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杨老板转而与徐掌柜赔笑道:“今日与徐掌柜好不容易见一面,我们再聊聊?”<br />
“苏老板也莫恼,”必是这两人有些龃龉,杨老板虽不知缘由,但也看得来脸色,“苏老板年纪轻轻便能开茶楼,与天香楼做生意,定是女中豪杰。”<br />
王松一时气愤说翻脸便翻脸,苏瑾棠却是生意场的人,当下也笑道:“杨老板说笑,请。”<br />
见苏瑾棠上道,杨老板当下松了一口气。<br />
徐掌柜便也顺着台阶下了,招人来换茶水。<br />
杨老板将王松的手稿收好,递出了其他的本子,“徐掌柜,苏老板,你们瞧瞧。”<br />
“如今永宁城时兴话本,苏老板可有耳闻?”<br />
永宁城乃皇城,天子脚下,最是繁华不过,天子尚文,文人雅士便兴起,一时书斋书坊大赚不已,“我知晓,话本虽是闲书,却广得年轻人喜爱。”<br />
年纪大的爱听戏,年纪轻的爱读话本,人闲下来了,就少不得要寻些趣事消遣。<br />
“崇文书坊正是打算做话本的营生,话本都得我亲自审稿挑选,都是精品,与外面书摊上粗制滥造的不同,且装订成册后这封面以布包好,反复翻阅都无碍。”<br />
“杨老板的纸张也是上等,这话本子该不便宜?”苏瑾棠翻阅后道。<br />
“苏老板看得细致,确实如此,如这本《窈娘传》,由名为‘柳长远’的书生所写,也不知‘柳长远’是否是他真实名姓,估计是富家公子,派小厮前来送的稿,如今已完本,很受欢迎,整套册子有九本,单本三百文,九本一起买两千五百文。”<br />
如今已有印刷,但是制版昂贵,除非刊印许多,否则还是手抄来得划算些。<br />
不少穷苦书生平时便会手抄些本子以补贴家用。<br />
这本《窈娘传》为印刷本,想来销量确实不错。<br />
见苏瑾棠翻阅颇有兴趣,杨老板命随从将其余几本都拿出来,“苏老板若有兴趣,这套书赠你,今日我一见苏老板便觉有缘,不管能否做生意,也当多个朋友不是?”<br />
“杨老板客气,”苏瑾棠知晓这是因为刚才王松的态度,杨老板怕徐掌柜不喜,但是徐掌柜见得多了,要投其所好可不容易,反倒是她,若送套本子能让她高兴,刚才的不愉快就能揭过。<br />
“我是这么想的,天香楼常有贵人小姐前来,若能在雅间内置一个书架,放些话本册子,供贵人消遣消遣也好不是?这架子和话本的钱,都由我来。”<br />
苏瑾棠知晓他的打算了,怪不得在这候着徐掌柜。<br />
“只是这话本,却是只能放开头的一本,是也不是?”<br />
杨老板抚掌,“苏老板与我不谋而合,正是此意,只需注明该话本由崇文书坊出售即可。”<br />
来天香楼的人都不缺钱财,若是能被话本吸引住,定会去他崇文书坊购买全套。<br />
“倒是可行,”苏瑾棠觉得不错,本来她就打算做读书人的生意,“徐掌柜意下如何?但是于天香楼上架的册子,当由天香楼审过才行。”<br />
“那是自然!”杨老板连忙打包票,“且我保证,送来天香楼的册子必定特制,与其他地方的版本不同,纸张布料都更精细些。”<br />
徐掌柜颔首,“苏老板觉得可行,那便试试。”<br />
杨老板喜不自胜,“如今时兴的,以及近日才刚到手的稿子,待成册后我便派人送来!”<br />
前两次来磨徐掌柜,都被他不软不硬地打发了,今日碰到苏瑾棠,竟然成了?<br />
当下对苏瑾棠也刮目相看起来,只是不知是什么来头……<br />
