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还在想着这盘棋呢。”温源捋着胡子,朝着静心下棋的张太师喊了声。<br />
片刻,张太师笑着道了三声“妙”,转过身,正要和沈聿行礼。但沈聿已运轻功跃上,扶住他抬起的胳膊肘。<br />
“学堂之内,理应弟子向夫子行礼。”沈聿揭下面具,行了个弟子礼。<br />
“陛下有些变了。”张太师欣慰不已,“在未服用明朱散前,陛下的性情亦有些急躁,君子性温而雅,不疾不徐,陛下如今长大了。”<br />
沈聿坐到他对面,看了眼桌上凌乱的棋局,没应这话。<br />
“景王归京,牵扯陈年旧事,不是什么可以大张旗鼓的事,他流放明州这些年,竟无半点长进。”张太师叹气。<br />
“太师见到如今的景王,可觉他和以往有些许不同?”沈聿问。<br />
张太师拧眉,“他先前还算温文尔雅,可如今的景王,戾气盈胸,负气好斗,绝非良善之辈。”<br />
“判若两人呢。”沈聿敛眸深思。<br />
“确实如此。”<br />
沈聿倏地扬唇,“有太师这番话,那便没什么关系了,朕将景王关押在景王府中,他此生再无作乱的机会。”<br />
张太师错愕,“陛下?”<br />
“他若是有同党,正好趁这个机会收拾了。”沈聿笑得坦然。<br />
良久,张太师再叹了声气,“自他归京,又多出了好些流言蜚语,陛下愿保他的性命,实在良善。”<br />
沈聿听出太师的言外之意,他此行过来,是想劝谏处置景王。即便是先帝血脉,是个祸端终究留不得。<br />
“他到底是朕的皇兄。”优质肥料还没到手,不好让他真死了。<br />
“不提这事。”张太师从袖里取出木盒,里头摆着顶莲纹玉冠,观白玉成色乃是上品,看雕刻莲纹更是精细。<br />
沈聿接过来,“这是?”<br />
“陛下冠礼,宫中自会按礼制,备别的发冠,这个,是老夫给爱徒的。”<br />
沈聿自是收下,“多谢太师。”<br />
“陛下贪玩,跑来这国子监,日日不见踪迹,因而冠礼一拖再拖,老臣昨日进宫问了钦天监,遂定在九月廿六。”<br />
先斩后奏,他这个皇帝当的,毫无威严可言。沈聿轻哼声,别过头。<br />
正值隅中巳时,应当是启蒙的孩童下学之际。各样嬉笑声晃入耳中,沈聿捻着粒黑棋,目光穿过浓郁的雾气。<br />
两个小姑娘手牵手,头顶的小揪和陆大人给他扎得一样,松松散散,摇摇欲坠,乍眼看去十分熟悉。<br />
愣神的功夫,沈聿脑海里闪过的身影,已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br />
他家陆大人微微俯着身,极为耐心地听着俩小姑娘讲话。浅淡的笑意印在唇角,与周身雾气一起,温柔地拂过脸颊。<br />
沈聿有点紧张。<br />
倒也没想硬藏着身份,那姑且可以称作是要暴露身份的刺激。<br />
沈聿坐正些,手搭在桌上时,身体也稍稍□□几分,显得慵懒散漫。<br />
一步、两步、三步…<br />
有人心里数着数,有人方抬起头,对上躲避不开的目光,红了整张脸。<br />
——是他恍惚数日,暂压思慕,想见又不敢见的陛下。<br />
第103章 朕要你留下(16)<br />
天气潮热, 潭中水汽不断涌上来,黏糊地粘在身上。不知是这些水汽,还是冒出的汗, 手心有些黏腻, 陆鹤珣抓着衣袍, 蹭了蹭,又挽起袖子来。<br />
隔着几丛花草、缭绕的雾气,一高一低, 两人四目相对。<br />
陆鹤珣觉这些天警告自己的话,全都忘了干净。他做不到忘却往日种种, 此后与陛下只行君臣之礼,亦做不到陛下明明就在眼前,但迟迟不上前。<br />
