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知人家有意于你,你还次次往这钻!”傅泉瞪着晋昭的眼神愈发严厉,“不拒绝不就是在勾搭!”<br />
晋昭深吸口气,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眼神复杂地看向傅泉。<br />
她道:“你从何处看出人家对我有意了?”<br />
傅泉语气严肃,教训道:“对你无意?对你无意她会不停在你眼前晃?听我一句劝,往后别来这了!小心阴沟里翻了船!”<br />
晋昭摇摇头,拍了拍傅泉的胳膊,继续前行:“不是我说你,自打回了京,你的话本看太多了。”<br />
傅泉心知晋昭是在讽刺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和话本有什么关系!”<br />
晋昭正要开口回答傅泉,抬头便看见巷子尽头,离玄武大街五丈处,两名女子立在墙边。<br />
二人顿时熄下声来。<br />
似是察觉到有人靠近,那墙边高一些的女子看了过来。<br />
一袭天青罗裙似水,与蝉翼纱云帔交叠,垂落在女子周身,她面覆轻纱,一双眸子宛若新月,皓首明净,云鬓峨峨,三千青丝如墨成峰,玉簪温润如雪,浮跃其间。<br />
都不用看见面纱下的真容,只消往这一站,便觉清风过巷,如见谪仙临尘。<br />
瞧见来人是晋昭,女子低眉一笑,微微福身,声若玉落瓷盏,道:“公子,好久不见。”<br />
晋昭轻笑,回礼道:“好巧。”<br />
女子笑而不语。<br />
晋昭无视一旁傅泉几乎要把她烧穿的视线,从怀中取出珍珠簪子来,上前两步,双手递上:“今日赶巧,我得了支簪子,既在此遇见,想来姑娘与它有缘,在下便赠与姑娘。”<br />
街边熙攘,傅泉在一边几欲开口,可还是强忍下来。<br />
“多谢公子。”女子颔首,一边小丫鬟上前,接过珍珠簪子。<br />
“不必客气。”晋昭坦然道,“在下留着这些也无用,宝簪赠玉人,也算是它有所值了。”<br />
一边的傅泉越发觉得没眼看,他颇为忧虑地看向巷外来往的人流,青天白日的,哪有人平白给人家送簪子的?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误会?<br />
女子似是还有话要说,可碍于身边丫鬟跟着,她垂首,良久,又是一福身,语气略带生硬道:“多谢公子,民女家中还有人候着,便先告退了。”<br />
晋昭颔首,也不拦着:“姑娘慢走。”<br />
女子转过身便离去,可她方行至巷口,又回过身来,问道:“公子,你就不好奇我是谁?”<br />
晋昭瞧着女子与谭月琴五分像的眉眼,摇了摇头,道:“若是有缘,我自会知晓你的身份。”<br />
闻得此言,女子不再说话,离开巷口。<br />
女子身形一消失在巷口,傅泉便忍不住了。<br />
“你你你……”傅泉几乎是气结,瞪着晋昭,“你到底是要干什么?这姑娘一看就是官眷,若是看上了你,非要嫁给你,看你怎么办!”<br />
“不会的,这姑娘心比天高,等闲之辈入不了眼,看不上我的。”晋昭无奈道,“你想得也太远了……”<br />
傅泉并不相信晋昭说的话,在他眼里,晋昭名满京城,又得皇帝器重,若是男儿身,那便是个不可多得的郎婿。<br />
他迟疑道:“你又怎知,人家心里怎么想的?”<br />
“她姓谭。”晋昭接过傅泉手中铁盒,走出巷外,直奔茶馆而去。<br />
