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跟夏冬一路奉命杀向大渝都城,摧城拔寨只是令大渝胆寒,却未见有大渝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就是因为他们破城之后,对当地的百姓秋毫无犯。”梅长苏接着道:“如果像玄朔夺我衮州城,城破之日就是他玄朔屠城之时那样,惨烈的杀戮除了加深仇恨之外还能换来什么?”<br/><br/> “苏兄,”萧景睿上前答言道:“我明白你的苦心了。当年滑族也好、其他的小国也好,他们降而复叛,就像野草无法除根一样就是因为他们带着仇恨、心有不甘。”<br/><br/> “没错。”梅长苏道:“其实战乱之中,最苦的就是普通的百姓。大渝屠城之时,我们痛惜自己国家的百姓;那么他国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么?两国之争,罪在君王,百姓何辜?如今太子要想开创一个清平的朝局,百姓的安稳就是对他执掌朝政最大的保障!那些无谓的杀戮与仇恨只会给太子今后治国埋下隐患。”说到这里,梅长苏又将视线转向了梅岭的地图:“至于那些战乱的始作俑者,该使什么手腕就该使什么手腕!”<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想必看过原著和电视剧的亲们,都对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小国降而复叛,覆灭他国的词句都有印象。这一章,我是想让宗主能够站在更高的一个点上来帮萧景琰开创一个清平世界。战争杀伐,百姓何辜?马上打来的天下,还是要靠仁德的君主来治理。不增添仇恨,与他国哪怕是如大渝这样的敌国,也要建立良好的邦交,只有这样萧景琰在执掌大梁国政的时候,才会更加轻松。讲打,大梁可以打,这是能力,但是不打,不屠城不灭族,不挑衅这是仁爱。可能作者的儒家情结比较重,不知道跟大家的想法是否一致?期待大家的精彩点评!<br/><br/> ☆、第六十六章<br/><br/> 箭在弦上(一)<br/><br/> “好!姐夫,你说吧,反正我听你的!”小王爷穆青朗声道。<br/><br/> “对,苏参军,您只管吩咐!”<br/><br/> 梅长苏淡淡地一笑:“发号施令是元帅的事,我只是参军,帮忙出谋划策是我的本分。”<br/><br/> “哈哈,苏参军,你这话也太客套了。”蒙挚笑道:“谁不知我蒙挚若论上阵杀敌,那是当仁不让。可是论行军布阵,这个我确实不在行。”<br/><br/> “有蒙帅、苏参军坐镇,我们大梁将士齐心协力,拿下梅岭,指日可待!”萧景睿一旁答言道。<br/><br/> “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拿下梅岭,指日可待!”<br/><br/> “说得好!齐心协力,拿下梅岭,指日可待!”<br/><br/> “不对,还少一样!”言豫津挑了挑眉毛,摇了摇道。<br/><br/> “还少什么?”众人均把诧异的目光投向了言豫津。<br/><br/> “还差把玄朔那老家伙的脑袋揪下来当球踢啊!”<br/><br/> “哈哈哈……”众将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br/><br/> 看着大家众志成城的样子,梅长苏的心中也不禁热血沸腾起来:“好!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该怎样揪下玄朔的头!”说着,梅长苏起身走到放着梅岭地图的桌前,用手指道:“兵法有云: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而地形又分为“通”“支”“隘”“险”“远”五种。其中须占领高地的地形有“通”和“险”两种。”梅长苏顿了一顿接着说:<br/><br/> “通”是敌可以来,我可以往的四通八达通道,军队遇到这种地形要“居高阳,利粮道”而梅岭的北谷正是如此;遇到“险”的地形,我方军队若先到达,“比居高阳以待敌”,如果敌军抢先占据“高阳”,我方“勿从”,调转离开,避免损伤,这就是与北岭只有一面峭壁之隔的绝魂谷。”<br/><br/> “这地形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啊!”穆青、景睿、豫津这三位小将,作战经验少,听到梅长苏的讲解不仅纷纷颔首表示赞同。<br/><br/> “可是,历代征战不惜代价攻打山头也不外乎这两种地形:第一对于“通”形:部队前进时,必携大量给养随行,通过“通”形地形时,如果山头被敌军占领,防护能力较弱<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后勤部队受到极大威胁,所以,必须付出代价拿下制高点。大部队行军不同于零散游击队,在行动前必须制订严密、系统的方案,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会影响整个战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局部的代价是可以忍受的。”<br/><br/> 梅长苏的目光复又盯着地图上的绝魂谷:“第二.那么遇到“险”形时,虽然兵法里说可以“引而去之”,可是偶尔也要反其道而为之还是要强攻山头。现在,玄朔已然占据险地,他为了占“势”,利用“势”来提高优势。本来敌我兵力就悬殊:这两个多月来,大渝二十万大军还有大约十五万;而我军现在也不过六万。我军的战力与当年的赤焰军相比还有差距,但胜在与当年的赤焰军由着同样的士气。与玄朔的最后一役,只怕难免……”<br/><br/> 说到这里,梅长苏轻叹一声:“难免会是“惨胜如败”,非不得已,都应该极力避免。”<br/><br/> 卫铮听到梅长苏之言,明白他家的少帅是想起了当年的梅岭战场,“惨胜如败”,是对那场血战最好的形容!当时,还是赤焰军与皇属大军几乎同时赶至梅岭,如今梅岭早被玄朔占据,只怕更是一场难以预料的生死大战。想到这里,卫铮上前一步道:“苏参军,我们梁军上上下下都是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您只需要部署任务给我们,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们也必是万死不辞!”<br/><br/> “对!再难,我们也敢上!”<br/><br/> “没错!身为大梁的男儿,哪怕为国浴血沙场,马革裹尸也是此生无憾!”<br/><br/> 梅长苏闻言,心情激荡,眼圈微红:“好!我刚刚说的只是最困难的一种情形,硬与玄朔拼蛮力,争地势。”<br/><br/> “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蒙挚眼前一亮,众将也心生好奇。<br/><br/> “对!”梅长苏轻轻点了点头:“当年的赤焰军与皇属大军都是为了抢占梅岭的至高点,不遗余力。可是今天,我们虽然不占地利,却也未见得便是落了下风。”<br/><br/> “此话怎讲?”众将士越听越好奇。<br/><br/> “如今,玄朔拥兵盘踞在梅岭之上,渝帝数次下旨命他回朝勤王,他相当于是自断了后路。”梅长苏的目光冷冽:“十五万的大军,虽在气势上雄踞梅岭,可是他们的后备一定会困乏!”<br/><br/> “难道?”卫铮 y_u 言又止。<br/><br/> “卫将军,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梅长苏道。<br/><br/> “苏参军,难道您是想兵困梅岭,让他们下不了山?”<br/><br/> “不错!切断水源、堵塞所有下山的通道,我们这六万人即便上不了山,他玄朔也休想下得山来!”<br/><br/> “妙啊!”众将士听闻,不由得喜形于色,“这叫什么呢?这叫‘关门打狗’?”穆青兴奋地笑道。<br/><br/> “你就不能文雅点儿?”言豫津白了一眼穆青道:“分明是‘瓮中捉鳖’嘛!”<br/><br/> “哈哈哈……”<br/><br/> ☆、第六十七章<br/><br/> 箭在弦上(二)<br/><br/> “甄平,把刘冰找来。”就在众人沉浸在研究到底是“关门打狗”还是“瓮中捉鳖”更贴切的时候,梅长苏唤来甄平吩咐道。<br/><br/> “好!”说着,甄平转身离帐。<br/><br/> “又找<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