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所有人都忙不迭点头。<br />
大伙儿挨个感谢完派几个代表过去在外面稍微瞅几眼。<br />
三大爷人现在还在观察病房,过几天再转到普通病房。<br />
医生揉揉手腕,回去的路上旁边的护士还在感叹:“这老人家真是幸福,虽然家里人都不在了,但还有这么多人关心他。”<br />
“好人有好运,老人家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br />
三大爷病了一场,做了手术,人瘦了一大圈。<br />
宋辰烈抱着人方便时,鼻子一酸,眼圈红红的。<br />
被三大爷瞧见了,乐呵一笑,打趣几句:“都多大人了,还哭鼻子,我这不是好好的吗?”<br />
“三爷爷,等出院了你还要回大院去住吗?”<br />
“烈娃子,我知道你好心,老头子我都在胡同住了几十年了。<br />
巷子砖缝里面藏着的蚂蚁窝我都一清二楚,人老了就念旧。<br />
再说了,我现在人已经好了,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注意。”<br />
“三大爷,既然这样,我搬过去和你一块住吧。<br />
大院离我的单位还挺近的,我爸妈平时工作忙也顾不上我。”<br />
宋辰烈的爷爷宋怀章在今年春天去世的。<br />
老人家知道家门口要举办奥运了,没留遗憾带着笑容走的。<br />
临走时再三嘱托他以后把老友三大爷当做自己的亲爷爷一样看待。<br />
没等三大爷出声拒绝,宋辰烈接着说:“三爷爷,我永远都记得当时爷爷被带走了。<br />
家里没有吃的,我饿了好久跑出来翻垃圾桶还差点被狗咬了。<br />
是您把又脏又臭的我带回了家,给我吃给我穿,还让我吃大肉包子。”<br />
说到最后一句时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br />
三大爷看着眼睛里亮晶晶的宋辰烈,心窝窝里都在发烫,暖呼呼的。<br />
“孩子,你要是不嫌弃我这个糟老头子,就搬过来和我一起住吧。”<br />
大院按时上下班的打工人又增加了一员。<br />
“三爷爷,那咱们可是说好了,医生说明天就可以出院了。<br />
我听彤姐说小卖部好久没开门,狗蛋几个小萝卜头零花钱攒了都没处花……”<br />
三大爷病好出院后和宋辰烈一起回大院,车子刚停稳,大院人就出来了。<br />
高秀兰在门口捧着一盆水,招呼:“到家了先去去晦气。”<br />
水盆里面泡着洗干净的艾叶、柚子叶和柚子皮。<br />
三大爷听话地照做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br />
二能子带头鼓起了掌:“好!”<br />
挤在谢羿腿边上的狗蛋连忙鼓掌叫好。<br />
国庆瞅了眼他爹,有时候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爸的好运气。<br />
上个月刚惹他妈生气了,零花钱被停了。<br />
又因为今早及时把三大爷送去医院,他妈大手一挥还给他爸涨零花钱了。<br />
林筱彤刚开车从医院接人回来,也顺势洗了洗手。<br />
接过谢羿递过来的毛巾擦擦,正准备和高秀兰说话,瞥见橙子脚边一个白球。<br />
“妈,咱院里啥时候又多了一只猫?”<br />
高秀兰都快笑喷了:“嗐,哪有新猫啊?这是小白!”<br />
三大爷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瞅瞅。<br />
这还是他家猫儿吗?咋有他去医院之前的一倍大。<br />
“这是小白?快给爷爷瞅瞅,哎呦我滴乖乖,你咋胖成这样了?”<br />
小白兴许是知道有人在说他,用爪子捂着脸,躲在橙子腿后面不肯出来。<br />
关腊梅有点心虚:“咳咳,我家煤球把小白带回了家。<br />
我喂着喂着,猫咻的一下体格子就变大了。”<br />
本来以为小白和以前一样在胡同里到处溜达,吃多点消化也快。<br />
没想到三大爷不在家,小白哪儿也不去,天天坐在大院门口的石墩子上,眼巴巴瞅着胡同口。<br />
以往精瘦有力的四肢变胖之后视觉上感觉猫的腿都变短了。<br />
现在小白和大哥煤球坐在一起,真像亲兄弟俩。<br />
小白耷拉着耳朵,露出肥嘟嘟的大脸盘子,尾巴翘起来,朝三大爷喵了一声。<br />
谢大脚为猫猫说了一句话:“没事,掂量几下发现小白的胖都是虚胖。<br />
到时候带他去几家抓耗子,多蹦跶几下就瘦了。”<br />
三大爷招招手,小白摇着尾巴走在前面。<br />
两人一猫进了屋子,小卖部南面的门又打开了。<br />