“谭?”傅泉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谭续光?”<br />
“嗯。”<br />
入了茶馆,小二将晋昭、傅泉引入厢房。<br />
门一关上,晋昭将铁盒置于桌面,继续道:“‘山倾海覆,拨云续光’的那位谭续光。”<br />
“竟然是她?”傅泉顿时讶然,喃喃道,“她……她居然没当姑子?”<br />
“笃、笃、笃”三道敲门声响起,小二端着茶盘推门而入:“二位客官,茶沏好了。”<br />
琥珀茶汤落入瓷杯,声似山间鸣泉,傅泉顿时没了声音。<br />
待小二撤出屋后,他才压低声音,继续开口道:“不是说她要青灯古佛一辈子,等微生玄师还俗吗?”<br />
晋昭握着茶杯的手一顿,她看向傅泉:“你从哪听的这些?”<br />
傅泉默了一瞬,有些心虚地抚了抚鼻尖:“我瞧着坊间茶馆的说书先生都这么说的……”<br />
晋昭沉默,开始考虑怎么劝傅泉换个爱好。<br />
傅泉见晋昭不说话,反而来了劲,他坐下身,道:“你说这谭续光,我从前读微生玉的诗,只觉得是个神女,如今见了本尊,却反而觉得不真实了。”<br />
晋昭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心,说来凌风阁上下,上到风凌、下到扶微,几乎无人不仰慕微生玉。<br />
也难怪,这微生玉本就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br />
白衣剑侠,少年成名,一手飞龙钩月使得出神入化,初入江湖短短两年便再无敌手,论剑道天赋,微生玉几乎是整个武林都要仰望的存在。<br />
可这人偏偏任性得很,十五年前,平灵山最后一战登顶武林后,微生玉便折剑下山,消失于江湖传闻之中、再无行踪。<br />
十二年过后,微生玉这个名字再次闻名世间,便是因为与谭续光那段惊天动地、不容于世的骇世绝恋了。<br />
惊天动地,是因为微生玉为谭续光做的那十三章诗词被天下人传唱,一时成为市井奇谈。<br />
不容于世,是因为二人整整相差了十五岁,而微生玉彼时正在谭府做门客、亦兼任谭氏子女的讲学先生。<br />
在世人眼里,微生玉与谭续光的感情,是乱/伦。<br />
可偏偏,那十三章诗词、以及谭续光作的对赋,又让这段感情“名扬天下”。<br />
两人拼死力争,父母、世俗的反对都没能拆散他们。<br />
可微生玉却先出了家,还号称前尘尽断、一世不娶。<br />
这么一折腾,便让谭续光与谭家,彻底沦为了天下人的笑柄。<br />
傅泉开口问道:“那你既然知道她是谭续光,为什么要送簪子给她?”<br />
晋昭轻摩指下白瓷,道:“为了帮她,也是帮我自己。”<br />
“帮她?”傅泉皱眉,似是不解。<br />
晋昭捏起茶杯贴上唇边,看向窗外集市,微微扬了扬唇角:“有人想借我拉拢高大人,我不过顺水推舟罢了。”<br />
……<br />
西市另一头,谭续光被人扶进马车。<br />
甫一落下车帘,谭续光便扯下面纱,皱<br />
着眉看向车内端坐的谭元度。<br />
“你怎么在这?”<br />
车内,谭元度一身绯罗锦缎,轻摇折扇,他笑着看向自家姐姐:“这不是想着你在附近?顺道接你回府嘛。”<br />
马车另一边还放着陶罐,里边蛐蛐鸣叫不停。<br />
谭续光被吵得直皱眉头:“阿宁,把这玩意抱出去。”<br />
侍女阿宁探身入内,连忙将那陶罐捧出去。<br />
见自己心爱的“大将军”被搬走,谭元度倒也不恼,他笑着看向谭续光:“你和那晋昭,如何了?”<br />
