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是刻意去遗忘,可是那一天的记忆明明就很鲜明。<br />
她的脑海里总是回忆起那一天,黄沙,惨叫,怪叫,惊马,还有那好像要把整个山谷染红的鲜血。<br />
她跪在坟前等时辰的时候,远处山坡上有人放牧。<br />
一个人赶着羊正在吃草,另一个带着一个大大的草帽,坐在一块山石上,他一张脸俊美至极,却也不带一丝暖意。<br />
他静静的看着山下那一群人,看着那个跪在那里的身影。<br />
妹妹长大了。昨天他混在城中,远远的看了她一眼,她真漂亮。<br />
比起她小时候总是故意惹自己生气,追着自己喊漂亮哥哥的时候,沉稳了许多。<br />
他看不清楚妹妹脸上的表情,但是不必看也知道,她一定难过到不能呼吸。<br />
这些年,难为了她。<br />
先生,真不去见?等姑娘回了西河,就不容易见了。赶着羊的人走过来坐下。<br />
要是有人在这里,就会发现他哪里都不像是个放羊的,明明一身杀气。<br />
坐着的人长长的叹口气:我去见她,只会给她带来麻烦。<br />
您太谨慎了,这些年您在南边也没用真身份啊。羊倌儿揪了几根青草递给凑过来的一头绵羊。<br />
你太小看了独孤氏的人。坐着的男人看着那里,那些侍卫和亲兵每个人都把手放在自己的武器上,好似蓄势待发。<br />
我去见她并无好处,她没有娘家,才不会被人忌惮猜疑。不管做了什么,都是为了她夫君。可要是有一天她有了娘家人,那就不一样了。<br />
何况我妹妹都那么坚强的活着,我这个做哥哥的,难道就这么一事无成?<br />
我就是觉得,姑娘肯定很想你。羊倌儿叹气。<br />
你又没见过她。坐着的人笑了一下:她啊,她不是你想象中的弱女子。我知道她也需要依靠,但是那不该是我。她应该去依靠她的夫君。<br />
羊倌儿不解:你不是说过靠男人过日子的人女人很容易被抛弃吗?<br />
你不懂。男人站起来:我的妹妹,如果只会依附一个男人求生存,就不会与齐家那个窝囊废和离。<br />
羊倌儿也站起来扶着男人,这时候才看出男人虽然看似无恙,其实不良于行。<br />
当年惊马之后人是逃出去了,可也被摔成了重伤,当时情况很是危险,要不是被人救了,只怕也难逃一死。<br />
那时候伤太重,他反反复复高烧,人也清醒不起来。本来清醒后他就该回去找亲人。<br />
可他还没行动,就发现有人拿着他和二哥的画像在搜找,救他的那家人被银钱打动,要不是他逃得快<br />
当时他就明白,这一场截杀只怕不简单。<br />
妹妹是女孩子,她已经离开了绥州,仇家不至于去追杀她。<br />
可他要是出现只怕是逃不过,到时候只怕连妹妹都要一起连累。<br />
几年过去,仇还没报,仇人一家就已经死在了叛军手里。。<br />
如今,又何必贸然去认亲,他不想拖累妹妹了。<br />
虞铮这边,道士说时辰到了,就有人开始挖坟。<br />
等挖坟,开棺,虞铮深吸一口气,亲手替自己的双亲殓骨。<br />
曾经那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今只剩下一具一具的白骨了。<br />
虞铮并没有觉得害怕,她自己觉得自己也没有悲伤到不能自已。<br />
可是眼泪是不听理智的,一滴又一滴的砸在那些白骨上。<br />
只是不知人真能泉下有知,又该如何心痛不已。<br />
如果真有魂魄,那么曾经疼爱她的爹娘兄弟姐妹们,是不是也都在这里。<br />
如果是,他们是不是正在急切的替她擦泪而不得?<br />
阴阳两隔。<br />
第148章 鹿鸣<br />
虞鹿鸣,或者周先生一直在那,看着妹妹替父母殓骨。<br />
看着那队人将所有的亲人棺椁拉走。<br />
他之前也没有过去,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在心里念着。<br />
人死如灯灭,他去不去,父母都不会怪他的。<br />
他只是不想给妹妹带来麻烦。<br />
他看了许久许久,久到山下的队伍早就不见了,久到天快黑了,再也看不清楚,才慢慢下山。<br />
他现在不能去见妹妹,他也不想告诉妹妹自家遇难不只是山匪见财起意。<br />
