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申苗眉飞色舞间,说起那段辉煌的过往,刘长、刘恭叔侄二人自是听的入了神。
就连院墙外,那两名如散步般巡视的兵士,也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侧耳聆听起了申苗的追忆。
原本还围在院角东厨的孩子们,此刻也已是迈著小短腿围了上来,眨巴著或大或小的眼睛,彻底沉浸到了申苗的故事之中。
“后来,项籍自刎乌江,太祖高皇帝於洛阳即立,汉家便开了国。”
“小老儿虽略有武勛,怎奈是个弩卒。”
“——为小老儿射杀的三二楚兵,身上无不是扎满了袍泽、左右射出的弓羽箭矢。”
“故而这军功,便也算不到小老儿一人的头上,而是要与袍泽左右均分。”
“战后,小老儿记斩首一级,赐二等爵:上造。”
说著,申苗唏嘘著侧过头,抬手在宅院內粗略一扫。
“依律,授宅二舍,田二顷,”
“开国后,太祖高皇帝广赐天下百姓民以田、爵,小老儿又爵升一级,曰:簪裊,另多得田一顷。”
“再后来,申屠公为我等因战致残者,求恩於太祖高皇帝,终使小老儿得四等爵:不更,无需再服更、卒役……”
申苗话音落下,院內的刘长、刘恭叔侄,以及院外的两名兵士,都不由肃然起敬。
而在院角的露天东厨,正忙著备食的老夫、少女,脸上也都掛上了自豪的笑容。
在申苗身旁围坐一圈的孩子们,更满是崇拜的跳起身,嘰嘰喳喳的央求申苗再多说说。
但最终,申苗却並未再说,而是苦笑著低下头,在右膝截断处一阵摸索——也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在回忆腿脚健全的感觉。
“申老功勋卓著,实乃国之功臣!”
便见刘长冷不丁拱手一礼,却惹得申苗一阵苦笑摇头不止。
“当不得少君以『功臣』相称。”
“不过是个身有残缺,作妻儿累赘的老卒罢了。”
说话间,申苗眉头猛地一皱,手掌本能的在右腿截断处握紧——这下是真疼了。
只见孩童中,当即站起一人小跑向东厨,不片刻,那老妇便拿著一块温水沁湿的布巾,於申苗身侧蹲下来,以温布巾用力揉捏起申苗的断腿处。
而在老夫妻二人身前,刘长、刘恭叔侄,则仍旧沉寂於方才,申苗所描述的波澜壮阔之中。
尤其是刘长,望向申苗的目光中,已是带上了满满的崇敬。
即便眼前的申苗,此时是这样一副略显狼狈的模样,也非但没让这崇敬减弱稍许,反而还愈发激起了刘长的崇拜。
——申苗口中的『玄甲精骑』,已经被刘长直接带入为霸王项羽了!
而自詡为『武人』的刘长,虽是正儿八经生於深宫之中、长於妇人之手的贵公主,却也知道骑兵衝击步兵,多半是斩头,亦或是劈砍上半身的其他部位。
所以,申苗方才那番描述,已经被刘长自动脑补成:以步对骑,面对策马衝杀而来的霸王项羽,闪身躲过了致命一击,仅仅只是失去了一条腿!
说的再直白点便是:和项羽单挑,让项羽一匹马,交手一回合,没死!
在刘长看来,当今天下最顶尖的英雄,也就是这般模样了。
至於刘恭,虽然没有刘长这么狂热,却也不由对申苗高看了几眼。
——要知那『玄甲精骑』四个字,可是大有来头!
在如今这个时代,能著甲的骑兵,本身就是高级將领的代名词。
何况是標识度那么高的『玄甲』,更基本可以断定:申苗当年遇到的那一骑,就算不是霸王项羽本人,也必然是楚军阵营中,有资格垂名青史的十几位名將之一。
而一个寻常士卒,在面对这种『歷史名人』级別的名將策马衝杀时,能及时做出闪避动作,將致命伤害降低为肢体残缺,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至少值得刘长、刘恭叔侄二人,为其致以崇高的敬意。
只不过,叔侄二人的性格差异,也在隨后体现。
——刘长,似乎是彻底沉浸在了申苗所描述,外加自己脑补后的遐想之中,久久都没能回过神。
而更『年幼』的刘恭,却是在短暂的感怀后,很快便注意到了异常之处。
“申老方才说,已得四等爵不更?”
