了,北魏这次拓跋那依旧出东道,拓跋羯儿出中道,和其它军队约定会师於地弗池。
    经过几个月的整合,吐贺真部已经壮大起来,蠕蠕的精锐之师全部出动,军资甚重,直接把拓跋那这一军直接围了。
    围了个水泄不通。
    按照常理来说,这不是明摆著“优势在我”,但是吐贺真不这么想。
    拓跋那坚守的举动,让吐贺真怀疑敌人有大军正在赶来,然后趁夜带人逃跑了。
    拓跋那一看,嚯,好傢伙,我还没动手呢,怎么敌人都先败退了?
    然后也不管有没有埋伏,直接就追了上去。
    吐贺真一看,这么点人就敢追上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跑的更快了。
    他逃,他追。
    追了九天九夜。
    吐贺真还是插翅飞了。
    但是吐贺真人跑的掉,輜重跑不了。
    拓跋那尽收吐贺真部的輜重,另一边的拓跋羯儿则是尽收他们的人口和牲畜,多达百余万,至此蠕蠕人便真正开始衰落了。
    但是据拓跋子推所言,恐怕吐贺真又重振旗鼓,又捲土重来之势。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乙浑可不准备自己亲自再往草原跑上一趟,既然拓跋子推对蠕蠕人很是了解,直接带著他的话回去稟告皇帝便是。
    ……
    冯珙身著甲冑,左手持刀,右手执矛,护卫於皇帝左右。
    皇帝正在亲自接待一群老者。
    对这些老者们嘘寒问暖,询问他们过得是否安康。
    这些老者个个鹤髮童顏,看起来气色很好,面对皇帝的问询时,一个劲的感激淋涕,老泪横流,述说著若非陛下恩德,哪里能过上这般的好日子。
    冯珙在一旁听著皇帝和他们的对话,感慨著,也难为那些官员能挑出来这么多的“老戏骨”,陪著皇帝上演一齣好戏。
    不过,能活到这么大的,应当都是那些世家豪族的长者,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感念皇帝的恩德倒也没问题。
    这么一想,冯珙倒也想开了。
    不过,他对如今的拓跋濬也是愈发的看轻了。
    拓跋濬真的不復昔日了。
    两年前的拓跋濬,尚且会到田中去问问老农的想法,现在倒好,乾脆直接让官员把人挑好后送到他的面前,可不得上演一出君民鱼水情吗?
    ……
    定州,中山。
    博陵公主在为冯熙挑选妾室时,再三犹豫。
    有女林氏,出身商贾,身材窈窕。
    有女王氏,出身官宦之家,强於音律。
    有女于氏,出身西域小国,媚骨天成。
    这三人博陵公主都很中意,其中最中意的就是王氏女,博陵公主觉得她谈吐文雅,很合她心意。
    但是其她两女在面容身段上更胜一筹,若是她取王氏女而弃她们二人,郎君会不会以为自己还是善妒?
    博陵公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都要了!
    冯熙听到公主这般决定后,痛哭道,“公主莫非要弃我而去?”
    博陵公主慌忙解释缘由。
    冯熙转悲为喜,开口道,“我有公主一人足矣,其她女子於我而言,不过一红粉骷髏罢了。”
    博陵公主听闻此言后,也怀疑自己这么做究竟对不对,是不是太难为郎君了。
    但是博陵公主继而又想到冯熙为了不伤到她和孩儿,连家都不敢回,夙兴夜寐,她转念一想,若是多几个女子,是不是就能將他拴在府中了?
    所以还是不顾冯熙的反对,咬牙將三女都接入了府中。
    冯熙纳妾一事,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是中山城中百姓差不多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在王遇的刻意宣传下,冯熙在中山的名声极好。
    加上冯熙默认了王遇实行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宽以待民,又在百姓们的注视下,亲自决断了几起难断的案子,可以说,在中山百姓眼中,冯熙完全当得起“父母官”三个字。
    冯熙来到定州后,也一直压抑著自己的欲望,並没有大肆收纳女子,博陵公主为夫纳妾,竟然也成了一桩美谈。
    所以,在冯熙纳妾后,可是收到了不少贺礼。
    而且他所纳的几名妾室,都是博陵公主精挑细选的,她们的出身也各有讲究,即便是西域小国出身的于氏,也有一笔不菲的嫁妆。
    冯熙这笔钱,並没有纳入府中,反而设立了一桩善堂,用於救济城中失孤孩童与孤寡老人。
    这一想法,还是他从冯珙那里听来的,所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莫过於是。
    原本就对冯熙感官很好的中山百姓,这下子更是感动的不得了。
    几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家,拄著拐杖,便来到了刺史府中,请求要为冯熙立下生祠。
    冯熙一听,坏了,戏做过了啊!
    这事往小了说,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往大了说,那就是有谋反的嫌疑啊。正所谓,有些事不上称没有三两重,上了称,便是千斤也打不住。
    这不在於有没有违背国法,而在於君主有没有觉得你有谋反嫌疑。
    冯熙心思一动,推辞了老人家们的好意。
    老人家们还想再劝,冯熙便对他们说,这都是博陵公主的主意。若是想要感谢,就去谢博陵公主吧。
    博陵公主乃是皇帝亲妹,给她建生祠,总不会犯忌讳了吧?
    老人家们见他態度坚定,便听从了他的想法。
    博陵公主知道此事后,又一次被狠狠感动了。
    “郎君,百姓们的好意,你何苦要推辞到我身上呢?”
    博陵公主眸子中温柔的宛若一滩秋水。
    “你我夫妻本是一体,又何故说那些见外的话呢?”冯熙深情款款地道,“希望能为你,也为我们的孩儿,积些阴德,好让你和我们的孩儿都能健健康康的。”
    若非肚中揣了一个娃,博陵公主真恨不得与冯熙痴缠一整晚。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

最终永恒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