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传给谁?”龙井才不信。<br/><br/> “人,只能顾一头。我已然无愧祖宗,统一了天下,再说,宗亲还在,大不了从里头选一个你喜欢的孩子。”嬴政说,“我既然选择了你,就不想要孩子了。”<br/><br/> “我常常在想,这世界上,阿父阿母都靠不住,除了你我还有谁能靠?我不想有孩子,女人成为我们之间的困扰。”嬴政说,“这世界上,我只有你。”<br/><br/> “我才不信……”龙井刚刚嘟囔了一句,却感觉脖子上一片湿热,他吓了一跳,却发现,原来不知何时,嬴政已然流泪了。<br/><br/> “好吧,其实,我也舍不得你。”他不傻,好歹也是带兵多年的大将军,一次次在他身上犯傻,还不是因为在乎他?<br/><br/> 不在乎的话,怎么可能一直骗自己,做他的挡箭牌?<br/><br/> 不在乎的话,怎么可能在大婚之后,一次次被他拐上塌?<br/><br/> 不在乎的话,怎么可能在选秀的时候,看着他看那些女子的眼神,心头像燃了团火?<br/><br/> 在这个世界上,他只有他可以依靠,而他,也只有他可以拥抱啊……<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刚刚发现一件事。我的67章内容提醒和76章内容提醒,很有趣。发现了吗?<br/><br/> ☆、第79章<br/><br/> 秦王十五年春末,嬴政携龙井巡视陇西、北地两郡,出鸡头山,过回中。发现道路崎岖难行,对公文传递等影响太大,于是下令修建驰道。<br/><br/> 秋分,七十位博士官集体上奏,请封泰山——<br/><br/> 嬴政见到奏章,召见了博士官中资历最深者七人,讨论封禅及望祭山川事宜。七人中有三人来自旧周,有四人来自原鲁国,两派又起了争论。<br/><br/> 旧周派博士主张在甘泉山行封禅之礼,以示秦地为天下之本。原鲁派则坚持古代圣王都在泰山举行封禅,这个传统不能破坏。<br/><br/> 他们正争论不休时,嬴政只在一旁微笑,不加制止也不加评论。一旁的龙井却没那么好的耐心,他实在看不下去七位老博士争得口沫横飞、脸红耳赤的样子,也听不懂他们引经据典的酸溜溜理论,便直接问:“我想知道,封禅到底是在哪儿做?”<br/><br/> 他这一发,倒算是暂时止住了战火,这七人之中,年龄最大的原鲁派鲁青说:“封者祭天也,禅者祭地也,合为封禅即是圣人君祭告天地的仪式。用意在向天地禀告,人君承天命治理天下生民,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古圣君承受天命,都在泰山举行,而……”<br/><br/> 那鲁青年龄大了,说句话要喘上三喘,且没了牙齿,说话都含糊不清,龙井受不了,等他说了一段,看向嬴政。<br/><br/> 嬴政叫人给鲁青上了温酒。<br/><br/> 龙井又问七个博士官中最年轻的那个。其实,说年轻,也不见得,因为这一个,虽在七人之中很年轻,但也足够老了。他已然七十二岁……<br/><br/> 说来也巧,前半段是原鲁派的鲁青说的,这七十二岁的,却是旧周派的姬周。姬周躬身向龙井行礼,尔后才说:“据史载及 yi-n 阳家传说,泰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周围两千里,其中蕴藏芝草玉石、长津甘泉及仙人室,又有地狱六处,曰鬼神之府,从西而上,可见下有洞天,周围三千里,乃鬼神受考谪刑罚之处。传言泰山近天也通地,所以历代封禅都选在泰山。”<br/><br/> 在一旁听了半天的嬴政这时候才开口问:“封禅什么季节最好?”<br/><br/> 七个人面面相觑,很久,鲁青才说:“臣等不敏,尚未见过书上有记载。”<br/><br/> “那就说是没有限制,”嬴政点头,“择日不如撞日,便半月后吧。”<br/><br/> 七人也说不出不妥来,只能大声夸赞嬴政。<br/><br/> 此时天下已定,又因为龙井的阻挠,嬴政每平定一个诸侯国,都用的是抚民仁政,除了郑国渠和现在修的驰道以及长城,也没有别的大工事了。他后宫无人,也不想修葺后宫。更不想再建什么阿房,因此,竟没什么多余的累赘。将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事托付给了相应的大臣,竟也能稍微偷闲一二日。<br/><br/> 十五日后,嬴政一行正式朝泰山而去。<br/><br/> 他此次从函谷关出,经原为韩、魏的郡县向东,直指泰山。<br/><br/> 自出咸阳城后,每经一座城,地方官员都在十里长亭跪迎,进城的城门及街道两旁,百姓皆夹道跪迎,山呼万岁。<br/><br/> 驻驿以后,嬴政并不急着休息,而是请地方父老来,同他们闲谈,了解这里的情况。而这些人都是由地方官员刻意选出来的,除了不断地赞扬他的圣明,痛斥过去君王大臣的昏庸无能,歌颂秦朝的公正严明,大骂以往官员的贪赃枉法外,别的什么都不说。<br/><br/> 龙井开始还很有兴致跟着听,听得久了却生出讨厌之情来,就像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每天听新闻联播一样:一元钱可以租廉租房,百姓生活很好很幸福,领导都在忙着考察和 we_i 问……<br/><br/> 嬴政倒没觉得不对,这些歌功颂德的话原本就对了他的心思,他也觉得那些诸侯国不如大秦,于是,他便越听越爱听。<br/><br/> 及到了函谷关,嬴政已然有些飘飘然了。<br/><br/> 而龙井,在听到函谷关当地父老交口称赞后,终于忍不住借口将嬴政拖了出来。<br/><br/> “阿政,你爱听那些?”他说。<br/><br/> “多听听百姓的话,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br/><br/> 龙井看着函谷关,忽然深吸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在说谎。”<br/><br/> “恩?”<br/><br/> “歌功颂德是在说谎,关于那场战役依旧是在说谎。”龙井说,“刚刚那个老头子是怎么说来着?当年在函谷关敌对渑池之战,都是我的功劳?”<br/><br/> 嬴政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我也觉得是这样。”<br/><br/> “不是,”龙井说,“不是我的功劳,我知道他们是在故意说好话,说我英明神武,但不对,我在渑池犯下了大错,害了一城百姓……”<br/><br/> 他看着渑池方向,深吸一口气,细细将这一切都道来:“……我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那场战争能胜,不是我的功劳,杀了十个敌军,却要搭上我大秦十个百姓……这买卖,亏了。”<br/><br/> 嬴政今日才知道,这里头竟还有这样一段故事。<br/><br/> 可比起那一城百姓,他更关心的却是:“你当时怎么昏睡了?大夫可有说什么?”<br/><br/> 龙井摇了摇头,继续说:“我当日,在渑池,我自以为是,我以为杀了那些人,我们就赢了,但是没有,杀了他们之后,敌军无人约束,百姓涂受重创。我亲眼看到,那么小的女孩,被……我无能为力。阿政,我没那么伟大。你也没有那么伟大。我们的胜利是建立在鲜血上的。”<br/><br/> 龙井说,“他们在说慌,说的不过是他们想要你听到的。但是你不能信。我不觉得所有的百姓都会热情的拥簇我们。真的,没有那样的事情。”<br/><br/> “我们那里有个人说过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要是真的信了他们的谎话,就完了。”<br/><br/>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嬴政品味着这句话,若有所思。<br/><br/> 龙井的话不好听,但因为是他说的,嬴政愿意去试着听一听:“阿井,我听<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