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还当朱高炽在研究什么深奥的大学问呢,居然是《大诰》。朱允炆忍不住发出“嗤”的一声。<br/><br/>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国初期,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朱元璋除了修订《大明律》以外,还别出心裁地编写了一部《大诰》,采集一万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编写成册,并下令罪犯家中如果有《大诰》,除了死罪以外,一律罪减一等,如果没有《大诰》,则罪加一等,以此在民间普及法律,防止普通百姓在无意中犯罪,也是为了避免贪官污吏罗织罪名鱼肉百姓。鉴于普通百姓文化程度偏低,绝大多数连字都不识,《大诰》用词极其通俗易懂,故事也写得十分有趣,闲暇之时不失为一本老少咸宜的刑侦故事读物。不过朱允炆用如此一本正经的口气说出自己在读这么一本连三岁小孩都在当故事听的书,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原本听说朱高炽在北平会帮着朱棣处理封地事务,刘瑾去北平巡查过后也对他颇为赞赏,朱允炆还以为他会是个扮猪吃老虎不好对付的角色,想不到原来是个书呆子,还是个学问不怎么样的书呆子,这下朱允炆可以彻底放心了。<br/><br/> “看来……堂弟确实是很缺书啊。”朱允炆强忍着笑,“这样吧。朕平时确实没什么多余的闲暇时间可以招待你们,不过宫中藏书不少,堂弟如果喜欢,可以随时借阅。《大诰》之类的还是……”想到朱高炽皱着一张包子脸,一脸做大学问的表情读《大诰》的模样,朱允炆又想笑了。<br/><br/> “皇上为何发笑?”朱高炽似乎还不明白,“《大诰》挺有趣,还能学到很多知识。”<br/><br/>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允炆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笑憋回去:“堂弟学到什么知识了?朕也学习学习。”<br/><br/> “比如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某县衙门捕头程某之妻乔氏谋杀亲夫。程某嗜酒如命,酒后常毒打妻子,乔氏忍无可忍,可是一个妇道人家又无力对抗程某施暴。后来乔氏勾搭上 ji_an 夫王某,经王某唆使,将程某灌得烂醉如泥,然后用枕头将其闷死。”<br/><br/> 朱允炆听到“用枕头闷死”,忍不住一颤,悄悄在自己胳膊上掐了一把才镇定下来:“夫为妻之纲,纵然是程某毒打妻子在先,乔氏勾结 ji_an 夫谋杀亲夫,也是罪无可赦。”<br/><br/> “罪不罪的倒是在其次,只是这杀人手法很有意思。”朱高炽用粗短的手指 m-o 着他的三层下巴,“想不到人人家里有、天天碰得到的枕头也可以做凶器,而且是一样如此厉害的凶器,可以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杀死一个捕头……”<br/><br/> 朱元璋已经老态龙钟而且病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挣扎起来的力气尚且大得朱允炆一个大男人都摁不住,故事里的捕快年轻力壮,仅仅是喝醉了酒而已,一个娇滴滴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力气用枕头闷死他?<br/><br/> “简直一派胡言!人垂死之时挣扎的力气极大,就算捕头喝醉了酒,生死存亡之际,肯定是拼命挣扎,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摁得住?朕……”朱允炆突然意识到自己说走了嘴,赶紧打住,“朕……这地方写错了,或许应该是 ji_an 夫和yin妇一起用枕头闷死了捕头,朕回头叫人改改。”<br/><br/> “皇上真是博学多闻,这都知道。”朱高炽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我先前读到这段的时候,也纳闷过在喝酒喝得人事不省的情况下,乔氏一个女子是不是摁得住一个捕头,还特意去请教过北平的几个捕快和仵作,可是他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一个老仵作说按照常理来推断,用枕头闷死虽然不会出现掐脖子导致窒息留下的青紫痕迹,但是死尸面部和唇角都会呈紫青色,瞳孔散大有血点,鼻子上可能还会留有瘀伤……”就和朱元璋的死状一样。