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伯桓之前把该做的都做了,善后收尾的工作就留给了秦元熙,其实也不算是留给秦元熙,他的计划都已经制定好,秦元熙只要照办就行,把人押入大牢,各种证据一摆,走了过场,直接定罪就行。<br/><br/> 但那只是陆伯桓站在他的立场上做下的决定,问题的关键是,秦元熙不能那么做。<br/><br/> 这就比较头疼了,这种谋反的大问题,他真的没什么经验,就只能请经验更加丰富的老臣来指点指点,而且,现在能说这个问题的,也只有知道内情的王丞相了。<br/><br/> 要是旁人的话,秦元熙还不好解释,跟王丞相说,就简单明了很多,王丞相也能理解秦元熙的想法。<br/><br/> “这个、陛下的意思老臣已经明白了。”<br/><br/> 王丞相视线扫过一旁哄着孩子的赵大将军,陛下这个意思他不仅明白了,而且还明白得很透彻,这摆明了就是舍不得,还要给他出难题,不然,为什么商量大将军谋反的事情,还要把当事人叫过来旁听?<br/><br/> 真是闻所未闻的头一回。<br/><br/> 秦元熙也看见了王丞相在瞅赵拓,随口解释了一句:“小皇子离不开他,看不见就要哭,朕让他来是哄孩子的,王丞相有什么话尽管说就行。”<br/><br/> “你可以当他不存在。”<br/><br/> “是。”这么强的存在感,还当不存在,王丞相就只能继续往下说:“这自古以来谋逆都是大罪,讲究的就是一个罪证确凿,一定要有实证才能定罪。”<br/><br/> 秦元熙扶额,就赵拓这个实证,真的非常实了,还是陆伯桓亲自搜集的证据,想不实都没办法。<br/><br/> “那证据齐全的情况下呢?”<br/><br/> 王丞相又说道:“同时也是最不讲究证据的。”<br/><br/> “嗯?这朕就不懂了。”<br/><br/> 王丞相没有说透:“陛下懂的,王侯将相若要斩草除根,历来最好用的罪名就是谋逆之罪,这在开国中后期最常见,凡有二心者,皆可以用谋逆来定罪,至于这个证据、那就是当朝陛下一句话的事情。”<br/><br/> “朕懂了。”秦元熙煞有介事地点头:“这是栽赃。可这跟眼下的实际情况是不是不太一样?难道丞相的意思是让朕承认是自己栽赃他的?这也不太现实吧?”<br/><br/> “非也。”王丞相笑笑:“陛下只要稍微遮掩一下,只说王爷是奉命行事即可,至于其他的那些,是是非非总是纠结不清楚的,只要饶恕了一些人,让他们心安,这谋逆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有人提起。”<br/><br/> “举重若轻即可。”王丞相的话很到位:“那些人都是王爷旧部,自然不愿意受牵连,至于其他的,以陛下对王爷的恩宠,他们也不敢来找王爷的麻烦,不然日后王爷东山再起时,这些人不就倒了大霉吗?”<br/><br/> “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br/><br/> 秦元熙正要点头,就听见身边的赵拓哼了一声,那态度相当的不端正,秦元熙顺手抄起一本奏折就冲他扔了过去:“你还哼,你有脸哼吗?我在做什么?给你擦屁·股好不好?”<br/><br/> 可能是动静有点大,怀里抱着的小宝被吵醒了,“咿咿呀呀”又哭了起来,秦元熙的心马上就跑到了小宝的身上:“快快,小宝又哭了,你赶紧哄哄。”<br/><br/> 赵拓抱着孩子晃悠了两下,没哄住,眉心蹙起:“他饿了。”<br/><br/> 然后就离开了御书房,王丞相看着大将军离开的背影,有点小感叹,不管是摄政王还是大将军,这幅场景,恐怕都是不太容易看见的。<br/><br/> “丞相,还有一事。”秦元熙合上了手里的奏折:“朕想着,皇子都已经满月了,诰封也已经下,只不是还差这么一件事没办?”<br/><br/> “不知陛下所指何事?”<br/><br/> “婚事呀。”秦元熙理所当然:“丞相觉得这婚事应该怎么办?”<br/><br/> “这、这、这、”老丞相差点一口气没上来。<br/><br/> 这造反还没搞定呢,怎么上来就说婚事了?会不会有点太快?<br/><br/> 第71章<br/><br/> 秦元熙幽幽地<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叹了一口气,端着茶杯走到了王丞相跟前,一副要跟老丞相说说心窝子话的架势,只把王丞相给吓得有点腿软,陛下亲自递过来的茶他战战兢兢接了,本想耳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地把这事儿给推出去。