上前。<br />
陆鹤珣踩上高台,没看清旁边坐着站着什么人, 掀开衣袍跪到地上,牵来沈聿的手, 放唇边轻轻一吻。<br />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做出冒犯的举动后, 陆鹤珣方端正地行了礼。<br />
大庭广众之下, 还有两个外人在, 这人怎么能这样那样?<br />
沈聿飞快瞅了他一眼,抬袖遮着半张脸, 轻轻咳了声。可他唇角下意识扬起,那声轻咳声中, 也染上些许笑意。<br />
像是憋不住了,显得有些短促。<br />
“陆卿不必多礼。”沈聿扶上他的胳膊,隔着有些粗糙的面料, 指尖摩挲了几下,有些瘦了。<br />
也不知是从哪买的成衣,硬邦邦的粗布穿在身上,也极不服帖。<br />
陆大人的皮肤比起寻常人都要娇嫩,稍稍揉捏就能留下印子,穿着这衣袍,到时岂不磨得一道道红痕?<br />
沈聿俯下身,指尖又捻上他的耳垂,轻压数下,成殷红一点,继而在他耳边低语,“今夜来朕宫中。”<br />
“是,陛下。”陆鹤珣觉浑身一软,酥麻之感攀上后腰,沿着凹陷的腰线往上,整个人都要烧了起来。<br />
这股热意来得太突然,有点难熬。陆鹤珣扯了扯衣袍,直至将膝盖也包进去,方顺从地低下头,“微臣谨遵圣命。”<br />
两人含情脉脉地望着。<br />
一旁的张太师和温祭酒面面相觑,极为默契地朝着小道离开。他们都是些老东西了,不懂世间情情爱爱。<br />
待沈聿将人扶起来时,刚刚还在叽叽喳喳说些两人,一个也没瞧见。<br />
“陛下为何要穿国子监的长衫?”<br />
凡国子监诸生,皆要穿浅青圆领襴衫,下摆再加横襴,以表明身份。<br />
陆鹤珣起身时,鼻尖嗅到淡淡的皂角味,这是从陛下长衫的襴带传来的。<br />
宫中多不用皂角,以澡豆洗衣,混着各种香料,陆鹤珣闻过,香味扑鼻,久久不散,还曾沾染在他的身上。<br />
而他家中用的便是皂角。<br />
与别家不同,因小钰喜欢,他特地加了晾晒干的竹叶进去…陛下的襴衫上为何有淡淡竹叶香?<br />
“入学堂,自是要穿的和学子一样,不然,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朕来了。”沈聿诡辩,眼里却是兴味满满。<br />
似是在说“快点揭穿朕”。<br />
陆鹤珣心不在焉,低低应了声,借着坐到他怀里的动作,凑到他脖颈间,鼻尖碰上去,又嗅了嗅。<br />
“做什么?”沈聿有些痒。<br />
“陛下近日还用柚子叶沐浴吗?”陆鹤珣顺势靠在了他肩上。<br />
“近日蚊虫过多,这是宫人提出的法子。”沈聿回道。<br />
他虽想让陆大人知晓,但也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陆大人要是真认不出来,小树就不理他了。<br />
沈聿等着身份被揭穿,做出何种反应。是惊慌失措多一些,还是喜笑颜开多一些,亦或是平静如水,矜持一点…<br />
“微臣知晓了。”<br />
知晓,知晓什么?<br />
沈聿低眸看他的发顶,想将他的脸掰过来,掐着软乎的脸颊,问他知晓什么。<br />
一口气不上不下,陆大人却是提起别的事,“张太师特地来此,可是为陛下冠礼之事?”<br />
闷闷不乐的沈聿随意“嗯”了声。<br />
“张太师久居青山,此次下山回京,想来等陛下冠礼之后,便要离开了。”<br />
一张嘴叭叭叭不知道在说什么。<br />
