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百姓们顿时振作精神,瞪大了眼睛望着游街来时的方向。<br />
这时,顾喜喜听见有人议论。<br />
“你们可听说了樊家私生子的奇闻?”<br />
人多的地方,八卦消息就多,本没什么稀奇。<br />
可樊家对顾喜喜、何景兰而言是个敏感词。<br />
二人不落痕迹对望一眼,尽量想再周围的杂声中听得清楚些。<br />
“樊家?就是那个……樊家?”<br />
“不然还有哪个,卖菜的?倒夜香的?”<br />
几人低声嗤笑。<br />
紧接着又说,“私生子有啥稀奇的,这些高门大户有权有势有钱,养外室不稀奇,生几个私生子又有何稀罕?”<br />
最先爆料的人像是憋着笑,“要不说这是桩稀罕事呢?”<br />
这时除了顾喜喜何景兰,周围又有无数双耳朵悄悄竖起来。<br />
“据说这私生子的爹不是樊家下面那个子弟的,而是最上头的……”<br />
倒吸凉气声此起彼伏。<br />
有人忍不住加入,“你是说那一位?岁数得有六十了吧?”<br />
“有钱有权的人不一样,补品流水似的吃下去,那精力能跟咱们一样么?”<br />
意有所指,男人们发出吃吃的坏笑。<br />
爆料人却说,“想什么呢,私生子谁说只有刚出生的小娃娃?”<br />
“那家伙是个二十来岁的男丁!”<br />
“据说从小就送出了京城,养在外面,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br />
“而这个私生子天生的坏种,多年来没少作威作福。”<br />
“最近因为一桩灭门的案子被揭破,官府才发现他手里的人命可真不少!”<br />
灭门?众人震惊。<br />
有人联想到京兆府此前有一名穿孝服的女子击鼓鸣冤。<br />
他说出来,即刻引发了许多共鸣。<br />
大家纷纷猜测,时间能对的上,女子举状纸陈情,所言也基本对上了。<br />
恐怕起源就是这出公案。<br />
有人冷笑说,“若此事属实,民间长大的私生子,还没混上个官儿做就能如此猖狂,若非闹到了京兆府,多年来当地官府也不管。”<br />
“足可见他背后的靠山份量够重呀!”<br />
这靠山是谁,不方便指名道姓,但大家心里差不多都有数。<br />
又有其他人提出新的疑点。<br />
“你说以他家的权势,就算嫌弃私生子不光彩,养着便是了。”<br />
“为何非要把他一个送到别处去?”<br />
另一人说,“其实还可以给他改姓啊,如此岂不更加隐蔽?”<br />
听到这儿,顾喜喜心说,这恐怕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了。<br />
为什么呢?<br />
何景兰凑到顾喜喜耳畔说,“今日你要给咱们的铺子造势,某人倒是与你不谋而合,心有灵犀啊。”<br />
顾喜喜无奈,此事根本无需多想。<br />
私生子的话绝非空穴来风,更不会是无缘无故传到大街上、人群中。<br />
想来有人正好跟她打着类似的算盘。<br />
都是要借今日的机会放消息出去,广而告之。<br />
慕南钊……<br />
看来他果然从樊东平身上问出了有用的东西。<br />
终于游街开道的锣声越来越近。<br />
大家也就渐渐收起了议论,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街面上。<br />
只见宫里派出的仪仗穿着金红色的衣裳在前面开路,威武且喜庆。<br />
长长的仪仗队伍后方,可看见三匹高头大马。<br />
马背上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br />
为首的马脖子上系了绸缎红花,中心装饰六朵金花,象征状元身份。<br />
光珠激动道,“喜喜姑娘,那位就是江大人么?”<br />
“他的样貌比探花郎还要俊美!”<br />
顾喜喜一怔,余光所及之处,发现周围姑娘们的反应比光珠有过之而无不及……<br />
第363章第一个活靶子<br />
会试之后,要再经殿试,由皇帝提问钦点一甲前三名,再行放榜,公告天下。<br />
状元、榜眼、探花三位,学问自然都是万里挑一,按学识人品等综合排序。<br />
可这其中探花郎又有那一点特殊性,就是样貌。<br />
探花郎除了学识,还应该容貌俊秀,仪态出众。<br />
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流传至今,已经演变成不成文的选拔标准。<br />
今年却有了些许不同。<br />