“苏老板的茶楼不知在何处?可也愿放个架子?”<br />
“茶楼位于西市南侧,只是茶楼比不得天香楼,若杨老板愿意,我与天香楼的一起选,届时书架安置好,我将册子名单送来,只是茶楼内的只需最普通装订的册子便可。”<br />
“那再好不过,苏老板只需派人知会我一声。”<br />
“只是我还想与杨老板讨些利,若是茶楼老主顾前来书坊购书,可否多些优惠?”<br />
杨老板思索片刻后双眼一亮,“到底是苏老板脑筋活络,这样,书坊老主顾与茶楼老主顾,我们都赠个信物,凭茶楼信物前来书坊我便着人按老主顾给优待,反过来亦是,如何?”<br />
天香楼做的贵人生意,名头早已打响,不需这些,但茶楼与书坊却是需要。<br />
当下苏瑾棠与杨老板签订契约,后续就册子与信物样式,约了两日后碰面再议。<br />
天香楼生意的事虽还未解决,但是给茶楼寻了新的门路,苏瑾棠心里喜滋滋的。<br />
待一切商定,杨老板状似无意地问起王松,“苏老板可是与王大人有些误会?”<br />
苏瑾棠闻言叹道:“实不相瞒,王松其实是我苏家学堂的学子,受我资助,可他如今已是官身,不仅不还先前读书时所借的银钱,竟然以官来压我,要我继续给钱,甚至……”<br />
杨老板胖胖的身体往前凑,“甚至如何?”<br />
苏瑾棠有些难以启齿,低声道:“甚至他如今与一官家小姐谈婚论嫁,竟要我出彩礼钱。”<br />
杨老板满眼讶然,“竟是如此?”<br />
怪不得拿着稿子来寻他,他见王松文采斐然,话本里遣词造句皆是上等,忙与他敲定出书事宜,就怕人才跑了,让对家赚了这个钱,甚至还多让了两分利,谁知是个不义之人。<br />
当下赧然扭捏不已,“可是苏老板不知,我与他已签订出书事宜,后续他当继续供稿,只等他那本《韵娘寻夫记》写完,若是无故毁约,怕是要赔偿他不少。”<br />
苏瑾棠当然知道这只是他当面说的漂亮话,王松文采确实不错,若是写话本当属大材小用,杨老板肯定不会因为她的几句话就要与他解约,只当她面这般说罢了。<br />
谁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br />
他们也是合作伙伴,苏瑾棠肯定不会为难他,“在商言商,可不能因为我这里些许小事影响杨老板赚钱,我也只是不吐不快,叫杨老板知晓些他的为人,留个心眼莫上当受骗才是。”<br />
“确实确实,苏老板大义。”<br />
第13章<br />
天香楼的不少雅间内都置了书架,本放置着四书五经并一些史书经典。<br />
现专门清出单独的一层用来放时兴的话本。<br />
苏瑾棠接连好几日都与徐掌柜指派的人手一同审稿读话本。<br />
要说作为消遣,她也爱这些闲书,可让她如此夜以继日地看,只觉头昏脑涨得紧,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本子都索然无味了起来。<br />
遍地书稿,只有沙沙翻书声的屋内。<br />
书晴蹑手蹑脚移至苏瑾棠身边耳语:“状元来了。”<br />
“哦?”<br />
苏瑾棠丢下话本,“出去瞧瞧。”<br />
状元卓明乃南方人士,而立之年,据说家中清贫,家有贤妻与他患难与共,一路相互扶持走到这。<br />
现下正与吴于辉说笑着走进天香楼。<br />
“于辉贤弟,天香楼果真名不虚传,气势恢宏,可在此饮酒未免破费。”他确实囊中羞涩,吴于辉说请他,但他也不好意思。<br />