狗蛋攥着手里的钢镚儿,领着小伙伴又蹦又跳地进来买东西了。<br />
“三大爷,好久不见啊,我狗蛋都想死你了!”<br />
……<br />
从申奥成功之后,街上穿运动服的人们多了不少。<br />
贪玩的孩子喊一声爷爷,好几个穿着一样运动服的大爷回头。<br />
孩子瞪大眼睛左瞅瞅、右瞅瞅,最后哇的一声哭出来。<br />
“哇哇哇,怎么爷爷都长一样?到底谁是我爷爷啊?”<br />
现在倡导全民健身,一大早公园里早起晨练的人就多了起来。<br />
玩空竹、打太极、荡单杠,练大字、花样跳绳、踢毽子、打乒乓……<br />
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br />
边上凑过来看热闹的歪果人嘴巴张得都能塞一个鸡蛋了。<br />
看到精彩处呱呱呱鼓起掌来,用蹩脚的中文夸赞:“你们都会华国功夫!”<br />
高秀兰加入花样跳绳的队伍,谢大脚正在和老伙伴们玩空竹。<br />
林筱彤挽着谢羿的手过来,感受到大伙儿积极锻炼的朝气。<br />
她说:“等咱们退休了也像爸妈一样来这边锻炼。”<br />
谢羿咧着嘴笑:“好啊,等咱们走不动了,推轮椅过来看别人耍。”<br />
公园里响起了清脆悦耳的鸟叫声,她深吸口气。<br />
“真不敢想象到那时的自己,会不会变成满脸皱纹的小老太太?”<br />
“那也是我心里最漂亮的小老太太。”<br />
他发现了到老了人爱吹牛爱炫耀。<br />
比如说老谢同志总爱在他玩空竹的玩友面前,吹嘘他妈高秀兰是如何如何稀罕他的。<br />
之前端午节他妈给家里人编的五彩绳,他瞅见老谢第二天早上特意戴了手链出门。<br />
闭着眼睛都能猜到一准是出门炫耀去了。<br />
林筱彤贴近他的耳朵悄悄说了一声:“你也是。”<br />
谢羿翘起下巴,拍着口袋:“媳妇儿,你是不是之前买的口红快用完了?<br />
我刚发了稿费,等有时间咱们再去商场逛逛。”<br />
“行啊,正好我也想给你买件衬衫。”<br />
高秀兰跳完绳好好出了一身汗,用随身带的毛巾擦擦脸。<br />
耳朵里听着队友们聊的八卦。<br />
“哎,你们听说了没?雨儿胡同那边要拆迁了!”<br />
“听说了,我还绕路特意去那边看了看,墙上面都写了‘拆’字了。”<br />
“那就是真的了。”<br />
“大院都住了几十年了,真要拆迁,咱们以后住哪儿?”<br />
“不是说可以要钱也可以要房子吗?”<br />
“哎,要是你们家也拆迁,这票子和房子你们会选啥?”<br />
第415章 光阴的故事<br />
“不能全都要吗?”<br />
“那你想的可真美!”<br />
“都是咱家的屋子,我还不能想想了?”<br />
“拆迁的补偿款都不够在二环买新房,以后咱真的要搬去二环外住吗?”<br />
“家里再凑点争取买一套商品房吧。”<br />
“关键是拆迁还要迁户口,迁远了以后家里娃上学咋办啊?”<br />
“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br />
“就不能不拆吗?我们那大院保存得还算不错,外墙上的小广告都被铲干净了。”<br />
“那有什么办法?你又不能和公家对着干。”<br />
“我听说林家大院那块有人死活不肯搬,赔偿了几十万都不肯走,还嚷嚷着要打官司。”<br />
“这不就是钉子户?人家那都是四进的大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br />
我们这些小院儿肯定还是得拆,再说了邻居拆了手里拿了那么多钱你眼瞅着不心动?”<br />
“只要钱给的足够多,保准都会搬走。”<br />
“哟,都这个点了,我得去买菜了。”<br />
“等会儿,你这绳子还没拿啊?”<br />
“先放你那吧,明早儿还是老地方见啊。”<br />
有人统计过,京市的胡同在49年大概有7000多条。<br />
90年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计划,拆旧建新,胡同在千禧年时就只剩下2000多条。<br />
胡同外墙上写着硕大的白色“拆”字,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推土机碾压成废墟。<br />
高秀兰听了心里也不得劲,用毛巾抹了把脸。<br />
以前家里一大家子都挤在小小的胡同里,没钱挪窝儿,也舍不得挪窝儿。<br />
有些老邻居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腿脚不便,一个人生活不安全,搬去和儿女一起住楼房。<br />
为了增加点收入,把大院里的房子租给外人。<br />
