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演一出滑胎的戏。不要想那么多了,赶紧照我的吩咐去做。"万若泠皱着眉头心烦地说,挥挥手让诗儿出去。她也是逼不得已,才想出了这样一个计策,希望借助孩子把张良拉到自己身边。<br/><br/> 这天晚上,张良来到万若泠房内。万若泠以为自己的计策奏效了,欣喜地迎了上去,"候爷终于肯回到我身边了。"<br/><br/> 张良却淡淡地说道:"我从来就不曾在你身边,又何来\'回到\'一说。你心里想什么我很清楚,我会陪你把这场戏演下去。"<br/><br/> 万若泠听后浑身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刚才的喜悦全都没有了,冷冷地说:"演戏?我根本不想演戏。何况十月怀胎,一朝临盆,这场戏要怎么演下去?"<br/><br/> "你只要一直装下去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有办法。我走了,你也早点休息。"张良说着便向外走去。<br/><br/> "慢着!"万若泠拉住张良,"你说清楚,究竟有什么办法,你到底想怎么样?"<br/><br/> 张良笑而不语,万若泠见他不开口,威胁地说道:"我知道你智谋无双,但不管你有什么办法,只要我不同意,我随时可以再演一场滑胎的戏。"<br/><br/> 张良看着她,同样威胁地说:"如果你敢这么做,我就把你假怀孕的事情说出去,然后休了你。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要是也不在乎,大可以试试看。"张良说罢甩开她的手走了出去。其实张良只是吓唬吓唬她,并不会真的这么做,但他相信万若泠不敢冒这个险。<br/><br/> 第二十九章尾声(大结局)<br/><br/> 十个月之后,张良让艾逍遥找到了一名男弃婴,秘密带回了府中。<br/><br/> "二哥,三哥,所有的事都安排好了,万姑娘那边我也去看过了,她同意将这场戏演下去,一切就等明日临盆了。"颜路房内,艾逍遥对着他们说道。<br/><br/> "子房,我总是觉得对不起万姑娘,逼得她不得不演这场戏,我们欠她太多了。"颜路的内疚感再一次升上心头。<br/><br/> 张良叹息一声安 we_i 道:"其实这样对她也未尝不好,有个孩子陪在她身边,多少能够减轻点痛苦和寂寞,面子上也过得去。"<br/><br/> 艾逍遥也跟着说:"是啊,刚才我去看她和那个孩子,她们似乎很投缘。那孩子在她怀里不哭不闹,而她也一直逗着孩子。"<br/><br/> 张良又对着艾逍遥提醒道:"还请小妹辛苦一点,明天的戏一定要演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br/><br/> 艾逍遥点点头,"三哥放心,这件事只有我们几个人,还有已经买通的产婆和顾大夫知道。诗儿也一直守在万小姐房里,以她即将临盆受不得吵闹为由,不准其余任何人接近。"<br/><br/> 第二天,万若泠顺利地演完了这场戏,张良为孩子取名张不疑。府中上下都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之中,连万若泠自己也比往常心情要好。虽然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但或许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母 xi_ng ,万若泠是真心疼爱张不疑。自这之后,她也没有再去找颜路的麻烦。<br/><br/> 三个月后,万府突然传来消息,万老爷病重,想再见一见女儿和外孙。万老爷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远嫁他乡,在长安的只有二女儿万若泠。<br/><br/> 花园内,万若泠寻到张良,"候爷,我爹病了,需要我回去照顾,不疑还小,我带他一起回去,爹也想见见他。"<br/><br/> 张良点点头,语气温和地说:"万老爷的病我也听说了,回去后替我向他问好。