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小八眉梢一挑露齿一笑, yi-n 恻恻瞪着康熙的背影——哟嗬,打两天不见,这皇帝架子就端起来了,好威风!<br/><br/> ……正在兴头儿上的康老爷子忽然打了个激灵。<br/><br/> 单独召见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咳咳,据咱们李德全公公不完全统计,是日也,乾清宫内共计传来瓷器破碎声三次(事后证明毁了三套上好的钧瓷),桌椅倒地声两次,拍案大骂以及单方面冷嘲热讽声持续长达一个半时辰。而且——李德全公公眼观鼻鼻观心,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腰酸背痛老眼昏花而且还时常出现幻听了!自己绝不知道那高亢而嘹亮的一声“爱新觉罗玄烨!!!”是谁喊的……呃,莫非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在天有灵忽然显灵了?!<br/><br/> 咳,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某康终于又回归了欢快的……妻奴生涯?<br/><br/> 反正永璇是丝毫不为所动,面对着某康超乎寻常的大献殷勤总能保持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淡定。某康说:永璇留下喝茶吧?永璇皮笑肉不笑:儿臣不喜饮茶。某康说:永璇留下用膳吧?永璇八分不动安然自若:儿臣赶着回家教养弘曙哪。某康小心翼翼:永璇……留在宫里……过夜吧?永璇似笑非笑回过去:后宫之中,佳丽三千,可哪有永璇一席之地啊?……<br/><br/> 最后只能是康老爷子默默扶墙咽下一口心头血:永璇哪!朕错了(虽然朕不知道哪里错了)!你就消消气吧,咱们就不能小别胜新婚一回嘛?!<br/><br/> 永璇自然笑得愈发春暖花开:看样子您老这皇帝做得挺快活的嘛,嗯?既然君臣有别,那么臣还是尽早告退的好……<br/><br/> 哼,对着爷还摆什么皇帝架子,一口一个“朕”的装模作样?不把你晾得清醒清醒,爷就不是爱新觉罗永璇!<br/><br/> (某康:朕……爷冤枉!爷真的冤枉!爷这不是太过紧张喊顺口了嘛……<br/><br/> 小小八:喊顺口了?爷怎么没见皇玛法也喊得这么顺口?不用再狡辩了,蹲墙角面壁思过去!)<br/><br/> 到了十一月十四日,咳——康熙爷召集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br/><br/> “……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其实康老爷子这句话说得很是没底气,上辈子这群人就让自己不得不出尔反尔了一回,谁知道这次他的好儿子们又要给自己出些什么幺蛾子?<br/><br/> 一心拥护嫡长子正统的老臣王掞率先开了口:“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臣请复立皇太子!”<br/><br/> “……”一时间,朝堂之上寂寂无声。沉默片刻之后,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这些朝中重臣、上一世八阿哥的追随者,竟然站出来齐齐奏道:“臣等请复立二阿哥为皇太子!”<br/><br/> 康老爷子噎了一下。<br/><br/> 然后——胤禛和胤禩两人笑得像是早有预谋似的,也一齐出列奏道:“儿臣亦请复立二哥为皇太子。”<br/><br/> “儿臣附议!”<br/><br/> “儿臣亦附议!”<br/><br/> 然后,胤禟,胤誐,胤祥,胤祯……一齐都出列附议,看得康老爷子那个捶 x_io_ng 顿足——怎么,四爷党和八爷党这是彻底联姻了么?!<br/><br/> 老爷子默默扶额:“老四,说说你的理由?”<br/><br/> 胤禛不紧不慢奏道:“推举储君,乃是攸关江山社稷之大事;二哥虽有过错,但人恒过然后能改;且二哥毕竟当了三十余年的储君,若论治国之道,只怕在众兄弟中,不会有人比他更为娴熟。”<br/><br/> ……睁着眼睛说瞎话!若不是当着众臣的面儿,康熙简直想一个砚台扣下去砸他头上——亏你也当了两辈子皇帝了,还敢自称业务不熟?!<br/><br/> 老爷子按下怒火隐忍不发,慢慢道:“谁还有话说?”<br/><br/> “儿臣有话说。”<br/><br/> ……答得如此谦恭又暗藏嚣张的……自然,只有永璇了。