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笑,一改方才沉闷,站起来道:“你瞧这窗外,月如钩,色如玉,好个良辰美景。只可惜天色晚了,你得回去,不然······”<br/><br/> 一只冰凉的手握住胤祥袖中的手,胤禛凝眸笑道:“难得今日夜色不错,早歇了岂不可惜?”自胤禛身上传来的熏香,似乎被这一握,施了魔法一般,顿时在屋里弥漫起来,化作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br/><br/> 回握其手,胤祥心里的担心终究被胤禛看得明白,此刻也不再遮掩,满目烦忧却被胤禛如深潭之水一般沉静的眸子瞧得心中条理渐明。胤禛见他眼神中愈加坚定,眼里不自觉的掺了几分温柔,嘴角忍不住就挂上一分笑,被月色一照更显英气挺拔。胤祥瞧着心中本来的纷乱也去了大半,只想不管朝局如何变动,就如今夜这样相扶相持,足矣。<br/><br/> 想起从前电视上放琼瑶的电视剧,有那么一句台词流传甚广:“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一定与我同行。”<br/><br/> 当时觉得矫情,如今倒也体会其中,不过被她写肉麻了。古人早有四个字,概括的完完整整——相见恨晚!<br/><br/> 所幸,没有错过。就算布满荆棘,也甘之如饴。感受着指尖传递到心房的温度,忍不住想——只愿与他同舟共济,携手相将!<br/><br/> ☆、第十二章(1)(倒v)<br/><br/> 四十二年,春末。<br/><br/> 这个月最重要的莫过于万寿节。<br/><br/> 打从一大早开始,各个阿哥大臣们便纷纷准备着入宫拜贺,京城的主要街道三天前就皆用绸缎装饰得绚烂多彩,四处张灯结彩歌舞升平。<br/><br/> 早在正月时节,各大臣联名恭祝康熙五十寿诞,送上“万寿无疆”屏风,被康熙退了回来。因而,为这礼物的事儿,各个阿哥们没少费脑子。<br/><br/> 可惜他们都打错了算盘,康熙一大早出乎意料的下了旨——免廷臣朝贺。<br/><br/> 胤禛胤祥两人听了旨意,送走了宫里的人。胤禛拿出自己亲手抄写的《金刚经》招过随行的福喜,吩咐道:“把这个并着礼单一块儿送过去。”<br/><br/> “等等。”胤祥拦到:“四哥还是自己去送好一些吧。”<br/><br/> 胤禛笑道:“无妨,孝在人心。想来阿玛不在意这些虚礼。只不过你打算亲自吹给阿玛听得曲子倒是没能献上。”<br/><br/> 胤祥嘻嘻笑道:“不然稍晚一点,咱们递牌子悄悄给阿玛贺寿去?”<br/><br/> “方才刚下的旨,免廷臣朝贺。”<br/><br/> “旨意只说免廷臣,咱们是臣不错,可也是子。”胤祥不知想起什么,脸色有些怅然:“我从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给父亲煮一碗长寿面······”<br/><br/> 胤禛从来就很难拒绝胤祥的要求,略一思考,也就同意了。两人换了衣服便递牌子进宫。<br/><br/> 进了宫才知道康熙正在召见了太子。太子自在德州大病一场之后,好似连 xi_ng 情也变了一些,胤祥时常可以感受到他那份压抑在无尽等待煎熬中的急不可耐。<br/><br/> 特别是元旦时,廷臣朝贺皇太子时行的是二拜六叩的大礼,胤祥远远看见,胤礽的衣服都快成明黄色的了,但想及这也不是头一遭,这在往日康熙也是知道的,便没有在意。谁知偏偏今年,却成了“僭越”。胤礽倒是没怎么挨骂,索额图却差点因为“辅佐不当”之罪罢官,唉,多亏胤礽拼死相保,索额图才躲过一劫······<br/><br/> 两人等在门口,胤祥正盘算着,猛的就听康熙一声怒喝:“混帐!”然后是窸窸窣窣低低的声音,约是胤礽说话,听不真切,接着就听到瓷器坠地骤然发出的“哐当”声。<br/><br/> “滚!”康熙好似在咬着牙说话,胤祥胤禛两人候在门外,互看一眼,不大会儿便瞧见胤礽跌跌撞撞的从里头出来。