吴于辉笑道:“不怕明兄笑话,寻常我也不来,只今日有越州姜大家在此,我是必须来瞧上一瞧的。”<br />
“这位姜娘子果真神乎其技?”<br />
“诶!何止?在越州不知多少人为其一掷千金,只为听上一曲。”<br />
两人相携于大堂落座,此时已不剩几个位置。<br />
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人正在进来。<br />
早几日便传言,有一富商听说越州第一琵琶姜大家在永宁城,豪掷万金于天香楼包场请她来演奏,天香楼乐得如此,将二楼雅间都付与这位富商后,一楼大堂以酒菜半价让利于普通人。<br />
于是寻常不舍不敢来的人,纷纷要来凑这个热闹。<br />
一是见识一下传闻中的“姜大家”,二是趁此机会来天香楼消遣一番。<br />
众人猜测这位富商都不肯报出名姓,必是请了某位贵人在此呢,也好奇这位贵人是谁。<br />
那边人纷至沓来,这边姜韵枝将面纱戴上,拽住苏瑾棠的手却是有些忐忑,“如此大阵仗,若是舞曲不被人所喜该如何是好?”<br />
苏瑾棠收回了目光,“怕什么?你当真以为来的都是伯牙子期之辈不成?自古风雅者众,可知风雅者少,附庸风雅者多。”<br />
“放一万个心,像寻常那般弹奏即可,已将你名声打出去,你就等着他们的夸赞便好。”<br />
姜韵枝被苏瑾棠的自信感染,重振旗鼓抱着琵琶缓缓入场。<br />
苏瑾棠朝一位婢女招招手,低头吩咐了几句。<br />
场上开始热闹了起来,弦音流转,舞女围着姜韵枝翩翩而动,灵动如风。<br />
一位婢女端着清酒走向吴于辉与卓明,“这位公子可是翰林院卓大人?”<br />
卓明新任翰林院编撰,还是一身书生气,没半点架子,当下起身回礼,“在下卓明。”<br />
婢女侧身避开了他的礼,轻笑道:“大人快别折煞奴,快请坐。”
“苏老板也莫恼,”必是这两人有些龃龉,杨老板虽不知缘由,但也看得来脸色,“苏老板年纪轻轻便能开茶楼,与天香楼做生意,定是女中豪杰。”<br />
王松一时气愤说翻脸便翻脸,苏瑾棠却是生意场的人,当下也笑道:“杨老板说笑,请。”<br />
见苏瑾棠上道,杨老板当下松了一口气。<br />
徐掌柜便也顺着台阶下了,招人来换茶水。<br />
杨老板将王松的手稿收好,递出了其他的本子,“徐掌柜,苏老板,你们瞧瞧。”<br />
“如今永宁城时兴话本,苏老板可有耳闻?”<br />
永宁城乃皇城,天子脚下,最是繁华不过,天子尚文,文人雅士便兴起,一时书斋书坊大赚不已,“我知晓,话本虽是闲书,却广得年轻人喜爱。”<br />
年纪大的爱听戏,年纪轻的爱读话本,人闲下来了,就少不得要寻些趣事消遣。<br />
“崇文书坊正是打算做话本的营生,话本都得我亲自审稿挑选,都是精品,与外面书摊上粗制滥造的不同,且装订成册后这封面以布包好,反复翻阅都无碍。”<br />
“杨老板的纸张也是上等,这话本子该不便宜?”苏瑾棠翻阅后道。<br />
“苏老板看得细致,确实如此,如这本《窈娘传》,由名为‘柳长远’的书生所写,也不知‘柳长远’是否是他真实名姓,估计是富家公子,派小厮前来送的稿,如今已完本,很受欢迎,整套册子有九本,单本三百文,九本一起买两千五百文。”<br />
如今已有印刷,但是制版昂贵,除非刊印许多,否则还是手抄来得划算些。<br />
不少穷苦书生平时便会手抄些本子以补贴家用。<br />
这本《窈娘传》为印刷本,想来销量确实不错。<br />