大家还没来得及看见探花郎真容,就先被状元郎吸引了眼球。<br />
姿容俊逸,仪态端方,却又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天然的轻灵从容之态。<br />
纵使春风得意马蹄疾,依然不失谦谦君子之风。<br />
令人观之可亲,如清风拂柳,犹如初春细雨。<br />
等到榜眼、探花二位爷走到众人视野中,再一对比。<br />
探花郎肤若凝脂、眸含星辰,面容生的极为精致。<br />
他笑起来时顾盼生辉,骑马姿态端正潇洒,是个如假包换的美男子。<br />
只是……<br />
人群中已经有姑娘家争论起来。<br />
“探花郎美则美矣,可要从整体看,我觉得当属状元郎更佳!”<br />
“我还是更喜欢探花郎,细腻精致。”<br />
“细腻精巧有失男子气概,哪里比得上状元郎连中三元!”<br />
“听说状元郎是西北人,怎么他身上就没有荒野男子的莽劲儿呢?”<br />
“谁说西北只有荒野和莽夫,你这是偏见,人家状元郎可是读书人!”<br />
“状元郎是俊逸,探花郎是俊美,真是叫人家难以抉择啊。”<br />
……<br />
这其中不乏高门贵女,来之前已掌握了百姓们无从得知的消息。<br />
榜下捉婿,向来也算一桩美谈。<br />
听说今年是一样的热闹,有三四个会试排名靠前的举子成功谋得姻缘。<br />
可前三名至今仍未花落任何一家。<br />
原因各异。<br />
榜眼年有三十,家中已有贤妻爱子,自然先被排除。<br />
状元、探花二位倒是年轻未婚。<br />
两人的理由居然也出奇的一致。<br />
状元说,“寒窗数载,尚未报效朝廷、为陛下分忧,不敢耽于儿女私情。”<br />
探花郎所言差不多,新人初入官场,难免处处手忙脚乱,还望同僚们多多关照,实在没工夫小意温柔,只怕薄待佳人云云。<br />
而这些贵女们来此的目的,除了凑热闹,大都还是为了相看夫婿。<br />
状元、探花婉拒别家姻缘,是他们的理由。<br />
将来能不能与他们中的一位缔结良缘,那就是贵女们的本事了。<br />
对这些世家大族、高门官邸而言,选择一位即将为官的年轻人。<br />
通过婚姻结成稳定可信的关系、然后再加以栽培。<br />
若眼光好选对了,便有助于延续家族的荣光。<br />
前三名便是这些人选中的佼佼者,现代人所说的“绩优股”。<br />
何景兰最烦听那些贵女表面讨论的一片和谐,实则却各怀鬼胎。<br />
她心烦的不想多听,对顾喜喜咬耳朵,“你别听她们此刻说说笑笑。”<br />
“实际上,私底下的争夺早就开始了。”<br />
“当年慕南钊中状元,我哥是榜眼,就没少惹上这种麻烦。”<br />
“再难看的手段我都见过。”<br />
“还好慕、何两家都是有底蕴的世家,才没人真的敢用牛不吃水强按头那套。”<br />
顾喜喜忽然有些忧虑,江明远在面对拉拢、诱惑,甚至威胁时,会怎么选?<br />
以他的性情,若坚持不肯被安排成婚,也不接受任何一方势力拉拢。<br />
会不会有危险?<br />
何景兰看出顾喜喜的心思,说,“其实你不用太担心江大人。”<br />
“我看他并非迂腐之人,应该已有自己的应对之策。”<br />
顾喜喜颔首,笑了笑,“但愿。”<br />
正说着,忽觉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br />
再看旁边那四个大丫鬟拼命打眼色。<br />
顾喜喜、何景兰抬眼望去,但见状元郎的马偏离了大街中间线,正朝她们这边走来。<br />
何景兰看着江明远越走越近,尽可能的不引人注目。<br />
她神态自若地目视前方,嘴唇微张,用不动嘴皮子的方式窃窃私语:“他不会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跟你打招呼吧?”<br />
顾喜喜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觉得,他就是要这么做。”<br />
以江明远的为人,怎么可能一朝高中,就对昔日故友避而不认?<br />
反之,还要堂堂正正相认,光明正大的打招呼。<br />
这才是顾喜喜认识的那个江明远。<br />
何景兰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状元郎,露出个大方得体的笑。<br />
“但愿他别做什么多余的事,我可不想你成了放榜后第一个活靶子。”<br />
其实何景兰的顾虑有些多余了。<br />
因为她忘记身边还有个安庆和。<br />
