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235章 程副组长<br />
    八月六日。<br />
    清晨第一缕阳光顺着城市中轴线冉冉升起时,刺破清晨的薄雾。<br />
    校尉胡同,梧桐院。<br />
    一声公鸡打鸣,在四合院中响彻。<br />
    程开颜翻身起床,换了身干净衣服。<br />
    昨天,大家从房山老家坐车到县里姐姐家吃了顿午饭,就回来了。<br />
    结束游玩,大家收拾东西各回各家,回归自己的生活。<br />
    当天傍晚,程开颜家中就有军旅采风工作小组的干事上门,送来了一大堆文件和一个惊人的消息。<br />
    他,程开颜,莫名其妙的成为了本次军旅采风工作小组的副组长。<br />
    而正组长本人,就是宁绾嘉的小姑,有过一面之缘的宁秋月。<br />
    听到这个消息,程开颜既是懵逼,又是明悟。<br />
    他哪里还不明白,就是因为宁秋月,他这才被点了名上前线采风。<br />
    “该不会是为了报复小姨吧?”<br />
    程开颜心中有所猜测,至于这个莫名其妙得来的副组长是什么情况,他一时半会儿还搞不清楚。<br />
    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br />
    不过,昨天傍晚那位工作小组的年轻干事,还提到了明天有一场重要的会议召开。<br />
    以“战地风华,烽火墨韵”为主题的军旅采风动员大会。<br />
    会议在bj作协驻地召开会议。<br />
    上次在总政召开的会议是下发采风通知,做采风计划安排,动员各大文艺单位积极响应。<br />
    那么这次的动员大会,则是做最后的动员,以及采风的各项具体安排。<br />
    参会成员是参加这次军旅采风的作家们,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自愿报名的。<br />
    这次的动员大会,都得来。<br />
    北京城的动员大会,由采风工作小组亲自主持会议。<br />
    而其余地方因地域限制,则由作协代为召开。<br />
    心中思绪纷飞,程开颜将疑惑埋在心底。<br />
    “妈,今天有点事出门一趟,中午不一定回来吃。”<br />
    他带上公文包走出房门,对正在院子里清洗衣服的母亲说道。<br />
    “嗯。”<br />
    ……<br />
    bj作协所在的前门西大街,是一条有着丰富人文历史的大街。<br />
    坐落在紫禁城中轴线上,连接天安门和正阳门。<br />
    前门大街,得名于兴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紫禁城正南门,也就是正阳门,俗称前门。<br />
    这条街上,坐落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奇特建筑。<br />
    宣武门的天主教教堂,是北京城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三层巴洛克风格,屹立在这里将近三四百年。<br />
    还有京奉铁路正阳门车站,天主教法文学校。<br />
    此外,著名的北京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也在这里。<br />
    还有一条极具盛名的古代商业街“大栅栏”,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br />
    大栅栏的名字来源于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为了加强治安,在街巷道口设置木栅栏,其中廊房四条的栅栏高大坚固,被称作“大栅栏”。<br />
    到了清代,大栅栏就成为bj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聚集了众多老字号商铺,如卖酱菜的六必居、卖药的同仁堂、卖鞋子的内联升、卖绸布的瑞蚨祥等。<br />
    虽然1900年,义和团一把火焚毁了大栅栏,但重建至现在依然繁华,清代的众多老字号,依旧在这里汇聚。<br />
    门框胡同是大栅栏的美食一条街。<br />
    程开颜兜兜转转,跑到这儿来了。<br />
    反正开会时间还早,之所以没在家吃,主要是喝稀饭喝腻了,出来解解馋。<br />
    在卖馄饨的小摊门口,程开颜点了碗撒葱馄饨,坐下吃喝。<br />
    泛着油的高汤,肉质饱满的馄饨令人欲罢不能。<br />
    早上七点的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有不少像程开颜这样提着公文包坐在小摊边吃早饭的人。<br />
    不远处的街道口。<br />
