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寒(二)
橘子觉得自己大概是活不到一百岁了。
故而想着,若能将贞仪托付给这样的詹枚,勉强也可以放心。
但橘子又担心詹枚会变,毕竟人与猫不能比,猫永远不变,人不一定。
橘子打算好好观察詹枚,成熟的猫做事自有章程,于是待到来年春,橘子开始格外正式地在心底偷偷写下对詹枚的观察日记:
正月,家中总有亲友拜年走动,许多人都对贞仪好奇,这些人多是文人,他们似乎懂得贞仪在金陵是被冤枉的,他们仰慕贞仪的才名,还说詹枚在他们耳边念了不知多少年。庭院中,他们向贞仪请教诗词,詹枚立在贞仪身边,始终笑着。
二月,詹枚在县衙中得了个临时差事,写些文书什么的,他早出晚归,有些忙碌,但每每回家,都会捎些外头小食,人和猫都能吃。
三月,詹枚陪贞仪回了趟金陵,卓妈妈老去了,贞仪送了她最后一程,詹枚悉心宽慰,待返回宣城时,又特意陪着贞仪回了趟天长老宅,那里还有贞仪和卓妈妈生活过的痕迹,好在韩爷爷还在,只是说话有些糊涂了。后屋的猫屋也在,里头换了不认识的新猫。
四月,贞仪随詹枚去詹父坟前摆贡烧纸,之后二人在河边走了好长一段路,好似有说不完的话,猫不想动,只趴在骡车旁等候。
五月,太阳乱烤一通,猫更加不想动,躺在椅中露出肚子,詹枚与贞仪则在包粽子,一边作了端午诗。
六月,詹枚搬了张梯子,扶着贞仪上屋顶观星,不慎踩落一片瓦,惊醒了詹母,詹母被婆子扶出,詹枚向母亲自首赔罪,将贞仪撇清。
七月,詹枚拉着贞仪去放乞巧节荷灯,詹枚祈愿贞仪百岁无忧。
八月,桂开了,詹枚剪了几枝,插瓶放在贞仪的书桌上,又撺掇她来写诗。
九月,詹枚闲时,为贞仪打枣子吃,贞仪笑着说很甜,但吃得不多。
十月,贞仪畏冷,詹枚带人修屋修窗,早早烧起火盆。
冬月,晚间,詹枚拿药草煮汤,让贞仪泡脚暖身,猫尝了,没毒,就是有些烫。
腊月,大寒节气又到了,这一日,詹枚被人请去吃酒,好晚都没回来,猫疑心他怕是要开始变了,但他返回时,怀中抱着烟筒子,在庭院中点燃,放给贞仪瞧,还问贞仪是否记得在天长过新年赏烟时说过的话。
猫很不喜欢烟炮竹,只蹲在窗棂上,但贞仪笑了,猫便判定:此事不坏,此人未变。
猫日渐放心。
今年的大寒,贞仪颇劳碌,詹母病了,虽说家中还有一个仆妇能伺候,贞仪却也要关心照看。除此外,还要为家中备年货,核算今岁田地的收入,还得操心都有哪些年礼要送。
詹枚被外面的事绊住,几日没能归家,贞仪独自忙碌下受了寒,一咳便停不下来,詹枚忙为她请郎中,她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她又怎么不算是个郎中?
大寒结束,贞仪的生辰到了,橘子突然记不清贞仪多大了,还是听詹枚说了才知贞仪今年二十九。
二十九,对猫来说很老,对人来说还早,橘子安心之余,又突然记起,自己竟忘了给贞仪备生辰礼!
贞仪似知晓猫儿心思,她将橘子抱起在怀里,用手抚了抚,又将脸贴了贴,小声道:“橘子在侧,便是最好的生辰礼了。”
橘子已有些眼耳背,隐隐约约又听贞仪说:“橘子,不必再挂心,说不得我还需将你托付……”
橘子还未听懂,詹枚已捧了热腾腾的长寿面进来。
这个生辰过罢,被詹枚鼓励了许久的贞仪终于开始重新整理她一度被焚去的珍宝,听说如今换了新皇帝登基,还说要启用洋人的观测、计算来修整历法。
贞仪愿意再次提笔整理心血,橘子很为贞仪高兴。
但贞仪太用功了,她如同一支白蜡,日夜不停地燃烧着。
詹枚起初还劝她不能如此,直到有一日,家中来了个郎中,詹枚将他送走后,独自在廊下站了很久。
橘子慢慢走去,经过詹枚面前时,一滴凉凉的水打在猫头上,叫橘子抖了抖猫耳朵,下意识抬头,下雨了吗?
