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86节
啊这!<br />
掌柜的犹豫了。<br />
德亨朝着小姑娘扔下一个花生米,正好砸在小姑娘鲜嫩的裙摆上。<br />
“谁?!谁不长眼敢调戏本姑娘!!”小姑娘顿时跟个炸了毛的猫咪一般横眉冷对开始撸袖子了。<br />
德亨又扔下一个花生米砸她裙摆上,小姑娘抬头眯眼,用团扇遮着日光望向对面二楼,德亨跟她挥手,放开喉咙打招呼道:“淑慧格格,又做新衣裳穿了?”<br />
这声音一出,顿时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视线。<br />
一旁的弘晖摇头,德亨真是爱玩儿,这打招呼的方式,跟个浪荡子一般。<br />
爱新觉罗淑慧,平郡王讷尔苏和福晋曹如玉的女儿,算起来辈分,要管德亨叫一声叔祖的。<br />
淑慧没看清楚人脸迎着日光,但她认出了声音来,顿时生气跳脚大喊道:“定王殿下,你居然调戏你孙女儿,真是太不知羞了!!”<br />
德亨哈哈大笑:“那你上来打我呀。”<br />
淑慧:“你下来!”<br />
德亨:“你上来。”<br />
“你下来!”<br />
“你上来。”<br />
嘿我这暴脾气,淑慧抬脚就朝五聚阁走,因为对着日光看久了眼前发白发花,走路没注意,撞到一个人身上。<br />
正在卷画的丫鬟惊呼一声:“格格。”<br />
淑慧被扶了一下,没有摔倒,对方道歉道:“对不住,是在下不是,挡了姑娘的道儿了。”<br />
丫鬟跑过来,一把将他推开…咦,没推开?<br />
再推一下,还是没动。<br />
丫鬟瞪眼,这人忙后退两步,欲再道歉,淑慧看他一眼,先是被他清朗温润的气质、再被他的年轻给吸引的多看了两眼,然后甩下两个字:“无妨”,就朝五聚阁跑去。<br />
丫鬟忙拿着画跟上。<br />
德亨看到楼下这一幕,扬手打招呼道:“杨大人,休沐逛街啊?”<br />
杨士庭拱手行礼致意,道:“去城外接一后辈回府。”<br />
德亨的视线对上了王尧的,王尧忙行礼,脸微微发红,不知道是晒的,还是羞的。<br />
他刚才就是看德亨看呆了,才挡了淑慧的道儿,被视线模糊的淑慧给撞了上来。<br />
德亨对王尧笑笑,赞道:“好个俊俏的少年郎,这是你家亲戚吗?”后一句问杨士庭。<br />
杨士庭回道:“这是微臣师弟,名王尧,此时进京,是来参加恩科会试的。”<br />
此言一出,已经注意这边的人群顿时喧闹起来,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啊,真是少年天才,还是杨大人的师弟,前途无量啊。<br />
王尧再见礼。<br />
德亨挑眉:原来是他?<br />
德亨手里有三份来自杨士庭、陶牛牛和福山那边送来的名单,所以,他是知道此次参加恩科的举子中,有一个年仅十九岁的举人,名叫王尧,字文思。<br />
但知道和当面见面,感觉还是不一样的。<br />
毕竟,已经七年多未见了,当年十来岁的小少年,已经长成风姿毓秀的少年郎,还在一年之内,就考取了举人功名,得以入京参加会试。<br />
淑慧已经赶到了,拿着一只糖葫芦朝德亨袭来:“看招!”<br />
德亨用扇柄压住她的手腕,顺手夺过她的糖葫芦,咬一口,邀请道:“如此少年天才,值得一请,杨大人可否赏光,上来一同喝杯茶?”<br />
王尧顿时去看杨士庭,眼睛里都是跃跃欲试。<br />
杨士庭笑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br />
带着王尧进了五聚阁。<br />
淑慧看着自己撞到的少年被德亨邀请进来,不由好奇问道:“叔祖认识的吗?”<br />
德亨笑道:“这样的少年举人可不多见,见见何妨?”<br />
“咳哼!”<br />
淑慧听到这声音,寻着声音转头去看,待看清死角处坐着的是谁之后,顿时吓了一跳,立即蹲身行礼道:“淑慧见过……”<br />
“罢了罢了,在外头就不要惹人眼了。”弘晖摆手让她平身。<br />