    几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衣,脚踩军绿解放鞋,胸口插着钢笔,手中提着公文包,头戴红星帽走进了门框胡同小吃街里。<br />
    他们举手投足间有种整齐划一的节奏感,就好像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一样。<br />
    “苏进,没想到这次你也参加到了军旅采风中来,你不是在人民文学改稿子吗?稿子改完了?”<br />
    其中为首的中年男人对身侧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好奇的询问道。<br />
    “存葆同志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朱同志的稿子已经改完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回部队了。<br />
    只不过恰好赶上了这次的军旅采风,采风工作组的干事得知了小苏同志这位在京的军旅作家,就找上门来了,力邀他参加。<br />
    据说还是那位宁组长亲自下的命令,说像朱苏进同志这样的青年才俊一定要吸纳到采风队伍里来才是。”<br />
    不等年轻人回答,另一侧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同志眼神有些钦佩的看向这位年轻身材板正,五官端正的年轻人。<br />
    这位年轻的同志名叫朱苏进,十六岁参军,二十五岁开始创作。<br />
    78年出版了首部长篇作品《惩罚》受到一些评论家的好评,一时间小有名气,被誉为天才。<br />
    此人样貌端正,气质板正,有着军人刚强的作风,就是脾气有点倔,性格比较高傲。<br />
    几个月前朱苏进给《人民文学》投来了一部别样的作品:《一个夏令营的故事》。<br />
    故事围绕这一群少年人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们在夏令营中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的友谊、勇气和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正向的观念和时代特色。<br />
    因此被人民文学的崔道怡编辑欣赏,特意邀请这位朱同志来bj改稿。<br />
    而这位名叫周玲的女同志,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在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担任实习编辑,负责接待这位年轻的军旅作家朱苏进同志。<br />
    “周编辑过誉了,不过是宁组长赏识鄙人罢了。”<br />
    朱苏进对此只是推了推鼻间的眼镜,谦虚的说道。<br />
    但他却眼露笑意,神情流露出傲然之色。<br />
    其实这位周编辑说的并不全面,采风工作组的干事不仅仅是力邀他参加采风,还给予他特殊的优待与补贴。<br />
    那位三十多出头,美得惊人的宁组长,甚至还直言,他要是写出优秀的作品获奖,还有机会调动工作岗位。<br />
    毕竟朱苏进已经二十七岁,接近三十了,不可能一直待在部队,谋求调动自然正合他意。<br />
    另外,这位美丽动人,气质出众的宁组长,也深深的触动了他那颗未经人事的心。<br />
    ‘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知性优雅,成熟妩媚的女同志,实在令人惊艳!更何况还有如此深厚的背景权势……为了她我宁愿冒着危险上前线采风!’<br />
    美貌和权力相结合,对男人的冲击力更是巨大的。<br />
    俗话说得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r />
    更何况是朱苏进这位二十多年的单身汉,可谓一见倾心,一见钟情。<br />
    朱苏进想到那位宁组长不下于她美貌的权势,就更是心动不已。<br />
    于是连忙答应了采风。<br />
    他这些年在部队里生活多年,对军旅生活了如指掌,心中早有故事付诸于纸上。<br />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射天狼》。<br />
    本想着等到自己笔力成熟后,再进行创作,现在看来,这次采风正是个大好的机会。<br />
    “呼……待会开会,就要见到她了……我是不是该买束?写首情诗?”<br />
    朱苏进心中陷入甜蜜幸福的纠结之中。<br />
    不多时三人走到街道中间,为首的中年男人笑着指着前面的馄饨摊子说:“柳婶子家的馄饨可是大栅栏一绝,鲜美无比,不可不尝。”<br />
    “就依杨大哥的。”<br />
    朱苏进毫不在意的点了点头,一旁的女编辑也从善如流。<br />
    “柳婶子,来三大碗馄饨。”<br />
    中年男人喊了声。<br />
