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敲着小锣让所有人都知道。兴奋过后,小家伙立即定下心,刻苦努力啃书本去了。<br/><br/> ——师父哥说了,要踏踏实实去践行!<br/><br/> 进士科开考了,火锅店顿时冷清起来,司南终于可以歇歇了。<br/><br/> 唐玄却忙了起来。<br/><br/> 从考试到封卷、判卷,有许多保密工作要做。他是官家最信任的人,担负的责任也最大。<br/><br/> 尤其是判卷的那几天,唐玄带着亲从官们把礼部围起来,不许任何人进出,包括他们自己。<br/><br/> 这还是两个人从河间府回来后,第一次“分居”。<br/><br/> 唐玄写信向司南诉苦:“吃不好,睡不好,不能射箭,屋里屋外都是墨汁味,很烦。”<br/><br/> 这封信往外送的时候是要经过重重检查的,唐玄面不改色,经手的大小官员目瞪口呆。<br/><br/> ——原来你是这样的燕郡王!<br/><br/> 司南却是习以为常,自家小玄玄又撒娇了,要好好哄一下。<br/><br/> 他想了想,做了一顿五水席。<br/><br/> 五水席多是肉菜,且有汤水,上锅蒸熟,香软好消化,再配上几碟酸笋、水芹、雪里红,开胃又爽口,最适合活动不多的时候吃。<br/><br/> 司南不让二豆帮忙,全程亲自动手,把满满的心意装进了菜里。最后,用超大的食盒装了,骑着小三轮送到东华门。<br/><br/> 东华门外是殿前司的人守着,和司南已经很熟了。<br/><br/> 对方笑着打过招呼,又严肃地说:“旁的日子还好,这几日管得严,不能放小东家进去,郡王也不可出来,您担待。”<br/><br/> 司南笑笑,说:“规矩我懂,只是想问问,饭食能往里递不?”<br/><br/> “这个倒是可以,前两日欧阳大人家也派人来送饭了。”守城兵瞅了一眼司南手里的足足有水桶那么大的食盒,笑道,“就是没您这个量足。”<br/><br/> 司南笑笑,主动打开,让他检查。<br/><br/> 这对守城兵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折磨……太馋了,又不能吃!<br/><br/> 把食盒递到承天门的时候,这位小兵胆大包天地对上峰说了一句不敬之语:“您自求多福。”<br/><br/> 那位将军乍一听还以为手下疯了,直到打开食盒……一切都明白了。<br/><br/> 从东华门到礼部,食盒一层层传下去,不知惹出多少口水。<br/><br/> 真的,但凡不是给唐玄的,这些大老爷们说什么也要扣下一碗。<br/><br/> 想想唐玄的箭,他们就怂了。<br/><br/> 继司南自己出名之后,他的“爱之午餐”也火了,就连官家都知道了,派张茂则亲自过来打听。<br/><br/> 彼时,唐玄刚把食盒拿到手里,看到第一层夹着的小纸条。<br/><br/> “特意做得多了些,和同僚们分着吃。”<br/><br/> 不可能。<br/><br/> 燕郡王默默说,分是不可能分的。<br/><br/> 他的少年第一次给他做工作餐,撑死也要吃完。<br/><br/> 紧接着,就看到了第二层的纸条:“不可以小气,不然我会生气。”<br/><br/> 司南太了解他了。<br/><br/> 就算是燕郡王,也要跟同僚搞好关系啊!<br/><br/> 自家男人情商堪忧,只能他多教一教了。<br/><br/> 捏着第二张字条端祥了好一会儿,郡王大人终于妥协了,十分肉痛地分给张茂则一碗小酥肉,又板着脸把那些酸笋什么的放到同僚的饭桌上。<br/><br/> 赵兴腆着脸,抢走一碗黄皮肉。<br/><br/> 趁着唐玄揍他的工夫,张茂则也笑眯眯顺走一碟雪里红,回去就跟官家说,都是南哥儿孝敬的。<br/><br/> 虽然听司南的话把东西送出去了,郡王大人却有那么一丢丢不高兴。<br/><br/> 直到打开第三层,看到第三张小纸条:“这碗小馄饨是专门给你做的,不给别人吃。”<br/><br/> 郡王大人终于满意了。