仇人都死光了,付家一家远比自家这一家死的更彻底更惨。<br />
但是告诉妹妹,她只会愤怒伤心。<br />
父亲太直,当年辞官就不顾陛下心意。<br />
这也罢了,偏还在辞官之前上了一道奏折,状告了几位重臣。<br />
太子的死,令父亲心碎,他一手教大的学生死的冤枉。<br />
可那不仅仅是他的学生死的冤枉,更是周朝的希望死了。<br />
父亲从太子的死中,几乎看到了大周的灭亡。<br />
他是文人,有气节,有风骨,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志气。<br />
所以他实在不能忍受与昏君,奸臣为伍。<br />
他上了一道折子,痛斥陛下种种不是,更是将付廉等五个奸臣的一些行为挑明了。他们做的恶事何止一桩?那时候的大周,是上下都烂了!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在等,等太子能登基,或许就能肃清朝野!<br />
可也有更多像付廉这样的人,他们只要利益,只要荣华富贵。<br />
要不是他们只顾着中饱私囊,何以叫太子战死?<br />
何以叫疆土丢了那么大一块!<br />
要是当年皇太子亲政没死,打赢了,大周说不定不会这么快就亡国。<br />
父亲没有错。<br />
就算是连累了全家上下八十余口人的性命,他依旧要说父亲没有错。<br />
是大周配不上父亲的忠心,是那狗皇帝配不上父亲的忠心!<br />
父亲毕竟不是神,或许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看不到更远,可他仍旧做出了选择。<br />
而他,去南方根本不是因为忠心大周,只是不能回京连累妹妹,只是想查清楚到底是谁下了杀手!<br />
可惜<br />
他很难说清楚当年的事只是付廉一个人做的,还是老皇帝也有什么授意,或者说当年的皇家子弟有什么授意。<br />
虽然才过去了七年,可是国破家亡,死了那么多人,真相已经很难找寻了。<br />
可不管是老皇帝还是付廉,都是一样的全家死绝。<br />
还能说什么呢?不必告诉妹妹了。<br />
至少,不必叫妹妹知道自己的父亲忠心了半辈子的朝廷,最后要他死。<br />
就叫忠心耿直的虞太傅死于山匪劫掠吧。<br />
虞铮既然是替家人迁坟,就不能在绥州久留,棺椁停在城外义庄,明日就要启程北上。<br />
高凉县距离绥州不能算太远,但是这么多棺木拉着走,路程必定是快不了。<br />
所以这一路也得十多天。<br />
虞铮本来打算今日休息,明早辞别了当地官员女眷就起身。<br />
却没想到她从坟地回来刚换了一身衣裳,外头侍卫就过来回话,说有个妇人找她。<br />
那妇人口口声声,叫您姑娘,属下觉得,应该是您认识的人,她说自己叫杏枝。鲁青道。<br />
虞铮一愣:快请!<br />
没多久,杏枝就走了进来。<br />
当年被虞铮留下的侍女们,都比她大,都到了适婚的时候了。<br />
杏枝那年十七,今年也二十四岁,一看就是妇人。<br />
她穿着半新不旧的灰蓝色裙子,梳着一个很朴素的发髻,头上只有两件银首饰。<br />
但是看精气神,倒也不差。<br />
一见虞铮,她也愣了一下,随即才下跪:姑娘!真是您?<br />
虞铮紧走了几步扶起她:杏枝姐姐!<br />
姑娘!杏枝激动的又叫了一声:真是您?<br />
虞铮点头,眼泪又滑下来。<br />
当年出事后,跟着她的几个丫头也不是都没事,活下来的她实在带不走,就给她们留下些银钱首饰,叫她们留在绥州。<br />
当时那位刺史的夫人说帮忙安顿,虞铮也就只好放心。<br />
本来就以为这辈子也见不着了。<br />
毕竟后来绥州也城破过,谁知道谁在哪里?<br />
杏枝抹泪:奴婢是听说,奴婢听说从西河来了一位王妃,特地来给父母迁坟的。又听人说了坟墓的地方,就是城外那无主的一群坟。奴婢心里怀疑,就叫家里那口子去打听,这才知道可能是姑娘您来了!奴婢一路打听,才知道您在这里,这才来找。<br />
我是侧妃。虞铮笑了笑,拉着她进屋:你好吗?<br />
奴婢还好。杏枝也笑了一下:日子还算过得去。<br />
有劳你惦记我,我今日看见坟前有人烧纸<br />