<br/><br/> 笑话,养个把娈宠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陛下这还要办婚事?<br/><br/> “这、老臣对这些实在是不了解,陛下不如昭礼部来商议。”<br/><br/> “哎,找他们做什么。”秦元熙可不傻,慢悠悠说道:“朕的意思丞相应该也明白,这婚事呢,可能有点棘手,朕找丞相是商议法子来的,礼部那些人能给朕出主意吗?别说是出主意了,他们还不得上折子把朕给淹死了?”<br/><br/> 这婚事那可不是寻常小事,别说自古以来就没有皇帝娶男后的道理,更不用说,秦元熙的这个婚配的对象还有点成分问题,总之,只要这个婚事一提出来,秦元熙不用想都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反对,所以他才想着提前跟老丞相搞好关系。<br/><br/> 王丞相在朝中为官多年,能做到丞相这个位置,那绝对深谙为官之道,找他商量对策准没有错。<br/><br/> “这、陛下说的这个婚事,它实在是、不好办呀。”王丞相是真的非常头疼:“自古以来就没有男子与男子成婚的先例,更不用说,陛下还要立个男后,这、这如何跟列祖列宗交代?又如何对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陛下三思呀!”<br/><br/> “老丞相你怎么也这么迂腐。”秦元熙略微有些不满:“朕看你是个讲道理的好丞相,才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你的,丞相你的深明大义,这会儿都丢到什么地方去了?朕只是要办个婚事而已,怎么就不能跟列祖列宗交代了?怎么又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了?难道说,朕办个婚礼就变成了一个昏庸的皇帝,更甚者就直接变成了一个暴君还是怎么样?”<br/><br/> “陛下赎罪,是老臣言之有失。”<br/><br/> “哼,岂止是有失,还失大了呢!”<br/><br/> 对王丞相的反应,秦元熙也有那么一点准备,平复了一下情绪之后,又说道:“丞相说没有先例,那没有先例的事情难道就不能做了吗?朕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自古以来婚姻都是以男女婚配为主流,丞相你有此想法朕也能理解,但凡是总有少数和例外的情况,莫说别的,就只看朕,太子也立了,江山社稷也后继有人,那朕跟谁成亲办婚事,这都是朕自己的事情。”<br/><br/> “说句不好听的话,实在是碍不着旁人什么事,怎么就不能办了呢?”<br/><br/> “这、这、”老丞相这这那那半天也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br/><br/> 要说阻止吧,他又没什么理由可以阻止的,太子满月都已经办了,最根本的子嗣问题也已经解决,他的反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立场可言,越是这么想,就越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回答陛下的问题,吭哧半天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br/><br/> “叫你来是商量办法的,又不是让你来拦着朕的。”秦元熙叹了一口气,亲自给王丞相添了茶:“听说丞相与夫人感情很好,成婚多年始终恩爱如初,满京城都流传着丞相与夫人之间的佳话,想必丞相也能理解朕此刻的心情。”<br/><br/> “你若深爱一人,必然是想与他喜结连理共白头的,丞相又如何忍心拆散朕?”<br/><br/> 这话说得相当动容了,老丞相一把年纪都差点让他给说得热泪盈眶,秦元熙一见奏效,就立刻开始打苦情牌:“朕与他的情况,王丞相是知情·人,我二人能走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他又是个病人,若不是心<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