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确然令柳夫人放下大半心防,加之乔致宁 yi-n 差阳错得来的那“孝义之名”的褒奖,即便是柳夫人仍旧有些不甘愿,却也无法与官衙的决定对着干。<br/><br/> 况且经过了六姨娘一事之后,柳夫人也确实有些心灰,该说这些事都是她当年种下的孽因,反是乔致宁遭了无妄之灾。<br/><br/> 向景行自小在柳夫人身边长大,这番话一出倒也能将母亲的心思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不过既然柳夫人已经默认了此事,他便也顺理成章地应承下来,开口对母亲道谢。<br/><br/> “以后宁儿要在府里生活,我会做些安排,不必再如往常那么样遮遮掩掩了。只是悠悠众口总需注意着些,你告诫他几句,且不可得意忘形了。”<br/><br/> 对于柳夫人的谆谆告诫,向景行自然应是不迭,又问:“那父亲那边......”<br/><br/> 向景行总觉得向明轩似乎察觉到了些什么,只是却不敢确定。<br/><br/> 柳夫人点点头,道:“此事你不必忧心,便由我来说吧。”<br/><br/> “是,母亲。”<br/><br/> *************************************************************************<br/><br/> 向明轩的反应着实有些出乎向景行的意料之外,该说,向老爷根本没有什么异常反应,只是招了向景行过前院书房说了几句话,让他日后好好待乔致宁便打发他出去了。<br/><br/> 书房门阖上,向明轩盯着紧闭的房门半晌方才长出一口气,慢慢站起身来。<br/><br/> 他在书架顶层的一个锦盒里取出一副卷轴,然后缓缓展开——<br/><br/> 青衣墨发,眉目安然,青年手握书卷立于菩提树下,面目不悲不喜,容色不怒不嗔,寥寥几笔将青年一身风姿全然勾勒而出。<br/><br/> 若是向景行在这里定然会惊诧不已,这幅画竟是恩师文远年轻时的画像。<br/><br/> 而此刻的向明轩一身轻浮之色悉数褪下,眉目柔和,竟显得温柔起来。他抬手轻轻抚触过画中人的眉眼,柔声道:“文远,我儿竟比我幸运多了,也有勇气得多.......我都有些嫉妒了......”<br/><br/> 良久,又是一道长长的叹息溢出喉间。<br/><br/> *********************************************************************************<br/><br/> 这一年的秋闱,向景行毫无意外地夺得魁首解元。<br/><br/> 第二年春闱再次夺魁,殿试时一番从容不迫的对答颇时得当今圣上青眼,被点为状元。<br/><br/> 两年后,再夺武举状元,成为当朝建立以来首位文武双状元。<br/><br/> 七年后,向景行累迁至都察院佥都御史,举家迁往京城。<br/><br/> 当年年底,向景行偶遇一位当朝新晋进士,名曰吴榛名,认得乃是乔致宁之姐乔致静的丈夫,时隔多年,乔致宁姐弟再度重逢,喜不自胜。<br/><br/> 京城向家,便从此在向景行这一代发迹。<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