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一些江湖趣闻,也不用印太多份,只要印个几百张,佟府的铺子,一个铺子里贴一张,供人免费阅读。<br/><br/> 这样不但能短时间内验证一下可实施 xi_ng 。而且如果万一成功,有了口碑,再做其他的就容易多了。<br/><br/> 佟老爷 m-o m-o 胡子笑道:“这法子听起来荒诞,但仔细想想,到真是挺不错……不过公子既然想写一些江湖事给人看,这些事情的尺度要拿捏好……”佟老爷不愧是在生意场上打滚了半辈子的老油条。齐白一说报纸,佟老爷就联想到茶馆里的说书人……一些茶馆酒楼往往会招一些说书或者唱曲儿的坐堂,好吸引客人。这贴在铺子外头的江湖趣闻,不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br/><br/> 而且就看齐白胡诌的那一段书,在杭州城引起的剧烈反响……佟老爷 m-o 了 m-o 胡子,对齐白还是很有信心的。<br/><br/> 只是既然要非议江湖事,最怕的就是引起江湖人不满……到时候殃及铺子就不好了。<br/><br/> “还是老爷子英明,事情想的深远……”齐白拍马屁道,“我已经想好了,开始咱们只是试试水,多写正面报道,少写一些负面报道,先把那些武林人捧得高高的……就算有个别因为不满找上门,咱们就是稿子都是江湖人投稿的,他们不满,也可以投稿嘛……咱们争取站在中立的地位,要是有什么争议的新闻,让他们自己掐去……等到咱们有了口碑,再慢慢增加一些对咱们有利的报道……”对于这点,齐白还是心里有数的,没见现代那些新闻网站上掐的有多很吗,可也没见几个去堵编辑大门的……<br/><br/> “而且咱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个好稿子吗?”齐白 m-o m-o 怀里的纸,笑的很 yi-n 险,“少林寺高僧亲自提供的稿件,那可是有名人效应的……”<br/><br/> 57、江湖杂闻...<br/><br/> 一周之后,齐白的第一份报纸《江湖杂闻》第一期出炉了,佟老爷要了一份拿去看,就见长两米宽六米的纸上,整整齐齐的划分了好几块的空间。<br/><br/> 从右至左,依次是“名人堂”、“武林新秀”、“江湖野史”、“行侠仗义”、“曝光台”、“办报宗旨及投稿说明”六个板块。<br/><br/> 名人堂部分,开篇就是戒嗔大师口述的那段辩白,其中与魔教有关的部分都被齐白含糊描写了,只详细写了少林寺误认佟公子,少林寺戒嗔大师亲自过来道歉,强烈赞扬了一下少林寺作为一个老牌大门派的涵养气度,以及知错就改的优良品德。最后还无中生有的写了“戒嗔大师对“江湖杂闻”的创办宗旨予以高度支持……云云”<br/><br/> 武林新秀则是通过教主大人的情报线,在杭州附近选了两个家世不错、初出江湖、还没有惹上多少是非的小公子。齐白亲自过去做了一番采访,还当场写了稿件给两人看,只把两个小公子喜得见牙不见眼的,还赏了齐白大把的赏钱。<br/><br/> 江湖野史依旧是用教主大人的情报线,搜集了一些颇吸引眼球的小道消息,消息后均写明:此稿件来自某某门派的匿名投稿者,如有不实,望知情人踊跃投稿澄清。<br/><br/> 行侠仗义和曝光台则是普通百姓最关注的版块,行侠仗义板块收集了一些江湖人行侠仗义的事情,多由接受帮助的群众提供稿件。改版块还注明,凡是在一年内,行侠仗义次数超过五十次,并确认属实的,都可以在之后的一年内,每月从佟府的铺子领取一份奖金。<br/><br/> 曝光台则是公布了杭州某处小茶馆的一则举报信息,说某某日某某时,小茶馆中曾有两伙武林人火拼,毁坏桌椅板凳若干,未曾赔偿就离开了。望当事人见到消息,尽快赔偿一下茶馆老板的损失。这篇虽然稍嫌严厉,却未指名道姓,虽说是小事,却是客栈酒楼常遇到的,非但引起了百姓的关注,也不至于引起江湖人太大不满。<br/><br/> 整篇报纸用白话文写成,而且写的颇为生动有趣,普通百姓读起来也不吃力。