淑慧在德亨和栏杆内外不知道多少双眼睛之间溜了一圈儿,心下吐槽,您跟这位主儿在一起,不惹眼才怪吧?<br />
弘晖打量她这一身,问道:“你这是……宋仕女服饰?”<br />
淑慧咽了咽口水,些许紧张道:“是…是啊,还、还好看吧?”说完差点给自己一个嘴巴子,叫你胡说!<br />
怎么面圣都忘了。<br />
弘晖点头,中肯评价道:“挺好看,配色淡雅娇嫩,形制飘逸轻灵……”<br />
弘晖正在品鉴淑慧这一身襦裙时候,杨士庭和王尧到了。<br />
杨士庭看到弘晖也惊了一下,见弘晖一身便服,便只是拱手行礼道:“微臣给老爷请安。”<br />
“哈哈哈哈……”德亨拍手大笑起来,还说杨士庭道:“你这什么称呼,还老爷呢,他有那么老吗?”<br />
杨士庭:…!!!<br />
弘晖也笑道:“罢了,你叫我一声大爷吧。”<br />
杨士庭便唤了一声:“大爷。”然后介绍王尧,让王尧给弘晖见礼。<br />
王尧见杨士庭绕过德亨,先给弘晖行礼,再观其年纪、服饰,以及和德亨之间亲密非常的氛围,便对弘晖的身份有了猜测。<br />
见礼毕,德亨给王尧介绍道:“这是平郡王府家的淑慧格格。你既是少年举人,不如给淑慧格格这一身宋服作诗一首?”<br />
王尧:…!!!<br />
王尧向师兄投去求救的眼神:要出丑了,怎么办,师兄救命啊!<br />
淑慧见他如此反应,不由刁蛮道:“怎么,我这一身很难看吗?还是本格格人长的入不了你的眼,生发不了你的诗才?”<br />
王尧心里发苦:“非是如此,乃是在下……”<br />
他想说是他自己才竭,不擅长作诗,但杨士庭却是劝他道:“格格天香国色,想你此时定是灵思泉涌,腹中已有佳句了。”<br />
王尧:……<br />
第427章<br />
王尧确实年少, 诗词修炼方面有所欠缺,但他确实有作诗作文方面的天赋,要不然也不会来考科举了。<br />
但他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有捷才, 有定力,场面越大越难料,他心神就越镇定。<br />
做到临危不惧,脑子清醒, 就已经成功一半了。<br />
这也是他能从院试、乡试一路考到京城的最大原因。大多数人进了考场,只能发挥平时所学一半以上甚至更少,他能发挥百分之一百二十。<br />
十多年的考试经验能让他将试题答的又快又好,他不出头谁出头?<br />
此时面对皇帝和德亨,王尧虽然心下叫苦不迭,但大脑已经开始自动搜索往日所做练习诗句了。都是诗词大家给他修改过的。<br />
考试,怎么能没有题库呢?<br />
咏花咏雪叹怀才不遇唱盛世太平的诗句他脑子里自有一个系列,此时将咏花中的一首拿出来, 稍作修改, 当做自己的新作,作了出来。<br />
杨士庭心下暗笑不已, 王尧能不能作出来、作诗是个什么水准他不知道吗?他也是这么过来的。<br />
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定王给了,不好好表现一番岂不是浪费。<br />
德亨也暗自点头不已,看来,福山学院教课还是很扎实的,王尧功底不错。<br />
弘晖就是惊讶了,以为王尧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竟然能作“七步诗”。以他的眼光来看, 这首诗可评优列, 这少年, 也可称一句文才新秀了。<br />
三人都满意,淑慧格格可不满意。<br />
“我来问你,‘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你是说我天生貌丑,需要后天装扮了,才能出门争奇斗艳吗?”<br />
啊这!<br />
“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脱胎自李太白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李太白那首清平乐是拿需要装扮了才会国色天香的飞燕,衬托、赞美杨贵妃天然去雕饰的美貌。<br />
不需要装扮就名花倾国的杨贵妃,美貌上自然要比需要装扮示人的赵飞燕更高级。<br />