谭续光脸色冷了下了,只从袖口取出珍珠簪子,甩向谭元度,讥讽道:“知道的,说我是谭家的姑娘,不知道的,以为我是屏州的妓子。”<br />
谭元度接住簪子,笑道:“阿姊何必动怒?要怪便怪自个儿识人不清,摊上了微生玉这么个小人,还害得全家陪你一起闹笑话,如今便要年过二十了,京里还无人敢娶,只能配那低门小户的晋昭,又能怨得了谁呢?”<br />
谭续光一声冷哼:“怪我?不是父亲要杀他,逼得他走投无路了,他会跑去当道士?”<br />
“你这感情,从根本上便是孽缘。”谭元度指下摩挲银簪,玩味道,“这读书人就是抠搜,拿这么个破烂簪子当信物,也不知爹爹怎么想的,这么个破落户出来的孤儿,给阿姊提鞋都不配。”<br />
谭续光无言,只一声冷哼,转头拨帘,看向了车外。<br />
*<br />
街道川流不息,茶馆内,傅泉起身去合上窗,转过身,便见晋昭从铁盒中取出一夹层。<br />
“这是何意?”傅泉靠向桌边,惊奇地看向晋昭手里的动作。<br />
晋昭将铁盒倒扣在桌面,再拿开时,桌面上便多了本一掌大小的册子。<br />
傅泉仔细一看,便瞧见了上头的一个胡字。<br />
晋昭沉声道:“早年,我托你们家阁主替我寻人,你还记得吗?”<br />
傅泉一时茫然,点了点头道:“自然记得,不过,那人不是没找到吗?”<br />
晋昭回答道:“那人虽未找到,但他们却意外救下了一个帐房先生。”<br />
傅泉顿时警觉起来,看向册子:“这不会是账簿吧?”<br />
晋昭点头,傅泉立即捧起账册。<br />
待其中内容过目时,傅泉嘴唇颤抖起来,他惊骇地看向晋昭:“你有这个,为什么要寄存在存玉堂?你就不怕有心之人利用?”<br />
“凌风阁的手伸不近镇霖。”晋昭垂眸,“况且,这东西,从谁手上被翻出来,谁便难逃一死。利不利用的,也要有这个胆子才行。”<br />
傅泉仍旧不认可:“那你寄存在当铺,就不怕他们出了岔子,把东西丢了?”
晋昭深吸口气,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眼神复杂地看向傅泉。<br />
她道:“你从何处看出人家对我有意了?”<br />
傅泉语气严肃,教训道:“对你无意?对你无意她会不停在你眼前晃?听我一句劝,往后别来这了!小心阴沟里翻了船!”<br />
晋昭摇摇头,拍了拍傅泉的胳膊,继续前行:“不是我说你,自打回了京,你的话本看太多了。”<br />
傅泉心知晋昭是在讽刺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和话本有什么关系!”<br />
晋昭正要开口回答傅泉,抬头便看见巷子尽头,离玄武大街五丈处,两名女子立在墙边。<br />
二人顿时熄下声来。<br />
似是察觉到有人靠近,那墙边高一些的女子看了过来。<br />
一袭天青罗裙似水,与蝉翼纱云帔交叠,垂落在女子周身,她面覆轻纱,一双眸子宛若新月,皓首明净,云鬓峨峨,三千青丝如墨成峰,玉簪温润如雪,浮跃其间。<br />
都不用看见面纱下的真容,只消往这一站,便觉清风过巷,如见谪仙临尘。<br />
瞧见来人是晋昭,女子低眉一笑,微微福身,声若玉落瓷盏,道:“公子,好久不见。”<br />
晋昭轻笑,回礼道:“好巧。”<br />
女子笑而不语。<br />
晋昭无视一旁傅泉几乎要把她烧穿的视线,从怀中取出珍珠簪子来,上前两步,双手递上:“今日赶巧,我得了支簪子,既在此遇见,想来姑娘与它有缘,在下便赠与姑娘。”<br />
街边熙攘,傅泉在一边几欲开口,可还是强忍下来。<br />