刘恭说话时,申苗也已从幻肢痛中缓过劲来,面色也基本恢復了正常。
听闻此问,只淡淡点下头,却见刘恭稍皱起眉,目光於身处的院落扫视一周。
而后再问道:“按照萧相国所制定《汉律》之田律、户律二篇——四等爵不更,可宅四舍、田四顷。”
“申老这宅院,怎仅有二舍?”
说著,刘恭还不忘斟酌著用词,儘可能小心道:“至于田亩,四顷田,可是有足足四百亩,即便收成低些,也能有上千石粟。”
“去了农税、口赋,也能余下九百石不止,够一五口之家吃上七、八年?”
听出刘恭话里暗含的深意,是说自己家这样子,不像是有四百亩田、每年能收穫上千石粮食的条件,申苗却满是无奈的摇头一笑。
许久,方悠悠开口道:“二位少君,有所不知啊~”
“这以爵为准,与赐田、宅,实乃故秦遗政。”
“此政,虽亦为我汉家所承,却也並非全然相同。”
“——秦赐田、宅,確实是將现成的宅院、田地,赐给受爵者。”
“但我汉家,则仅仅只是允许受爵者,建造符合自身爵位的宅院,或开垦符合自身爵位的荒地。”
·
·
·
·
·
·
·
说著,刘恭还不忘斟酌著用词,儘可能小心道:“至于田亩,四顷田,可是有足足四百亩,即便收成低些,也能有上千石粟。”
“去了农税、口赋,也能余下九百石不止,够一五口之家吃上七、八年?”
听出刘恭话里暗含的深意,是说自己家这样子,不像是有四百亩田、每年能收穫上千石粮食的条件,申苗却满是无奈的摇头一笑。
许久,方悠悠开口道:“二位少君,有所不知啊~”
“这以爵为准,与赐田、宅,实乃故秦遗政。”
“此政,虽亦为我汉家所承,却也並非全然相同。”
“——秦赐田、宅,確实是將现成的宅院、田地,赐给受爵者。”
“但我汉家,则仅仅只是允许受爵者,建造符合自身爵位的宅院,或开垦符合自身爵位的荒地。”
就连院墙外,那两名如散步般巡视的兵士,也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侧耳聆听起了申苗的追忆。
原本还围在院角东厨的孩子们,此刻也已是迈著小短腿围了上来,眨巴著或大或小的眼睛,彻底沉浸到了申苗的故事之中。
“后来,项籍自刎乌江,太祖高皇帝於洛阳即立,汉家便开了国。”
“小老儿虽略有武勛,怎奈是个弩卒。”
“——为小老儿射杀的三二楚兵,身上无不是扎满了袍泽、左右射出的弓羽箭矢。”
“故而这军功,便也算不到小老儿一人的头上,而是要与袍泽左右均分。”
“战后,小老儿记斩首一级,赐二等爵:上造。”
说著,申苗唏嘘著侧过头,抬手在宅院內粗略一扫。
“依律,授宅二舍,田二顷,”
“开国后,太祖高皇帝广赐天下百姓民以田、爵,小老儿又爵升一级,曰:簪裊,另多得田一顷。”
“再后来,申屠公为我等因战致残者,求恩於太祖高皇帝,终使小老儿得四等爵:不更,无需再服更、卒役……”
申苗话音落下,院內的刘长、刘恭叔侄,以及院外的两名兵士,都不由肃然起敬。
而在院角的露天东厨,正忙著备食的老夫、少女,脸上也都掛上了自豪的笑容。
在申苗身旁围坐一圈的孩子们,更满是崇拜的跳起身,嘰嘰喳喳的央求申苗再多说说。
但最终,申苗却並未再说,而是苦笑著低下头,在右膝截断处一阵摸索——也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在回忆腿脚健全的感觉。
“申老功勋卓著,实乃国之功臣!”