但今日王尧作诗的主题是“为淑慧格格所穿宋服作一首诗”,是写衣服的,不是赞美你格格美貌的。所以,王尧用一个“绮”字来表达淑慧格格心灵手巧会穿衣打扮。没跑题。<br />
然而,我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这里,你光夸我的手艺和品德,我的美貌呢?<br />
我长的很拿不出手吗?<br />
你将这身衣裳套前门大街杀猪的王二麻子他老婆身上看看,还能穿出“浅红新绿”的效果吗?<br />
你这书生,作诗不行啊!<br />
听着淑慧格格火力全开一句一句将王尧的诗作批评的一文不值,杨士庭无语望天,弘晖惊疑不定只觉第一次认识淑慧这丫头,德亨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在一旁起哄:<br />
“就是。”<br />
“这个词用的不好。”<br />
“哎呀,这一句竟然还能这样释义吗……”<br />
王尧:…???<br />
王尧发现这位格格是真懂作诗的,给他修改的词句也是活泼新颖,就跟她的衣品一般,一派清新灿烂明媚的风格,便虚心求教起来。<br />
若是能学上一字一词的,说不定关键时候能用的上呢?<br />
看吧,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大才,学霸的大才都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来的。<br />
德亨跟看古偶剧似的看少年们掐架论诗,弘晖则是和杨士庭说起外面的“奇装异服”,问他怎么看。<br />
杨士庭是雍正元年恩科进士,跟于振这样的状元郎不同。<br />
于振的起点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前三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职,轮班去给皇帝做侍读、侍讲学士。走的是近臣路线。<br />
杨士庭也是先从翰林院开始,然后去各部轮值学习,最后参加三年馆选考试,考试通过之后,再看你是留京还是下放地方攒资历,做政绩。走的是能臣路线。
掌柜的犹豫了。<br />
德亨朝着小姑娘扔下一个花生米,正好砸在小姑娘鲜嫩的裙摆上。<br />
“谁?!谁不长眼敢调戏本姑娘!!”小姑娘顿时跟个炸了毛的猫咪一般横眉冷对开始撸袖子了。<br />
德亨又扔下一个花生米砸她裙摆上,小姑娘抬头眯眼,用团扇遮着日光望向对面二楼,德亨跟她挥手,放开喉咙打招呼道:“淑慧格格,又做新衣裳穿了?”<br />
这声音一出,顿时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视线。<br />
一旁的弘晖摇头,德亨真是爱玩儿,这打招呼的方式,跟个浪荡子一般。<br />
爱新觉罗淑慧,平郡王讷尔苏和福晋曹如玉的女儿,算起来辈分,要管德亨叫一声叔祖的。<br />
淑慧没看清楚人脸迎着日光,但她认出了声音来,顿时生气跳脚大喊道:“定王殿下,你居然调戏你孙女儿,真是太不知羞了!!”<br />
德亨哈哈大笑:“那你上来打我呀。”<br />
淑慧:“你下来!”<br />
德亨:“你上来。”<br />
“你下来!”<br />
“你上来。”<br />
嘿我这暴脾气,淑慧抬脚就朝五聚阁走,因为对着日光看久了眼前发白发花,走路没注意,撞到一个人身上。<br />
正在卷画的丫鬟惊呼一声:“格格。”<br />
淑慧被扶了一下,没有摔倒,对方道歉道:“对不住,是在下不是,挡了姑娘的道儿了。”<br />
丫鬟跑过来,一把将他推开…咦,没推开?<br />
再推一下,还是没动。<br />
丫鬟瞪眼,这人忙后退两步,欲再道歉,淑慧看他一眼,先是被他清朗温润的气质、再被他的年轻给吸引的多看了两眼,然后甩下两个字:“无妨”,就朝五聚阁跑去。<br />
丫鬟忙拿着画跟上。<br />
德亨看到楼下这一幕,扬手打招呼道:“杨大人,休沐逛街啊?”<br />
杨士庭拱手行礼致意,道:“去城外接一后辈回府。”<br />
