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大人赐座。”<br/><br/> 比起阿娇的绝丽和倨傲,她对面的女子看上去淡雅温婉许多,一袭莹蓝的锦衣,将眉眼衬得有些微模糊流转,似罩着一层蓝盈盈的薄雾。<br/><br/> 她轻笑道:“娘娘输了。”笑起来更有些让人捉 m-o 不透,似是看淡风月的莞尔,更似无悲无喜、随物赋形的淡然欢悦。一张脸、一副神情,似一渠芙蓉,比绿萼梅柔美,比兰草妩媚,比木槿优雅,比莲懂得入世而不沾染……<br/><br/> 阿娇依旧冷静,语音清定无波:“相如是大汉文人中翘楚,文君素来也耳濡目染,我可曾在琴棋之艺上赢过你?”<br/><br/> 原来是抛父弃家当垆卖酒为爱私奔的蜀中奇女子,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br/><br/> 她对我笑道:“韩大人,民女有礼了。”<br/><br/> 我淡淡还礼,这女子必定不简单,司马相如何等奇才,在她面前竟也是俯首帖耳,连纳个小妾也行不通,一首《白头吟》彻响古今,堪堪是古往今来女子之典范楷模。<br/><br/> “大人今日所为何来?”阿娇问道。<br/><br/> 我笑道:“娘娘在宫中或许不知,未央宫近日传唱着一首曲子,作词谱曲人甚是呕心沥血,可谓千古奇文。便叫做《长门赋》。与娘娘休戚相关。”<br/><br/> 阿娇指尖一顿,眉毛些微的皱了皱,卓文君唇角笑意渐深。<br/><br/> 我继续道:“皇上并不擅长这些词啊赋啊的,觉得宫闱幽怨,有碍朝野之刚正,多少有些生气。”<br/><br/> 阿娇眼中一冷,竟冷笑起来:“那大人整治一下吧,别让皇上听见就是了。”<br/><br/> 卓文君伸手捏着阿娇的手,面色愠恼:“果真江山易量,帝心难测。”<br/><br/> 我轻笑道:“夫人也见过那篇文么?写的真是妙极,私下里头,大家都说是司马大人之作,毕竟大人的诗文大汉朝的才子们还没有能与之匹敌,只要有一人如此说了,自然是不胫而走。只是不知皇上会不会因为文辞好而不计较司马大人祸乱朝纲的罪名。”<br/><br/> 她抬头一望,眼里有些惊异闪过,却控制的极好,笑言:“不明所以 x_io_ng 无点墨之人自然看不出《长门赋》与拙夫的文辞有何不同,但如大人这般自小就伴皇上揽阅古今文集、了然历来佳作的人,必然不会人云亦云。”<br/><br/> 果然,那《长门赋》并非出自司马相如之手,我猜的果真不错,卓文君何许人也,若不是心坚如壁,哪里能做得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这番凌厉的话来?必是看不得阿娇如此幽闭长门,为她讨个公道,彻便是千夫所指万人垢弃。<br/><br/> 当初我让司马相如做御用文人为彻歌功颂德,如今卓文君用那些文辞歌赋来反讥彻忘恩负义,这些文人手笔,当真一剑两刃。<br/><br/> 我见她如此说了,自然见好便收,总是对阿娇有愧,若不是为了彻,我哪里犯得着为了这些小事再伤她一回。<br/><br/> 我点头道:“那是自然,司马大人是皇上极赏识的文官,想必也不会做这些风花雪月之辞徒惹得皇上不高兴。那韩嫣便告辞了。娘娘保重。”<br/><br/> 刚起身走了不足五步,身后卓文君声音有些戏谑:“韩大人也要保重些个,夜路走多了,总是会遇到鬼的。再者,情深不寿呢……”<br/><br/> 我并不回身,笑道:“谢夫人关心,可夫人觉得韩嫣是怕鬼的人么?再说了,既然不怕鬼了,岂有怕死之理?”<br/><br/> 刚走到宫门口的一株花树下,看着红玉站在路上张望,正要过去,却听蓁儿跑着叫住:“达人等一下。”<br/><br/> 我转身问道:“怎么?”<br/><br/> 蓁儿看了看周围,有些害怕的样子:“是太后吩咐我,说……说大人放不下心,总会来长门宫的。太后让我给你带话儿,说大人若不想看着娘娘死于非命,就自个儿去东宫找她。”