<br/><br/> 一双眸子似笑非笑向着龙椅上的康熙瞥去一眼,永璇深深俯首:“儿臣推举——四哥。”<br/><br/><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噗。<br/><br/> ……尚且不知内情的胤禛差点一口血喷出来……和胤禩对望一眼,顿时彼此就心知肚明:这不可能是胤祐做得出来的事。<br/><br/>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永璇。<br/><br/> 这孩子要砸场子是怎么着?<br/><br/> 这一下,胤褆也若有所悟似的,微微勾唇跪了下来:“儿臣附议。”<br/><br/> “……”胤祉站在一边嘴角抽搐,他总不能上去毛遂自荐吧??!!<br/><br/> 康老爷子面色如常,心里早就犹如万马咆哮过境般一片狼藉风中凌乱了:“……宣胤礽!”<br/><br/> 胤礽跟着宣旨太监走了进来,这次倒是规规矩矩行了一礼,然后——起身,站到了胤褆旁边。<br/><br/> ……康老爷子告诉自己要淡定,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了么:“胤礽,你有何话说?”<br/><br/> 胤礽俯身叩拜,一字一句道:“儿臣奏请立四弟为太子。”<br/><br/> “……”这一锅乱炖。<br/><br/> 康老爷子终于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了:“……胤礽啊,这……”<br/><br/> 胤礽当即叩首谢罪:“儿臣自知无才无德,不堪大任!四弟素 xi_ng 沉稳,行事可靠,儿臣可保!”<br/><br/> “……”胤禛看了眼胤禩,忙不迭地要把自己摘清楚:“儿臣愚钝,才疏学浅,更不敢妄担大任!”<br/><br/> 胤禩挑了挑眉,上前当和事佬:“儿臣以为,皇父如今正是壮年,春秋鼎盛,储君一事不必急于一时。”<br/><br/> “……”正值壮年个鬼!春秋鼎盛个鬼!还不必急于一时?一个个的都要当甩手掌柜,放着朕在这儿一个人累死累活的,不急着把人选定下来,以后你们一个个跑得不见人影了怎么办??!!<br/><br/> ……哼,不立太子,反正朕还有遗诏。康老爷子琢磨了片刻,威严地下令:“……众子谦让,朕深感欣 we_i 。然而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是以朕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秘密立储,写于诏书之上,密封于匣内,悬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朕百年之后,众臣可取诏书一观。”<br/><br/> “……”众兄弟忽然都有点唇角抽搐的迹象。<br/><br/> “……”深思熟虑?皇阿玛您抄袭也不带这样儿的——!四爷深深地愤怒了,还爷的知识产权来(……)!<br/><br/> 众臣面面相觑,良久方伏地附和道:“吾皇圣明——!”<br/><br/> 某康满意地点头,心下早就乐得笑开了花:老四啊,咳,这个……要不朕拿皇位给你当补偿吧,你意下如何啊,啊?<br/><br/> 次年——康熙四十八年,老爷子慷慨地大封诸子:胤褆封循亲王,胤礽封理亲王,胤禛封雍亲王,胤祺封恒亲王,胤祐封淳亲王,胤禩封廉亲王;胤祉封诚郡王,胤禟封哲郡王,胤誐封顺郡王,胤裪封履郡王,胤祥封怡郡王,胤祯封恂郡王。<br/><br/> 一年之后,康熙四十九年,皇太后七旬万寿。胤禛送的是金玉流云如意一对,胤禩送的是金玉碧玺莲花一双——当然了,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两件礼品却是出自同一位雕师之手,玉也是出自同一块原石之上。<br/><br/> 又是一年,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廿七,盼山盼水终于盼到自己会跑会走会说话了的弘旺扒在雍亲王府的一间房门外,终于等来了里面一声婴儿不怎么情愿似的啼哭——小脸之上忽然就笑出了两朵泪花。<br/><br/>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康熙老爷子六十大寿,举行千叟宴。宴酣时分皇帝称不胜酒力,命淳亲王胤祐扶着自己回寝宫——<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