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阳滋看了看无知无觉的长兄,暗暗叹了口气。<br />
    大兄有光明坦荡的胸怀,只愿走光明正大的坦途,但作为君王,有些阴谋诡事怎么可能避得开呢?<br />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br />
    那些污垢与不祥,是从方方面面渗透的啊!<br />
    第125章 做题(二)<br />
    【云青青推理得很痛苦。<br />
    图形是找不出规律的,文字是理不顺关系的,脑子是盘不了逻辑的。<br />
    从开始到放弃,云青青只用了一道题。<br />
    “啊,好烦。”云青青摔了笔,“跳过跳过。”<br />
    她熟练地将书页翻到了后五分之一,也就是常识那一部分。<br />
    “先来看看法律法规。”】<br />
    。<br />
    宋太祖时空。<br />
    赵匡胤看着思维导图上那一连串的某某法,几乎都要不认识法字了。<br />
    “后世立法竟严密至此?这与秦法暴政有何异?”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方方面面都规定死,百姓记得住那么多律法条文吗?那对于官吏来说,他们若想欺凌百姓,只要拿着条文逐条核对,就足以闹得一地民不聊生。<br />
    但一转念,他又觉得严格立法似乎确实有施行的道理。<br />
    “天宝以后,李唐之纪纲寝坏,不能自振,以至于失天下。自朕践祚以来,先后重定《刑统》三十卷、《编救》四卷,诏刊板模印颁天下。”<br />
    赵匡胤自觉自己对于律法这一块做得可圈可点,但这惊鸿一瞥后世律法之森严,才觉得自己乃井底之蛙,以一方井口为天。<br />
    “朕乃大宋开国之君,日后大宋的祖宗之法皆由我朝始,此事万万不可轻忽!”在决定完善法律的同时,赵匡胤也注意到了书页上写着的“道德文明”云云。<br />
    这几个字倒是很好理解。<br />
    “李氏破国以来,各地干戈不休,连年征伐令南北风气大有损伤,不若大力宣扬忠君爱国之思想,以正风气。”<br />
    这么一想,武城王庙供奉的文武并长、德功兼备的忠义能臣就很有垂范作用嘛。<br />
    。<br />
    明孝宗时空。<br />
    两个书生头并头地看着云青青在埋头苦思,二人百思不得其解。<br />
    “为何后世人为官还需知晓天文地理、数算工巧这些旁门左道?圣人之言呢?儒家典籍呢?”<br />
    “既不考策论又不考八股,后世考官如何辨别此人能力?”<br />
    “奇哉怪哉,唯有圣人之言方为正道,这些左道学来无用!”<br />
    “这女子心思浮动,岂是埋头苦读之相?一看就是庸碌女流,无非哗众取宠尔。”<br />
    两人啧啧一番点评,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商人怒而拍桌。<br />
    “这位小姐若是哗众取宠,尔等受其益损其名的鼠辈又算是什么?你们的学识、心胸、见地哪一个比得上人家?如今这大好时间,你们这埋头苦读的秀才老爷又为何不在书房手不释卷,反而和我等粗鄙轻浮之人在这酒馆作乐?”<br />
    商人这番话在围观群众之中激起阵阵讥笑,两个书生本欲同他理论,却见商人同桌的是几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忙丢下一句“不与尔等匹夫争这口舌”匆匆掩面离开了。<br />
    王守仁在一片哄堂大笑中看着两人狼狈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br />
    “汉唐儒生犹有上古遗风,如今却不存也。”在翻过许多史书,见识过那些前辈们的惊人事迹之后,王守仁想要习武知兵的念头越发坚定了。<br />
    。<br />
    【做了一圈题目,除了认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常识以外,云青青悲哀地发现,她与“静心学习”之间已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br />
    “果然,沉迷手机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太久,根本不能沉下心来看书学习了。”<br />
    云青青无奈地放下不自觉摸到手里的手机,又翻了翻这本八成新的题库,苦笑道:“但凡我有当年高考的那股劲头,有什么技能和知识学不会学不好的呢?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br />
    她所幸不再强迫自己做这骗人骗己的事情,走到书架面前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挑了挑,“还是来看看小说吧。”<br />
    云青青靠坐在小沙发上,翻开了《基督山伯爵》。】<br />
    。<br />
    清圣祖时空。<br />
    跟着云青青第一章,康熙的思绪回到了最开始提及的一八一五年。<br />
    “今人敢写今事吗?”他意识到这是一篇后人写的话本故事,而这个时间也在如今的大清之后。<br />
