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着你轻易不责罚下人,又是伺候你多年的,便仗着你的名声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可不就败坏了你的名声,和玄心正宗的名声了吗?便是到时候你明白了过来,终于下了狠心处置了他们,可坏了的名声又该如何挽回呢?你且想想看吧。”<br/><br/> 诸葛无为从没想得那么深远过,刚开始也不过认为他们只是群爱偷 ji_an 耍滑的奴才罢了,可听雍正这么一说,他再一想,可不就是嘛!<br/><br/> 诸葛无为的脸上又羞又愧,也知道自己着实错得离谱,当即便起了身,给雍正跪下了。“师父,无为辜负了您的教导,竟连这些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真真是坠了师父的名头,请师父责罚!”<br/><br/> “好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况且这本就不是你的错,而是这群奴才胆大妄为,不思主恩罢了。不过,你的 xi_ng 子也该改改了。做上位者,不应一味的体谅下人,而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有了规矩,底下的人才不会轻易的行差踏差。以后,有了新的下人,你可该学着点了。”<br/><br/> “是,无为省得。”<br/><br/> “行了,起来吧。”见诸葛无为在椅子上坐定,雍正才老神在在的发话:“放心吧,本座其实并不打算罚你们。当然,你们也可以理解为,玄心正宗这魔道观太小,着实容不下你们这些大神。郭良!”<br/><br/> 一直跪在一旁看着的郭良连忙膝行上前:“奴才在。”<br/><br/> “他们哪些是签了死契,哪些是活契的?”<br/><br/> “回主子的话,当时给两位少爷选仆从时,奴才本想着是签了死契的下人会比较忠心,便都挑的是死契的。”郭良毕恭毕敬的回话。<br/><br/> “嗯。”雍正点了点头,“这倒是好,也不用通知他们的家人来接,真是省事了不少。”<br/><br/> 等着雍正发落的下人们都知道这位宗主是眼里不容沙的,听了他的话,心越发的发凉了。<br/><br/> “郭良,明日你就把人牙子找来,把这些下人都卖出去吧。而且你要告诉人牙子,要把他们卖得远远的,而且不许他们做光鲜的活计,而是要卖到黑矿山那些地方。他们不是不愿伺候主子吗?那本座也不勉强他们伺候了。”雍正冷哼一声,看着吓呆了的下人们,道:“好了,现在把他们都关到柴房里去吧。”<br/><br/> “是,奴才遵命!”<br/><br/> 说完话,雍正也不愿再理会这些被吓坏的下人,便要让人散了。可郭良仍跪着,道:“主子,奴才也有错,请罚奴才吧。”<br/><br/> 雍正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确实有错,本座让你管着内务,可你却让本座失望了。你明天把他们都发卖了,再挑一批好的给无为和流云。然后你再自己去领十鞭子。以后,你只管着外头的事情吧,你虽是个忠心的,但内务本座可不敢再交给你了,等本座新挑了人,你再将内务与他交割清楚吧。”<br/><br/> 郭良神色痛苦的对雍正连磕了三个响头:“是,奴才遵命!”<br/><br/> ☆、第三十三章<br/><br/> 虽说李隆基在端午节那天跟雍正告别时,曾经说过,待得了空,便会出宫来看他。<br/><br/> 但是实际上,若没个原由,一向不立于危墙之下的皇帝哪儿就能轻易出宫呢。所以雍正压根就没他的话当一回事。<br/><br/> 而李隆基却是真的在想法子出宫。<br/><br/> 这天,因着国泰民安的关系,这段时间并没有什么着急的政务要处置,只一些零散小事罢了,李隆基处理完这些易办的事务,便想要找个法子出宫,见见雍正时,高力士便给他传来了消息,说是端午节那天回去,国师就病了。<br/><br/> 虽说第二天也是睡了一天,只停晚时起来发作了一干不尽心的奴才,听着今天也是好了。可李隆基哪里能坐得住呢,便打着关心国师的名头,大张旗鼓的出了宫,到了玄心正宗。<br/><br/> 可事实上,雍正哪里有病呢?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况且他昨晚上身体便已经恢复过来了,今天就已经能精神抖擞的处理宗务。