便见刘长冷不丁拱手一礼,却惹得申苗一阵苦笑摇头不止。
“当不得少君以『功臣』相称。”
“不过是个身有残缺,作妻儿累赘的老卒罢了。”
说话间,申苗眉头猛地一皱,手掌本能的在右腿截断处握紧——这下是真疼了。
只见孩童中,当即站起一人小跑向东厨,不片刻,那老妇便拿著一块温水沁湿的布巾,於申苗身侧蹲下来,以温布巾用力揉捏起申苗的断腿处。
而在老夫妻二人身前,刘长、刘恭叔侄,则仍旧沉寂於方才,申苗所描述的波澜壮阔之中。
尤其是刘长,望向申苗的目光中,已是带上了满满的崇敬。
即便眼前的申苗,此时是这样一副略显狼狈的模样,也非但没让这崇敬减弱稍许,反而还愈发激起了刘长的崇拜。
——申苗口中的『玄甲精骑』,已经被刘长直接带入为霸王项羽了!
而自詡为『武人』的刘长,虽是正儿八经生於深宫之中、长於妇人之手的贵公主,却也知道骑兵衝击步兵,多半是斩头,亦或是劈砍上半身的其他部位。
所以,申苗方才那番描述,已经被刘长自动脑补成:以步对骑,面对策马衝杀而来的霸王项羽,闪身躲过了致命一击,仅仅只是失去了一条腿!
说的再直白点便是:和项羽单挑,让项羽一匹马,交手一回合,没死!
在刘长看来,当今天下最顶尖的英雄,也就是这般模样了。
至於刘恭,虽然没有刘长这么狂热,却也不由对申苗高看了几眼。
——要知那『玄甲精骑』四个字,可是大有来头!
在如今这个时代,能著甲的骑兵,本身就是高级將领的代名词。
何况是標识度那么高的『玄甲』,更基本可以断定:申苗当年遇到的那一骑,就算不是霸王项羽本人,也必然是楚军阵营中,有资格垂名青史的十几位名將之一。
而一个寻常士卒,在面对这种『歷史名人』级別的名將策马衝杀时,能及时做出闪避动作,將致命伤害降低为肢体残缺,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至少值得刘长、刘恭叔侄二人,为其致以崇高的敬意。
只不过,叔侄二人的性格差异,也在隨后体现。
——刘长,似乎是彻底沉浸在了申苗所描述,外加自己脑补后的遐想之中,久久都没能回过神。
而更『年幼』的刘恭,却是在短暂的感怀后,很快便注意到了异常之处。
“申老方才说,已得四等爵不更?”
刘恭说话时,申苗也已从幻肢痛中缓过劲来,面色也基本恢復了正常。
听闻此问,只淡淡点下头,却见刘恭稍皱起眉,目光於身处的院落扫视一周。
而后再问道:“按照萧相国所制定《汉律》之田律、户律二篇——四等爵不更,可宅四舍、田四顷。”
“申老这宅院,怎仅有二舍?”
说著,刘恭还不忘斟酌著用词,儘可能小心道:“至于田亩,四顷田,可是有足足四百亩,即便收成低些,也能有上千石粟。”
“去了农税、口赋,也能余下九百石不止,够一五口之家吃上七、八年?”
听出刘恭话里暗含的深意,是说自己家这样子,不像是有四百亩田、每年能收穫上千石粮食的条件,申苗却满是无奈的摇头一笑。
许久,方悠悠开口道:“二位少君,有所不知啊~”
“这以爵为准,与赐田、宅,实乃故秦遗政。”
“此政,虽亦为我汉家所承,却也並非全然相同。”
“——秦赐田、宅,確实是將现成的宅院、田地,赐给受爵者。”
“但我汉家,则仅仅只是允许受爵者,建造符合自身爵位的宅院,或开垦符合自身爵位的荒地。”
·
·
·
·
·
·
·
说著,刘恭还不忘斟酌著用词,儘可能小心道:“至于田亩,四顷田,可是有足足四百亩,即便收成低些,也能有上千石粟。”
“去了农税、口赋,也能余下九百石不止,够一五口之家吃上七、八年?”
听出刘恭话里暗含的深意,是说自己家这样子,不像是有四百亩田、每年能收穫上千石粮食的条件,申苗却满是无奈的摇头一笑。
许久,方悠悠开口道:“二位少君,有所不知啊~”
“这以爵为准,与赐田、宅,实乃故秦遗政。”
“此政,虽亦为我汉家所承,却也並非全然相同。”
“——秦赐田、宅,確实是將现成的宅院、田地,赐给受爵者。”
“但我汉家,则仅仅只是允许受爵者,建造符合自身爵位的宅院,或开垦符合自身爵位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