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要知道这些官差从前可没这么菩萨心肠,别说对他们这些乞丐,就是对普通百姓也是凶神恶煞没什么好脸。勒索小摊小贩更是家常便饭。<br />
    “照我看,不是官差们大发善心,是皇帝老爷菩萨心肠。”乞丐捧着手里的点心,看向皇宫的方向。<br />
    第29章 忽悠六叔<br />
    那些本想分给乞丐的熟食被一抢而空,惠民食堂这边的菜也没剩下。<br />
    一开始确实有点冷清,来了两三个人后,大家尝到了御厨的手艺,就纷纷去喊街坊四邻,两文钱一碗的羊肉面,里面好几块带肉的羊排,这在别的地方可买不到。<br />
    还有那高汤做出来的烩菜,就着这么一碗能吃仨馒头。<br />
    正月的京城天气很冷,惠民食堂这两样菜吃了都能瞬间让人暖和起来。<br />
    大家回家路上还在讨论。<br />
    “那烩菜里的豆腐比我家做的肉还好吃。”<br />
    “我那碗里有个肉丸子,啧啧……今年过年我家都没吃上肉丸子呢。”<br />
    “宫里的剩菜都这么好吃,御膳得香成什么样啊?”<br />
    “走两条街有一处在分真正的御膳,抢的人特别多。我家男人连一滴菜汤都没抢上。”<br />
    “真的御膳?那明儿咱们先去那边等着?”<br />
    说话的这几人家里都能勉强温饱,有的丈夫是铁匠,有的儿子给药铺当学徒。他们就是想尝尝御膳的味。<br />
    众人都觉得这种事持续不了几天,在百姓们看来,宫里的好东西,应该先赏皇亲国戚,再赏朝中大臣,最后才能轮上他们这些小老百姓。<br />
    今日这惠民食堂,八成是因为宫里过年剩菜太多了,才做出来卖给百姓们。<br />
    还好他们住的近,以后也可以吹牛说自己是吃过御膳的人。<br />
    “听说那边优先分给乞丐。”<br />
    “官爷怎么知道谁是乞丐,咱们穿得破烂一些就是了。”<br />
    “你这主意好。”<br />
    在街上分配食物的人收了摊赶回宫里交差。<br />
    永琏为了知道第一天效果如何,下学后特地留在长春宫做功课。<br />
    乾隆从养心殿过来,逮住儿子考校功课,又讲了一些师父上课时没讲过的内容。<br />
    永琏心说大哥幸亏没来,来了等于多上一节课。<br />
    爱新觉罗家一脉相承的表达欲强,康熙把经筵日讲改成讨论会,雍正开坛讲佛法,在奏折里跟大臣们聊天。乾隆随地大小写就算了,还很喜欢拉着人分享他的读书心得。<br />
    小孩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在尚书房学了一天,永琏这会儿根本无法专心听乾隆讲什么历代以孝治国的例子。<br />
    乾隆讲着讲着就发现儿子目光开始变得呆滞。<br />
    “永琏……”<br />
    “儿子记住了。”<br />
    “朕说什么了,你就记住了。”乾隆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平时上课也这样走神?”<br />
    永琏闻言,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不不,儿子上课很认真的。”<br />
    刚才乾隆考校过永琏的功课,师父讲得他确实都理解了。<br />
    “师父讲得能认真听,朕讲得就听不进去?”乾隆哼道。<br />
    永琏:“汗阿玛讲得有一点难,我一个地方没听懂,后面就……就开始走神。”小家伙说着睁大眼睛,“这些心得不会是您六七岁时体会到的吧?汗阿玛您也太厉害了。”<br />
    乾隆:“……”那还真不是,这些事自己前几年重读《论语》才明白过来的。<br />
    自己二十来岁才体悟的道理,讲给七岁的儿子,怪不得他听不懂。<br />
    他在永琏脑袋顶上揉揉,随手拿一块花生酥投喂儿子。<br />
    永琏心里偷笑,汗阿玛真好哄。正吃花生酥,内务府的人终于来了。<br />
    负责此事的拜堂阿叫隆普,从前就是负责处理御膳房剩菜剩饭的。<br />
    /:.<br />
    他最清楚御膳房每天要浪费多少东西,有些菜做出来热个两三次,都没机会被送到御前就已经因为味道不新鲜被倒掉。<br />
    鸡汤鸭汤那些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御膳房的人都喝腻了。<br />
    能把这些东西分给宫外百姓,隆普很支持。<br />
    从前猫狗都不稀罕的东西,百姓们却当宝贝似的。今天他就听了许多夸赞的话,从御厨的手艺夸到宫里的贵人们,自然也少不得夸他们这些分食物的人。<br />
    百姓们都喊他“老爷”,怎么听怎么舒坦。<br />
    唯一让隆普苦恼的就是,那些熟食分太快了。<br />
    乾隆、皇后和永琏听了这样的结果,都有些意外。<br />
