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每次往村里这边来,他都尽量绕着走,不过,现在看来,也没啥,当年盘踞在心里的石头,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了。<br/><br/> 听见开门的声音,卫老二同他老婆,忙坐了起来,卫成没进里屋,一直站在堂屋门口,等两口子出来。<br/><br/> 卫喜也爬下炕,跟了出来,看见卫成眼睛一亮,喊了一声“大哥”,卫成冲他点了点头,却没有应声。<br/><br/> “成子?”卫老二在卫成转身走掉后,以为再也不会理他,不会管自家人的死活了,没想到卫成又来了,卫老二欣喜得手足无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br/><br/> “成子啊,你来了,快,快坐。”还是卫老二媳妇反应过来,拿衣襟擦了擦椅子,让卫成坐。<br/><br/> 卫成没吱声,从怀里把钱袋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这是我全部的钱了,你们拿去跟别人家换些吃食。”忽视两口子眼里闪出的光芒,卫成没有一丝迟疑的往外走,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看卫老二,“你以后别找我了,找我我也帮不了什么,还有,我爹只有一个,他姓西,叫西明文。”<br/><br/> 卫老二眼里的光芒刹那消失了。<br/><br/> “成子,成子?”卫老二媳妇在后面喊了两声,推了推卫老二,卫老二却没动地方。<br/><br/> 村里好多人背地里,或者当着他面,说他傻,那么好个儿子推出去给了别家,他还不承认,如今看着卫成挺拔笔直的身影,卫老二心里有些懊悔,如果,如果……至于如果什么,这个可恶而又愚蠢的人却想不出来。<br/><br/> 卫老二一家拿着卫成给的银钱去换粮食,可是现在这个时节,哪里有人还在乎钱不钱的,那不是要钱不要命嘛,后来好容易换来些粗粮和谷糠,勉强充饥。<br/><br/> 第107章失踪<br/><br/> 程义现在除了头疼村里的安危,还犯愁村里的几户人家。都是那些好吃懒做,不会过日子的,当初让买粮食这些人宁 xi_ng 子不肯买,家里有存粮时可劲吃,现在断顿了,挨家挨户求爷爷告奶奶,让人家施舍点粮食。<br/><br/> 看着可怜,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br/><br/> 可是,做为一村的里正,程义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没办法,清点了一下自家的粮食,匀出来一部分。<br/><br/> 光凭他一家的还不够,程义只好忖度着谁家能有余粮,找主事的人挨个商量,看能不能给匀出来一些。<br/><br/> 他张嘴了,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卖程义一个面子,凑了一些出来。尽管还不够,但是能支撑一些时日了。<br/><br/> 程义正在家里费心思量,西明文哥俩趁着天黑,用家里的马驮来了几袋子粮食,他们没敢白天来,那样太明目张胆,万一有人把主意打到他们家可就糟糕了,所谓的怀璧其罪。<br/><br/> 这下足够了,尽管不是啥好的,都是玉米和谷糠,但是可以活命,程义看着西家兄弟俩不知道说啥好,这是为了他这个里正不做难啊!<br/><br/> 腊月中旬,愤怒的老百姓终于爆发了,先后有几个地方,出现了流民暴动,抢劫官府的粮仓,衙役前去阻止,双方发生冲突,造成好多人伤亡,事态越来越失控,蔓延至整个滨江府,一时震惊了朝廷,天子震怒,革了府尹的官职,处罚了上上下下许多人,任命了新的官员,并责令各州县开仓放粮,赈济饥民。<br/><br/> 等粮食真正到了老百姓手里,已经近年底了,那些老弱病残者,没有熬过这样凛冽的严冬和饥荒,也享受不到皇恩浩荡。<br/><br/> 不管怎么样,局势慢慢的稳定了下来,莲花村的危机也解除了。二十几天的时间,仿佛过了几百年那么长,全村人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br/><br/> 这个年是西远到这里来后,过得最消停的年。家家都是做了一点吃食,就算把年过了。<br/><br/> 西家尽管有好吃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往出拿,平时都是偷偷 m-o m-o 的做,关门关窗,不让香气跑出去,同时嘱咐家里孩子,别人要问吃啥饭了,一律回答玉米粥或者玉米糊糊或者玉米饼子,总之,别说实话。<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过年这天,西远把家里的鸡宰了两只,让他娘用土豆炖上,另外将夏天晒的风干鸡用锅蒸了蒸,炒了一个鸡蛋,一个黄豆芽,又拿出以前做的果酒,就算过年。<br/><br/> 灾年还能吃到这些,算是比较奢侈了。<br/><br/> 出了正月,进入二月,叶先生惦记今年的童生试,以前都是二月考,今年不知道怎样。<br/><br/> 滚刀肉李原自告奋勇,乔装成小乞丐,到彦绥城打探,去了三天,回来告诉大家,今年因为灾荒,整个滨江府的童生试都暂时不考了,至于是押后了,还是取消了,却是李原一个孩子打探不出来的了。<br/><br/> 进入三月,冰雪早已融化,小草开始冒出绿芽,大自然焕发出生机,饿坏了的人们开始满野地踅 m-o 吃的,草根、树皮、田鼠……<br/><br/> 莲花村也解了禁,村民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每天有专门的人在大门处把守,出来进去都要打好招呼。<br/><br/> 官衙发了粮食种子,说好到秋天要还回来,鼓励百姓回到田园耕作。整个滨江府满目疮痍、元气大伤,剩下的人默默劳作,脸上多了些愁苦,一个冬天,很多人家已经物是人非。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老天爷给的惩罚,不受着还能怎么样!<br/><br/> 滨江府的童生试确定了时间,县试由每年的二月挪到四月,府试由四月挪到六月,八月院试时间不变。<br/><br/> 几个读书的孩子安下心来,开始用功看书作文章,叶先生尽心指导,西远虽然不考,但是家里西韦西阳要参加,其他几个孩子也同他有师生之谊。所以,西远通过叶先生的关系,弄来了往年的考题和前几名的文章,细细研读,力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应考的经验。<br/><br/> 叶先生学识丰富,对科举之道有切身体会,结合西远的现代应试技巧,爷俩还真是琢磨出一点门道,传授给几个孩子。<br/><br/> 秋阳很努力,他是能够静下心来的人,冬天那么人心惶惶的时候,他都能刻苦攻读,当然,这和他那个拿夫君当天来看待的小媳妇,息息相关,家里万事不用秋阳操心,只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好。<br/><br/> “真是啥人啥命啊,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连奶奶都忍不住感慨秋阳命好。<br/><br/> 卫成也忙,他忙的同别人不一样,卫成要考武举,也要先通过县试府试,然后是院试,本朝对武举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考校马上步下的武艺,还要考兵书战策,排兵布阵,而且,还要写文章。<br/><br/> 卫成倒是不愁这些,他自小就跟哥哥学书认字,后来又跟叶先生学习经史子集,也读了许多兵书,基本上把能搜罗来的都读的很熟,西远没事儿,还把自己前世了解到的,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伪装了一下,讲给弟弟听,所以,卫成这方面基本问题不大,可以说,几个孩子里面,他考取武举的可能 xi_ng 最大。<br/><br/> 西远不给弟弟们施压,告诉他们尽力就好,西家不求子弟多么出人头地,只有开开心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br/><br/> 几个孩子里面,西阳、赵林和解明理水平要差一些。尤其西阳,自家有二哥和五弟比着,使得西阳压力很大,西远跟他谈了好几次,才好些。秋阳也不是有灵 xi_ng 的,他自己知道,不过,<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