安庆和挥舞着胳膊大喊,“子初兄!我们在这儿呢!”<br />
“没能赶着放榜去客栈报喜,才来这儿等你!必须得当面恭喜你!”<br />
虽然游街还未结束,不能在此处耽搁太久。
这时,顾喜喜听见有人议论。<br />
“你们可听说了樊家私生子的奇闻?”<br />
人多的地方,八卦消息就多,本没什么稀奇。<br />
可樊家对顾喜喜、何景兰而言是个敏感词。<br />
二人不落痕迹对望一眼,尽量想再周围的杂声中听得清楚些。<br />
“樊家?就是那个……樊家?”<br />
“不然还有哪个,卖菜的?倒夜香的?”<br />
几人低声嗤笑。<br />
紧接着又说,“私生子有啥稀奇的,这些高门大户有权有势有钱,养外室不稀奇,生几个私生子又有何稀罕?”<br />
最先爆料的人像是憋着笑,“要不说这是桩稀罕事呢?”<br />
这时除了顾喜喜何景兰,周围又有无数双耳朵悄悄竖起来。<br />
“据说这私生子的爹不是樊家下面那个子弟的,而是最上头的……”<br />
倒吸凉气声此起彼伏。<br />
有人忍不住加入,“你是说那一位?岁数得有六十了吧?”<br />
“有钱有权的人不一样,补品流水似的吃下去,那精力能跟咱们一样么?”<br />
意有所指,男人们发出吃吃的坏笑。<br />
爆料人却说,“想什么呢,私生子谁说只有刚出生的小娃娃?”<br />
“那家伙是个二十来岁的男丁!”<br />
“据说从小就送出了京城,养在外面,谁也不知道为了什么。”<br />
“而这个私生子天生的坏种,多年来没少作威作福。”<br />
“最近因为一桩灭门的案子被揭破,官府才发现他手里的人命可真不少!”<br />
灭门?众人震惊。<br />
有人联想到京兆府此前有一名穿孝服的女子击鼓鸣冤。<br />
他说出来,即刻引发了许多共鸣。<br />
大家纷纷猜测,时间能对的上,女子举状纸陈情,所言也基本对上了。<br />
恐怕起源就是这出公案。<br />
有人冷笑说,“若此事属实,民间长大的私生子,还没混上个官儿做就能如此猖狂,若非闹到了京兆府,多年来当地官府也不管。”<br />
“足可见他背后的靠山份量够重呀!”<br />
这靠山是谁,不方便指名道姓,但大家心里差不多都有数。<br />
又有其他人提出新的疑点。<br />
“你说以他家的权势,就算嫌弃私生子不光彩,养着便是了。”<br />
“为何非要把他一个送到别处去?”<br />
另一人说,“其实还可以给他改姓啊,如此岂不更加隐蔽?”<br />
听到这儿,顾喜喜心说,这恐怕就是最关键的地方了。<br />
为什么呢?<br />
何景兰凑到顾喜喜耳畔说,“今日你要给咱们的铺子造势,某人倒是与你不谋而合,心有灵犀啊。”<br />
顾喜喜无奈,此事根本无需多想。<br />
私生子的话绝非空穴来风,更不会是无缘无故传到大街上、人群中。<br />
想来有人正好跟她打着类似的算盘。<br />
都是要借今日的机会放消息出去,广而告之。<br />
慕南钊……<br />
看来他果然从樊东平身上问出了有用的东西。<br />
终于游街开道的锣声越来越近。<br />
大家也就渐渐收起了议论,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街面上。<br />
只见宫里派出的仪仗穿着金红色的衣裳在前面开路,威武且喜庆。<br />
长长的仪仗队伍后方,可看见三匹高头大马。<br />
马背上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br />
为首的马脖子上系了绸缎红花,中心装饰六朵金花,象征状元身份。<br />
光珠激动道,“喜喜姑娘,那位就是江大人么?”<br />
“他的样貌比探花郎还要俊美!”<br />
顾喜喜一怔,余光所及之处,发现周围姑娘们的反应比光珠有过之而无不及……<br />
第363章第一个活靶子<br />
会试之后,要再经殿试,由皇帝提问钦点一甲前三名,再行放榜,公告天下。<br />
状元、榜眼、探花三位,学问自然都是万里挑一,按学识人品等综合排序。<br />
可这其中探花郎又有那一点特殊性,就是样貌。<br />
探花郎除了学识,还应该容貌俊秀,仪态出众。<br />
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流传至今,已经演变成不成文的选拔标准。<br />
今年却有了些许不同。<br />
大家还没来得及看见探花郎真容,就先被状元郎吸引了眼球。<br />
姿容俊逸,仪态端方,却又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天然的轻灵从容之态。<br />