    “行文不离时况,或许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的西欧某些信息。”<br />
    在这场多世界全民直播中,大清最大的劣势就是时代靠后,无法获悉太多有用的信息——毕竟很多时空,尤其是清朝的时空由于不可说的原因导致连接失败。但这也是最大的优势,大清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能够朝着云青青反复提及的“科学”这条路上摸索前行。<br />
    康熙也是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成果的皇帝之一,比如那位黄履庄继自行车之后又研制出了不少颇具巧思的机械,其中有些可以用于民生或是军事。<br />
    再加上康熙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些使得他成为了诸多皇帝当中唯一一个开私库做赞助的人。<br />
    “梁九功,你着人抄录这话本,回头递上来。”康熙表示不想追连载,直接叫人提供完结小说。<br />
    梁九功恭敬领命。<br />
    。<br />
    明武宗时空。<br />
    朱厚照也被小说情节吸引了,且不说他自幼读的都是儒家典籍,就算是他偷摸着看的那些民间话本,也大多是些才子佳人,哪有这来得有趣?<br />
    “虽然这洋人名字读起来怪怪的,但瑕不掩瑜啊。”朱厚照几乎是一目十行先略过每一页的情节,然后急不可耐地用目光催促云青青翻页,自然,云青青是接收不到这个信息的,于是他只能悻悻地又回到第一行开始细细品读。<br />
    “虽然见得多,但这左右排列还真是不习惯……”朱厚照低声抱怨。<br />
    “皇爷?皇爷?”贴身伺候的小太监轻轻呼唤。“您该去经筵了,几位先生已在文华殿等着了。”<br />
    “就说朕突感不适,今日的讲学就免了吧。”朱厚照不耐地摆摆手,觑见他的面色,小太监只得硬着头皮退下,去通知久等的先生们“圣躬违和”了。<br />
    自从朱厚照表露出要学习外邦语言以来,朝中那帮古板老臣炸了锅,痛心疾首君王踏上了歧路,每到经筵之时便变着法地进谏,意图用种种圣人之言规劝天子,令其回心转意。<br />
    朱厚照不是不能强行学习洋文,甚至找上几个洋人来面对面交流也未尝不可,但他不愿意。<br />
    “朕的这些先生,给朕讲了几日课,就忘了什么叫君臣有别了。”朱厚照阴着脸挥退了伺候的人,“朕年岁渐长,又是大明的皇帝,不是昔日那个年幼无知的孩童了!”<br />
    这一次,他要让朝堂上下意识到,他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子!<br />
    他要这帮老臣亲自为他寻来洋文先生!<br />
    。<br />
    明成祖时空。<br />
    情节开展到男主人公被陷害入狱之后遇到神甫吐露宝藏的秘密,这个时候朱棣意识到了一个问题——<br />
    “此文通行天下,岂不是会激起民间下海之风?”<br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br />
    面对可能存在的金银宝藏,谁能忍受得住诱惑?<br />
    就算是有人耳提面命,此事为杜撰,万不可信,也总会有人抱着一丝幻想:若不是真有此事,哪能如此真实?就算不是故事里这个,茫茫大海之上这么多岛屿,说不得那个荒岛之上就藏了金银珠宝、古董珍奇呢?<br />
    “这些时日商讨海禁重开一事,又要横生波澜了。”朱棣叹了口气,“海禁可以开,但决不允许私船下海!”<br />
    私船下海不仅会让税收受到影响,长远来看,还可能带来人口流失的后患。<br />
    所以,海上航行与商路开辟,只能由大明官方认证的船只进行!<br />
    。<br />
    汉武帝时空。<br />
    此时公羊儒的大复仇思想犹为盛行,看到主人公收到的一系列陷害与折磨,许多儒生们气得拔剑而起。<br />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獠不诛,枉为人矣!”<br />
    “诸君只见阴损小人伤一家一户,不见匈奴贼子伤千家万户乎?”<br />
    “匈奴恶行累累犹甚百倍,七十余载厉兵秣马,不就是为今日一雪前耻吗?”<br />
    “都说匈奴人凶狠,长平侯领军杀敌不也杀鸡屠狗一般?足以见得匈奴人未必比我汉人强,两军交战胜负还未可知呢!”<br />
    “我们有长平侯,自然是大胜一方!”<br />
    儒生们的群情激愤被某平阳侯尽收眼底。<br />
    “公孙弘做得不错。”刘彻很满意如今长安城内的舆论氛围,哦,舆论战也是他从后世学的。<br />
    “御史大夫张欧年迈多病,精力不济了,公孙弘倒是可以接任御史大夫。”<br />
    霍去病听着刘彻轻描淡写地给予了公孙弘三公之位,心下暗暗道:当咱们这位县官看重一个人时,给出的封赏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啊。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邪巫

牛奶少年郎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