如果朱允炆够聪明,就该知道如果朱棣真的对他的皇位有兴趣,只要朱高炽捅出朱元璋乃是被朱允炆杀死的事,他的皇位就别想保住了。<br/><br/> 这小肉包子原来外表憨厚,里面是一肚子坏水,去祭拜朱元璋的时候,就知道他是被谋杀的!现在又编<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了个捕头之妻串通 ji_an 夫谋杀亲夫的故事来套朱允炆的话。朱允炆惊出一身冷汗,第一次发现朱高炽外表憨傻,一双被满脸肥肉挤得只剩两条细缝的眼睛却是精光四 sh_e 。<br/><br/> “朕……也挺喜欢书……平时读书也比较多……比较杂……”朱允炆搜肠刮肚地找借口。<br/><br/> “这样啊。”朱允炆眼中的光华敛去,重新变成两条滑稽的细缝,却越发显得深不见底,叫人捉 m-o 不透,“不过《大诰》上的案例还是别改了,免得有人照样杀人,真的闹出人命来。”<br/><br/> “是……是啊。”朱允炆很快冷静下来。朱高炽以为一个故事就能吓住朱允炆了吗?可惜朱允炆也不是吃素的。朱允炆眼中的慌乱很快便一扫而空:“说到妻子谋杀亲夫,如果朕没有记错,堂弟今年该有二十岁了吧?难道四皇叔和四皇婶不曾想过给堂弟娶妻?”<br/><br/> “姐姐尚未出嫁,我这个做弟弟的不好抢在她前面。”朱高炽不知道朱允炆有何用意,只是据实作答。<br/><br/> “永安郡主还没出嫁?”朱允炆记得朱棣家的永安郡主朱智宁比朱高炽年长三岁,也就是说应该已经有二十三岁了,居然还没嫁出去?“如果永安郡主一辈子不出嫁,堂弟也打算一辈子不娶妻?”<br/><br/> “父王母妃……应该另有打算。”想到姐姐的婚事,朱高炽就头疼。以朱智宁的假小子脾气,如果要等到有人有胆子娶她以后,朱高炽才能结婚,估计娶媳妇要等到下辈子了。幸好他和朱高煦两情相悦,正好拿姐姐的婚事做挡箭牌不娶妻,爹娘也从来没有拿婚事为难他。可是朱智宁一辈子留在闺房里总不是个事,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样脾气的人不止是朱智宁,还有他的大妹妹永平郡主朱智颖也是假小子,再小一些的安成郡主朱智平虽然比两个姐姐文静一些,却是另一种极品……万幸最小的咸宁郡主朱智明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算正常,不过要是朱智宁、朱智颖和朱智平继续留在闺中,长此以往,只怕朱智明被姐姐们带坏,不过是早晚的事。爹娘摊上这样的女儿,而且一下子就是四个,实在堪称家门不幸。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想把她们几个嫁出去,恐怕真的要朱棣谋朝篡位在先了。<br/><br/> “燕王不能后继无人,堂弟年纪也不小了,婚事不能这么一直耽搁下去,不如朕为你指一门亲事?”朱允炆想了想,“彭城伯张麟之女张佩瑶年方十八,貌美无双,又知书达理,可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可惜其父爵位太低,高不成低不就,至今待字闺中。若是堂弟有意,朕将她赐婚于你如何?”<br/><br/> “张小姐才貌双全,我这……”朱高炽指了指自己几乎呈球形的身材,“会不会委屈了张小姐?”<br/><br/> “堂弟何必妄自菲薄?”朱允炆笑得得意,“她区区一个伯爵的女儿,能做燕王世子妃是她的福分。况且这张小姐与堂弟一样,也是博学强记之人,婚后必定琴瑟相和,幸福美满。堂弟,如此良缘,可别轻易放弃啊。”<br/><br/> 什么指婚?分明是在朱高炽身边安cha了一个眼线,顺便在他和朱高煦之间放了一把火。可惜朱允炆是皇帝,朱高炽只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世子,哪怕知道他想干什么,还是只能乖乖叩头谢恩。<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我到处都查不到朱棣的几个女儿在他当上皇帝以前是什么封号,就把她们后来的公主封号降一级改为郡主了,我承认是我偷懒……<br/><br/> ☆、第四十七章悖<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