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说潭柘寺有十景,都哪十景,给我们讲讲吧。”<br/><br/> “潭柘寺十景因节气不同,也不是一次都能看全的。这回咱们有福气,能见着其一,呐,就是南面儿的锦屏山雪景,”善保手一指,此时瑞雪初霁,层峦重岭,茫茫一片,皑皑白雪仿若满山梨花盛开,佳保“哇”了一声,手舞足蹈的对善保道,“可不正对了岑参的那句诗‘千树……万树……什么的’。”<br/><br/> “怱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福保到底大一岁,背了出来。<br/><br/> “正是。”善保回身扶了佳保一把,“注意脚下。”<br/><br/> “大哥,那其他九景是什么?”<br/><br/> 如今天寒,上山的人并不多,倒是他们后面有一队出行人,为首的四十上下,身边挽着个小少爷,后面一群侍卫。<br/><br/> 善保走路不快,余子澄袁枚是书生,也是慢吞吞乌 gu-i 爬,善保想着别挡了人家的路,拉着两个弟弟站在路边儿,笑道,“这位先生,你们先行吧,我们走得慢。”<br/><br/> 那男人笑了笑,“无妨,都是出来赏雪景的。听你说得头头是道,可见是常来的。”<br/><br/> “先生这就猜错了,我是头一回来潭柘寺,以往翻看些杂文游记,不少是说潭柘寺的,记在了心里。”善保笑望了中年人身边的少年一眼,鹅蛋脸,娇俏可爱,仔细一瞅,才笑了,原来是女扮男装。<br/><br/> 中年男人留意善保的眼光,笑道,“外孙女淘气,非要跟来,实在被她闹得没法子了。”<br/><br/> 善保道,“其实也无妨,满人家女孩不似汉人家女儿那样娇怯,养在深闺,拈针引线,弱柳扶风。就是出来赏赏风景,无伤大雅,若是能引弓 sh_e 箭,更是英姿飒爽,不失祖上威风。”<br/><br/> “就是就是,郭罗玛法,您瞧这位哥哥说的就有理。”那少女叽叽喳喳的跟麻雀似的,善保心道好家伙,一句话把我说得矮了两辈。<br/><br/> 中年人笑嗔,“没规矩。”少女歪着头,翘起樱唇,一派天真可爱,脆生生道,“哥哥,你接着说这庙的风景吧,我都没听过。”<br/><br/> 善保待余子澄、袁枚停了脚步,大致介绍了一番。如此两行人并作一行人,只是那少女定要听善保当导游,善保向来好脾气,无奈笑道,“第一景称平原红叶,如今是瞧不着了,只得待明年秋天,那时这里半山红叶,‘霜草萦浅碧,霜梨落半红’,‘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名冠京都。要是那会儿出门,街上还有卖红叶的呢?”<br/><br/> “红叶有什么好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少女道。<br/><br/> 虽有枫叶题诗的典故,只是当着小姑娘,善保自然不会说,笑道,“这可就多了。比如说在贵州布依族,他们当地最有名的枫叶黑糯米饭,就得用新鲜的枫叶,经捣乱、凉晒、滤筛后挤出汁浸在黑糯米里面,这样蒸出来的饭格外清香扑鼻,微带甘醇,柔嫩鲜美。”<br/><br/> 袁枚讶然,“善保连贵州布依族的事,都有耳闻?”<br/><br/> “只是偶然在书上看到。”善保笑,“这世上可不只袁先生一人酷爱美食。”<br/><br/> “真的这么好吃?”小姑娘好奇的眨着大眼睛问。<br/><br/> “自然是真的。”<br/><br/> 回家让厨子试着做,小姑娘像只布谷鸟似的又问,“哥哥,你说为什么这种树的叶子偏就是红的,我看别的树都是绿叶子呢?”<br/><br/> 善保梗了一下,哄她道,“这个啊,《山海经》上说,黄帝杀了蚩尤,兵器上染了血,后来黄帝将这兵器丢弃了,兵器化为了一棵树,因为上面曾染血,所以树的叶子是红的,后人就称这种树为枫树。”