(下一章是分别,接受不了的书友不要点进去。
橘子觉得自己大概是活不到一百岁了。
故而想着,若能将贞仪托付给这样的詹枚,勉强也可以放心。
但橘子又担心詹枚会变,毕竟人与猫不能比,猫永远不变,人不一定。
橘子打算好好观察詹枚,成熟的猫做事自有章程,于是待到来年春,橘子开始格外正式地在心底偷偷写下对詹枚的观察日记:
正月,家中总有亲友拜年走动,许多人都对贞仪好奇,这些人多是文人,他们似乎懂得贞仪在金陵是被冤枉的,他们仰慕贞仪的才名,还说詹枚在他们耳边念了不知多少年。庭院中,他们向贞仪请教诗词,詹枚立在贞仪身边,始终笑着。
二月,詹枚在县衙中得了个临时差事,写些文书什么的,他早出晚归,有些忙碌,但每每回家,都会捎些外头小食,人和猫都能吃。
三月,詹枚陪贞仪回了趟金陵,卓妈妈老去了,贞仪送了她最后一程,詹枚悉心宽慰,待返回宣城时,又特意陪着贞仪回了趟天长老宅,那里还有贞仪和卓妈妈生活过的痕迹,好在韩爷爷还在,只是说话有些糊涂了。后屋的猫屋也在,里头换了不认识的新猫。
四月,贞仪随詹枚去詹父坟前摆贡烧纸,之后二人在河边走了好长一段路,好似有说不完的话,猫不想动,只趴在骡车旁等候。
五月,太阳乱烤一通,猫更加不想动,躺在椅中露出肚子,詹枚与贞仪则在包粽子,一边作了端午诗。
六月,詹枚搬了张梯子,扶着贞仪上屋顶观星,不慎踩落一片瓦,惊醒了詹母,詹母被婆子扶出,詹枚向母亲自首赔罪,将贞仪撇清。
七月,詹枚拉着贞仪去放乞巧节荷灯,詹枚祈愿贞仪百岁无忧。
八月,桂开了,詹枚剪了几枝,插瓶放在贞仪的书桌上,又撺掇她来写诗。
九月,詹枚闲时,为贞仪打枣子吃,贞仪笑着说很甜,但吃得不多。
十月,贞仪畏冷,詹枚带人修屋修窗,早早烧起火盆。
冬月,晚间,詹枚拿药草煮汤,让贞仪泡脚暖身,猫尝了,没毒,就是有些烫。
腊月,大寒节气又到了,这一日,詹枚被人请去吃酒,好晚都没回来,猫疑心他怕是要开始变了,但他返回时,怀中抱着烟筒子,在庭院中点燃,放给贞仪瞧,还问贞仪是否记得在天长过新年赏烟时说过的话。
猫很不喜欢烟炮竹,只蹲在窗棂上,但贞仪笑了,猫便判定:此事不坏,此人未变。
猫日渐放心。
今年的大寒,贞仪颇劳碌,詹母病了,虽说家中还有一个仆妇能伺候,贞仪却也要关心照看。除此外,还要为家中备年货,核算今岁田地的收入,还得操心都有哪些年礼要送。
詹枚被外面的事绊住,几日没能归家,贞仪独自忙碌下受了寒,一咳便停不下来,詹枚忙为她请郎中,她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她又怎么不算是个郎中?
大寒结束,贞仪的生辰到了,橘子突然记不清贞仪多大了,还是听詹枚说了才知贞仪今年二十九。
二十九,对猫来说很老,对人来说还早,橘子安心之余,又突然记起,自己竟忘了给贞仪备生辰礼!
贞仪似知晓猫儿心思,她将橘子抱起在怀里,用手抚了抚,又将脸贴了贴,小声道:“橘子在侧,便是最好的生辰礼了。”
橘子已有些眼耳背,隐隐约约又听贞仪说:“橘子,不必再挂心,说不得我还需将你托付……”
橘子还未听懂,詹枚已捧了热腾腾的长寿面进来。
这个生辰过罢,被詹枚鼓励了许久的贞仪终于开始重新整理她一度被焚去的珍宝,听说如今换了新皇帝登基,还说要启用洋人的观测、计算来修整历法。
贞仪愿意再次提笔整理心血,橘子很为贞仪高兴。
但贞仪太用功了,她如同一支白蜡,日夜不停地燃烧着。
詹枚起初还劝她不能如此,直到有一日,家中来了个郎中,詹枚将他送走后,独自在廊下站了很久。
橘子慢慢走去,经过詹枚面前时,一滴凉凉的水打在猫头上,叫橘子抖了抖猫耳朵,下意识抬头,下雨了吗?
(下一章是分别,接受不了的书友不要点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