<br/><br/> “二哥。”胤禛上前,见胤礽没有回神,又唤:“太子殿下?”<br/><br/> “昂?”胤礽脸色有些苍白,两人不知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也不敢贸然相问,胤礽好似也不想多谈,只愣愣的点头道:“是老<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四和十三啊,你们来做什么么?”<br/><br/> 胤祥小心回答:“回太子殿下,给皇上贺寿。”<br/><br/> “哦哦,贺寿!”胤礽神色恍惚:“时间真快啊,一转眼我已经三十岁了。哈哈······”胤礽又哭又笑的自言自语:“真不知还要熬到什么时候!”<br/><br/> 胤禛脸色大变,道:“二哥,你糊涂了。”<br/><br/> “是,我是糊涂了。”胤礽自顾摇着头,抹了一把泪,“是糊涂了,糊涂了······”踉跄着走远了。<br/><br/> 两人回神,得了宣,进了暖阁。<br/><br/> 太监们早快手快脚的将方才打落的瓷器收拾好了,康熙喝了茶,神色似乎好了一些,见到胤禛胤祥两人笑着招招手,道:“申时了,要不要用点点心?”<br/><br/> “儿臣不饿。”<br/><br/> “好啊,十三陪阿玛用点。”<br/><br/> 胤禛胤祥两人开口,说出来的话确实截然相反的。康熙笑道:“你二人的 xi_ng 情,倒真是天差地别。说说,进宫干什么?”<br/><br/> 闻言,两人站起来齐声道:“儿臣恭祝阿玛生日快乐。”这说辞还是胤祥路上想的,既然是免廷臣朝贺那就只说“儿臣”,又怕惹康熙不快落个抗旨之罪,只好讨巧的不说皇帝用“阿玛”,想到“万寿无疆”屏被拒绝,只好用烂俗的“生日快乐”替代。<br/><br/> “你们这说辞倒也特别。唉,年年岁岁都听万寿无疆,圣治化四方耳朵都长茧子了。”康熙难得好心情说笑,胤禛素来容易冷场,胤祥只好挑大梁,逗着康熙说多两句。一时间,倒也是父子三人其乐融融。<br/><br/> “阿玛,这是儿臣亲手抄的《金刚经》,送给阿玛,祝阿玛······”胤禛一本正经的贺词还没说,康熙摆手打住,“行了,你的心阿玛明白。”转脸问胤祥:“你四哥的送了,你送什么?”<br/><br/> 胤祥瞧着康熙一代帝王,此刻却像个孤独的老人好不容易见到子女,眼中带着隐隐的期盼又或者试探,胤祥瞧着他,手指虽早捏着别在腰后的玉屏箫,但又担心康熙听到箫音想起故人徒添伤心,便笑道:“十三为阿玛煮一碗长寿面吧。”<br/><br/> 此话一出,康熙和胤禛两人俱是一愣。胤禛连忙半开玩笑半阻止道:“十三,你那手艺可别坏了阿玛的肠胃。”<br/><br/> 康熙笑道:“得了,做就不用你做了。朕相信老四的话,不过看在你想法不错的份上,去帮朕把面端来就是。”<br/><br/> “遵旨。”胤祥笑嘻嘻的站起来,胤禛顿了顿,朗声嘱咐道:“十三,吩咐他们在里头搁点姜丝。”<br/><br/> 康熙和胤祥俱是一愣,康熙反应极快,笑道:“去吧,照着你四哥的话去做。”<br/><br/> 胤祥一时间没有想明白。长寿面是早就备下的了,照着胤禛的嘱咐加了一些姜丝,胤祥毕竟是个阿哥也只是等在暖阁的门口,太监们尝了过后才由胤祥端过去。<br/><br/> 康熙意思的用了一点,搁了筷子才笑道:“搁了姜丝的味道虽有些辛辣,可总是有那么些人偏爱。只不过,吃久了却最伤脾胃。”<br/><br/> 胤禛笑道:“阿玛千秋正盛,身体康健。”胤祥坐在一边暗自猜想——没听说过康熙偏爱吃姜啊?胤禛这唱的是哪一出?<br/><br/> 康熙捻起一根细长嫩黄的姜丝,叹道:“你瞧着颜色,大气而耀眼,放眼全天下却唯有一人可以拥有此颜色。”胤禛胤祥两人心中一跳,屏息凝神听康熙接下来的话:“只可惜这颜色太招人,人人都想要。”言罢,放了筷子<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