<br/><br/> 甫一听说李隆基来了,雍正也<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是吃了一惊,随后听说是来关心自己的病情,雍正便觉得无奈了。<br/><br/> 索 xi_ng 这时是唐朝,皇帝来看望生病的重臣之事屡见不鲜。若是大清时期,皇上可不会轻易出宫,若哪个臣子生病,也没有皇上特特儿去看望的道理。若真有哪个被去看了,那你也到了该病死的时候了。<br/><br/> 雍正忙出来接驾,把李隆基迎进了玄心大殿里。然后,忍住满头的青筋的任凭李隆基嘘寒问暖,时不时的还以关心之名 m-o m-o 手,碰碰腰什么的。<br/><br/> 玄心大殿内可不止是李隆基和雍正两个人。皇帝带来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们,还有玄心四将,诸葛无为和诸葛流云,并几名玄心护卫。<br/><br/> 诸葛流云还小,并不懂得什么。可玄心四将,诸葛无为和那几句玄心护卫都是看得怒火中烧,一双双火辣辣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李隆基不放,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寝其皮。若是眼神能杀人,李隆基此时怕是已经千疮百孔了。<br/><br/> 偏偏那李隆基竟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仍谈笑风生的与雍正叙话。也不知道他是真的神经大条到没发现,还是颇为享受这种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感觉。<br/><br/> 当然,羡慕这种词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脑中,嫉妒这个词也有待商榷,但恨,却是肯定有的。<br/><br/> 雍正强忍着不耐,谢了李隆基的关心,又说了自己生病,不过是练功时出了茬子罢了,如今已然无事了。随后又与对方说了晔公主的事情,讲了蕾带着东皇使把她接了回去。当然,省掉了三人之间感情纠弋的那一段,只说东皇使要为成为绿修天司而修行,并无意于情爱,便拒绝了晔公主。<br/><br/> 李隆基听罢,倒是颇为感慨婉惜的,道了声可怜的晔公主,这般美貌深情,偏偏那人却不懂得欣赏怜爱。<br/><br/> 再然后,却是说起了正事来了——李隆基让雍正明天上朝!<br/><br/> 一般来说,国师是轻易不用上朝的,因为国师并不用参与朝政,而且他的身份在世人眼里也是超凡脱俗的。除非有一些事关国运的大事,或者皇帝特特儿点了名,让他上朝。但是,也大多是有事情要发生的。<br/><br/> 雍正满头雾水,便想问问,可不待雍正问,李隆基便把话给说明白了。<br/><br/> 原来昨儿个宫里出了一件怪事,是那太子瑛所住的东宫有数个太监突然高烧不退,因为是李瑛的住处,李隆基担心是传染病,若是传给了儿子便不好了,就宣了太医去查看。那太医一看,果然是传染病,原来竟都是得了天花。<br/><br/> 出了这种,东宫自然就要被隔离开来。只是众人不知,那太子李瑛原是见喜过的,所以并不怕这种病,但也因为众人不知道他原先得过,便没有想着把他从东宫移出来。<br/><br/> 李隆基虽然知道,但他明白,皇宫内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就出了天花这种病?而且就出现在太子所居的东宫之中,必是有缘故的——有人要害太子!<br/><br/> 所以,李隆基安 we_i 了李瑛几句,让李瑛先在东宫里呆几天,又派了几个见喜过的侍卫一同进去保护,这才能放心下来查找病疫的来源。<br/><br/> 只是他才开始调查后宫疫病的来源,前朝就已经有奏折递了上来,都说的是皇宫向来平静,皇太子所住的东宫突然出了疫病,必是皇太子御下不严,让他们与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才使得后宫出了此等事故,请陛下处置皇太子之类的言语。<br/><br/> 李隆基一看,那上奏的人竟然还是王皇后娘家<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