德亨的视线对上了王尧的,王尧忙行礼,脸微微发红,不知道是晒的,还是羞的。<br />
他刚才就是看德亨看呆了,才挡了淑慧的道儿,被视线模糊的淑慧给撞了上来。<br />
德亨对王尧笑笑,赞道:“好个俊俏的少年郎,这是你家亲戚吗?”后一句问杨士庭。<br />
杨士庭回道:“这是微臣师弟,名王尧,此时进京,是来参加恩科会试的。”<br />
此言一出,已经注意这边的人群顿时喧闹起来,这么年轻的举人老爷啊,真是少年天才,还是杨大人的师弟,前途无量啊。<br />
王尧再见礼。<br />
德亨挑眉:原来是他?<br />
德亨手里有三份来自杨士庭、陶牛牛和福山那边送来的名单,所以,他是知道此次参加恩科的举子中,有一个年仅十九岁的举人,名叫王尧,字文思。<br />
但知道和当面见面,感觉还是不一样的。<br />
毕竟,已经七年多未见了,当年十来岁的小少年,已经长成风姿毓秀的少年郎,还在一年之内,就考取了举人功名,得以入京参加会试。<br />
淑慧已经赶到了,拿着一只糖葫芦朝德亨袭来:“看招!”<br />
德亨用扇柄压住她的手腕,顺手夺过她的糖葫芦,咬一口,邀请道:“如此少年天才,值得一请,杨大人可否赏光,上来一同喝杯茶?”<br />
王尧顿时去看杨士庭,眼睛里都是跃跃欲试。<br />
杨士庭笑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br />
带着王尧进了五聚阁。<br />
淑慧看着自己撞到的少年被德亨邀请进来,不由好奇问道:“叔祖认识的吗?”<br />
德亨笑道:“这样的少年举人可不多见,见见何妨?”<br />
“咳哼!”<br />
淑慧听到这声音,寻着声音转头去看,待看清死角处坐着的是谁之后,顿时吓了一跳,立即蹲身行礼道:“淑慧见过……”<br />
“罢了罢了,在外头就不要惹人眼了。”弘晖摆手让她平身。<br />
淑慧在德亨和栏杆内外不知道多少双眼睛之间溜了一圈儿,心下吐槽,您跟这位主儿在一起,不惹眼才怪吧?<br />
弘晖打量她这一身,问道:“你这是……宋仕女服饰?”<br />
淑慧咽了咽口水,些许紧张道:“是…是啊,还、还好看吧?”说完差点给自己一个嘴巴子,叫你胡说!<br />
怎么面圣都忘了。<br />
弘晖点头,中肯评价道:“挺好看,配色淡雅娇嫩,形制飘逸轻灵……”<br />
弘晖正在品鉴淑慧这一身襦裙时候,杨士庭和王尧到了。<br />
杨士庭看到弘晖也惊了一下,见弘晖一身便服,便只是拱手行礼道:“微臣给老爷请安。”<br />
“哈哈哈哈……”德亨拍手大笑起来,还说杨士庭道:“你这什么称呼,还老爷呢,他有那么老吗?”<br />
杨士庭:…!!!<br />
弘晖也笑道:“罢了,你叫我一声大爷吧。”<br />
杨士庭便唤了一声:“大爷。”然后介绍王尧,让王尧给弘晖见礼。<br />
王尧见杨士庭绕过德亨,先给弘晖行礼,再观其年纪、服饰,以及和德亨之间亲密非常的氛围,便对弘晖的身份有了猜测。<br />
见礼毕,德亨给王尧介绍道:“这是平郡王府家的淑慧格格。你既是少年举人,不如给淑慧格格这一身宋服作诗一首?”<br />
王尧:…!!!<br />
王尧向师兄投去求救的眼神:要出丑了,怎么办,师兄救命啊!<br />
淑慧见他如此反应,不由刁蛮道:“怎么,我这一身很难看吗?还是本格格人长的入不了你的眼,生发不了你的诗才?”<br />
王尧心里发苦:“非是如此,乃是在下……”<br />
他想说是他自己才竭,不擅长作诗,但杨士庭却是劝他道:“格格天香国色,想你此时定是灵思泉涌,腹中已有佳句了。”<br />
王尧:……<br />
第427章<br />
王尧确实年少, 诗词修炼方面有所欠缺,但他确实有作诗作文方面的天赋,要不然也不会来考科举了。<br />
但他最让人称道的是他有捷才, 有定力,场面越大越难料,他心神就越镇定。<br />
做到临危不惧,脑子清醒, 就已经成功一半了。<br />
这也是他能从院试、乡试一路考到京城的最大原因。大多数人进了考场,只能发挥平时所学一半以上甚至更少,他能发挥百分之一百二十。<br />