    穿着围裙的柳婶子连忙笑呵呵的应了声,“快做快做,马上就来。”<br />
    三人坐到空桌子上,身侧有个背对着他们的年轻人,吃的正欢。<br />
    “听说你们听说了吗?今天的会议上不仅仅安排各个作家分配的队伍,确定出发时间,甚至还要选出一位副组长,来协助那位宁领导的工作。”<br />
    中年男人姓杨,是作协的专业作家,知道一些小道消息。<br />
    不过没什么有名的作品,只出版过一部诗集,因此被推荐到采风队伍里来。<br />
    他不像朱苏进这样的天才,处女作就备受好评,第二部作品更是即将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副组长啊,这个职位有什么不一般的吗?”<br />
    周编辑好奇的问道。<br />
    “就这么说吧,采风工作小组这个名头看起来不起眼,这次军旅采风毕竟是一个全国性质的活动……这是一个平台,采风工作越出色,被上面领导看中的可能就越大,即便是一个副组长也是不可小觑的。”<br />
    杨大哥不动声色的解释起来。<br />
    “原来如此。”<br />
    朱苏进与周编辑二人恍然大悟,在工作中,有没有能力是一回事,能不能被领导看到更重要。<br />
    要是我能碰一碰这个副组长一职那该有多好?<br />
    朱苏进毕竟还是个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听到这个事情后,不可抑制的幻想憧憬起来。<br />
    更何况还是和他仰慕的宁秋月组长在一起工作!<br />
    “一般人的机会应该不大,小朱同志这么年轻,还受到宁组长的重视,说不定有这个机会染指。”<br />
    杨大哥瞥见朱苏进的脸色,嘴角微扬,不动声色的夸道。<br />
    “杨大哥说笑了,我又何德何能,更何况还有那么多采风的文坛前辈,不过要是宁组长选我,那我也只好逞强答应了。”<br />
    朱苏进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笑容,他虽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被人这么吹捧,还是相当受用的。<br />
    被宁秋月赏识看重,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别人可没有这个待遇啊!<br />
    独他朱苏进一人!<br />
    毕竟这位可是出自京城宁家。<br />
    要是真能当上副组长就好了!<br />
    想到这里,朱苏进不禁想待会儿开会争取一番。<br />
    “噗嗤……”<br />
    与他们隔得不远的程开颜听到这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差点没被呛到。<br />
    没想到出来吃个馄饨,还能碰到采风的作家,还真是缘分啊。<br />
    只是他们谈到的话题,实在让他绷不住了。<br />
    如果他没记错的,昨天工作组的女干事小王在送文件过来的时候,提到过这件事情。<br />
    宁秋月那个坏女人,为了采风活动的圆满,不仅仅是强行把程开颜拉出来当典型,还笼络了一批军旅作家。<br />
    恐怕这个男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吧?<br />
    “你在笑什么?”<br />
    朱苏进正沉浸在幻想之中,陡然听到身后程开颜的笑声,狭长的剑眉皱着,有些不虞的回头问道。<br />
    “没……没什么,我只是想到开心的事情而已。”<br />
    程开颜连忙摇头,解释起来。<br />
    “下次别人说话别偷听了,一点素质都没有。”<br />
    朱苏进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相当不满的瞪了程开颜一眼。<br />
    程开颜憋着笑,点头,没有多说什么。<br />
    不过就在这时,刚刚低头吃饭的周编辑听到他们的,连忙抬起头来,看到程开颜熟悉的侧脸。<br />
    顿时怔了怔,然后满眼惊喜的惊呼出声来:“小程老师?你怎么在这儿?”<br />
    “你是……上次给倒过茶的小周编辑啊?北大中文系的那个?”<br />
    程开颜神色古怪的看着这个面容清秀的女同志,回忆了一番。<br />
    要不是他记忆力太好,还真想不起来。<br />
    “小程老师还记得啊?”<br />
    周编辑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她还以为对方不记得了呢。<br />
    现在看来,自己给小程老师的印象还蛮深刻的嘛?<br />
    周编辑红着脸看了看程开颜,心中可惜这位大才子已经有对象了。<br />
    而作协的杨大哥与刚转头回去的朱苏进,被周编辑这一嗓子惊到了。<br />
    小程老师?<br />
    这又是谁?<br />
    能让人民文学的实习编辑称之老师,自然是作家。<br />
