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系统接收信息的时候,和往常那些正常的世界不一样,若是和天庭崩溃的现实结合起来,或许可以看成……这个世界病了?<br/><br/> 这个世界生病的原因是因为失去了天庭——若是整个世界都要崩了,那地府、龙族、各类神祗都留不下来,但是现在,只是崩了个天庭而已——那么,重新建立一个天庭,成为天道的代言人,或者说世界的运转中枢,行不行呢?<br/><br/> 新的天庭怎么来?<br/><br/> 结合自己推演出的建立仙朝是他的最优解,将会获得最大的收获,唐无易明白了。<br/><br/> 建立仙朝,重建天庭,当上天帝,这个世界都是他的了,还要什么自行车?<br/><br/> 第一百零一章争龙<br/><br/> 大乾太平四年,天大旱,民不聊生,兖州东郡人王虫虎发檄文,斥责官府吏贪赋重,赏罚不平,起兵反乾,自号大将军。<br/><br/> 次年,太平五年,王虫虎攻兖州各郡,济阴郡冤句县有不第秀才汪巢者,率子侄后辈以投。<br/><br/> 王虫虎军声势日益浩大,四方百姓来投,太平帝遣军三万命人镇压,特赐禁军3000,甲骑500。<br/><br/> 王虫虎军大败官军,连战连捷,后率军南下,半年之间,义军多达三十万之众。<br/><br/> *<br/><br/> 兖州烽火燃起的时候,大乾的京城之中,太平帝方朝还在做着“膺受大命、匍有四方”的春秋大梦。<br/><br/> 都说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异事将会层出不穷,而大乾王朝终结的丧钟,已经被敲响了。<br/><br/> 不过大乾的终末,并不是“为王前驱”的王虫虎、汪巢等人导致的,在唐无易看来,太平帝方朝弑君篡位,就已经掀开了天下大乱的帷幕。<br/><br/> 是的,虽然方朝的年号很太平,但这并不能改变他血腥的登基方式。<br/><br/> 大乾的皇位更替,要追溯到宣宗皇帝,也就是换年号像换衣服一样频繁的先帝方昇。<br/><br/> 这位换年号很频繁的皇帝,除了开创了年号数量的记录之外,还开创了另一项记录——熬死儿子的记录。<br/><br/> 宣宗方昇,寿七十一而终,看起来只是普通长寿,但是结合他换过了整整三任太子,加上英年早逝还没来得及被立储的齐怀王,熬死了四个继承人的事实,就非常恐怖了。<br/><br/> 宣宗之后,被篡位的那位,当了将近三年皇帝的嘉承帝方昭燦,是宣宗的嫡长子昭靖太子之子。<br/><br/> 而如今在位的太平帝方朝,则是宣帝十一子,排行最末。<br/><br/> 虽然皇位在多数时候是父死子继,但是爷死孙继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br/><br/> 因此在连死三任太子、年长的儿子也都陆续病亡之后,宣宗方昇选择了册立皇太孙。<br/><br/> 嘉承帝方昭燦继位的时候已经二十三岁了,加上宣宗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不像是个会被篡位的人。<br/><br/> 但是,谁让他爷爷册立的太子太多,给了他的叔叔们不好的念想,再加上昭怀太子、昭文太子的子嗣,也对皇位虎视眈眈,嘉承帝的压力很大!<br/><br/> 压力大也就算了,嘉承帝膝下还未有子息,于是乎,在不知道是有心人的推动,还是他的叔父处心积虑的谋划终于成功的情况下,大乾变天了。<br/><br/> 太平帝弑君篡位后,当即改元,又在名义上废黜了嘉承帝,先是将其贬为侯爵,又毁其声誉,废为庶人。<br/><br/> 没了皇位还没了命的嘉承帝,最后连个好名声都没留下。<br/><br/> 因为是弑君篡位,太平帝一不做二不休,把嘉承帝的兄弟,也就是昭靖太子的子嗣都一锅端了。<br/><br/>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将他登基的方式学以致用,他很干脆地斩草除根了。<br/><br/> 除了太平帝本人和他自己的子嗣以外,宣帝诸子及他们留下的子嗣,全数被杀。