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唉,出宫居然弄的这么麻烦,温如言一听,哪能再继续提。<br/><br/> 谁让赵瑶都已经提出都城不安全,而且出宫就要先折腾一堆人,温如言本就是觉得整日身旁跟着一堆人有些不太适应,所以才想着出宫散个心。<br/><br/> 这一闹,不糟心都不错了。<br/><br/> “那还是算了。”温如言端起小碗吃着滑嫩的鱼丸,心想那等茌国将士比完试离开南国,那赵瑶应该就没有什么别的借口了吧。<br/><br/> 赵瑶看着温如言并未置气,方才放下心来,早前因出宫一事两人没少争执,自然心有顾虑。<br/><br/> 不过她这般心平气和的听从,还真是让人有些意外。<br/><br/> 这场比试六月中旬举办至七月初结束,百场比试得分南国女兵最终以一分之优得胜,南国百姓围的军营水泄不通,茌国将士们当夜请离南国。<br/><br/> 赵瑶设宴践行,为庆两国友好比试圆满结束,同时下令南国都城酒楼宴请百姓们参与庆祝女兵得胜。<br/><br/> 都城酒楼一夜未曾停歇,茌国将士们半夜从街道出都城,南国百姓齐聚街头相送。<br/><br/> 半月后两国边境茌国大军退回原位,赵瑶合上边关文书出声:“茌国皇帝此番心思不正,借比试来施压,谢敏你做的很好。”<br/><br/> 谢敏立于一旁行礼应:“此乃微臣分内之事,自是不负陛下所托。”<br/><br/> “此回参与比试的三百女兵如何?”<br/><br/> “共牺牲一百七十人,重伤九十三人,唯有三十七人轻伤。”<br/><br/> 赵瑶沉声道:“为牺牲女兵立碑写传厚葬,重伤者若是不适练兵便改为军中文职,轻伤者各升至女军中教练,赏百金厚禄。”<br/><br/> “微臣领旨。”<br/><br/> 这场浩浩荡荡的比试,在南国迅速传开来,而关于女兵的事迹也成了百姓之间闲谈话题。<br/><br/> 当月赵瑶让谢敏在南国各地召女兵组建一支女兵军队命名为红凤凰,凤凰浴火重生,而她们也将因此而重生。<br/><br/> 茌国虽然一时退兵,并不代表会就此罢休,现如今短暂的安宁,他日必定还会卷土重来,赵瑶必须要抓紧时间培养更强大忠诚的军队。<br/><br/> 这只红凤凰军队必须只受命帝王,为的就是防止如若有人因南国边境之乱而想着推翻朝政,那到时南国就是腹背受敌。<br/><br/> 南国可以毁在任何一个人的手里,却不能毁在身为女帝的赵瑶手里,世人待女子的苛刻程度,就算错不在女子,那也会追究女子的错。<br/><br/> 古往今来昏庸无道君主才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可最终烽火戏诸侯的君主没被世人记住,可美貌动人的褒姒却被灌上红颜祸水的骂名,世人无不是将脏水迫害给女子。<br/><br/> 无权无势的女子,哪怕没有做过,也只能无声的背负所有骂名。<br/><br/> 而真正罪魁祸首却仍旧是声名远扬,甚至还不忘唾弃女子愚蠢无能。<br/><br/> 赵瑶从前还不曾理解姑姑为何处事如此心狠,可现如今坐上这龙椅,方才明白能安稳坐稳的帝王,哪一个不心狠。<br/><br/> 百官群臣犹如豺狼,如若不心狠,怎能驯服豺狼。<br/><br/> 朝堂之上犹如猎场,帝王一旦势弱,犹如孱弱的老人掉入猎场,那便只能同豺狼作一场生死搏斗。<br/><br/> 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因着南国土地的新法,秋收时各州县稻仓递上奏折皆是一片丰收。<br/><br/> 当初几近亏空的国库现如今方才充盈,赵瑶想起早前温如言提的开设减免收费的学院一事,早朝便提了此事。<br/><br/> 世家大族若是不能从根拔起,那日后就算没了宋家也会生起旁的世家,科举一事必须彻底将寒门子弟提升进朝堂。<br/><br/> “陛下,微臣认为各州县皆已有设学院,这再单独开设旁的学院,有些浪费国库银两。”