“多谢公子。”女子颔首,一边小丫鬟上前,接过珍珠簪子。<br />
“不必客气。”晋昭坦然道,“在下留着这些也无用,宝簪赠玉人,也算是它有所值了。”<br />
一边的傅泉越发觉得没眼看,他颇为忧虑地看向巷外来往的人流,青天白日的,哪有人平白给人家送簪子的?这不是明摆着让人误会?<br />
女子似是还有话要说,可碍于身边丫鬟跟着,她垂首,良久,又是一福身,语气略带生硬道:“多谢公子,民女家中还有人候着,便先告退了。”<br />
晋昭颔首,也不拦着:“姑娘慢走。”<br />
女子转过身便离去,可她方行至巷口,又回过身来,问道:“公子,你就不好奇我是谁?”<br />
晋昭瞧着女子与谭月琴五分像的眉眼,摇了摇头,道:“若是有缘,我自会知晓你的身份。”<br />
闻得此言,女子不再说话,离开巷口。<br />
女子身形一消失在巷口,傅泉便忍不住了。<br />
“你你你……”傅泉几乎是气结,瞪着晋昭,“你到底是要干什么?这姑娘一看就是官眷,若是看上了你,非要嫁给你,看你怎么办!”<br />
“不会的,这姑娘心比天高,等闲之辈入不了眼,看不上我的。”晋昭无奈道,“你想得也太远了……”<br />
傅泉并不相信晋昭说的话,在他眼里,晋昭名满京城,又得皇帝器重,若是男儿身,那便是个不可多得的郎婿。<br />
他迟疑道:“你又怎知,人家心里怎么想的?”<br />
“她姓谭。”晋昭接过傅泉手中铁盒,走出巷外,直奔茶馆而去。<br />
“谭?”傅泉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谭续光?”<br />
“嗯。”<br />
入了茶馆,小二将晋昭、傅泉引入厢房。<br />
门一关上,晋昭将铁盒置于桌面,继续道:“‘山倾海覆,拨云续光’的那位谭续光。”<br />
“竟然是她?”傅泉顿时讶然,喃喃道,“她……她居然没当姑子?”<br />
“笃、笃、笃”三道敲门声响起,小二端着茶盘推门而入:“二位客官,茶沏好了。”<br />
琥珀茶汤落入瓷杯,声似山间鸣泉,傅泉顿时没了声音。<br />
待小二撤出屋后,他才压低声音,继续开口道:“不是说她要青灯古佛一辈子,等微生玄师还俗吗?”<br />
晋昭握着茶杯的手一顿,她看向傅泉:“你从哪听的这些?”<br />
傅泉默了一瞬,有些心虚地抚了抚鼻尖:“我瞧着坊间茶馆的说书先生都这么说的……”<br />
晋昭沉默,开始考虑怎么劝傅泉换个爱好。<br />
傅泉见晋昭不说话,反而来了劲,他坐下身,道:“你说这谭续光,我从前读微生玉的诗,只觉得是个神女,如今见了本尊,却反而觉得不真实了。”<br />
晋昭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心,说来凌风阁上下,上到风凌、下到扶微,几乎无人不仰慕微生玉。<br />
也难怪,这微生玉本就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br />
白衣剑侠,少年成名,一手飞龙钩月使得出神入化,初入江湖短短两年便再无敌手,论剑道天赋,微生玉几乎是整个武林都要仰望的存在。<br />
可这人偏偏任性得很,十五年前,平灵山最后一战登顶武林后,微生玉便折剑下山,消失于江湖传闻之中、再无行踪。<br />
十二年过后,微生玉这个名字再次闻名世间,便是因为与谭续光那段惊天动地、不容于世的骇世绝恋了。<br />
惊天动地,是因为微生玉为谭续光做的那十三章诗词被天下人传唱,一时成为市井奇谈。<br />