久而久之,一个个昔日熟悉的面孔渐渐被新面孔替代。
大伙儿挨个感谢完派几个代表过去在外面稍微瞅几眼。<br />
三大爷人现在还在观察病房,过几天再转到普通病房。<br />
医生揉揉手腕,回去的路上旁边的护士还在感叹:“这老人家真是幸福,虽然家里人都不在了,但还有这么多人关心他。”<br />
“好人有好运,老人家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br />
三大爷病了一场,做了手术,人瘦了一大圈。<br />
宋辰烈抱着人方便时,鼻子一酸,眼圈红红的。<br />
被三大爷瞧见了,乐呵一笑,打趣几句:“都多大人了,还哭鼻子,我这不是好好的吗?”<br />
“三爷爷,等出院了你还要回大院去住吗?”<br />
“烈娃子,我知道你好心,老头子我都在胡同住了几十年了。<br />
巷子砖缝里面藏着的蚂蚁窝我都一清二楚,人老了就念旧。<br />
再说了,我现在人已经好了,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注意。”<br />
“三大爷,既然这样,我搬过去和你一块住吧。<br />
大院离我的单位还挺近的,我爸妈平时工作忙也顾不上我。”<br />
宋辰烈的爷爷宋怀章在今年春天去世的。<br />
老人家知道家门口要举办奥运了,没留遗憾带着笑容走的。<br />
临走时再三嘱托他以后把老友三大爷当做自己的亲爷爷一样看待。<br />
没等三大爷出声拒绝,宋辰烈接着说:“三爷爷,我永远都记得当时爷爷被带走了。<br />
家里没有吃的,我饿了好久跑出来翻垃圾桶还差点被狗咬了。<br />
是您把又脏又臭的我带回了家,给我吃给我穿,还让我吃大肉包子。”<br />
说到最后一句时自己还有点不好意思。<br />
三大爷看着眼睛里亮晶晶的宋辰烈,心窝窝里都在发烫,暖呼呼的。<br />
“孩子,你要是不嫌弃我这个糟老头子,就搬过来和我一起住吧。”<br />
大院按时上下班的打工人又增加了一员。<br />
“三爷爷,那咱们可是说好了,医生说明天就可以出院了。<br />
我听彤姐说小卖部好久没开门,狗蛋几个小萝卜头零花钱攒了都没处花……”<br />
三大爷病好出院后和宋辰烈一起回大院,车子刚停稳,大院人就出来了。<br />
高秀兰在门口捧着一盆水,招呼:“到家了先去去晦气。”<br />
水盆里面泡着洗干净的艾叶、柚子叶和柚子皮。<br />
三大爷听话地照做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br />
二能子带头鼓起了掌:“好!”<br />
挤在谢羿腿边上的狗蛋连忙鼓掌叫好。<br />
国庆瞅了眼他爹,有时候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爸的好运气。<br />
上个月刚惹他妈生气了,零花钱被停了。<br />
又因为今早及时把三大爷送去医院,他妈大手一挥还给他爸涨零花钱了。<br />
林筱彤刚开车从医院接人回来,也顺势洗了洗手。<br />
接过谢羿递过来的毛巾擦擦,正准备和高秀兰说话,瞥见橙子脚边一个白球。<br />
“妈,咱院里啥时候又多了一只猫?”<br />
高秀兰都快笑喷了:“嗐,哪有新猫啊?这是小白!”<br />
三大爷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瞅瞅。<br />
这还是他家猫儿吗?咋有他去医院之前的一倍大。<br />
“这是小白?快给爷爷瞅瞅,哎呦我滴乖乖,你咋胖成这样了?”<br />
小白兴许是知道有人在说他,用爪子捂着脸,躲在橙子腿后面不肯出来。<br />
关腊梅有点心虚:“咳咳,我家煤球把小白带回了家。<br />
我喂着喂着,猫咻的一下体格子就变大了。”<br />
本来以为小白和以前一样在胡同里到处溜达,吃多点消化也快。<br />
没想到三大爷不在家,小白哪儿也不去,天天坐在大院门口的石墩子上,眼巴巴瞅着胡同口。<br />
以往精瘦有力的四肢变胖之后视觉上感觉猫的腿都变短了。<br />
现在小白和大哥煤球坐在一起,真像亲兄弟俩。<br />
小白耷拉着耳朵,露出肥嘟嘟的大脸盘子,尾巴翘起来,朝三大爷喵了一声。<br />
谢大脚为猫猫说了一句话:“没事,掂量几下发现小白的胖都是虚胖。<br />
到时候带他去几家抓耗子,多蹦跶几下就瘦了。”<br />
三大爷招招手,小白摇着尾巴走在前面。<br />
两人一猫进了屋子,小卖部南面的门又打开了。<br />
狗蛋攥着手里的钢镚儿,领着小伙伴又蹦又跳地进来买东西了。<br />
“三大爷,好久不见啊,我狗蛋都想死你了!”<br />
……<br />