杏枝点头:年节下,奴婢都会去的。慧娘有时候也会去。她说着忙道:姑娘别误会,慧娘不是不去,她她
她的脑海里总是回忆起那一天,黄沙,惨叫,怪叫,惊马,还有那好像要把整个山谷染红的鲜血。<br />
她跪在坟前等时辰的时候,远处山坡上有人放牧。<br />
一个人赶着羊正在吃草,另一个带着一个大大的草帽,坐在一块山石上,他一张脸俊美至极,却也不带一丝暖意。<br />
他静静的看着山下那一群人,看着那个跪在那里的身影。<br />
妹妹长大了。昨天他混在城中,远远的看了她一眼,她真漂亮。<br />
比起她小时候总是故意惹自己生气,追着自己喊漂亮哥哥的时候,沉稳了许多。<br />
他看不清楚妹妹脸上的表情,但是不必看也知道,她一定难过到不能呼吸。<br />
这些年,难为了她。<br />
先生,真不去见?等姑娘回了西河,就不容易见了。赶着羊的人走过来坐下。<br />
要是有人在这里,就会发现他哪里都不像是个放羊的,明明一身杀气。<br />
坐着的人长长的叹口气:我去见她,只会给她带来麻烦。<br />
您太谨慎了,这些年您在南边也没用真身份啊。羊倌儿揪了几根青草递给凑过来的一头绵羊。<br />
你太小看了独孤氏的人。坐着的男人看着那里,那些侍卫和亲兵每个人都把手放在自己的武器上,好似蓄势待发。<br />
我去见她并无好处,她没有娘家,才不会被人忌惮猜疑。不管做了什么,都是为了她夫君。可要是有一天她有了娘家人,那就不一样了。<br />
何况我妹妹都那么坚强的活着,我这个做哥哥的,难道就这么一事无成?<br />
我就是觉得,姑娘肯定很想你。羊倌儿叹气。<br />
你又没见过她。坐着的人笑了一下:她啊,她不是你想象中的弱女子。我知道她也需要依靠,但是那不该是我。她应该去依靠她的夫君。<br />
羊倌儿不解:你不是说过靠男人过日子的人女人很容易被抛弃吗?<br />
你不懂。男人站起来:我的妹妹,如果只会依附一个男人求生存,就不会与齐家那个窝囊废和离。<br />
羊倌儿也站起来扶着男人,这时候才看出男人虽然看似无恙,其实不良于行。<br />
当年惊马之后人是逃出去了,可也被摔成了重伤,当时情况很是危险,要不是被人救了,只怕也难逃一死。<br />
那时候伤太重,他反反复复高烧,人也清醒不起来。本来清醒后他就该回去找亲人。<br />
可他还没行动,就发现有人拿着他和二哥的画像在搜找,救他的那家人被银钱打动,要不是他逃得快<br />
当时他就明白,这一场截杀只怕不简单。<br />
妹妹是女孩子,她已经离开了绥州,仇家不至于去追杀她。<br />
可他要是出现只怕是逃不过,到时候只怕连妹妹都要一起连累。<br />
几年过去,仇还没报,仇人一家就已经死在了叛军手里。。<br />
如今,又何必贸然去认亲,他不想拖累妹妹了。<br />
虞铮这边,道士说时辰到了,就有人开始挖坟。<br />
等挖坟,开棺,虞铮深吸一口气,亲手替自己的双亲殓骨。<br />
曾经那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今只剩下一具一具的白骨了。<br />
虞铮并没有觉得害怕,她自己觉得自己也没有悲伤到不能自已。<br />
可是眼泪是不听理智的,一滴又一滴的砸在那些白骨上。<br />
只是不知人真能泉下有知,又该如何心痛不已。<br />
如果真有魂魄,那么曾经疼爱她的爹娘兄弟姐妹们,是不是也都在这里。<br />
如果是,他们是不是正在急切的替她擦泪而不得?<br />
阴阳两隔。<br />
第148章 鹿鸣<br />
虞鹿鸣,或者周先生一直在那,看着妹妹替父母殓骨。<br />
看着那队人将所有的亲人棺椁拉走。<br />
他之前也没有过去,他只是远远的看着,在心里念着。<br />
人死如灯灭,他去不去,父母都不会怪他的。<br />
他只是不想给妹妹带来麻烦。<br />
他看了许久许久,久到山下的队伍早就不见了,久到天快黑了,再也看不清楚,才慢慢下山。<br />
他现在不能去见妹妹,他也不想告诉妹妹自家遇难不只是山匪见财起意。<br />
仇人都死光了,付家一家远比自家这一家死的更彻底更惨。<br />
但是告诉妹妹,她只会愤怒伤心。<br />
父亲太直,当年辞官就不顾陛下心意。<br />