沈聿揽住他的腰,忽而站起身,左臂撤了力道,让他的足尖触到地面,然横在他腰侧的手还是停留了片刻。<br />
“陛下?”陆鹤珣的脸颊贴在他胸口,双手虚虚环着他的腰。<br />
“走了。”<br />
阴晴不定的陛下松开手,毫不留恋地离去,留给陆大人一个生闷气的背影。<br />
……<br />
“你说,小钰不在学舍?”<br />
学舍外的松树底,陆鹤珣提着糕点站那,面前站着的,正是叫沈聿“小泥鳅”的壮汉。<br />
他挠头,很是困惑,“温夫子将他带走了,直到现在还没回来。”<br />
“温夫子。”陆鹤珣面上笑意不改,只是吐出这几个字时,透着点莫名的意味,“小钰往日只习一门课吗?”<br />
”呃,对,对的吧。”壮汉回。<br />
“对启蒙的学子该耐心点,我这些天太忙,确实对他有些疏忽了。”<br />
壮汉不知该回些什么,目光下移,瞥见还冒着热气的糕点,咽了咽口水。<br />
“入学诸多事宜,皆是由习夫子一手操办,看来找个机会,要和他好好聊聊。”陆鹤珣自顾自地说着,笑了声。<br />
找习夫子为何要笑?壮汉抖了个哆嗦,觉着这声笑阴森森的。<br />
“多谢,叨扰了。”<br />
眼看着陆鹤珣要走,壮汉鼓起勇气开口,“陆夫子,您这糕点若是留给小泥鳅,可先交给我,明早我给他。”<br />
陆鹤珣没回身,重复着那两个别有深意的字眼,“明早?”<br />
“是啊,明早。”<br />
“不必了,我猜,他今日便想尝。”<br />
……<br />
入夜,宫墙内的风有些静,檐角的银铃不再晃动,只余一丝残音悬在夜色里。<br />
王公公轻着脚步将热茶送进殿。齐小侯爷深夜进宫,是有要事相商,观他面色难得的严肃,怕是要很晚才走。<br />
正从殿内出来,着急的小太监附耳过去,“干爹,陆大人求见陛下。”
片刻,张太师笑着道了三声“妙”,转过身,正要和沈聿行礼。但沈聿已运轻功跃上,扶住他抬起的胳膊肘。<br />
“学堂之内,理应弟子向夫子行礼。”沈聿揭下面具,行了个弟子礼。<br />
“陛下有些变了。”张太师欣慰不已,“在未服用明朱散前,陛下的性情亦有些急躁,君子性温而雅,不疾不徐,陛下如今长大了。”<br />
沈聿坐到他对面,看了眼桌上凌乱的棋局,没应这话。<br />
“景王归京,牵扯陈年旧事,不是什么可以大张旗鼓的事,他流放明州这些年,竟无半点长进。”张太师叹气。<br />
“太师见到如今的景王,可觉他和以往有些许不同?”沈聿问。<br />
张太师拧眉,“他先前还算温文尔雅,可如今的景王,戾气盈胸,负气好斗,绝非良善之辈。”<br />
“判若两人呢。”沈聿敛眸深思。<br />
“确实如此。”<br />
沈聿倏地扬唇,“有太师这番话,那便没什么关系了,朕将景王关押在景王府中,他此生再无作乱的机会。”<br />
张太师错愕,“陛下?”<br />
“他若是有同党,正好趁这个机会收拾了。”沈聿笑得坦然。<br />
良久,张太师再叹了声气,“自他归京,又多出了好些流言蜚语,陛下愿保他的性命,实在良善。”<br />
沈聿听出太师的言外之意,他此行过来,是想劝谏处置景王。即便是先帝血脉,是个祸端终究留不得。<br />
“他到底是朕的皇兄。”优质肥料还没到手,不好让他真死了。<br />
“不提这事。”张太师从袖里取出木盒,里头摆着顶莲纹玉冠,观白玉成色乃是上品,看雕刻莲纹更是精细。<br />
沈聿接过来,“这是?”<br />
“陛下冠礼,宫中自会按礼制,备别的发冠,这个,是老夫给爱徒的。”<br />