见苏瑾棠翻阅颇有兴趣,杨老板命随从将其余几本都拿出来,“苏老板若有兴趣,这套书赠你,今日我一见苏老板便觉有缘,不管能否做生意,也当多个朋友不是?”<br />
“杨老板客气,”苏瑾棠知晓这是因为刚才王松的态度,杨老板怕徐掌柜不喜,但是徐掌柜见得多了,要投其所好可不容易,反倒是她,若送套本子能让她高兴,刚才的不愉快就能揭过。<br />
“我是这么想的,天香楼常有贵人小姐前来,若能在雅间内置一个书架,放些话本册子,供贵人消遣消遣也好不是?这架子和话本的钱,都由我来。”<br />
苏瑾棠知晓他的打算了,怪不得在这候着徐掌柜。<br />
“只是这话本,却是只能放开头的一本,是也不是?”<br />
杨老板抚掌,“苏老板与我不谋而合,正是此意,只需注明该话本由崇文书坊出售即可。”<br />
来天香楼的人都不缺钱财,若是能被话本吸引住,定会去他崇文书坊购买全套。<br />
“倒是可行,”苏瑾棠觉得不错,本来她就打算做读书人的生意,“徐掌柜意下如何?但是于天香楼上架的册子,当由天香楼审过才行。”<br />
“那是自然!”杨老板连忙打包票,“且我保证,送来天香楼的册子必定特制,与其他地方的版本不同,纸张布料都更精细些。”<br />
徐掌柜颔首,“苏老板觉得可行,那便试试。”<br />
杨老板喜不自胜,“如今时兴的,以及近日才刚到手的稿子,待成册后我便派人送来!”<br />
前两次来磨徐掌柜,都被他不软不硬地打发了,今日碰到苏瑾棠,竟然成了?<br />
当下对苏瑾棠也刮目相看起来,只是不知是什么来头……<br />
“苏老板的茶楼不知在何处?可也愿放个架子?”<br />
“茶楼位于西市南侧,只是茶楼比不得天香楼,若杨老板愿意,我与天香楼的一起选,届时书架安置好,我将册子名单送来,只是茶楼内的只需最普通装订的册子便可。”<br />
“那再好不过,苏老板只需派人知会我一声。”<br />
“只是我还想与杨老板讨些利,若是茶楼老主顾前来书坊购书,可否多些优惠?”<br />
杨老板思索片刻后双眼一亮,“到底是苏老板脑筋活络,这样,书坊老主顾与茶楼老主顾,我们都赠个信物,凭茶楼信物前来书坊我便着人按老主顾给优待,反过来亦是,如何?”<br />
天香楼做的贵人生意,名头早已打响,不需这些,但茶楼与书坊却是需要。<br />
当下苏瑾棠与杨老板签订契约,后续就册子与信物样式,约了两日后碰面再议。<br />
天香楼生意的事虽还未解决,但是给茶楼寻了新的门路,苏瑾棠心里喜滋滋的。<br />
待一切商定,杨老板状似无意地问起王松,“苏老板可是与王大人有些误会?”<br />
苏瑾棠闻言叹道:“实不相瞒,王松其实是我苏家学堂的学子,受我资助,可他如今已是官身,不仅不还先前读书时所借的银钱,竟然以官来压我,要我继续给钱,甚至……”<br />
杨老板胖胖的身体往前凑,“甚至如何?”<br />
苏瑾棠有些难以启齿,低声道:“甚至他如今与一官家小姐谈婚论嫁,竟要我出彩礼钱。”<br />
杨老板满眼讶然,“竟是如此?”<br />
怪不得拿着稿子来寻他,他见王松文采斐然,话本里遣词造句皆是上等,忙与他敲定出书事宜,就怕人才跑了,让对家赚了这个钱,甚至还多让了两分利,谁知是个不义之人。<br />
当下赧然扭捏不已,“可是苏老板不知,我与他已签订出书事宜,后续他当继续供稿,只等他那本《韵娘寻夫记》写完,若是无故毁约,怕是要赔偿他不少。”<br />