这也罢了,偏还在辞官之前上了一道奏折,状告了几位重臣。<br />
太子的死,令父亲心碎,他一手教大的学生死的冤枉。<br />
可那不仅仅是他的学生死的冤枉,更是周朝的希望死了。<br />
父亲从太子的死中,几乎看到了大周的灭亡。<br />
他是文人,有气节,有风骨,更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志气。<br />
所以他实在不能忍受与昏君,奸臣为伍。<br />
他上了一道折子,痛斥陛下种种不是,更是将付廉等五个奸臣的一些行为挑明了。他们做的恶事何止一桩?那时候的大周,是上下都烂了!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在等,等太子能登基,或许就能肃清朝野!<br />
可也有更多像付廉这样的人,他们只要利益,只要荣华富贵。<br />
要不是他们只顾着中饱私囊,何以叫太子战死?<br />
何以叫疆土丢了那么大一块!<br />
要是当年皇太子亲政没死,打赢了,大周说不定不会这么快就亡国。<br />
父亲没有错。<br />
就算是连累了全家上下八十余口人的性命,他依旧要说父亲没有错。<br />
是大周配不上父亲的忠心,是那狗皇帝配不上父亲的忠心!<br />
父亲毕竟不是神,或许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看不到更远,可他仍旧做出了选择。<br />
而他,去南方根本不是因为忠心大周,只是不能回京连累妹妹,只是想查清楚到底是谁下了杀手!<br />
可惜<br />
他很难说清楚当年的事只是付廉一个人做的,还是老皇帝也有什么授意,或者说当年的皇家子弟有什么授意。<br />
虽然才过去了七年,可是国破家亡,死了那么多人,真相已经很难找寻了。<br />
可不管是老皇帝还是付廉,都是一样的全家死绝。<br />
还能说什么呢?不必告诉妹妹了。<br />
至少,不必叫妹妹知道自己的父亲忠心了半辈子的朝廷,最后要他死。<br />
就叫忠心耿直的虞太傅死于山匪劫掠吧。<br />
虞铮既然是替家人迁坟,就不能在绥州久留,棺椁停在城外义庄,明日就要启程北上。<br />
高凉县距离绥州不能算太远,但是这么多棺木拉着走,路程必定是快不了。<br />
所以这一路也得十多天。<br />
虞铮本来打算今日休息,明早辞别了当地官员女眷就起身。<br />
却没想到她从坟地回来刚换了一身衣裳,外头侍卫就过来回话,说有个妇人找她。<br />
那妇人口口声声,叫您姑娘,属下觉得,应该是您认识的人,她说自己叫杏枝。鲁青道。<br />
虞铮一愣:快请!<br />
没多久,杏枝就走了进来。<br />
当年被虞铮留下的侍女们,都比她大,都到了适婚的时候了。<br />
杏枝那年十七,今年也二十四岁,一看就是妇人。<br />
她穿着半新不旧的灰蓝色裙子,梳着一个很朴素的发髻,头上只有两件银首饰。<br />
但是看精气神,倒也不差。<br />
一见虞铮,她也愣了一下,随即才下跪:姑娘!真是您?<br />
虞铮紧走了几步扶起她:杏枝姐姐!<br />
姑娘!杏枝激动的又叫了一声:真是您?<br />
虞铮点头,眼泪又滑下来。<br />
当年出事后,跟着她的几个丫头也不是都没事,活下来的她实在带不走,就给她们留下些银钱首饰,叫她们留在绥州。<br />
当时那位刺史的夫人说帮忙安顿,虞铮也就只好放心。<br />
本来就以为这辈子也见不着了。<br />
毕竟后来绥州也城破过,谁知道谁在哪里?<br />
杏枝抹泪:奴婢是听说,奴婢听说从西河来了一位王妃,特地来给父母迁坟的。又听人说了坟墓的地方,就是城外那无主的一群坟。奴婢心里怀疑,就叫家里那口子去打听,这才知道可能是姑娘您来了!奴婢一路打听,才知道您在这里,这才来找。<br />
我是侧妃。虞铮笑了笑,拉着她进屋:你好吗?<br />
奴婢还好。杏枝也笑了一下:日子还算过得去。<br />
有劳你惦记我,我今日看见坟前有人烧纸<br />
杏枝点头:年节下,奴婢都会去的。慧娘有时候也会去。她说着忙道:姑娘别误会,慧娘不是不去,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