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谢临溪还是觉得四处空荡荡的。<br/><br/> 唯一鲜活点的就是左然的读书声。<br/><br/> 左然,左家唯一存活之人。<br/><br/> 一开始到了王府战战兢兢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后来发现齐靖渊和谢临溪根本不打算杀他,他又开始各种闹腾。<br/><br/> 对付这种半大的孩子谢临溪自认不行,一到王府都是避着走。<br/><br/> 齐靖渊也挺头疼,然后就想了个好主意,把他强制扔给教书先生,强制他每天读书学习。<br/><br/> 时间被读书占用了,左然也就没有别的时间去闹腾,王府因此安静不少。<br/><br/> 谢临溪站在窗户前看着左然,许是因为亲友被灭,许是因为别的,这些日子他沉稳不少。。<br/><br/> 左染很聪明也喜欢读书,王府的教书先生学识是一流的,比寻常人家好上不少,左然跟着先生学到不少东西。<br/><br/> 谢临溪在窗前听着一老一少的你问我答,听那么一会儿,悄声离开,没有打扰他们。<br/><br/> 等他走出院落,看到了站在门前的齐靖渊。<br/><br/> 齐靖渊看见他便是眉头一皱:“这孩子吵的很,你见了也不怕头疼。”<br/><br/> “恶人自有恶人磨。”谢临溪微微一笑道。<br/><br/> 齐靖渊冷哼了声,神色悻悻,有些不耐。<br/><br/> 两人往内殿走,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br/><br/> 他们心里清楚留左安在王府,除了要护住他的命,还有让他指证项名的缘由。<br/><br/> 这段日子左然把王府弄得鸡飞狗跳,可是他不再担惊受怕,心似乎都安定下来了。<br/><br/> 但早晚有天,他还是要面对杀害自己亲族的敌人。他要回想起自己面对死亡时的场景,回想起家人被杀时的悲凉声音。<br/><br/> 还要亲手撕开已经结痂的伤口,摊给世人看。<br/><br/> 他年纪很小,这个担子很重,谢临溪有时在想他能不能担起来。<br/><br/> 只是担不起来也要担,命运有时就这样,因果循环。<br/><br/> 谢临溪心里清楚,齐靖渊做了完全准备,就等着用一个因来挑动一个口。<br/><br/> 一旦口子拉开,所有人都没有了后退之路。<br/><br/> 撕开京城表面平静假象的口子不是左安也会是别人,而左安最合适。<br/><br/> 王府的平静也不过是假象,很快就要消失。<br/><br/> 齐靖渊看着陷入沉思中的谢临溪,他悄然握住这人的手。<br/><br/> 在谢临溪抬眸时,他那么笑了下,谢临溪也笑了,微微用力反握他的手。<br/><br/> 他想的很简单,无论前路是什么,等待他们的结局是什么,他都会陪着齐靖渊。<br/><br/> @@@<br/><br/> 在皇帝大婚前半月,京城发生了一件事,有幼子击起玄玉门前的明鼓鸣冤。<br/><br/> 击明鼓,需要皇帝亲审。<br/><br/> 击鼓者,无论有多大冤屈,都要受鞭刑一百。<br/><br/> 如若刑而不死,便可见帝王述冤屈。<br/><br/> 这规定也是为了避免有人刻意击鼓,大齐的天下太大,每个人都要前来击鼓,那皇帝早就累死了。除非有人有天大的冤屈,否则这鼓是不会轻易响起。<br/><br/> 只是今日击鼓者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半大孩子,左右鼓卫面面相觑,只得先入宫通禀,然后在做决断。<br/><br/> 鼓声响彻京城,一点一滴敲在众人心尖儿。<br/><br/> 敲的人心惶惶,十分不安。<br/><br/> 有老人在京城的墙角朝皇宫的方向看去,嘴里喃喃念叨着起风了,要变天了。<br/><br/> 要没要变天谁也不知道。<br/><br/> 鼓卫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禀告正在朝会的皇帝和摄政王。<br/><br/> 齐靖渊听闻后看向小皇帝没吭声。<br/><br/> 小皇帝对鸣冤之人有些好奇,但齐靖渊没有开口,他也不好说什么。<br/><br/> 沉静一会儿,齐靖渊道:“既是幼子鸣冤,便让他上殿陈述冤屈。”