    二人连忙转过身来,看去,“这位小程老师又是谁?周编辑?”<br />
    “这位是程开颜呀,程开颜老师。”<br />
    周编辑也不具体介绍,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说出那个名字。<br />
    二人心中一怔,程开颜?<br />
    难道是……<br />
    “难道是……写出了结束上山下乡的那篇雄文《芳草》的大才子程开颜?”<br />
    杨大哥毕竟是作协的老油条,一听这话,顿时惊呼起来。<br />
    老实说像他这样不出名的作家,压根儿连这位大才子的面都不曾见过,只能在报纸上看看。<br />
    据说这位大才子,平日里接触的都是他们市作协的副领导人王蒙同志,人民文学张光年主编,甚至还有儿童文学大家陈伯吹,冰心,叶圣陶叶老等人。<br />
    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br />
    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这位,更别说认识了。<br />
    今儿算是运气到了。<br />
    “你好你好,我是市作协的杨志文,很高兴见到你,程开颜同志,我是你的书迷呀!”<br />
    杨志文立马起身,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br />
    “你好你好。”<br />
    搞得程开颜都一愣一愣的,只好和他握了握手。<br />
    至于朱苏进则有些恍惚。<br />
    程开颜他当然认识!自去年步入文坛,就创下了许多荣誉,作品无一不是精品。<br />
    其中《夜晚的潜水艇》他更是反复读了十多遍,像故事主人公那样孤傲,遗世独立的人,就是他朱苏进所向往的。<br />
    但这会儿……朱苏进脸色有点尴尬难看。<br />
    刚才他还说教了一番这个年轻人。<br />
    性子高傲的朱苏进拉不下脸搭话,就这么直愣愣的坐在原地,身体僵硬。<br />
    “小朱同志,快来认识一下,这位可是我们有名的大作家,大才子程开颜同志,这位向来不拘小节。”<br />
    杨志文眨了眨眼,心知他尴尬,便笑呵呵拍着朱苏进的肩膀,劝告道。<br />
    “你……你好,程开颜同志,我是朱苏进,军旅作家。”<br />
    朱苏进有了个台阶,顺势而为。<br />
    “你好,朱同志。”<br />
    程开颜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了然。<br />
    话说开启了新时期军旅文艺作品新潮的不就是这位朱苏进和李存葆吗?<br />
    其实他还有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作品,《康熙王朝》《朱元璋》,《我的兄弟叫顺溜》,《让子弹飞》还有最出名的2010版《三国》。<br />
    后世以一千四百万稿费,位列作家富豪榜第十。<br />
    几人简单聊了聊,朱苏进脸色缓和下来,但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br />
    众人相邀一起去作协开会。<br />
    走到作协开会会议室走廊上,宁秋月正和作家们聊着,看到走了过来的程开颜。<br />
    眼中闪过浓浓的不满,她宁秋月何曾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被燕子啄了眼睛。<br />
    就因为蒋婷这个便宜侄子!<br />
    乖乖当个典型,去前线采风不就好了?<br />
    不仅仅还分出去一个副组长,还付出了其他的代价。<br />
    想到这里,宁秋月就很是生气。<br />
    不过看到程开颜那比在场众人年轻一大截的面容,宁秋月心生一计。<br />
    随后精致古典的俏脸露出自信的笑容,朝着走来的程开颜等人迎了过去。<br />
    “谁来了?宁组长怎么过去了?”<br />
    “不知道啊?”<br />
    ……<br />
    程开颜等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视线放在宁秋月身上。<br />
    其中朱苏进心脏悸动不已,眼中满是期待。<br />
    绝对是!绝对是朝着自己来的!<br />
    我的宁组长!<br />
    朱苏进刚才还有些失落的脸色,瞬间变得骄傲起来,眼里的余光,瞥向身侧的三人,有些隐晦的自得。<br />
    于是他轻咳一声,迎了过去:“宁组长……”<br />
    只是就在这时,宁秋月却和他擦肩而过,俏脸满是笑容的对程开颜招呼道:“程副组长,您的大驾可算来了,秋月等您好久了。”<br />
    “程副组长不来,我们今天的动员大会开不下去啊!”<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