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br/><br/> 万若泠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可刚走几步又回来了,淡淡开口道:"爹这次病得很重,娘也早就故去了。如果爹有什么万一……我也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就不会再回来了,不疑也会跟我一起。"<br/><br/> "好,我早就说过你要是想离开,随时都可以走,不疑跟着你我也很放心。"张良没想到她竟然想通了,温和而又歉疚地看着她说,"若泠,我知道一句对不起无法弥补我对你造成的伤害,如果你<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要恨我,我毫无怨言。"<br/><br/> 万若泠摇了摇头,"我已经想明白了,是我自己太天真,才会想要抓住不属于自己的人。何况我对不疑视若己出,能够和他成为母子,也要感谢你,我不会再怨恨你们了。"万若泠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br/><br/> 不久之后,万老爷归天,万若泠果真没有再回来,张不疑也一直留在她身边。<br/><br/> ………………<br/><br/> 汉十二年,高帝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然而子幼母壮,大汉朝实际上是掌握在太后吕氏手中。<br/><br/> 张良再次向朝廷请辞,吕后本希望他留下来辅佐幼帝,然而张良这一次坚持要走,吕后感念昔日他曾帮助刘盈保住太子之位,也就没有勉强他。<br/><br/> 辞官之后,张良决定兄妹三人一起离开长安。就在出发的前一天,艾逍遥已经不见了踪影,留下书信曰:小妹使命完成,自当离去,与两位大哥兄妹之情永记于心,勿念勿寻。若是有缘,自会再见。<br/><br/> 第二天,张良带着颜路也离开了长安,从此归隐山林,实现了他对颜路青山绿水的承诺。随后,万若泠也带着张不疑跟随她表哥远走他乡。<br/><br/> 一年后,艾逍遥找到了她的师兄,两人冲破命运的阻隔,携手浪迹天涯。<br/><br/> ………………<br/><br/> 某年某月某日,悠悠青山之间,一骑缓缓驶来,骑上共乘两名男子,一人吹笛,一人倾听。<br/><br/> 一曲已毕,空谷间仍回响不断……<br/><br/> 番外<br/><br/> 夜深沉,静无声。亘古的月色洒下一地清辉,一望无垠的大漠尽头,天与地完美的契合。月华如水,白日里干燥的大漠此时晕上一层水汽,整个天地就像一池平静无波的深潭,没有一丝涟漪,散发着淡淡的光华。<br/><br/> 扶苏立于月光之下,空旷的宁静,被一声从心底溢出的微不可闻的叹息打破。扶苏褪去白日作战时穿的甲胄,只着一袭丝质白衣,风乍起,吹动他仿若谪仙的身影(注1)。一只玉笛被他握在手上,却迟迟没有吹响,玉笛散发出的浅浅的碧辉萦绕在他的指尖。他微抬双眸,盯着那一轮皓月,嘴角略带笑意。来到上郡已经有几个月了,军中的生活让原本不会武功的扶苏多了几分飒爽英挺。但此刻月色中的他,散发出的更多是温柔儒雅之气,只是这柔和中带着一丝落寞。<br/><br/> "公子,夜晚凉气重,还是回营吧。"漠一直站在扶苏身后,见他已经站着不动一个多时辰,忍不住开口劝道。<br/><br/> "我再待一会儿,你要是觉得无聊就去找蒙将军喝酒。"扶苏语气淡淡,目光从月色上收回,落在手中的玉笛上。<br/><br/> 漠静静地站在他身后,没有再说什么,但也没有离开。天色刚黑扶苏就说出去走走,只带了漠一个人。此刻他们所在之地离军营已有一段距离,虽说白天与匈奴的那一战大获全胜,将匈奴逼退了几百里,但保不准还有残留的匈奴部队盘踞此处,漠自然不会将扶苏一人留下。<br/><br/> 扶苏盯着手中的玉笛,似若有所思,又似发呆一般,良久才吐出一句话:"踏遍江湖爱逍遥,绿水青山同相邀……"语气是掩饰不住的思念,似感慨,似伤怀,似寂落……<br/><br/> "公子,您何必……终究是流水无情罢了。"漠知道扶苏又想起了艾逍遥。<br/><br/> "你不懂。"扶苏浅笑着摇了摇头。<br/><br/> 漠看到扶苏眉梢眼角都带着一丝惆怅,忠心护主的他便有些不忿,"我是不懂,艾逍遥究竟有什么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