<br/><br/> 他话音刚落,季明毅便站出来反对道:“皇上不可,鸣冤受刑,此规矩乃是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祖所立,王爷这般有违祖制。”<br/><br/> 一听这鼓声季明毅的心就急促的跳动了几下,再听闻是个孩子,他的心更是在剧烈跳动。左家的情况别人不了解,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这个孩子一直没在他们的控制下,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出现,怕是不妙。<br/><br/> 他有感觉,如果此事不加以阻止,事情肯定会到难以收拾的地步。<br/><br/> 说着这些,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抬头看了齐靖渊一眼。<br/><br/> 他心中认定齐靖渊对小皇帝已经不如以往,也认定齐靖渊有反心,可他以为这人至少要做完全准备。今日之事,怕是冲着他来的。<br/><br/> 齐靖渊懒懒看了季明毅一眼,然后又看向小皇帝。<br/><br/> 小皇帝为难的看了看太傅又看了看齐靖渊,深吸一口气道:“皇叔,既是祖上留下的规矩,当遵从才是。”<br/><br/> 齐靖渊在心底嗤笑声,面上却不显半分,他道:“这是祖上留下的规矩,可祖上也没想过百年之后会有孩子击这鼓。皇上要遵从规矩,孩子的命不能不护,既然这般,刑罚减半,听天由命。”<br/><br/> 季明毅听了还想说什么,小皇帝已经松了口气,他道:“就如皇叔所言。”<br/><br/> 季明毅心头一哽,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br/><br/> 鼓卫领命而去,不多时,钟鼓声停。<br/><br/> 小皇帝在龙椅上,他想见敲鼓之人,又怕人死在刑罚之下,心情起起伏伏,忐忑不安。<br/><br/> 小皇帝望着大殿的来路,脑中突然蹦出一个念头,今天的时间过得真慢。<br/><br/> 一个孩子的生死,就在这慢慢的事件中任由人不安的猜测着。<br/><br/>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刻钟也许是一炷香。<br/><br/> 内卫抬着一个孩子入殿。<br/><br/> 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左然。<br/><br/> 他腰部以下都是血,脸色苍白到了极点,但人还在活着,眼神囧亮。<br/><br/> 因刚受刑罚,他爬起来请安时晃悠了下,血弥漫在大殿之上。<br/><br/> 大殿上的君臣不是没见过人受伤,不是没见过死人,今日却格外不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个左然身上。<br/><br/> 被人这么盯着,左然还是给皇帝行了个礼。<br/><br/> 小皇帝颤抖着声音让他平身,然后问他击鼓为何事。<br/><br/> 左然尽量朗声道:“草民左安,乃左敏子子……”<br/><br/> 他以为自己的声音很大,其实很小,但在寂静空荡的大殿上还是能被人听到。<br/><br/> 一句话,惊动文武百官。<br/><br/> 小皇帝的神色陡然一遍,他的手死死扣住龙椅,只听左安苍白着脸断断续续说着自家案情和请求,最后他喘息着说道:“草民在御前状告京畿营卫统领项名,带人落地为寇,诛杀左氏满门,求皇上做主,求王爷做主。”<br/><br/> 满朝皆静,人们的目光在左然和季明毅身上来回游弋。<br/><br/> 季明毅神色不变,傲然而立。<br/><br/> 沉默中,齐靖渊开口了,他看向贺运道:“他自称左氏遗孤,贺国公可认得此人?”<br/><br/> 贺运出列,他走到左然面前仔细瞅了瞅。<br/><br/> 左然朝他咧嘴一笑道:“贺国公当年寿辰,母亲带我们入国公府,我贪玩,还落了水……”<br/><br/> 贺运微微闭了闭眼,他转身看向齐靖渊道:“的确是左氏遗孤。”<br/><br/> “贺国公既然认得,看来不是他人假冒。”齐靖渊道。<br/><br/> 贺运低头不语<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