从申奥成功之后,街上穿运动服的人们多了不少。<br />
贪玩的孩子喊一声爷爷,好几个穿着一样运动服的大爷回头。<br />
孩子瞪大眼睛左瞅瞅、右瞅瞅,最后哇的一声哭出来。<br />
“哇哇哇,怎么爷爷都长一样?到底谁是我爷爷啊?”<br />
现在倡导全民健身,一大早公园里早起晨练的人就多了起来。<br />
玩空竹、打太极、荡单杠,练大字、花样跳绳、踢毽子、打乒乓……<br />
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br />
边上凑过来看热闹的歪果人嘴巴张得都能塞一个鸡蛋了。<br />
看到精彩处呱呱呱鼓起掌来,用蹩脚的中文夸赞:“你们都会华国功夫!”<br />
高秀兰加入花样跳绳的队伍,谢大脚正在和老伙伴们玩空竹。<br />
林筱彤挽着谢羿的手过来,感受到大伙儿积极锻炼的朝气。<br />
她说:“等咱们退休了也像爸妈一样来这边锻炼。”<br />
谢羿咧着嘴笑:“好啊,等咱们走不动了,推轮椅过来看别人耍。”<br />
公园里响起了清脆悦耳的鸟叫声,她深吸口气。<br />
“真不敢想象到那时的自己,会不会变成满脸皱纹的小老太太?”<br />
“那也是我心里最漂亮的小老太太。”<br />
他发现了到老了人爱吹牛爱炫耀。<br />
比如说老谢同志总爱在他玩空竹的玩友面前,吹嘘他妈高秀兰是如何如何稀罕他的。<br />
之前端午节他妈给家里人编的五彩绳,他瞅见老谢第二天早上特意戴了手链出门。<br />
闭着眼睛都能猜到一准是出门炫耀去了。<br />
林筱彤贴近他的耳朵悄悄说了一声:“你也是。”<br />
谢羿翘起下巴,拍着口袋:“媳妇儿,你是不是之前买的口红快用完了?<br />
我刚发了稿费,等有时间咱们再去商场逛逛。”<br />
“行啊,正好我也想给你买件衬衫。”<br />
高秀兰跳完绳好好出了一身汗,用随身带的毛巾擦擦脸。<br />
耳朵里听着队友们聊的八卦。<br />
“哎,你们听说了没?雨儿胡同那边要拆迁了!”<br />
“听说了,我还绕路特意去那边看了看,墙上面都写了‘拆’字了。”<br />
“那就是真的了。”<br />
“大院都住了几十年了,真要拆迁,咱们以后住哪儿?”<br />
“不是说可以要钱也可以要房子吗?”<br />
“哎,要是你们家也拆迁,这票子和房子你们会选啥?”<br />
第415章 光阴的故事<br />
“不能全都要吗?”<br />
“那你想的可真美!”<br />
“都是咱家的屋子,我还不能想想了?”<br />
“拆迁的补偿款都不够在二环买新房,以后咱真的要搬去二环外住吗?”<br />
“家里再凑点争取买一套商品房吧。”<br />
“关键是拆迁还要迁户口,迁远了以后家里娃上学咋办啊?”<br />
“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br />
“就不能不拆吗?我们那大院保存得还算不错,外墙上的小广告都被铲干净了。”<br />
“那有什么办法?你又不能和公家对着干。”<br />
“我听说林家大院那块有人死活不肯搬,赔偿了几十万都不肯走,还嚷嚷着要打官司。”<br />
“这不就是钉子户?人家那都是四进的大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br />
我们这些小院儿肯定还是得拆,再说了邻居拆了手里拿了那么多钱你眼瞅着不心动?”<br />
“只要钱给的足够多,保准都会搬走。”<br />
“哟,都这个点了,我得去买菜了。”<br />
“等会儿,你这绳子还没拿啊?”<br />
“先放你那吧,明早儿还是老地方见啊。”<br />
有人统计过,京市的胡同在49年大概有7000多条。<br />
90年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计划,拆旧建新,胡同在千禧年时就只剩下2000多条。<br />
胡同外墙上写着硕大的白色“拆”字,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推土机碾压成废墟。<br />
高秀兰听了心里也不得劲,用毛巾抹了把脸。<br />
以前家里一大家子都挤在小小的胡同里,没钱挪窝儿,也舍不得挪窝儿。<br />
有些老邻居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腿脚不便,一个人生活不安全,搬去和儿女一起住楼房。<br />
为了增加点收入,把大院里的房子租给外人。<br />
久而久之,一个个昔日熟悉的面孔渐渐被新面孔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