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殿中安静, 众人好像都陷入了冥思之中。<br />\n百官中,兵部尚书向上瞄了一眼。<br />\n陛下自临朝以来, 多有与群臣意见相左的时候, 可每次双方论辩,百官从没有讨到过好处。<br />\n陛下总是气定神闲, 游刃有余, 就让百官铩羽而归。<br />\n朝中的官员也是,非要让陛下打一下脸,才能认清现实。<br />\n兵部尚书摇头叹息, 今天难得是个好日子,北疆传来捷报,他还想在朝会上提出来,让陛下开心开心, 可却意外碰到了这牌匾事件。<br />\n不过,兵部尚书又向上瞄了一眼, 陛下看起来似乎很是平静,仿佛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br />\n兵部尚书不禁回想,从最初的鹦哥事件,到后来的和亲事件,行宫事件,乃至今日的牌匾事件,陛下好像一直都是如此,万事不萦于怀,处变不惊。<br />\n兵部尚书甚至觉得,如果哪天有人谋逆了,陛下也能心平气和地说一句:让朕看看,是何人造反?<br />\n君明臣贤,陛下如此胸襟气度,对朝臣,以及国朝天下来说都是幸事啊。<br />\n如此想着,兵部尚书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br />\n江存度看向兵部尚书,淡淡开口道:“讲。”<br />\n“陛下,北疆传来捷报,镇安王率领边军迎击达朗部落,达朗部落败退草原,我军大获全胜。”兵部尚书说出最新收到的前线军报。<br />\n江存度已经提前通过系统知晓,此刻又听兵部尚书禀报一遍,他还是觉得高兴,毕竟这次胜利,意味着剧情前进了一大截,他的退休指日可待了。<br />\n下方,兵部尚书略做停顿后,又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宵旰忧勤,黜幽陟明,大堇今日的隆盛昌平,全赖陛下圣明烛照,福泽四海八荒啊!”<br />\n话说至此,兵部尚书扯出帕子擦了擦眼角,一副动容的模样,继续道:“臣恭贺陛下千秋万载,江山永固,社稷长存!”<br />\n兵部尚书这番话说完,不少朝臣在心中唾弃马屁精。<br />\n不过北疆大捷,确实是值得恭贺的好消息,而陛下除了对三千佳丽念念不忘以外,兴利除弊,兴国安邦,实有明君之风。<br />\n兵部尚书虽是拍马屁,但也言之有物。<br />\n百官紧随兵部尚书之后,诚心恭贺道:“臣恭贺陛下千秋万载,江山永固,社稷长存!”<br />\n江存度:“……”<br />\n江存度看着殿中百官,心中的喜悦之情,瞬间就消散了,他觉得百官在诅咒他。<br />\n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是想让他工作到死吗?<br />\n江存度从龙椅上站起,留下一句“退朝”,便转身出了勤政殿。<br />\n留在殿中的朝臣们互相望了望,许多人心生感慨,北疆大捷,陛下却不骄不躁,不矜不伐,如此稳重自持,越来越有先皇的风范了。<br />\n一些老臣甚至红了眼眶,看陛下成长至今,他们可真是不容易啊。<br />\n……<br />\n北疆边城。<br />\n平日肃杀的军营,也难得有了放松的时候。<br />\n为了庆贺胜利,以及激励将士,谢行珏特别设宴犒赏三军。 \n\t\t\t', '\t')('\n在这难得的喜庆日子,谢行珏想到了夏清岚,他和夏清岚的感情早已心照不宣,谢行珏想趁着这个好时机,让陛下给他们赐婚。<br />\n心中生出这个想法后,谢行珏迫不及待地想要征求夏清岚的意见,他从军营出来,来到夏清岚所在的格物所。<br />\n格物所是夏清岚研发各种新鲜事物的处所,其中划分为了轻、重两处。<br />\n用夏清岚的话来说就是轻工业和重工业,格物所中的人虽然对此似懂非懂,但他们却认定了夏清岚是高人,毕竟格物所出品的东西都非凡品。<br />\n谢行珏来到格物所重工业区,就见夏清岚在研究一些黑色的粉末。<br />\n“这些是什么?”谢行珏好奇询问了一句。<br />\n“炭粉。”夏清岚头也没抬,嘴上念叨着,“一硝二磺三木炭。”<br />\n谢行珏对此不甚了解,他点了点头,征求夏清岚的意见道:“我想请陛下赐婚。”<br />\n“嗯……”夏清岚随意应了一声,手中继续拨弄炭粉,“杂质似乎有些多了。”<br />\n谢行珏:“……”<br />\n“是木材的原因,还是烧制出了问题?”夏清岚皱眉沉思,“下次换一种木材试试……”<br />\n就在这时,轻工业那边有人过来汇报:“夏姑娘,我们纺出毛线了!”<br />\n夏清岚暂时放下手中炭粉,看向来人:“让我看看。”<br />\n来人把毛线递给夏清岚,夏清岚试了试手感和韧度,随后满意地点头:“接下来可以尝试制作毛衣了……”<br />\n夏清岚在脑中想着毛线的各种用途,一转身看到了谢行珏,她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在这里?”<br />\n谢行珏:“……”<br />\n……<br />\n京城,晔王府。<br />\n孟哲再次拿着公文上门拜访。<br />\n江承奕因为同时身兼都察院、工部和户部的职务,如今的晔王府已经从大门紧闭,变成府门常开了。<br />\n门房每日接待各部门来送公文的官员,已经和许多人混成了脸熟,不过最让门房印象深刻的还是孟哲,毕竟孟哲可是第一个敲开王府大门,见到晔王的人。<br />\n再次见到孟哲,门房热情地寒暄道:“孟大人,有段时日没见,可是衙门公务繁忙?”<br />\n孟哲很不适应这种热情,他如实回复道:“宫中有多处殿宇需要修葺。” \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