纵使春风得意马蹄疾,依然不失谦谦君子之风。<br />
令人观之可亲,如清风拂柳,犹如初春细雨。<br />
等到榜眼、探花二位爷走到众人视野中,再一对比。<br />
探花郎肤若凝脂、眸含星辰,面容生的极为精致。<br />
他笑起来时顾盼生辉,骑马姿态端正潇洒,是个如假包换的美男子。<br />
只是……<br />
人群中已经有姑娘家争论起来。<br />
“探花郎美则美矣,可要从整体看,我觉得当属状元郎更佳!”<br />
“我还是更喜欢探花郎,细腻精致。”<br />
“细腻精巧有失男子气概,哪里比得上状元郎连中三元!”<br />
“听说状元郎是西北人,怎么他身上就没有荒野男子的莽劲儿呢?”<br />
“谁说西北只有荒野和莽夫,你这是偏见,人家状元郎可是读书人!”<br />
“状元郎是俊逸,探花郎是俊美,真是叫人家难以抉择啊。”<br />
……<br />
这其中不乏高门贵女,来之前已掌握了百姓们无从得知的消息。<br />
榜下捉婿,向来也算一桩美谈。<br />
听说今年是一样的热闹,有三四个会试排名靠前的举子成功谋得姻缘。<br />
可前三名至今仍未花落任何一家。<br />
原因各异。<br />
榜眼年有三十,家中已有贤妻爱子,自然先被排除。<br />
状元、探花二位倒是年轻未婚。<br />
两人的理由居然也出奇的一致。<br />
状元说,“寒窗数载,尚未报效朝廷、为陛下分忧,不敢耽于儿女私情。”<br />
探花郎所言差不多,新人初入官场,难免处处手忙脚乱,还望同僚们多多关照,实在没工夫小意温柔,只怕薄待佳人云云。<br />
而这些贵女们来此的目的,除了凑热闹,大都还是为了相看夫婿。<br />
状元、探花婉拒别家姻缘,是他们的理由。<br />
将来能不能与他们中的一位缔结良缘,那就是贵女们的本事了。<br />
对这些世家大族、高门官邸而言,选择一位即将为官的年轻人。<br />
通过婚姻结成稳定可信的关系、然后再加以栽培。<br />
若眼光好选对了,便有助于延续家族的荣光。<br />
前三名便是这些人选中的佼佼者,现代人所说的“绩优股”。<br />
何景兰最烦听那些贵女表面讨论的一片和谐,实则却各怀鬼胎。<br />
她心烦的不想多听,对顾喜喜咬耳朵,“你别听她们此刻说说笑笑。”<br />
“实际上,私底下的争夺早就开始了。”<br />
“当年慕南钊中状元,我哥是榜眼,就没少惹上这种麻烦。”<br />
“再难看的手段我都见过。”<br />
“还好慕、何两家都是有底蕴的世家,才没人真的敢用牛不吃水强按头那套。”<br />
顾喜喜忽然有些忧虑,江明远在面对拉拢、诱惑,甚至威胁时,会怎么选?<br />
以他的性情,若坚持不肯被安排成婚,也不接受任何一方势力拉拢。<br />
会不会有危险?<br />
何景兰看出顾喜喜的心思,说,“其实你不用太担心江大人。”<br />
“我看他并非迂腐之人,应该已有自己的应对之策。”<br />
顾喜喜颔首,笑了笑,“但愿。”<br />
正说着,忽觉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br />
再看旁边那四个大丫鬟拼命打眼色。<br />
顾喜喜、何景兰抬眼望去,但见状元郎的马偏离了大街中间线,正朝她们这边走来。<br />
何景兰看着江明远越走越近,尽可能的不引人注目。<br />
她神态自若地目视前方,嘴唇微张,用不动嘴皮子的方式窃窃私语:“他不会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跟你打招呼吧?”<br />
顾喜喜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觉得,他就是要这么做。”<br />
以江明远的为人,怎么可能一朝高中,就对昔日故友避而不认?<br />
反之,还要堂堂正正相认,光明正大的打招呼。<br />
这才是顾喜喜认识的那个江明远。<br />
何景兰看着已经近在咫尺的状元郎,露出个大方得体的笑。<br />
“但愿他别做什么多余的事,我可不想你成了放榜后第一个活靶子。”<br />
其实何景兰的顾虑有些多余了。<br />
因为她忘记身边还有个安庆和。<br />
安庆和挥舞着胳膊大喊,“子初兄!我们在这儿呢!”<br />
“没能赶着放榜去客栈报喜,才来这儿等你!必须得当面恭喜你!”<br />
虽然游街还未结束,不能在此处耽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