沈聿自是收下,“多谢太师。”<br />
“陛下贪玩,跑来这国子监,日日不见踪迹,因而冠礼一拖再拖,老臣昨日进宫问了钦天监,遂定在九月廿六。”<br />
先斩后奏,他这个皇帝当的,毫无威严可言。沈聿轻哼声,别过头。<br />
正值隅中巳时,应当是启蒙的孩童下学之际。各样嬉笑声晃入耳中,沈聿捻着粒黑棋,目光穿过浓郁的雾气。<br />
两个小姑娘手牵手,头顶的小揪和陆大人给他扎得一样,松松散散,摇摇欲坠,乍眼看去十分熟悉。<br />
愣神的功夫,沈聿脑海里闪过的身影,已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br />
他家陆大人微微俯着身,极为耐心地听着俩小姑娘讲话。浅淡的笑意印在唇角,与周身雾气一起,温柔地拂过脸颊。<br />
沈聿有点紧张。<br />
倒也没想硬藏着身份,那姑且可以称作是要暴露身份的刺激。<br />
沈聿坐正些,手搭在桌上时,身体也稍稍□□几分,显得慵懒散漫。<br />
一步、两步、三步…<br />
有人心里数着数,有人方抬起头,对上躲避不开的目光,红了整张脸。<br />
——是他恍惚数日,暂压思慕,想见又不敢见的陛下。<br />
第103章 朕要你留下(16)<br />
天气潮热, 潭中水汽不断涌上来,黏糊地粘在身上。不知是这些水汽,还是冒出的汗, 手心有些黏腻, 陆鹤珣抓着衣袍, 蹭了蹭,又挽起袖子来。<br />
隔着几丛花草、缭绕的雾气,一高一低, 两人四目相对。<br />
陆鹤珣觉这些天警告自己的话,全都忘了干净。他做不到忘却往日种种, 此后与陛下只行君臣之礼,亦做不到陛下明明就在眼前,但迟迟不上前。<br />
上前。<br />
陆鹤珣踩上高台,没看清旁边坐着站着什么人, 掀开衣袍跪到地上,牵来沈聿的手, 放唇边轻轻一吻。<br />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做出冒犯的举动后, 陆鹤珣方端正地行了礼。<br />
大庭广众之下, 还有两个外人在, 这人怎么能这样那样?<br />
沈聿飞快瞅了他一眼,抬袖遮着半张脸, 轻轻咳了声。可他唇角下意识扬起,那声轻咳声中, 也染上些许笑意。<br />
像是憋不住了,显得有些短促。<br />
“陆卿不必多礼。”沈聿扶上他的胳膊,隔着有些粗糙的面料, 指尖摩挲了几下,有些瘦了。<br />
也不知是从哪买的成衣,硬邦邦的粗布穿在身上,也极不服帖。<br />
陆大人的皮肤比起寻常人都要娇嫩,稍稍揉捏就能留下印子,穿着这衣袍,到时岂不磨得一道道红痕?<br />
沈聿俯下身,指尖又捻上他的耳垂,轻压数下,成殷红一点,继而在他耳边低语,“今夜来朕宫中。”<br />
“是,陛下。”陆鹤珣觉浑身一软,酥麻之感攀上后腰,沿着凹陷的腰线往上,整个人都要烧了起来。<br />
这股热意来得太突然,有点难熬。陆鹤珣扯了扯衣袍,直至将膝盖也包进去,方顺从地低下头,“微臣谨遵圣命。”<br />
两人含情脉脉地望着。<br />
一旁的张太师和温祭酒面面相觑,极为默契地朝着小道离开。他们都是些老东西了,不懂世间情情爱爱。<br />
待沈聿将人扶起来时,刚刚还在叽叽喳喳说些两人,一个也没瞧见。<br />
“陛下为何要穿国子监的长衫?”<br />
凡国子监诸生,皆要穿浅青圆领襴衫,下摆再加横襴,以表明身份。<br />
陆鹤珣起身时,鼻尖嗅到淡淡的皂角味,这是从陛下长衫的襴带传来的。<br />