<br/><br/> 唐无易想了想,在他的印象里,上一个做的这么绝的人叫胡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二世,至于结果嘛,嗯,大家都是知道<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br/><br/> 大乾的近支宗室凉得整整齐齐,但是太平帝犹嫌不足,在王虫虎起兵之前,还在为皇室人口负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br/><br/> 其实吧,太平帝的私德如何,是他自己的事,皇室人口的增加还是减少,说实在的,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要是治国有术,未免不能成为李二、朱四那样彪炳史册的传奇帝王。<br/><br/> 但是,此人暴虐有余,治国水平却极为糟糕。<br/><br/> 嘉承帝继位之后,想要扭转祖父在位多年导致的国库空虚、朝堂官员尸位素餐、各地民生多艰的情况——在位的时间长了之后,明君是很有可能退化为昏君的,唐无易的大唐主世界里,未来谥号玄宗的那位,可能有话说——太平帝篡位之后,一切都跟他反着来,加上老天不给力,于是社会矛盾迅速激化。<br/><br/> 就算太平帝是个明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他爹留下的这一堆烂摊子收拾好,更何况,他的行为完全是把大乾这艘破船往必死之地开。<br/><br/> 不过根据宣宗时代的风评,这位太平帝不应该是这么没脑子的一个人。<br/><br/> 唐无易想了想,一个皇朝,新帝和先帝对于皇朝龙气的利用率其实是不一样的,毕竟先帝在位时间比新帝要长,在百姓心中的认同感会多一些。<br/><br/> 而且皇位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说龙气是半点都不会损耗的,大乾短短几年之内,就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个皇帝,就算唐无易没去国都望过气,都知道大乾的龙气消耗不少。<br/><br/> 再加上这位算是典型的王朝末年的昏君,民心不稳,国运更是震荡。<br/><br/> 也许是因为篡位太成功,太平帝想人之所不敢想,王师一出,逆贼望风而降的希望破灭之后,他马上祭出了第二招——招安。<br/><br/> 还真别说,这招似乎起了一些效用,坊间传闻,王虫虎对此颇为意动。<br/><br/> 至于为什么唐无易这个高冷的修士会知道这些坊间传闻,不要问,问就是他已经决定加入争霸天下的道路,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了!<br/><br/> 当然了,碍于天下义军并不都是听从他指挥的现实,王虫虎最终还是没有接下太平帝的糖衣炮&弹。<br/><br/>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的祖父已经在太平四年离世了,他的父亲王勉从此以后就不知所踪。<br/><br/> 其祖父的坟茔,在下葬之后,便连续三次出现了异象,虽然下葬在了龙脉之上,坟茔却接二连三地裂开,棺木出现在坟茔之外。<br/><br/> 非常凑巧的是,这些异象出现的时候,王建都恰好在祭拜祖父。<br/><br/> 一直到第三次异象出现,有神人言“此乃天子地,小民何容葬”,王建依旧不听,最终尘埃落定,异象不再出现,其祖父也成功下葬。<br/><br/> 若说王建祖父初下葬,他的气运还只是缓慢激发的话,待到异象之事之后,王建的气运终于一飞冲天。<br/><br/> 王建祖父下葬的三个月后,太平帝发大军征剿王虫虎。<br/><br/> 王建虽有继母与父亲临走前赠予他妻子的二百两,但天下大旱,便是底蕴深厚的地主之家,运气差点,也已经砸锅卖铁了,王建的父亲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遗泽,于是很快,他家就变得一贫如洗。<br/><br/> 天意如此,非人力可违,王建毅然选择了从军剿逆。<br/><br/> 王建已经来到了他那命运的关键点,成之为龙,不成为虫。<br/><br/> 而唐无易从中看到了不少势力在背后推动的影子,值此龙蛇起陆之际,他也要正式<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