苏瑾棠当然知道这只是他当面说的漂亮话,王松文采确实不错,若是写话本当属大材小用,杨老板肯定不会因为她的几句话就要与他解约,只当她面这般说罢了。<br />
谁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br />
他们也是合作伙伴,苏瑾棠肯定不会为难他,“在商言商,可不能因为我这里些许小事影响杨老板赚钱,我也只是不吐不快,叫杨老板知晓些他的为人,留个心眼莫上当受骗才是。”<br />
“确实确实,苏老板大义。”<br />
第13章<br />
天香楼的不少雅间内都置了书架,本放置着四书五经并一些史书经典。<br />
现专门清出单独的一层用来放时兴的话本。<br />
苏瑾棠接连好几日都与徐掌柜指派的人手一同审稿读话本。<br />
要说作为消遣,她也爱这些闲书,可让她如此夜以继日地看,只觉头昏脑涨得紧,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本子都索然无味了起来。<br />
遍地书稿,只有沙沙翻书声的屋内。<br />
书晴蹑手蹑脚移至苏瑾棠身边耳语:“状元来了。”<br />
“哦?”<br />
苏瑾棠丢下话本,“出去瞧瞧。”<br />
状元卓明乃南方人士,而立之年,据说家中清贫,家有贤妻与他患难与共,一路相互扶持走到这。<br />
现下正与吴于辉说笑着走进天香楼。<br />
“于辉贤弟,天香楼果真名不虚传,气势恢宏,可在此饮酒未免破费。”他确实囊中羞涩,吴于辉说请他,但他也不好意思。<br />
吴于辉笑道:“不怕明兄笑话,寻常我也不来,只今日有越州姜大家在此,我是必须来瞧上一瞧的。”<br />
“这位姜娘子果真神乎其技?”<br />
“诶!何止?在越州不知多少人为其一掷千金,只为听上一曲。”<br />
两人相携于大堂落座,此时已不剩几个位置。<br />
陆陆续续还有不少人正在进来。<br />
早几日便传言,有一富商听说越州第一琵琶姜大家在永宁城,豪掷万金于天香楼包场请她来演奏,天香楼乐得如此,将二楼雅间都付与这位富商后,一楼大堂以酒菜半价让利于普通人。<br />
于是寻常不舍不敢来的人,纷纷要来凑这个热闹。<br />
一是见识一下传闻中的“姜大家”,二是趁此机会来天香楼消遣一番。<br />
众人猜测这位富商都不肯报出名姓,必是请了某位贵人在此呢,也好奇这位贵人是谁。<br />
那边人纷至沓来,这边姜韵枝将面纱戴上,拽住苏瑾棠的手却是有些忐忑,“如此大阵仗,若是舞曲不被人所喜该如何是好?”<br />
苏瑾棠收回了目光,“怕什么?你当真以为来的都是伯牙子期之辈不成?自古风雅者众,可知风雅者少,附庸风雅者多。”<br />
“放一万个心,像寻常那般弹奏即可,已将你名声打出去,你就等着他们的夸赞便好。”<br />
姜韵枝被苏瑾棠的自信感染,重振旗鼓抱着琵琶缓缓入场。<br />
苏瑾棠朝一位婢女招招手,低头吩咐了几句。<br />
场上开始热闹了起来,弦音流转,舞女围着姜韵枝翩翩而动,灵动如风。<br />
一位婢女端着清酒走向吴于辉与卓明,“这位公子可是翰林院卓大人?”<br />
卓明新任翰林院编撰,还是一身书生气,没半点架子,当下起身回礼,“在下卓明。”<br />
婢女侧身避开了他的礼,轻笑道:“大人快别折煞奴,快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