宫中多不用皂角,以澡豆洗衣,混着各种香料,陆鹤珣闻过,香味扑鼻,久久不散,还曾沾染在他的身上。<br />
而他家中用的便是皂角。<br />
与别家不同,因小钰喜欢,他特地加了晾晒干的竹叶进去…陛下的襴衫上为何有淡淡竹叶香?<br />
“入学堂,自是要穿的和学子一样,不然,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朕来了。”沈聿诡辩,眼里却是兴味满满。<br />
似是在说“快点揭穿朕”。<br />
陆鹤珣心不在焉,低低应了声,借着坐到他怀里的动作,凑到他脖颈间,鼻尖碰上去,又嗅了嗅。<br />
“做什么?”沈聿有些痒。<br />
“陛下近日还用柚子叶沐浴吗?”陆鹤珣顺势靠在了他肩上。<br />
“近日蚊虫过多,这是宫人提出的法子。”沈聿回道。<br />
他虽想让陆大人知晓,但也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陆大人要是真认不出来,小树就不理他了。<br />
沈聿等着身份被揭穿,做出何种反应。是惊慌失措多一些,还是喜笑颜开多一些,亦或是平静如水,矜持一点…<br />
“微臣知晓了。”<br />
知晓,知晓什么?<br />
沈聿低眸看他的发顶,想将他的脸掰过来,掐着软乎的脸颊,问他知晓什么。<br />
一口气不上不下,陆大人却是提起别的事,“张太师特地来此,可是为陛下冠礼之事?”<br />
闷闷不乐的沈聿随意“嗯”了声。<br />
“张太师久居青山,此次下山回京,想来等陛下冠礼之后,便要离开了。”<br />
一张嘴叭叭叭不知道在说什么。<br />
沈聿揽住他的腰,忽而站起身,左臂撤了力道,让他的足尖触到地面,然横在他腰侧的手还是停留了片刻。<br />
“陛下?”陆鹤珣的脸颊贴在他胸口,双手虚虚环着他的腰。<br />
“走了。”<br />
阴晴不定的陛下松开手,毫不留恋地离去,留给陆大人一个生闷气的背影。<br />
……<br />
“你说,小钰不在学舍?”<br />
学舍外的松树底,陆鹤珣提着糕点站那,面前站着的,正是叫沈聿“小泥鳅”的壮汉。<br />
他挠头,很是困惑,“温夫子将他带走了,直到现在还没回来。”<br />
“温夫子。”陆鹤珣面上笑意不改,只是吐出这几个字时,透着点莫名的意味,“小钰往日只习一门课吗?”<br />
”呃,对,对的吧。”壮汉回。<br />
“对启蒙的学子该耐心点,我这些天太忙,确实对他有些疏忽了。”<br />
壮汉不知该回些什么,目光下移,瞥见还冒着热气的糕点,咽了咽口水。<br />
“入学诸多事宜,皆是由习夫子一手操办,看来找个机会,要和他好好聊聊。”陆鹤珣自顾自地说着,笑了声。<br />
找习夫子为何要笑?壮汉抖了个哆嗦,觉着这声笑阴森森的。<br />
“多谢,叨扰了。”<br />
眼看着陆鹤珣要走,壮汉鼓起勇气开口,“陆夫子,您这糕点若是留给小泥鳅,可先交给我,明早我给他。”<br />
陆鹤珣没回身,重复着那两个别有深意的字眼,“明早?”<br />
“是啊,明早。”<br />
“不必了,我猜,他今日便想尝。”<br />
……<br />
入夜,宫墙内的风有些静,檐角的银铃不再晃动,只余一丝残音悬在夜色里。<br />
王公公轻着脚步将热茶送进殿。齐小侯爷深夜进宫,是有要事相商,观他面色难得的严肃,怕是要很晚才走。<br />
正从殿内出来,着急的小太监附耳过去,“干爹,陆大人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