<br/><br/> 中年人也听得颇有兴致,笑道,“杨万里有诗说‘小枫一夜偷天酒,却情天松掩醉客’,永儿,你知道么,这枫叶叫是偷喝了天上的仙酒醉了,而染红的。”<br/><br/> 小姑娘永儿笑,“可不是么?人喝醉了酒,脸都会红,何况是树呢?”<br/><br/> 诸人皆笑。<br/><br/> 善保一路将潭柘寺十景讲了个<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遍,他口齿伶俐,见闻广博,自然说得妙趣横生,中间穿入诸多诗词传说,雅俗共赏。<br/><br/> “难得难得,”中年人抚掌道,“我这来过十几遭的人都不及你初次上山的人。”<br/><br/> “先生谬赞了。跟她们小孩子说说还罢了,在您面前可是班门弄斧了。”善保谦逊着。<br/><br/> “看你年纪不大,读得书不少,真是难得。不知师从何人?人说名师出高徒,教你读书的师傅定不简单。”中年人笑,“你不必多心,我生平最爱结交有才之士,才有此一问。”<br/><br/> 善保笑望余子澄一眼,“这就是家师。”<br/><br/> 余子澄脚下一顿,却是对中年人笑道,“不敢掠美,善保在咸安宫官学念书。我倒是后悔没早回来几年,也能收个玲珑剔透的徒弟。”<br/><br/> 善保笑道,“现在也不晚,弟子多有不足之处,尚待先生教导。”<br/><br/> “咸安宫官学?”<br/><br/> “是啊,我跟弟弟们都在官学念书。”善保见中年人似的兴致,估 m-o 着这家里也有人想去,便为他详细说道,“里头几位师傅都是翰林出身,学识都是一等一,还有教摔跤、拳脚、弓箭、骑 sh_e 的师傅,比外头的族学书院都好。”<br/><br/> “我原是想聘了大儒在家教呢,听你一说,倒有些让人心动了。”中年人笑。<br/><br/> 善保道,“那你可得让你家里人早点儿准备考试的事了。”<br/><br/> “自然。”<br/><br/> 袁枚听着他们说些俗务,扰了清静,笑指着路旁一株开得娇艳的红梅道,“瞧那花。”<br/><br/> “真好看,我先去折一枝来。”永儿并没动,倒是一个侍卫几步腾空上去,折了一枝红梅献给主子。<br/><br/> 永儿拿着在手里把玩,忽然来了兴致问,“哥哥,你是念书人,可会做诗,读书人不都喜欢做诗么?”<br/><br/> 中年人笑望着善保,似乎对这个提议有兴趣。善保笑道,“有袁先生在这儿,我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么?袁先生若有好诗,可不兴藏着。”<br/><br/> 袁枚的确是来了诗兴,捋须一笑,“如此,我就抛砖引玉了。”略一思索,慢吟道,“羡他清绝西溪水,才得冰开便照君;知否杨花翻羡汝,一生从不识春愁。”<br/><br/> 余子澄自然叫好,赞道,“‘羡他清绝西溪水,才得冰开便照君’以梅写到冰,真是前人所未有。”<br/><br/> 中年人笑,“后两句倒将梅花写活了一般。好诗。”<br/><br/> 余子澄未待善保开口便道,“我于诗词上有限,倒是这位先生,谈吐不俗,相遇既是有缘,何不赋诗以记今日游兴?”<br/><br/> 中年人笑道,“几点青螺雪海里,未逢此境谓虚拟。梅花宜瘦亦宜肥,今日于梅叹观止。”<br/><br/> “自来梅花多是以瘦为美,先生一句‘梅花宜瘦亦宜肥’别有新裁。”善保笑道,“今人画梅也多取其铁干古心,孤瘦嶙峋之风,先生今僻此蹊径,若是先生通习书画,定能留下一副传世的雪海梅花图。不说别的,独意之新颖便为人之不能。”<br/><br/> 中年人哈哈大笑,“过誉过誉。倒是难得你小小年纪便能品出其中三味,你既然有此才学,也不要藏拙才是。”<br/><br/> “即便先生不说,我也有些心痒,想附和几句。只是我无两位先生之捷才,只得借先人之灵 xi_ng ,另附一首小词。”善保眼珠一转, m-o 着袖口柔软滑润的风毛,随着上山的步子,漫声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