不容于世,是因为二人整整相差了十五岁,而微生玉彼时正在谭府做门客、亦兼任谭氏子女的讲学先生。<br />
在世人眼里,微生玉与谭续光的感情,是乱/伦。<br />
可偏偏,那十三章诗词、以及谭续光作的对赋,又让这段感情“名扬天下”。<br />
两人拼死力争,父母、世俗的反对都没能拆散他们。<br />
可微生玉却先出了家,还号称前尘尽断、一世不娶。<br />
这么一折腾,便让谭续光与谭家,彻底沦为了天下人的笑柄。<br />
傅泉开口问道:“那你既然知道她是谭续光,为什么要送簪子给她?”<br />
晋昭轻摩指下白瓷,道:“为了帮她,也是帮我自己。”<br />
“帮她?”傅泉皱眉,似是不解。<br />
晋昭捏起茶杯贴上唇边,看向窗外集市,微微扬了扬唇角:“有人想借我拉拢高大人,我不过顺水推舟罢了。”<br />
……<br />
西市另一头,谭续光被人扶进马车。<br />
甫一落下车帘,谭续光便扯下面纱,皱<br />
着眉看向车内端坐的谭元度。<br />
“你怎么在这?”<br />
车内,谭元度一身绯罗锦缎,轻摇折扇,他笑着看向自家姐姐:“这不是想着你在附近?顺道接你回府嘛。”<br />
马车另一边还放着陶罐,里边蛐蛐鸣叫不停。<br />
谭续光被吵得直皱眉头:“阿宁,把这玩意抱出去。”<br />
侍女阿宁探身入内,连忙将那陶罐捧出去。<br />
见自己心爱的“大将军”被搬走,谭元度倒也不恼,他笑着看向谭续光:“你和那晋昭,如何了?”<br />
谭续光脸色冷了下了,只从袖口取出珍珠簪子,甩向谭元度,讥讽道:“知道的,说我是谭家的姑娘,不知道的,以为我是屏州的妓子。”<br />
谭元度接住簪子,笑道:“阿姊何必动怒?要怪便怪自个儿识人不清,摊上了微生玉这么个小人,还害得全家陪你一起闹笑话,如今便要年过二十了,京里还无人敢娶,只能配那低门小户的晋昭,又能怨得了谁呢?”<br />
谭续光一声冷哼:“怪我?不是父亲要杀他,逼得他走投无路了,他会跑去当道士?”<br />
“你这感情,从根本上便是孽缘。”谭元度指下摩挲银簪,玩味道,“这读书人就是抠搜,拿这么个破烂簪子当信物,也不知爹爹怎么想的,这么个破落户出来的孤儿,给阿姊提鞋都不配。”<br />
谭续光无言,只一声冷哼,转头拨帘,看向了车外。<br />
*<br />
街道川流不息,茶馆内,傅泉起身去合上窗,转过身,便见晋昭从铁盒中取出一夹层。<br />
“这是何意?”傅泉靠向桌边,惊奇地看向晋昭手里的动作。<br />
晋昭将铁盒倒扣在桌面,再拿开时,桌面上便多了本一掌大小的册子。<br />
傅泉仔细一看,便瞧见了上头的一个胡字。<br />
晋昭沉声道:“早年,我托你们家阁主替我寻人,你还记得吗?”<br />
傅泉一时茫然,点了点头道:“自然记得,不过,那人不是没找到吗?”<br />
晋昭回答道:“那人虽未找到,但他们却意外救下了一个帐房先生。”<br />
傅泉顿时警觉起来,看向册子:“这不会是账簿吧?”<br />
晋昭点头,傅泉立即捧起账册。<br />
待其中内容过目时,傅泉嘴唇颤抖起来,他惊骇地看向晋昭:“你有这个,为什么要寄存在存玉堂?你就不怕有心之人利用?”<br />
“凌风阁的手伸不近镇霖。”晋昭垂眸,“况且,这东西,从谁手上被翻出来,谁便难逃一死。利不利用的,也要有这个胆子才行。”<br />
傅泉仍旧不认可:“那你寄存在当铺,就不怕他们出了岔子,把东西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