<br/><br/> 司南做的小馄饨是真的“小”馄饨,皮比街上卖的馄饨薄,个头小一半,里面包裹的大虾仁清晰可见,一口一个,不知道有多香。<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唐玄吃一口馄饨喝一口汤,就觉得吧,被圈在这里似乎也不错。<br/><br/> 一屋子单身狗,就那么默默地看着他。<br/><br/> 有人说:“想娶媳妇了。”<br/><br/> 另一个补充:“或者嫁汉子。”<br/><br/> 真的,天天看着老大和南哥儿秀恩爱,恍惚觉得,男人和男人才踏马的是真爱!<br/><br/> 忙完了这一阵,小郭和赖大收拾好行李,要带着元婆婆去河间了。<br/><br/> 离京的这日是个大晴天,微风徐徐,阳光灿烂,十里亭旁的垂柳绿茸茸的,摇摇曳曳。<br/><br/> 司南送了小郭一头高壮的大骡子,拉起车来比马还冲,唐玄给他配了辆车,里面安置得舒舒服服,适合老人家坐。<br/><br/> 于三娘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塞进小郭怀里。<br/><br/> 小郭掂了掂,开玩笑:“嫂嫂这是送了我一兜石头么?”<br/><br/> 于三娘脸一红,没好气地给了他一拳,“浑叫什么!是衣裳和鞋,春夏秋冬都有,够你穿一年的了。”<br/><br/> 小郭笑道:“嫂嫂亲手做的?我槐树哥都没穿过吧?我可不敢要。”<br/><br/> “不要拉倒,给我。”于三娘佯装翻脸。<br/><br/> “好了,别闹了。”槐树拉住她,对小郭道,“是大姐姐做的,不单有你的,也有赖哥的。元婆婆年纪大了,不好做这些活,便提前给你们备下一些,明年再让人捎新的。”<br/><br/> 赖大呵呵一笑,“我也有份?多谢大娘子……”眼瞅着于三娘要瞪眼,又连忙补充,“还有三娘子!”<br/><br/> 于三娘扑哧一声,笑了。<br/><br/> 有没有血缘关系,是不是亲兄弟又能如何?交过心的,彼此信任的,一起经历过好的、不好的,就是亲人。<br/><br/> ***<br/><br/> 皇榜贴出来了。<br/><br/> 几家欢乐几家愁。<br/><br/> 今年明显有些不同。<br/><br/> 即使那些没考上的,也不会哭天抢地、愁容满面,觉得无颜回乡,恨不得一死了之。<br/><br/> 大不了再考一次呗!<br/><br/> 有学子公寓可以安心入住,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窗交游畅谈,还有集合了人间四味的进士锅吃,有什么大不了的!<br/><br/> 司南生怕有人想不开,一早就放出话,倘若无钱回乡,可到“助学处”登记领取费,下回考上之后再还,考不上就不用还了。<br/><br/> 想留在汴京工作的,助学处也会帮忙介绍,总之就是千万不要走极端,人生的路还长,还有无限可能。<br/><br/> 别说,还挺有效。<br/><br/> 司南并不知道,自从在那场辨论中一战成名,他本身已经成了激励学子们积极向上的标杆。<br/><br/> 一个火锅店的小东家尚能有那般远见灼识,他们这些心怀抱国之志的人,又岂能自怨自艾?<br/><br/> 总之,今年的气氛史无前例得好。<br/><br/> 官家非常欣慰,从一甲进士中点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做“探花使”,又特意点了槐树的名,让他做副使。<br/><br/> 往常年份,副使多由武状元担任,今年没有武举,官家干脆破格提拔了槐树,看的还是司南的面子。<br/><br/> 槐树足够争气,亮闪闪的甲衣一穿,金冠一戴,差点把旁边那位正使的风头抢过去。<br/><br/> 新科进士打马游街,好不热闹!<br/><br/> 御街两侧皆是围观的百姓,最前排的是青一色的年轻娘子。<br/><br/> 这一天,抛开矜持,不讲规矩,无论富家千金还是平民<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