十多年的考试经验能让他将试题答的又快又好,他不出头谁出头?<br />
此时面对皇帝和德亨,王尧虽然心下叫苦不迭,但大脑已经开始自动搜索往日所做练习诗句了。都是诗词大家给他修改过的。<br />
考试,怎么能没有题库呢?<br />
咏花咏雪叹怀才不遇唱盛世太平的诗句他脑子里自有一个系列,此时将咏花中的一首拿出来, 稍作修改, 当做自己的新作,作了出来。<br />
杨士庭心下暗笑不已, 王尧能不能作出来、作诗是个什么水准他不知道吗?他也是这么过来的。<br />
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定王给了,不好好表现一番岂不是浪费。<br />
德亨也暗自点头不已,看来,福山学院教课还是很扎实的,王尧功底不错。<br />
弘晖就是惊讶了,以为王尧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竟然能作“七步诗”。以他的眼光来看, 这首诗可评优列, 这少年, 也可称一句文才新秀了。<br />
三人都满意,淑慧格格可不满意。<br />
“我来问你,‘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你是说我天生貌丑,需要后天装扮了,才能出门争奇斗艳吗?”<br />
啊这!<br />
“浅红新绿绮新妆”这一句脱胎自李太白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李太白那首清平乐是拿需要装扮了才会国色天香的飞燕,衬托、赞美杨贵妃天然去雕饰的美貌。<br />
不需要装扮就名花倾国的杨贵妃,美貌上自然要比需要装扮示人的赵飞燕更高级。<br />
但今日王尧作诗的主题是“为淑慧格格所穿宋服作一首诗”,是写衣服的,不是赞美你格格美貌的。所以,王尧用一个“绮”字来表达淑慧格格心灵手巧会穿衣打扮。没跑题。<br />
然而,我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这里,你光夸我的手艺和品德,我的美貌呢?<br />
我长的很拿不出手吗?<br />
你将这身衣裳套前门大街杀猪的王二麻子他老婆身上看看,还能穿出“浅红新绿”的效果吗?<br />
你这书生,作诗不行啊!<br />
听着淑慧格格火力全开一句一句将王尧的诗作批评的一文不值,杨士庭无语望天,弘晖惊疑不定只觉第一次认识淑慧这丫头,德亨则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在一旁起哄:<br />
“就是。”<br />
“这个词用的不好。”<br />
“哎呀,这一句竟然还能这样释义吗……”<br />
王尧:…???<br />
王尧发现这位格格是真懂作诗的,给他修改的词句也是活泼新颖,就跟她的衣品一般,一派清新灿烂明媚的风格,便虚心求教起来。<br />
若是能学上一字一词的,说不定关键时候能用的上呢?<br />
看吧,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大才,学霸的大才都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来的。<br />
德亨跟看古偶剧似的看少年们掐架论诗,弘晖则是和杨士庭说起外面的“奇装异服”,问他怎么看。<br />
杨士庭是雍正元年恩科进士,跟于振这样的状元郎不同。<br />
于振的起点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前三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职,轮班去给皇帝做侍读、侍讲学士。走的是近臣路线。<br />
杨士庭也是先从翰林院开始,然后去各部轮值学习,最后参加三年馆选考试,考试通过之后,再看你是留京还是下放地方攒资历,做政绩。走的是能臣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