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是几十年相处融洽情分深厚的小姑,一面却是唯一的亲生儿子、三十几岁乾纲独断的一国之君。有些时候,她可以通过施加压力而影响一些事情,但要衡量的东西太多,是否值得这么做、是否会伤及母子情分,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br/><br/> 而且,据了解下来,皇帝对阿泠,似乎是动了真情了。这就更麻烦。与其强硬拆散(且自己的儿子自己明白,绝不是这么好摆弄的),不如慢慢疏导。退一万步讲,就算皇帝真的与安乐侯两情相悦,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一则嫡庶皇子已有三名,看着资质都不错,后继有人;再则,阿泠这孩子也讨人喜欢,不是那种轻狂不知好歹的。因此震惊过后,太后虽对自家小姑深抱同情,倒也没有那种天塌下来的感觉。<br/><br/> 福宁公主自然不知道太后肚子里这么多思量计较。哭了一会儿后,手指绞着帕子,为难道:“太后,您说,要是把阿泠送出京,不拘哪里待个一年半载的,情形……会不会好一点儿?至于皇上那里,本就美人如云的,时间久了也就淡了……”<br/><br/> 太后看着她,半晌,轻声问:“你舍得?”<br/><br/> 福宁公主的眼泪又掉下来了:“舍不得……也没办法啊!”<br/><br/> 太后又想了想,只觉得依自家儿子的 xi_ng 格脾气,只怕没这么容易罢休。可是看着对方哭红了眼睛又面带企盼的模样,也实在不忍心打击了,只得叹口气:“这样也好。”<br/><br/> 过了些日子,又一件小范围引发震动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在中书省待的好好的安乐侯,突然被封为幽州令,不日即将远赴边境,担任一城长官。<br/><br/> 皇帝这个奇怪的任命,几乎跌破所有人眼镜。<br/><br/> 幽州才从北戎手中归还,虽然局势错综复杂,却是容易出政绩的地方。之前为了一个驻军将领的职位,护国公府上下活动,末了却被一个不起眼的罗定摘了果子。更发人深思的是,以此事件为开端,大皇子一脉被接连打击,不由人不揣摩帝王的心思。如今又把年纪轻轻的安乐侯委派到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去,难道,也有什么深意?<br/><br/> 官场上的人精们遇事习惯往复杂了想,反而没人明白,其实这场遥远的外派,最初只是一片苦心的为了隔断一场“不应该”发生的情事。至少,牵扯其中的大部分人,以为对象只是皇帝一个。<br/><br/> 至于当事人,也就顺水推舟的默认了。<br/><br/> 可是,默认归默认、放手归放手,皇帝这些天来心情很糟、非常糟。后宫上下无人敢触逆鳞。<br/><br/> 犹记得那日,卫尚书僵着脸,带着儿子来向皇帝请命出京,那一刹那间,心脏忽然的抽搐。<br/><br/> 皇帝轻轻搁下了朱笔,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跪伏的父子二人。几日不见,卫泠仿佛更单薄了些,脖颈纤细的简直撑不起衣领似的,无力的默默伏着身,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br/><br/> 许久,皇帝轻声说:“如果朕不许呢?”<br/><br/> 卫尚书重重磕了下头,砸在汉白玉的地砖上砰的一声沉闷声响,绷着脸,声音惨痛:“如此,请陛下允臣携子辞官,回归故里。”<br/><br/> 皇帝还未及作出反应,一旁的卫泠已经强撑着直起身来,哀求的看着他,容色憔悴:“禀皇上,出京是阿泠自己的意思,与父母无关,求皇上成全!”言毕,视线扫向御书房一角自始至终默然独坐的裕王,忽然心痛如绞,泪如雨下。<br/><br/> 裕王沉默的看着他,眼中万千情绪,竟是一字都吐露不得。<br/><br/> 最终,皇帝无奈妥协。<br/><br/> 本想送他去丰裕富饶、景色怡人的江南休养散心,谁知小家伙自己提出想去北疆。北疆偏远,资源匮乏,民生艰苦,百废待兴。