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当初还说我学的好,说母后的字最有气势,叫我好好学。<br />
第352章 明白了<br />
舅舅,是我没学好?二公主觉得自己的字不丑吧?<br />
虞鹿鸣摇摇头:公主的字很好,只是有些不符合公主的性子。<br />
字要看的最终还是形神,初学者都是学其形,等你学到融会贯通,便知道字中自有神韵。这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与你的性子一脉相承。虞鹿鸣耐心讲解:公主的性子天真烂漫活泼,所以一味按照娘娘的字去学,就很难学出神韵。<br />
公主从小学娘娘的字并无关系,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写,将娘娘的字融汇进去,按照您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来写。如此一来,字就会放的开,不会像如今这样写起来有些拘束。<br />
拘束?二公主不理解:什么拘束呢?<br />
就是二姐姐写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字怎么写才是对的。清河王的幼子独孤也道。<br />
正是,只要笔画不错,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应该是信手拈来,而非要先想一个字该如何写才对,便是我们学习古人的字,也不该一味的描画,而是要有自己的东西,不然全都照着古人的字描绘,还有什么意思呢?虞鹿鸣道。<br />
二公主若有所思,提笔又写了几个字,却还是一样的。<br />
不要心急,慢慢来,十数年如一日的字,想改不容易。也不必想着改,只需日后放开就好。<br />
二公主点头:多谢舅舅,舅舅的字看起来闲云野鹤。<br />
虞鹿鸣笑了一声:小时候,父亲夸赞娘娘的字有风骨,说我的字有形却无骨,那时候我伤心的很。<br />
正因这样,他才总是觉得父亲偏心妹妹,忽视了他。<br />
后来他就知道了,要说风骨,他确实不如妹妹。<br />
妹妹是个女孩子啊,十三岁全家遭遇屠戮,她侥幸活命,能回到京城安度余生就已经是侥幸了。<br />
他怎么敢想自己那十三岁的妹妹还有如今?<br />
若非这坚若磐石的心性,她绝走不到今日。<br />
没有死在那场屠戮中,她还将父母亲族下葬。没有在齐家后院被磋磨死,宁愿和离入宫做宫女。<br />
更没有在晋王的后院里因为妻妾争斗消磨了志向,也没有因为晋王被送去西河而失去斗志。<br />
二十几年,她一直都用自己非凡的心性支撑着自己。<br />
虞鹿鸣自问做不到。<br />
他虽然一直游离在外也做了许多事,可要说二十四年不间断的向上爬,单打独斗其心不改,他真的做不到。<br />
如今妹妹的字更像是小时候父亲说的那样了。<br />
他还记得父亲曾说妹妹生就女儿身,日后定然要为自己的性子吃足苦头的。<br />
他总想教导妹妹贞静些,驯服些,安稳些,柔和些。<br />
可是转日,他又要教导妹妹那些时下女子不该学的史书故事,甚至将朝中事务也讲给妹妹听。<br />
当初他不懂,只当父亲就只是因为疼妹妹,宠着,惯着,什么都不顾。<br />
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父亲的一片心。<br />
他既喟叹聪慧的女儿身为女儿身,将来不甘后宅消磨一生而郁郁。又不忍如此聪慧的璞玉真的就在后院消磨一生,成为一个只知道夫君和孩子的妇人。<br />
所以他总是想把妹妹教导成一个合格的闺秀,又总是放任自己和妹妹一起,学的比男孩子还要深。<br />
父亲那时候说他的性子浮躁了,说他的字也是一样,乍一看飘逸潇洒,细看却没有骨头。<br />
外祖那时候竟然这么说?可惜他老人家的书稿也都没了。二公主叹气。<br />
父亲的书稿没了,不过他的字宫中能找到。前朝和当今大安之间是经历了叛军杀入宫中的,不过毕竟没有放火。<br />
前朝的书稿不可能全都没了。<br />
二公主没看见,大概是虞铮没叫人拿出来吧。<br />
虞稻台作为前朝太子的太傅,总有笔墨留下来的。<br />
二公主和独孤也走后,连城打了个哈欠:叽叽咕咕的,你饿吗?你还别说,府里的厨子真好,比我做的好吃多了。<br />
