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只是他这一番劝说到底让人心里震动。傅玉声沉吟片刻,才说:“孟老板,你待我的厚意,我心里很明白,你说这些话,也都是为了我着想。可我与军政两界都没什么关系,不过是一个商人罢了,若是真有什么事,想来也牵连不到我的头上。”<br/><br/> 孟青见劝他不动,便愈发的心烦,却没再多说什么。<br/><br/> 那一日道别之后傅玉声回了南京。<br/><br/> 他原本想着等年后起灵时再告知孟青,孟青却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急匆匆的赶回南京,吊唁时也送了厚礼。傅玉声也没有见着他,只是听杜鑫所说,心里便有些懊悔。<br/><br/> 等到年后耿叔的丧事办毕,已是三月了。他原本预计着是要回上海了,却不料陆正忻突然被软禁在汤山,不但被夺了权,还被开除党籍。<br/><br/> 国民政府对桂系一党均发出了讨桂令,斥责他们是三民主义之叛徒,是要假借革命之名消灭革命。事态变化之快,简直翻云覆雨。陆家几位千金均走避香岛,傅玉声也匆匆赶回上海,躲在法租界。<br/><br/> 或因他与陆家关系尚浅,又没什么政治资本,所以一时片刻,也无人来抓捕他。<br/><br/> 傅玉声听说陆正忻的下属曾谋划要劫狱营救,可惜事情败露,已遭杀害,听后不免胆寒。<br/><br/> 傅玉声知道陆少瑜如今身在苏联,恐怕无法联络。陆少棋 xi_ng 格暴烈,若是得知这样的噩耗,哪里沉得住气呢?只怕要星夜兼程的赶回国内。他知道国内形势巨变,便去法租界的电报局连拍了数封电报给陆少棋,要他暂且忍耐,不要一时冲动。<br/><br/> 因为受这一件事的牵连,他在上海也很少露面,几乎是闭门不出,生怕惹来祸端。<br/><br/> 第177章<br/><br/> 只因这一场纷争,战火从武汉一路蔓延,几支地方的部队边打边退,被逼回了广西。北伐才刚过不久,又前前后后打了好几个月的仗。报纸上天天新闻不断,似假还真,傅玉声每日在法租界的房子里看报听话匣子,虽然报纸看不完,音乐片子和戏片子也听不完,可他简直憋闷得厉害。王春和秀山,一个稳妥,一个机灵,可同他们说过几句话,便再无话可说了。傅玉声有时候便同韩九闲聊,说起江湖上的事和孟青来,倒颇能说上一阵子。<br/><br/> 三月底的时候,傅玉声辗转得到了消息,听说陆少棋也到了香岛。他担心陆少棋太过冲动,做出意外之举,筹备了一番,想去香岛与他相见。可等他筹备完毕,将要动身之际,却收到了陆少棋托人给他的信。<br/><br/> 问过来人之后,才知道陆少棋在香岛停留数日之后,曾去往广州,与陆正忻旧部诸人盘桓半月之后,才又返回了德国。<br/><br/> 只是这封信却轻得不似往日。信里只写了两个字“勿忘”,字迹写得很重,也不知写信的人是什么心情。傅玉声拿着信纸,一时间心绪复杂,看了许久,才终于收了起来。<br/><br/> 陆正忻在汤山写了封长信劝几位手握军权的旧友放权出洋,均被刊登在中央日报等许多党国的报纸上。那封信傅玉声也看了,觉着不似他平日的口吻,心里愈发的担忧,不知他被逼迫到如何的地步,竟肯写这样的信函出来示众。他算着日子,也不知陆少棋回到德国不曾,却还是去拍了电报,只写了“不曾忘”三个字,算是给他的回复。<br/><br/> 大约是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才更觉着人心的可贵,傅玉声想,他其实也别无所求,只愿世事太平吧。<br/><br/> 他在租界里避风头的时候,孟青时常的去看他。头一个月,大约只是来看一眼罢了,可见他闷得实在厉害,这才时常的过来。<br/><br/> 孟青每次前来,都不肯空着手。