虽然是被迫逃避,但好歹,既然出来了,他也不愿当那尸位素餐的禄纛,能有机会踏踏实实做点事情,也是好的。<br/><br/> 于是,空悬了一段时间的幽州令,就这样在外人惊愕的眼光中,落到了安乐侯头上。<br/><br/> 而公主府上下,也在诡异的“平静中强掩着波涛”的氛围<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中,紧锣密鼓的替小主子筹备起来。<br/><br/> 福宁公主日日以泪洗面。<br/><br/> 如果说,安乐侯的事情只是小范围内引起了一些喧哗,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真的地震级别。<br/><br/> 缠绵病榻十余年的裕王妃,殁了。<br/><br/> 裕王从小由太后一手养大,是天子最信任的心腹兄弟、节制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这样炙手可热的身份地位,又有洁身自爱的好名声,被一个病人虚占十多年的王妃之位一旦空悬,无数双眼睛立刻如狼似虎的盯了过来。又有人窃窃私语,只道安国公府这下要落寞些了——毕竟,王妃的娘家,和小世子的舅家,亲近程度还是有区别的。<br/><br/> 谁也没想到,王妃临死前,给小世子定了亲,把再度联姻安国公府的事情给砸实了。<br/><br/> 安国公府长房嫡女,本来默认是要嫁入裕王府的。之前忽然横刀插出来一个大皇子,“皇长子妃”的诱惑一度惹的安国公心神动摇,可是没多久皇帝的连番打压就让淑妃一脉连同护国公府都灰头土脸的,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本以为,出了这样的事情,裕王府多少会有些芥蒂,安国公对女儿嫁入王府之事已经不抱多少期望了,只是派妻子带着女儿多去妹妹那里问安示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br/><br/> 谁知,王妃到底还是顾着娘家的。国公爷夫妇俩感慨万千,一个是感动于妹妹临终还不忘提携照顾家族,另一个,则是长舒一口气,女儿终究还是有了一等一的好归宿。<br/><br/> 陈家小姐得知消息后,丝毫不见欢容,反倒若有似无的萦绕着一点清愁,说不得、道不清。<br/><br/> 那个黄花烂漫中微醺踉跄的俊美青年,那样温柔又强势的眼神,他盯着她,咄咄逼人不容逃避:你是谁?<br/><br/> 这辈子……终究只是一场梦了。<br/><br/> 与表面悲伤实则窃喜的安国公府相比,裕王世子的哀毁与打击却是实打实的。<br/><br/> 先是心上人被爆出与皇帝的不伦事,让小世子好容易才接受的“要与父亲争”的心理预期,一下子被彻底打乱。还未及反应,又传来阿泠即将出京远赴北疆的消息,小世子懵了。还来不及喘口气,母亲……又撒手人寰。<br/><br/> 世子与王妃感情极深厚,母亲的去世对他简直是巨大的创伤。<br/><br/> 小世子迅速消瘦下去,人也沉默的一塌糊涂,只是发狠一般的操持着母亲的丧仪。虽然还有真正的一家之主裕王顶在前头,虽然宫里第一时间就派了得力的嬷嬷和内侍来王府帮忙操持,可怜小世子还是恨不得一百样都亲力亲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纾解那满塞 x_io_ng 臆的悲痛。<br/><br/> 王妃去世前,拉着儿子的手,吃力的、断断续续的问他:“三年后出了孝,就同芸娘成亲,好吗?”<br/><br/> 握着母亲枯槁的手指,看着她回光返照之下异样明亮的眼睛,小世子哽咽着,一个不字就怎么都说不出来了。<br/><br/> 王妃急喘几下,艰难的说:“芸娘……是个好姑娘,会帮你打理好……”<br/><br/> 小世子落下泪来:“母亲放心,儿子知道怎么做。”<br/><br/> 王妃眼角滑下一颗泪珠,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年轻的、唯一的孩子,尝试着抽出手来抚 m-<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