    永琏一拍额头,他之前只想着那些吃不上饭的乞丐才会吃别人的剩菜剩饭,百姓是不会吃的。<br />
    这明显就是现代不愁吃穿的人才会有的想法,在现代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他想吃什么只要不是太贵的,绝大多数时候都能买到,所以不稀罕吃别人动过的饭菜。<br />
    但这时的百姓平日就吃不上什么好的,哪怕那些熟食是残羹剩饭,在百姓眼里也是没见识过的美味佳肴。<br />
    再加上百姓们好奇宫里的一切,还有一种想和皇帝皇后吃同款的心理。<br />
    “倒不是不愿这些百姓吃,就是他们吃了,乞丐们就没得吃,还是要饿肚子。”永琏叹气。<br />
    皇后道:“这问题不难,找个住在那条街上的老人家,帮着认人就是。”<br />
    永琏点头,“额娘说得是。”这年头街坊邻居都互相认识。<br />
    “就怕那些百姓不满。”隆普道。<br />
    “那就先让他们尝几日,等好奇心过了,就不许他们分。”永琏道。<br />
    自己前世很想吃一个明星同款零食,专门找代购买回来,吃两次就祛魅了。<br />
    隆普没敢立刻答应,先看向皇上。若皇上不在,他可以听二阿哥的,皇上在,那肯定要皇上发话。<br />
    乾隆点点头,心情莫名复杂。<br />
    按说百姓们想尝御膳,其实带了几分不敬。但他听隆普说这些百姓连菜汤都要分,又有些不是滋味。<br />
    如永琏所说,百姓们吃了两天残羹剩饭,<br />
    尝够了御膳的滋味,还是更想吃点能填饱肚子又实惠的东西,转而去惠民食堂买。<br />
    很多人家为了吃上那碗烩菜,连吃饭时间都改了。<br />
    反正惠民食堂一般酉时开,很多做苦力做杂役的人这时候才收工,回家路上顺带买一碗烩菜或者羊肉面,手头宽裕些的,一个人吃得心满意足,要养家糊口会过日子的,买回家加点水,再煮点面进去,一家人都够吃了。<br />
    面果子卖的没有烩菜和羊肉面好,偶尔还剩一两个,惠民食堂的人就会送给最后的客人。<br />
    某些卖烩菜的小贩生意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前两日街上的地头蛇被抓了,他们以后都不用交钱,半个月下来,倒比从前赚得多。<br />
    惠民食堂平稳的开始运行了,宫里的妃嫔们才陆续知道。<br />
    “怪不得让各宫小厨房把剩菜剩饭送去御膳房。”那拉氏恍然大悟,又连连道:“万岁爷和二阿哥实在是菩萨心肠。”<br />
    皇后道:“但各位妹妹千万别因此就亏待了身边的奴才们,该赏赐给他们的还照样赏赐。”<br />
    贵妃、纯嫔、嘉贵人不但没有亏待宫里的奴才们,还怕皇上和皇后娘娘说自己浪费,这段时间故意让奴才们多吃点,以后恢复原样就是。<br />
    只有那拉氏愣了下,恭敬应是,“臣妾之前不知御膳房要剩菜剩饭做什么,只想着多送些过去,不过听娘娘这么说,臣妾送的值了,百姓们能多吃一些。”<br />
    在座众人:“……”<br />
    皇后在心里叹气,那拉氏这人是个实心眼,其他人第一反应都是揣测皇上的心思,怕皇上嫌她们浪费。<br />
    她不想那些,御膳房要,就一股脑送去。<br />
    类似的事情出现过很多次,让她迎合皇上的心思,她不是用力过猛就是背道而驰。<br />
    皇后真怕她哪天得罪皇上,被皇上彻底厌弃。<br />
    好歹从前也是先帝亲自指婚的侧福晋,若皇上对她不好,皇上的名声也要受影响。<br />
    而且那拉氏虽然在察言观色、揣度圣心上不在行,人却十分规矩本分,待自己这个皇后也恭敬。<br />
    皇后不想看着她在宫里过得太差,少不得提点几句。<br />
    等见了乾隆,皇后还特地找机会和他解释了下,那拉氏不是浪费,只是听说御膳房需要剩菜,也不敢给奴才们赏赐了,全部送去御膳房。<br />
    乾隆:“……”<br />
    乾隆无语半晌,“朕就说么,翊坤宫比长春宫的剩饭剩菜还多,太不合理了。”<br />
    皇后笑道:“臣妾交代下去了,以后该赏的要赏,最后剩下的再往御膳房送。”<br />
    太后得知宫里的剩饭剩菜现在都送出去救济老百姓也很高兴,立刻表示:“寿康宫的白糖份例用不完,剩下的就拿去做面果子吧。”<br />
    永琏听皇玛嬷这么说,便知皇玛嬷也觉得寿康宫的点心太甜。<br />
    弘曕闻言,皱皱鼻子,“可是面果子不好吃,能不能给百姓做沙琪玛。”<br />
    永琏心说你这是另一种何不食肉糜,“沙琪玛的成本太高,百姓们买不起。”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不要有杀心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汉世祖

芈黍离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