<br/><br/> 她说着拉紧我的袖子跪下去哭道:“大人,娘娘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您就看在她与皇上好歹夫妻一场,救救她。别人不知道,可<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大人一定看得清楚,娘娘她从不曾对不起皇上。您知道的……”<br/><br/> “我知道了。你放心,这事绝不能让娘娘知道了。”<br/><br/> 她这才起身谢道:“是,奴婢知道,谢大人……”<br/><br/> 我走出宫门时红玉看见后忙跑过来,看我拿着拐杖的手抖得厉害,忙扶着:“大人怎么了?连伞也不记得拿回来。身上都淋湿了,快回宫去。”<br/><br/> 我一上车便喷嚏连连,红玉急得催车夫:“快些。大人怕是着凉了。”<br/><br/> 一回宫,彻出了玉堂正往外跑,一看见就问道:“我回来见不着你,正要出去找,你去哪儿了?”<br/><br/> 我笑道:“还能去哪儿,就在园里亭中坐了会儿,忘了带伞,想着雨停了再回,却没想着一直下,我就是怕你等不及,所以就回来了。”<br/><br/> 他这才看见我衣服有些湿,便骂红玉,“你就不能先取把伞让王孙淋雨?”<br/><br/> 我忙拉着他:“你别骂她,是我不让的,你给我换件衣服。晚上我想吃糕点,让她去做。”<br/><br/> 他冷着脸抱起来往寝殿去。<br/><br/> ☆、四十四<br/><br/> 他冷着脸抱起来往寝殿去。<br/><br/> 我有些睁不开眼,他低声道:“等雨过了,我们回五祚宫去。不知怎的,你在这里,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br/><br/> 我低低的应了一声,他见我困,便也不说什么。<br/><br/> 今年的清明雨似乎格外长,都连下了十天也不见晴,淋了雨后病又重了好些天,我心记着蓁儿丫头的话。<br/><br/> 王太后迟早要见,她在背地里使了这么多动作,不亲眼看着我断气,哪里踏实得了?<br/><br/> 自窦老太太死后,她理所当然地想着要干政,没想着彻事事与她愿违,起初塞进朝中的一批爪牙,我交代张汤严办了,与魏其侯争锋,虽说灭了窦家,却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结果,至于田蚡一死,她恨我简直是想剥皮戮骨。<br/><br/> 再者,平阳公主攒着劲儿的往宫里送女人,一批赛一批的年轻貌美、夺心摄魄。彻也不怎么看上眼,公主心里大是窝火,这一对母女,能容得下我天都能下红雨。<br/><br/> 太后到底是深宫里经风历雨的,这借刀杀人、使鹬蚌相争之计,端的是妙到颠毫。<br/><br/> 深宫中的女人,洞人心的本事真是手到擒来,她心里清清楚楚,江都王爱阿娇成痴,河间王是已逝栗太子刘荣的亲弟弟,与彻,自然是面和心不合,她背地里教唆着江都王刘非与河间王刘德以皇后之名诛我,此事若成,我死,若不成,阿娇死。不论如何,她都是得利的渔翁。或许,她并不是想要谁的命,只是想让她那个跑得太远的儿子兜回头去求她。<br/><br/> 可她没有料到阿娇此一招釜底抽薪,并不配合。最终只是丢了本就不在意的后冠,却更乐得清闲。<br/><br/> 彻为皇帝,宫中如此变动,他又岂有不知之理?此后,怕是更对王太后感情上疏淡政治上禁严。<br/><br/> 却说王太后,从一个小小的官吏之妻,抛夫弃女再嫁入皇室,在景帝那样一个有志之君的眼皮底下,从一个美人到宠冠后宫,把彻一个非长非嫡的皇十子,硬生生推向帝位,却丝毫不落窠臼。如此女子,若无一点过人之处岂非笑话?<br/><br/> 这家国天下,她一样样也不曾手软。<br/><br/> 她此番说要阿娇的命,无非是想要我的命。可我竟不知道,阿娇已与朝堂无染,在天下人眼里,不过一个废后,一个入了冷宫的女人。还有什么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