<br/><br/> 而且尺度拿捏的很好,既能表明《江湖日报》的宗旨,<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也不会引起江湖人不满……佟老爷 m-o m-o 胡子夸道:“不错,不错。”<br/><br/> 忠叔也要了一份拿去看,身为东方不败手下,看齐白这般夸奖那些武林正道,心里还是不爽的,但齐白的意思他也明白,又见上边并没有写教主,勉勉强强也过了……<br/><br/> 于是这份报纸被印刷了几百份,通过教主大人手下的渠道,在佟府的铺子里张贴,供人免费阅读。<br/><br/> 一周之后,《江湖杂闻》不出意料的火了,不但在江湖人中火了,在普通百姓中也火了……各处佟府的铺子天天被看报的人围的水 xi-e 不通,各种投稿稿件如雪花似得被递进各地的铺子里,再送到齐白手中。<br/><br/> 能够在江湖人中迅速火起来,自然是因为《江湖杂闻》能让那些默默混迹在江湖中的小虾米们迅速的出名。<br/><br/> 齐白曾经采访过的两个小公子在几日之内,名声响彻大奖南北,就连普通的亲戚朋友见到了也多有赞誉,人人见了都要喊一声小少侠,直把两人捧得晕晕乎乎的。<br/><br/> 于是他们在报纸发行几天后就找上门了,不但又打赏了大堆的赏钱,还想要再上一期,不过被齐白言辞拒绝了,表示“武林新秀”版对每个武林新秀之报道一次。如果还想上报,可以做些好事,上“行侠仗义”版块。<br/><br/> 而那些因为江湖人火拼,致使生意受到影响的百姓也纷纷过来举报,只是齐白都一一跟他们说明。因为江湖人中有不少都是行事乖张的,如果把他们惹急了,只怕麻烦更多,所以举报原则是,所有的举报都不提名提姓。只略略交代发生时间和地点,如果那些江湖人愿意赔偿,《江湖杂闻》会在下期予以赞扬,如果不愿意,那便只能算了……<br/><br/> 因为举报的都是做小本生意的百姓,能收回损失最好,就是收不回去,也不愿惹是非,自然也非常理解……<br/><br/> 一时间,到处都在谈论《江湖杂闻》,若是你不知道《江湖杂闻》是什么,或者没看过……那对不起了,大家聊天的时候,你恐怕插不上话……<br/><br/> 《江湖杂闻》能火爆的这种地步,也确实震惊了一些人。<br/><br/> 这其中包括对齐白的胡言乱语耿耿于怀,以至于对办报一事莫名抵触的忠叔和佟公子。<br/><br/> 还有早已经知道齐白要办报纸,并晕晕乎乎提供了第一份稿件的戒嗔大师。<br/><br/> 也包括实力雄厚的各大门派。<br/><br/> 各大门派的反映先不在这里赘述,且说说戒嗔大师……<br/><br/> 戒嗔大师自从出了佟府,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妙,哪里不妙,他又说不上来……<br/><br/> 便决定先回少林一趟,将此事传递回去。他先循着暗号,找到了慧远几个……<br/><br/> 慧远三人在进城后的第二天,就因为和尚的身份,被客栈给赶了出来。<br/><br/> 在见识过杭州人对佟公子的维护,再加上这两天的所见所闻,三人对佟公子的身份越发的不确定起来……也不敢贸然行动,只得留下暗号,可可怜怜的找了个破庙栖身,等着师门的人过来。<br/><br/> 戒嗔找到慧远三人,本准备好好训斥一番。但看着三人可怜巴巴的坐在破庙角落里,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在想想自己的遭遇,也不禁升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br/><br/> 重话也说不出来了,叹了口气,吩咐他们继续守在杭州看着佟公子的动静,若是有异,就用上门请罪的借口,想办法接近佟公子,查明真像,自己则赶回师门……<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