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山林七贤
第425章 山林七贤
孟秋听见“通州”二字之时便已经想到了一系列相关的剧情。
其中最关键的剧情莫过於“山林七贤”。
在大魏女帝的剧情之中,国家的三省六部全都被孙无患集团的人渗透,导致了许多的限制。
首先是寒门的普升途径几乎被断绝了,因为选举这一块归礼部管,而礼部侍郎已经是孙无患集团的人。
这就导致许多才人鬱郁不得志,四处寻仙或是醉生梦死。
寒门上升途径被断绝,其实对女帝的影响是最大的。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权力被一点一点蚕食,很多事情甚至自己都不能决定了。
而这一段剧情的关键就是去到处找“贤人”,化解相关危机。
而这山林七贤乃是最厉害的,七个人各有所能,填入部门里,可以撑起整个部门的运转。
这是女帝可以培养的自己势力的人才。
孟秋想起这些剧情的同时,也想起大约对现在大魏的剧情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反正先把这七贤人收入魔下,为后续的剧情做准备。
孟秋在心中想起这段剧情的攻略,没一会儿便想了起来,於是吹著口哨大唱著歌便走入了前方的一片竹林之中。
不过想要结交他们,还需要一些知识。
好在孟秋已经是元婴修土,像是凡间圣贤书之类的,只需轻轻看一眼,便能全部记住。
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孟秋哼著屈原的《离骚》便走进了一片竹林之中。
竹林静悄悄的,並没有遭遇任何人。
而孟秋却已经通过神识扫到,在不远处的一间竹屋之中,七个人躲在那里悄咪咪地看自己这边。
他们只是傲,又不是傻,万一遇到的是什么政敌或是山匪可就坏了,小命丟了可不值当。
当听见孟秋口中吟著的“忙鬱邑余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之时,七人眼中皆是一亮。
这完美地说出了他们的心境啊!
或许这位仁兄也和自己等人一样鬱郁不得志呢?
几人听著孟秋的吟唱,空空荡荡的在山林中迴响,心中不免涌上了悲伤的心绪。
其中,排行竹林七贤第六的阮澈已经举起了琴,就想要附和那少年,为他弹琴。
可惜被阮遥给拦下了。
阮遥道:“澈弟,再等等。”
他曾经被孙无患那一档的狗官构陷,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对於生死,他一向谨慎。
孟秋自然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几人的动作,心中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
这时他下了马,走向了一块大石头。
这青石古老厚重,独自立於这深山中,颇有意思。
孟秋坐在大石头前,从袖口之抽出了一把洞簫来,隨著山风拂过,他的青丝被风儿扬起。
他闭上眼睛,吹起了笛子。
笛声悠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听得悲从心来。
不远处,向诲听到第一声笛声之时,便已经赞了声好。
越是听到后面,几人情绪愈发难以压抑,心中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诸多往事,心中无比感慨。
几人皆是心思敏感之人,听著听著,泪水不知不觉中已然垂落而不自知。
阮遥道:“此生能听到此般笛声,真是一大幸运。”
孟秋听到这句话不免一笑,能让一个元婴期的大佬来给你吹笛,那当然是你此生最大的幸运。
吹完笛子,孟秋感觉已经差不多了,於是又从包裹中拿出了毛笔来,在大石头上面提字。
写的是李白的行路难。
由於字写的比较小,躲在远处的几人已然看不清了。
几人听了孟秋的吟唱和笛声,已然对这个少年產生了巨大的好奇,能有这般才华,若是结交一番该多好?
说不定志同道合呢?
这时,刘亥已经忍不住了,踏出了门。
阮遥在后面道:“亥兄,等等!”
刘亥没有回头:“此番才子,哪怕是陷阱,我也要结交一番。”
阮遥无奈笑道:“你没穿衣裳,莫要嚇到了他。”
刘亥这才反应过来,又跑了回来,穿上了衣服。
几人笑了笑,然后一同走了过去。
山林七贤为首之人便是江隱,他的名声最大,成就也最高。
但结局来说,跟他们下场也差不多,因为都做不了官,才华无处释放。
作为几人中最有才华之人,他对於孟秋的才华更加理解,也更能理解孟秋吟诵的“忙鬱邑余佗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的感受。
不过,他隱约觉得,这个少年与他们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仍然抱著崇高的理想。
与已然颓废了的他们不同。
这便是少年气啊..
曾经自己何曾不也是如此呢?这般想著,他走上前去,同时也看清了孟秋刻字的內容,一点一点瞪大了眼睛,口中也不由得呢喃起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不正写的自己这伙人吗?
他懂!
隨著孟秋一句一句地写下更多的词,他心中的震撼更加,呆在了路上。
身旁的几人亦然如此。
见到此般症状,孟秋便知道事情已成,同时提笔写下最后一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这一句,便是衝破黑暗的黎明,是一句震耳发的鼓励。
几人对於朝廷已然死心,自然不会有这般心態,但是此番见了孟秋写下的这首诗,心中仍然还是受到了鼓舞。
阮籍朝著孟秋行了一礼:
“在下无心打扰,我观阁下如此才华,实在是钦佩不已.....
他做了开场白,余下几人纷纷开始自我介绍。
孟秋一个一个扫过,与自己印象中的剧情人物做了对照。
如此一来,工具也齐全了。
接下来的几日,他被几人盛情款待,与他们饮酒作诗,痛骂朝廷,好不痛快。
几人都特別喜欢音乐,孟秋便用洞簫与他们合奏,更是引得了他们的欢心。
只短短几天,他们便都与孟秋產生了浓浓的信任,把孟秋当成了知己。
这时,孟秋也开始对他们进行一些思想的灌输了..,
总之告诉他们还有希望,国家落於奸臣之手,岂能安心而毫无作为?