虞鹿鸣站起来:走吧,去吃饭。<br />
你父亲真的说你不如娘娘啊?你也不差吧?<br />
你也觉得我不如了?虞鹿鸣好笑。<br />
没有,你和娘娘不一样。你做不了娘娘。<br />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对就笑了:我的意思是<br />
你的意思是,她走的路我走不了?我自己知道。虞鹿鸣不在意的摇摇头。<br />
确实,他背后做的那些事,其实都上不得台面。<br />
纵观历史,真正的权谋都是权在前,谋在后。<br />
没有实力,什么谋都是虚的。<br />
妹妹走的路,才是最好的。<br />
我不在意,要是小时候,我肯定气的吃不下饭。如今我真不在意,史书留名的能有几个人?<br />
虞鹿鸣是这么说的,可是历史的诡谲之处就在于你并不知道你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br />
后来的虞鹿鸣,在历史上也有抹不去的一笔,只是他本人要是知道后人会那么说,他一样要气的吃不下饭。<br />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br />
过了几日,独孤也就跪在虞铮跟前,非常郑重其事的跟虞铮说:娘娘,我想拜舅舅做师傅,学字学画。<br />
他不应该叫舅舅,但是跟着二公主也就这么叫了,习惯了。<br />
虞铮看着这个七岁的孩子有点意外:嗯?你爹娘怎么说?<br />
求娘娘的,娘娘同意了,他们不敢说不行。<br />
虞铮失笑揉揉他的脑门:学这些又不是坏事,你父亲母亲不会拦着你,跟他们说吧。<br />
我想住舅舅家。独孤也倔强。<br />
虞铮<br />
不行,那我也不同意。宫学里你才学了多久,只学字画,难不成不学别的了?<br />
娘娘独孤也撒娇:求娘娘了。<br />
学字画不用天天去,你可以认舅舅做老师,叫他指点你,但是宫学还是要去的。<br />
真叫这孩子直接住虞鹿鸣那,清河王夫妇就该有意见了。<br />
但是看小孩委屈巴巴的,虞铮也不忍心,这孩子是个天生的玲珑心,虞铮确实喜欢。<br />
批准你每隔三日就去舅舅家待着一日,这样可好?<br />
第353章 选皇后<br />
与突厥的合作很顺利,突厥内部翻天覆地,大安内部倒是安宁。<br />
虞铮每天一样忙碌,庆历二年过得飞快。<br />
一个眨眼就已经是庆历四年的春,这一年,虞侯的府邸去年移栽进来的海棠开的娇艳,据闻那是京城海棠最多的府邸。<br />
先帝的孝期结束,虞铮作为母后,要认真给陛下选后妃了。<br />
今年,陛下十四岁。<br />
虽然成婚不着急,但是不能不选。<br />
德武皇帝登基时候的那些封爵人家在如今就算是老牌了,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虞铮这里,新崛起的家族也不少。<br />
不光是过去跟随她的那几个人,还有西河时候在独孤钺身边的那一群侍卫。<br />
他们如今可不是侍卫了,有人还是武将,有人从文。<br />
但都是虞铮的铁杆班底。<br />
别看他们曾经是先帝的侍卫,但是如今的小皇帝和太后娘娘之间,他们毫不犹豫的选太后。<br />
谁都看得出,太后娘娘重用西河来的人。<br />
但是这没人说不对,本来独孤钺这一族就来自西河。<br />
虞铮重用的都是汉人为主,少量几个才是与独孤氏。<br />
当初那群侍卫们后宅里还有虞铮当初和后来陆续介绍进去的妻妾。<br />
当初西河任职的官员们,如今不少也已经升上来,他们也是受过太后娘娘恩惠的人。<br />
就比如说那小玉氏一家子,还有京城的大玉氏一家子。<br />
我想着皇帝也大了,再过两三年就该叫他成婚,这皇后的人选轻忽不得,我选出几家来,到时候办个赏花宴会吧,叫人都进来,我看看,你们也看看。<br />
虞铮与几位长公主,还有太妃们说话。<br />
娘娘看着好的,绝对不会错,要妾说啊,这容貌是要好,但是却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还是要心性好,懂事孝顺,又能立得住,办的了事儿才最好呢。贤太妃道。<br />
将来的皇后进宫了,那就是顺理成章管理后宫的。<br />
但是贤太妃想,太后娘娘不一定一下子就放开手。<br />