宋清立于大殿上出声。<br/><br/> 户部尚书顾峰紧随其后附和:“微臣附议,现如今各州县学院已足够招揽贤才,不必再过多开设。”<br/><br/> 张尤谋迈步上前道:“各州县现如今设的<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学院共三十二所,一州学院只录八百人,南国一州人口大约有十三万,而适龄青年子弟至少有两万,顾大人身为户部尚书,难道觉得其余一万九千二百人不用进学院吗?”<br/><br/> “学院自是留给书香门第之子读,若是三教九流都能进,那才是玷污读书人的名声。”宋清不满的反驳。<br/><br/> 赵瑶见群臣争论不休,便将此事放至改日再议。<br/><br/> 午后用膳温如言盛着米饭递至赵瑶面前愤愤不平的念道:“读书,也就是教百姓识字而已,这群大臣真是太闲了。”<br/><br/> “他们可是夹着尾巴的老狐狸,个个心里都清楚着呢。”赵瑶接过这压实的小碗米饭,眉头轻挑的看向她那小半碗米饭,“为何我吃的比你多?”<br/><br/> 温如言执筷夹着煎蛋理直气壮的应:“你个高,自然要多吃些。”<br/><br/> 就算喂不胖赵瑶,那也不能让她廋了!<br/><br/> 这是作为一个喝水都长肉的胖子,最后的倔强。<br/><br/> 赵瑶无奈的执筷小口的吃着米饭,对面的人还不忘夹大片的肉,生怕自己忘了吃肉。<br/><br/> “你刚才说他们是老狐狸,我就有些不懂了,说来听听嘛。”温如言夹着青菜往嘴里慢慢的咀嚼,试图能吃出点肉味来。<br/><br/> “读书人的名声,你忘了大殿上宋清说的话了?”<br/><br/> 温如言想了想应:“我以为宋清只是没脑子的像青蛙一样呱呱乱叫呢。”<br/><br/> 赵瑶忍着笑应:“青蛙,他虽然是吵闹,可是今日朝堂大臣除却张尤谋却没有人反驳宋清,你可知为何?”<br/><br/> “大家也许只是懒得跟宋清争,毕竟现在宋家至少是南国第一大世家,朝堂官员应该不会跟他斗。”<br/><br/> “可是刑部尚书苏好苏家一向与宋家不合,今日也一同没有出声,这难道不奇怪?”<br/><br/> 温如言觉得刑部尚书苏好看着阴的很,虽然跟大理寺卿李一有些像,可是李一从来都只是处理政务,平日里低调的可怕。<br/><br/> “我没想明白,你直白的说吧。”<br/><br/> 赵瑶执筷将炖的酥软的猪蹄分成小块应:“从前南国创立时这些世家大族都是书香门第的读书人结派成系,他们自视甚高,既看不起出身皇家的权贵子弟,又瞧不起目不识丁的贫苦百姓,自然是把读书当成他们的名声特权,怎么可能准许贫苦百姓破坏特权。”<br/><br/> “这也太霸道了吧。”温如言咬断一截青菜,“可是他们这样独占科考道路,南国数百年寒门子弟只能陪跑,也太憋屈了吧。”<br/><br/> “有是有,不过少的很。”赵瑶抿了口茶水,“李一便是少有的一个,可最后他成了世家中的一位,没有人能抵挡权势的诱惑,尤其是为出人头地而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最难放弃。”<br/><br/> 温如言视线望着那肥美的肉,忍痛的夹起青菜应:“这可真厉害啊,一般人进不来,进来的都是自己人,最后还是世家稳赚不赔。”<br/><br/> 赵瑶看着温如言眼巴巴的视线出声:“你想吃肉,为何不夹呢?”<br/><br/> “不,我不想吃肉。”温如言往嘴里塞着米饭,心想再吃就得存冬天的肥膘了。<br/><br/> “好吧。”<br/><br/> 待温如言放下碗筷,整个人吃了一大盘青菜和米饭,脸都快变成青色的,赵瑶却连小半碗米饭都没吃完。<br/><br/> “难道吃的慢,能减肥?”<br/><br/> 温如言好奇的打量。<br/><br/> “这只是习惯,至于减肥我不知道。”<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