孟秋听见“通州”二字之时便已经想到了一系列相关的剧情。
其中最关键的剧情莫过於“山林七贤”。
在大魏女帝的剧情之中,国家的三省六部全都被孙无患集团的人渗透,导致了许多的限制。
首先是寒门的普升途径几乎被断绝了,因为选举这一块归礼部管,而礼部侍郎已经是孙无患集团的人。
这就导致许多才人鬱郁不得志,四处寻仙或是醉生梦死。
寒门上升途径被断绝,其实对女帝的影响是最大的。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权力被一点一点蚕食,很多事情甚至自己都不能决定了。
而这一段剧情的关键就是去到处找“贤人”,化解相关危机。
而这山林七贤乃是最厉害的,七个人各有所能,填入部门里,可以撑起整个部门的运转。
这是女帝可以培养的自己势力的人才。
孟秋想起这些剧情的同时,也想起大约对现在大魏的剧情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反正先把这七贤人收入魔下,为后续的剧情做准备。
孟秋在心中想起这段剧情的攻略,没一会儿便想了起来,於是吹著口哨大唱著歌便走入了前方的一片竹林之中。
不过想要结交他们,还需要一些知识。
好在孟秋已经是元婴修土,像是凡间圣贤书之类的,只需轻轻看一眼,便能全部记住。
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孟秋哼著屈原的《离骚》便走进了一片竹林之中。
竹林静悄悄的,並没有遭遇任何人。
而孟秋却已经通过神识扫到,在不远处的一间竹屋之中,七个人躲在那里悄咪咪地看自己这边。
他们只是傲,又不是傻,万一遇到的是什么政敌或是山匪可就坏了,小命丟了可不值当。
当听见孟秋口中吟著的“忙鬱邑余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之时,七人眼中皆是一亮。
这完美地说出了他们的心境啊!
或许这位仁兄也和自己等人一样鬱郁不得志呢?
几人听著孟秋的吟唱,空空荡荡的在山林中迴响,心中不免涌上了悲伤的心绪。
其中,排行竹林七贤第六的阮澈已经举起了琴,就想要附和那少年,为他弹琴。
可惜被阮遥给拦下了。
阮遥道:“澈弟,再等等。”
他曾经被孙无患那一档的狗官构陷,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对於生死,他一向谨慎。
孟秋自然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几人的动作,心中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
这时他下了马,走向了一块大石头。
这青石古老厚重,独自立於这深山中,颇有意思。
孟秋坐在大石头前,从袖口之抽出了一把洞簫来,隨著山风拂过,他的青丝被风儿扬起。
他闭上眼睛,吹起了笛子。
笛声悠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听得悲从心来。
不远处,向诲听到第一声笛声之时,便已经赞了声好。
越是听到后面,几人情绪愈发难以压抑,心中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诸多往事,心中无比感慨。
几人皆是心思敏感之人,听著听著,泪水不知不觉中已然垂落而不自知。
阮遥道:“此生能听到此般笛声,真是一大幸运。”
孟秋听到这句话不免一笑,能让一个元婴期的大佬来给你吹笛,那当然是你此生最大的幸运。
吹完笛子,孟秋感觉已经差不多了,於是又从包裹中拿出了毛笔来,在大石头上面提字。
写的是李白的行路难。
由於字写的比较小,躲在远处的几人已然看不清了。
几人听了孟秋的吟唱和笛声,已然对这个少年產生了巨大的好奇,能有这般才华,若是结交一番该多好?
说不定志同道合呢?
这时,刘亥已经忍不住了,踏出了门。
阮遥在后面道:“亥兄,等等!”
刘亥没有回头:“此番才子,哪怕是陷阱,我也要结交一番。”
阮遥无奈笑道:“你没穿衣裳,莫要嚇到了他。”
刘亥这才反应过来,又跑了回来,穿上了衣服。
几人笑了笑,然后一同走了过去。
山林七贤为首之人便是江隱,他的名声最大,成就也最高。
但结局来说,跟他们下场也差不多,因为都做不了官,才华无处释放。
作为几人中最有才华之人,他对於孟秋的才华更加理解,也更能理解孟秋吟诵的“忙鬱邑余佗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的感受。
不过,他隱约觉得,这个少年与他们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仍然抱著崇高的理想。
与已然颓废了的他们不同。
这便是少年气啊..
曾经自己何曾不也是如此呢?这般想著,他走上前去,同时也看清了孟秋刻字的內容,一点一点瞪大了眼睛,口中也不由得呢喃起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不正写的自己这伙人吗?
他懂!
隨著孟秋一句一句地写下更多的词,他心中的震撼更加,呆在了路上。
身旁的几人亦然如此。
见到此般症状,孟秋便知道事情已成,同时提笔写下最后一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这一句,便是衝破黑暗的黎明,是一句震耳发的鼓励。
几人对於朝廷已然死心,自然不会有这般心態,但是此番见了孟秋写下的这首诗,心中仍然还是受到了鼓舞。
阮籍朝著孟秋行了一礼:
“在下无心打扰,我观阁下如此才华,实在是钦佩不已.....
他做了开场白,余下几人纷纷开始自我介绍。
孟秋一个一个扫过,与自己印象中的剧情人物做了对照。
如此一来,工具也齐全了。
接下来的几日,他被几人盛情款待,与他们饮酒作诗,痛骂朝廷,好不痛快。
几人都特別喜欢音乐,孟秋便用洞簫与他们合奏,更是引得了他们的欢心。
只短短几天,他们便都与孟秋產生了浓浓的信任,把孟秋当成了知己。
这时,孟秋也开始对他们进行一些思想的灌输了..,
总之告诉他们还有希望,国家落於奸臣之手,岂能安心而毫无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