那将来她就少不得要跟皇后打交道,既如此,就不得不选个合适的。<br />
真是快啊,京城里的小姑娘们花骨朵似得一茬一茬的开,我总想着我还是个小姑娘来着,这一眨眼,侄子也要成亲了。昭瑞长公主叹气。
第352章 明白了<br />
舅舅,是我没学好?二公主觉得自己的字不丑吧?<br />
虞鹿鸣摇摇头:公主的字很好,只是有些不符合公主的性子。<br />
字要看的最终还是形神,初学者都是学其形,等你学到融会贯通,便知道字中自有神韵。这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与你的性子一脉相承。虞鹿鸣耐心讲解:公主的性子天真烂漫活泼,所以一味按照娘娘的字去学,就很难学出神韵。<br />
公主从小学娘娘的字并无关系,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写,将娘娘的字融汇进去,按照您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来写。如此一来,字就会放的开,不会像如今这样写起来有些拘束。<br />
拘束?二公主不理解:什么拘束呢?<br />
就是二姐姐写的时候总会想这个字怎么写才是对的。清河王的幼子独孤也道。<br />
正是,只要笔画不错,一个人写字的时候应该是信手拈来,而非要先想一个字该如何写才对,便是我们学习古人的字,也不该一味的描画,而是要有自己的东西,不然全都照着古人的字描绘,还有什么意思呢?虞鹿鸣道。<br />
二公主若有所思,提笔又写了几个字,却还是一样的。<br />
不要心急,慢慢来,十数年如一日的字,想改不容易。也不必想着改,只需日后放开就好。<br />
二公主点头:多谢舅舅,舅舅的字看起来闲云野鹤。<br />
虞鹿鸣笑了一声:小时候,父亲夸赞娘娘的字有风骨,说我的字有形却无骨,那时候我伤心的很。<br />
正因这样,他才总是觉得父亲偏心妹妹,忽视了他。<br />
后来他就知道了,要说风骨,他确实不如妹妹。<br />
妹妹是个女孩子啊,十三岁全家遭遇屠戮,她侥幸活命,能回到京城安度余生就已经是侥幸了。<br />
他怎么敢想自己那十三岁的妹妹还有如今?<br />
若非这坚若磐石的心性,她绝走不到今日。<br />
没有死在那场屠戮中,她还将父母亲族下葬。没有在齐家后院被磋磨死,宁愿和离入宫做宫女。<br />
更没有在晋王的后院里因为妻妾争斗消磨了志向,也没有因为晋王被送去西河而失去斗志。<br />
二十几年,她一直都用自己非凡的心性支撑着自己。<br />
虞鹿鸣自问做不到。<br />
他虽然一直游离在外也做了许多事,可要说二十四年不间断的向上爬,单打独斗其心不改,他真的做不到。<br />
如今妹妹的字更像是小时候父亲说的那样了。<br />
他还记得父亲曾说妹妹生就女儿身,日后定然要为自己的性子吃足苦头的。<br />
他总想教导妹妹贞静些,驯服些,安稳些,柔和些。<br />
可是转日,他又要教导妹妹那些时下女子不该学的史书故事,甚至将朝中事务也讲给妹妹听。<br />
当初他不懂,只当父亲就只是因为疼妹妹,宠着,惯着,什么都不顾。<br />
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父亲的一片心。<br />
他既喟叹聪慧的女儿身为女儿身,将来不甘后宅消磨一生而郁郁。又不忍如此聪慧的璞玉真的就在后院消磨一生,成为一个只知道夫君和孩子的妇人。<br />
所以他总是想把妹妹教导成一个合格的闺秀,又总是放任自己和妹妹一起,学的比男孩子还要深。<br />
父亲那时候说他的性子浮躁了,说他的字也是一样,乍一看飘逸潇洒,细看却没有骨头。<br />
外祖那时候竟然这么说?可惜他老人家的书稿也都没了。二公主叹气。<br />
父亲的书稿没了,不过他的字宫中能找到。前朝和当今大安之间是经历了叛军杀入宫中的,不过毕竟没有放火。<br />
前朝的书稿不可能全都没了。<br />
二公主没看见,大概是虞铮没叫人拿出来吧。<br />
虞稻台作为前朝太子的太傅,总有笔墨留下来的。<br />
二公主和独孤也走后,连城打了个哈欠:叽叽咕咕的,你饿吗?你还别说,府里的厨子真好,比我做的好吃多了。<br />
虞鹿鸣站起来:走吧,去吃饭。<br />
你父亲真的说你不如娘娘啊?你也不差吧?<br />
你也觉得我不如了?虞鹿鸣好笑。<br />