<br/><br/> 有时是带了点心,说是家里请了南京厨子,凤萍再三嘱咐说要给三爷送来。有时候还不知去哪里的书局,带了很多新书给他。自己也不大好意思,说他不曾念过书,也不大懂,都是书局里的人推荐的。有时也带了新的戏片子放给他听,两个人在书房里坐着一起听,也说说话,就仿佛两个寻常的朋友,并没有<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甚么异样。<br/><br/> 孟青有时同他说起凤萍,傅玉声也应和两句,只是听他话里已然全是夫妻的口吻,便觉得句句刺耳。只不过他提起凤萍的时候很少,还是说起廷玉的时候居多。廷玉和玉瑛很是要好,两个小孩子在一起就有趣的很,孟青同他一说,惹得他心痒,忍不住想去瞧瞧看看。<br/><br/> 孟青再也没有提起过要傅玉声起名的事,傅玉声也装作忘记了一般,可心里却总是悬着一块石头,不知什么时候会落下来。<br/><br/> 傅玉声起初想,他待我越好,却不知我心里越是难过。他把我当做朋友一样的厚待,可我倒宁愿他不要来。<br/><br/> 可若是孟青连着好些日子不曾来,他又坐卧不宁,心绪烦乱,惹得王春总是问他。等到孟青来了,他便忍不住高兴,若是孟青不开口,他也决口不提送客的事。<br/><br/> 两个人都仿佛朋友一般,把过往的那些事都全然的忘记了。<br/><br/> 孟青到他这里来,不但不空手来,每次还有许多新鲜故事告诉他,话也比以往多了许多。有时傅玉声坐在那里,听他说话,想起以往的情形,心里竟然觉着有些恍惚。<br/><br/> 有一次听着三娘教子的戏片子,孟青就问他,“三爷身边怎么也没甚么人照顾呢?”<br/><br/> 傅玉声说:“有,怎么没有?只是我不喜欢人在我身边,按铃他们才会过来。”<br/><br/> 孟青疑心的看他一眼,说:“可是杜鑫总是在您身边啊?”<br/><br/> 傅玉声这才知道他是在问什么,说:“他跟我跟惯了。”想了想,又笑了起来,说,“杜鑫跟我跟了很久,和别人不一样呀。”<br/><br/> 孟青不由得问他道:“三爷当初怎么肯放他走呢?”<br/><br/> 傅玉声斟酌着他话里的意思,又多瞧了他几眼,才笑着说道:“孟老板,如今已经是新式的社会了,女子都可以离婚了,没有强留着人不放的道理呀。”说完他却又后悔了。他是前几日听何应敏在电话里说,骆红花已经登报同孟青离婚了,所以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却不料会脱口说出。<br/><br/> 孟青却并不觉着有什么,他说:“三爷说得是,如今是新式的社会,女子也可以离婚了。可是杜鑫的事又另当别论,他娶了亲,也仍旧可以在你身边伺候你呀。”<br/><br/> 傅玉声想了想,才又说:“他若是仍旧留在傅家,我怕是离不开他的。只怕仍要他白天黑夜的都在这里伺候我。他既然有了心上人,我又何必强留他在这里呢?还不如索 xi_ng 送他出去。”<br/><br/> 第178章<br/><br/> 孟青一时词穷,半天说不话来,最后才问道:“他是这么同三爷说的吗?”<br/><br/> 傅玉声犹豫了片刻。他总不好说是骆红花说的。若是孟青问他怎么会与骆红花会面,他要如何开口呢?就连杜鑫都看出来他是在躲着孟青,怎么又背着孟青去见骆红花呢?<br/><br/> 于是只笑笑,说道:“这件事却不是他自己说的。我有耳神报,早早就晓得了。”<br/><br/> 孟青很是意外,反问他道:“他不曾同三爷说起过吗?我还以为……”他露出懊恼的神情来,喃喃的说道:“原来是我误会了他。”<br/><br/> 傅玉声不由得问他道,“你误会了他什么?”<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