没有,你和娘娘不一样。你做不了娘娘。<br />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对就笑了:我的意思是<br />
你的意思是,她走的路我走不了?我自己知道。虞鹿鸣不在意的摇摇头。<br />
确实,他背后做的那些事,其实都上不得台面。<br />
纵观历史,真正的权谋都是权在前,谋在后。<br />
没有实力,什么谋都是虚的。<br />
妹妹走的路,才是最好的。<br />
我不在意,要是小时候,我肯定气的吃不下饭。如今我真不在意,史书留名的能有几个人?<br />
虞鹿鸣是这么说的,可是历史的诡谲之处就在于你并不知道你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br />
后来的虞鹿鸣,在历史上也有抹不去的一笔,只是他本人要是知道后人会那么说,他一样要气的吃不下饭。<br />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br />
过了几日,独孤也就跪在虞铮跟前,非常郑重其事的跟虞铮说:娘娘,我想拜舅舅做师傅,学字学画。<br />
他不应该叫舅舅,但是跟着二公主也就这么叫了,习惯了。<br />
虞铮看着这个七岁的孩子有点意外:嗯?你爹娘怎么说?<br />
求娘娘的,娘娘同意了,他们不敢说不行。<br />
虞铮失笑揉揉他的脑门:学这些又不是坏事,你父亲母亲不会拦着你,跟他们说吧。<br />
我想住舅舅家。独孤也倔强。<br />
虞铮<br />
不行,那我也不同意。宫学里你才学了多久,只学字画,难不成不学别的了?<br />
娘娘独孤也撒娇:求娘娘了。<br />
学字画不用天天去,你可以认舅舅做老师,叫他指点你,但是宫学还是要去的。<br />
真叫这孩子直接住虞鹿鸣那,清河王夫妇就该有意见了。<br />
但是看小孩委屈巴巴的,虞铮也不忍心,这孩子是个天生的玲珑心,虞铮确实喜欢。<br />
批准你每隔三日就去舅舅家待着一日,这样可好?<br />
第353章 选皇后<br />
与突厥的合作很顺利,突厥内部翻天覆地,大安内部倒是安宁。<br />
虞铮每天一样忙碌,庆历二年过得飞快。<br />
一个眨眼就已经是庆历四年的春,这一年,虞侯的府邸去年移栽进来的海棠开的娇艳,据闻那是京城海棠最多的府邸。<br />
先帝的孝期结束,虞铮作为母后,要认真给陛下选后妃了。<br />
今年,陛下十四岁。<br />
虽然成婚不着急,但是不能不选。<br />
德武皇帝登基时候的那些封爵人家在如今就算是老牌了,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虞铮这里,新崛起的家族也不少。<br />
不光是过去跟随她的那几个人,还有西河时候在独孤钺身边的那一群侍卫。<br />
他们如今可不是侍卫了,有人还是武将,有人从文。<br />
但都是虞铮的铁杆班底。<br />
别看他们曾经是先帝的侍卫,但是如今的小皇帝和太后娘娘之间,他们毫不犹豫的选太后。<br />
谁都看得出,太后娘娘重用西河来的人。<br />
但是这没人说不对,本来独孤钺这一族就来自西河。<br />
虞铮重用的都是汉人为主,少量几个才是与独孤氏。<br />
当初那群侍卫们后宅里还有虞铮当初和后来陆续介绍进去的妻妾。<br />
当初西河任职的官员们,如今不少也已经升上来,他们也是受过太后娘娘恩惠的人。<br />
就比如说那小玉氏一家子,还有京城的大玉氏一家子。<br />
我想着皇帝也大了,再过两三年就该叫他成婚,这皇后的人选轻忽不得,我选出几家来,到时候办个赏花宴会吧,叫人都进来,我看看,你们也看看。<br />
虞铮与几位长公主,还有太妃们说话。<br />
娘娘看着好的,绝对不会错,要妾说啊,这容貌是要好,但是却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还是要心性好,懂事孝顺,又能立得住,办的了事儿才最好呢。贤太妃道。<br />
将来的皇后进宫了,那就是顺理成章管理后宫的。<br />
但是贤太妃想,太后娘娘不一定一下子就放开手。<br />
那将来她就少不得要跟皇后打交道,既如此,就不得不选个合适的。<br />
真是快啊,京城里的小姑娘们花骨朵似得一茬一茬的开,我总想着我还是个小姑娘来着,这一眨眼,侄子也要成亲了。昭瑞长公主叹气。